登陆注册
8760900000031

第31章 朝拜缪斯的长征——师友交游(10)

旧金山之会,重逢不少文友,除了同席演讲的郑愁予、李欧梵之外,还有庄因、纪弦、翔翎、冬冬、陈敏华、喻丽清等。在夏祖焯家喜遇杨弦,并初识石地夫。其中最生动的一位是纪弦。出发前在香港就接到他的邮简,表示热烈欢迎,并预先邀宴。座谈当天,他亲自来GaleriaParkHotel接我和愁予。十几年不见这诗坛的槟榔树,乍一照面,除了白发白须加多之外,竟然一切依旧,说话的神态和速度,略带夸张的戏剧语调和遣词,槟榔树一般的修挺立姿,和顾盼之际几乎成为语助词一般的笑声,一切都栩栩然仍有台北时代的余风,只是减少了飞扬跋扈,增加了仁蔼可亲。开头的半小时,仍觉得有点不太习惯,似乎他身上少了点什么,终于恍然是少了他特有的两件道具:烟斗与手杖。也难怪昔日的生动感要打了折扣。纪弦在午餐桌上谈兴很浓,酒兴也不浅,若非愁予力控酒瓶,那一瓶茅台恐怕大半会落入主人的肚里。餐后,他带我们乘缆车去会场,一路指点街景,状至愉快。座谈会上,他应邀上台朗诵自己五年前所写的(七十自寿),那种俯仰自若、一诵三叹的戏剧效果,不输当年,赢得了满堂的掌声。坐在我旁边的李欧梵叹道:“果然名不虚传。”

两天后我们飞去丹佛,夏菁从可临视堡(FortCollins)开一个半小时的车来接。几年不见,他的须发已转灰白,但稳健宽厚一如往日。自从去秋在罗马失足迄今,他的伤势尚未全愈,走起路来,右腿仍不自然,有时需要拄杖。他在联合国任农业顾问十七年,先后工作于牙买加、萨尔瓦多和泰国等热带国家,今年退休了。

可临视堡是科罗拉多北境的边城,附近地势平旷,牧野青青,西边的天脚下远远横陈着落基山脉,正是诗人晚年归隐的福地,何况杏涓就在身边,长子小慧和媳妇就住在附近。不过夏菁还不能就此遁世,因为当地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正是他当年留美的母校,现在聘他在地球资源系担任教授。他自置的房屋就在校园边上,当门是落基青青的山影,清高的雪峰,和他的白发遥相呼应。

在西雅图我们住杨牧的家里。西雅图外面是海湾,里面是长湖,形若半岛,不愧为波光潋滟的美丽水城。杨牧面对这一城波光与杉影,显然踌躇自得,曾经带我们去逛码头,登太空柱,又停车在华盛顿湖边,看过境的野雁和寸步不离的一对对鸳鸯。他指着一对笑道:“这叫作双宿双飞!”逗得大家都笑起来。在车上,杨牧播放普契尼的录音带,引出十九世纪的一段柔情,解嘲似的笑说那真是“回肠荡气”,莫可奈何。

杨牧的屋后有一片草地,飞扬着蒲公英,不甚修剪,颇有“庭草无人随意绿”的意趣。我和他的五岁男孩小明就在草地上扔飞碟,放风筝。正是山杜鹃当令的季节,他门前也灿开着白艳艳的一丛。两天后,我们告别了杨牧和盈盈,驾着租来的“弯刀”(OldsmobileCutlass)红车,驰出山杜鹃满城的西雅图,向奥瑞冈多矶的海岸进发。以后的事,就要问太平洋的涛声了。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六日

秋之颂

——敬悼梁实秋先生

正当成千上万的老人准备还乡探亲的前夕,一位可敬可爱的长者,八十五年前生于北京的梁实秋先生,却在海峡的这边溘然谢世。

风声飒飒,冥冥中,我听见文学史的一页翻动的异响。逝者并非别人,乃是梁实秋:胡适的同道、徐志摩、闻一多的朋友、莎士比亚的知音、白璧德的门徒、鲁迅的对手。当代人物之中,一身而兼这许多角色,恐怕也难找第二人了。梁先生比这些人都要长寿,他简直看得见自己的背影。迁台以来,他著述日多而应酬日少,难得当众露面,车马鲜驻江干,文章却每传海外。这些年他一半隐居在台北市,另一半早已进入文学史。现在,他完全进入历史了。

三十八年前梁先生来到台湾,避过了从“反右”到“文革”的大劫,否则,以他的背景,遭遇不会比傅雷、老舍更好。梁实秋躲过浩劫,是他个人之幸,也是台湾文坛之幸,否则,前辈之中就缺了这么一位德齿俱尊才学并茂的硕彦,我们与五四之间的薪传就更其薄弱了。梁实秋的贡献有许多层面。台湾读者最熟悉的该是散文家梁实秋,尤其是《雅舍小品》的作者。其次,该是翻译家梁实秋,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传人。再其次,该是学者梁实秋,尤其是中文版英国文学史的作者。一般学生最熟悉的,则是各种英汉字典的编者梁实秋。台湾读者认识的梁实秋,是一位智者,字里行间闪动着智慧与谐趣。

识得梁先生庐山真面目的朋友与晚辈,有幸当面挹掬清芬,不但瞻仰到一位智者,更体认到一位蔼然仁者。可是梁先生尚有一面为一般人所不知,乃是勇者梁实秋。在他青年时代,梁实秋已经是一位独来独往的批评家,一方面不满为艺术而艺术,一方面却反对为革命而文学。他力主文学应处理广阔的人性,而非褊狭的阶级性;另一方面,又标举古典的清明,以补救浪漫的放纵。在语言上,他力主酌取文言之长,摈弃西化之短,并指出硬译之病。为了坚持这些信念,他不惜与人论战,更不幸成了鲁迅的对手,从此做定左翼作家的公敌。今日回顾,我们如果认为梁实秋当日的主张仍不失其恒久的价值,则他勇者的这一面就应予肯定。

政治短暂而文化永恒。梁实秋既已从胡适与徐志摩于九泉之下,希望海峡对岸终有一天能予他以公正而客观的评价,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史上,还给他应有的地位。

梁先生晚年,除了重听之外,身体健康而工作持久,写作的产量与水准比之中年时代略无逊色。他的谈笑依然生风,而文笔依然警策,从不倚老而骄,草率挥毫。这种敬业而又自重的风格,真令一些慵懒的后辈感到惭愧。

梁先生辞世于重九之后二日,正值晚秋,应了他大名的预朔。他这一生,不但小时了了,而且大器晚成,春耕而秋收,始而为勇者,终而兼智仁。新月人物,始于徐志摩之浪漫而终于梁实秋之古典,清辉不减,已经近于满月了。梁先生诞辰为腊八之日。我和一些朋友编了一本专书,论其文且记其人,正拟今年腊八当面呈给梁先生,不料迟了一步,祝寿的喜悦竟成追思的哀伤。书名拟了两个,一为《硕果秋收》,一为《秋之颂》。梁先生选了后者。他的回信墨迹犹新,岂料大手笔竟遽尔撒手。这本《秋之颂》只能效古人之挂剑,呈献到梁先生的墓上去了。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四日

满亭星月

关山西向的观海亭,架空临远,不但梁柱工整,翼然有盖,而且有长台伸入露天,台板踏出古拙的音响,不愧为西望第一亭。首次登亭,天色已晚,阴云四布,日月星辰一概失踪,海,当然还在下面,浩瀚可观。再次登亭,不但日月双圆,而且满载一亭的星光。小小一座亭子,竟然坐览沧海之大,天象之奇,不可不记。

那一天重到关山,已晡未暝,一抹横天的灰霭遮住了落日。亭下的土场上停满了汽车、机车,还有一辆游览巴士。再看亭上,更是人影杂沓,衬着远空。落日还没落,我们的心却沉落了。从高雄南下的途中,天气先阴后晴,我早就担心那小亭有人先登,还被宓宓笑为患得患失。但眼前这小亭客满的一幕,远超过我的预期。

同来的四人尽皆失望,只好暂时避开亭子,走向左侧的一处悬崖,观望一下。在荒苇乱草之间,宓宓和钟玲各自支起三脚高架,调整镜头,只等太阳从霭幕之后露脸。摄影,是她们的新好癖(hobby),颇受高岛的鼓舞。两人弯腰就架,向寸镜之中去安排长天与远海,准备用一条水平线去捕落日。那姿势,有如两只埋首的鸵鸟。我和维樑则徘徊于鸵鸟之间,时或踌躇崖际,下窥一落百尺的峭壁与峻坡,尝尝危险边缘的股栗滋味。

暮霭开处,落日的火轮垂垂下坠,那颜色,介于橘红之间,因为未能断然挣脱霭氛,光彩并不十分夺目,火轮也未见剧烈滚动。但所有西望的眼睛却够兴奋的了。两只鸵鸟连忙捕捉这名贵的一瞬,亭上的人影也骚动起来。十几分钟后,那一球橘红还来不及变成酡红,又被海上渐浓的灰霭遮拥而去。这匆匆的告别式不能算是高潮,但黄昏的主角毕竟谢过幕了。

“这就是所谓的关山落日。”宓宓对维樑说。

“西子湾的落日比这壮丽多了,”我说,“又红又圆,达于美的饱和。就当着你面,一截截,被海平面削去。最后一截也沉没的那一瞬,真恐怖,宇宙像顿然无主。”

“你看太阳都下去了,”钟玲怨道,“那些人还不走。”

“不用着急,”我笑笑说,“再多的英雄豪杰,日落之后,都会被历史召去。就像户外的顽童一样,最后,总要被妈妈叫回去吃晚饭的。”

于是我们互相安慰,说晚饭的时间一到,不怕亭上客不相继离开。万一有人带了野餐来呢?“不会的,亭上没有灯,怎么吃呢?”

灰霭变成一抹红霞,烧了不久,火势就弱了下去。夜色像一只隐形的大蜘蛛在织网,一层层暗了下来。游览巴士一声吼,亭上的人影晃动,几乎散了一半。接着是机车暴烈的发作,一辆尾衔着一辆,也都窜走了。扰攘了一阵之后,奇迹似地,留下一座空亭给我们。

一座空亭,加上更空的天和海,和崖下的几里黑岸。

我们接下了亭子,与海天相通的空亭,也就接下了茫茫的夜色。整个宇宙暗下来,只为了突出一颗黄昏星吗?

“你看那颗星,”我指着海上大约二十度的仰角,“好亮啊,一定是黄昏星了。比天狼星还亮。”

“像是为落日送行。”钟玲说。

“又像夸父在追日,”维樑说。

“黄昏星是黄昏的耳环,”宓宓不胜羡慕,“要是能摘来戴一夜就好了。”

“落日去后,留下晚霞,”我说,“晚霞去后,留下众星。众星去后——”

“你们听,海潮。”宓宓打断我的话。

一百五十公尺之下,半里多路的岸外,传来浑厚而深沉的潮声,大约每隔二十几秒钟就退而复来,那间歇的骚响,说不出海究竟是在叹气,或是在打鼾,总之那样的肺活量令人惊骇。更说不出那究竟是音乐还是噪音,无论如何,那野性的单调却非常耐听。当你侧耳,那声音里隐隐可以参禅,悟道,天机若有所示。而当你无心听时,那声音就和寂静浑然合为一体,可以充耳不闻。现代人的耳朵饱受机器噪音的千灾百劫,无所逃于都市之网;甚至电影与电视的原野镜头,也躲不过粗糙而嚣张的配音。录音技巧这么精进,为什么没有人把海潮的天籁或是青蛙、蟋蟀的歌声制成录音带,让向往自然而不得亲近的人在似真似幻中陶然入梦呢?

正在出神,一道强光横里扫来,接着是车轮辗地的声音,高岛来了。

“你真是准时,高岛。”钟玲走下木梯去迎接来人。

“正好六点半,”宓宓也跟下去,“晚餐买来了吗?”

两个女人帮高岛把晚餐搬入亭来。我把高岛介绍给维樑。大家七手八脚在亭中的长方木桌上布置食品和餐具,高岛则点亮了强力瓦斯灯,用一条宽宽的帆布带吊在横梁上。大家在长条凳上相对坐定,兴奋地吃起晚餐来。原来每个人两盒便当,一盒是热腾腾的白饭,另一盒则是排骨肉,卤蛋,和咸菜。高岛照例取出白兰地来,为每人斟了一杯。不久,大家都有点脸红了。

“你说六点半到就六点半到,真是守时。”我向高岛敬酒。

“我五点钟才买好便当从高雄出发呢!”高岛说着,得意地呵呵大笑,“一个半钟头就到了。”

“当心超速罚款。”宓宓说。

“台湾的公路真好,”维樑喝一口酒说,“南下垦丁的沿海公路四线来去,简直就是高速大道,岂不是引诱人超速吗?”

“这高雄以南渐入佳境,可说是另成天地,”我自鸣得意了,“等明天你去过佳乐水、跳过迷石阵再说。你回去后,应该游说述先、锡华、朱立他们,下次一起来游垦丁。”

高岛点燃瓦斯灯,煮起功夫茶来。大家都饱了,便起来四处走动。终于都靠在面西的木栏杆上,茫然对着空无的台湾海峡。黄昏星更低了,柔亮的金芒贴近水面。

“那颗星那样回顾着我们,”钟玲近乎叹息地说,“一定有它的用意,只是我们看不透。”

“你们看,”宓宓说,“黄昏星的下面,海水有淡幽幽的倒影。哪,飘飘忽忽地,若有若无,像曳着一条反光的尾巴——”

“真的,”我说着,向海面定神地望了一会儿,“那是因为今晚没风,海面平静,倒影才稳定成串。要是有风浪,就乱掉了。”

不知是谁“咦”地一声轻微的惊诧,引得大家一起仰面。天哪,竟然有那么多星,神手布棋一样一下子就布满了整个黑洞洞的夜空,斑斑斓斓那么多的光芒,交相映照,闪动着恢恢天网的,喔,当顶罩来的一丛丛银辉。是谁那么阔,那么气派,夜夜,在他的大穹顶下千蕊吊灯一般亮起那许多的星座?而尤其令人惊骇莫名的,是那许多猬聚的银辉金芒,看起来热烈,听起来却冷清。那么宏观,唉,壮丽的一大启示,却如此静静地向你开展。明明是发生许多奇迹了,发生在那么深长的空间,在全世界所有的塔尖上屋顶上旗杆上,却若无其事地一声也不出。因为这才是永谜的面具,宇宙的表情,果真造物有主,就必然在其间或者其后了吧。这就是至终无上的图案,一切的封面也是封底,只有它才是不朽的,和它相比,世间的所谓千古杰作算什么呢?在我生前,千万万年,它就是那样子了,而且一直会保持那样子,到我死后,复千万万年。此事不可思议,思之令人战栗而发颠。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星。”宓宓呆了半晌说道。

同类推荐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这些故事饱含真情,文字生动,所思所感贴近家教现实,对渴望帮助孩子成功的家长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对青少年读者有很强的借鉴和励志作用。
  •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观念的作品,包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堂吉词德》。他对小说艺术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被狄更斯、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誉为现代小说之父。本书作者陈凯先为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教授。他依据丰富的外文资料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个人体验,结合本人和学术界塞万提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塞万提斯的生平及创作进行全面而精辟的叙述和评论,布局匀整,文字清新,充分展示了塞万提斯及其创作的巨大魅力和深远意义。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祝你好孕

    祝你好孕

    现在是“全城热孕”的年代。怀孕是喜事,可是职业女性会面临着怀孕与工作、爱情与金钱、现在与未来的艰难选择,也会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工作和孩子究竟哪个重要?怀孕的“富态”和家庭的和睦,究竟哪个更能打动人心?她们各有各的选择,但无不为了幸福而努力。为了保住工作,刚和公司大众情人亲热过的米兰没有怀孕却假装怀孕,想当**女主播的韩可馨已经怀孕却要假装没怀孕,曾是校花的家庭主妇陆露想怀二胎却发现丈夫出了“状况”。为了各自的利益,三个女人组成“怀孕同盟军”,于是好戏轮番上演……
  • 暗黑魔体

    暗黑魔体

    13岁少年偶然获得机遇,苦练修为,一步登天
  • 武侠仙侠大兑换

    武侠仙侠大兑换

    曾经的豪情壮志早已没有,我清楚了自己的界限。写书并不是看的书多了就行的,仅凭一腔热血就行动的永远是无法成功的莽夫。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将这本书静静的写到完本而已,完成当初对自己的承诺。作为作者的我还是亲自说吧:这本书就是小学生流水账,如果不是真的闲得无聊,请去看点娘的首页推荐好了。
  • 先生举世无双

    先生举世无双

    失散亲人多年的安小乖一夜之间冒出来了一大家子人,还莫名其妙的被订婚,她表示不服。堂堂安总裁既然被逼婚,看她怎么摆脱;第二天,某女刚坐上飞机,某男不淡定了,“不好意思,由于本次航班出现故障起飞不了请所有乘客马上离开........”广播里响起一阵男声“安小乖滚下来”而飞机上的安小乖还是懵的,她这是被抓回去了?!新书求支持!!!【前期小虐,后期超甜】
  • 三色光源

    三色光源

    “我能用紫光了?那立夏是不是有救了”白光激动的看着米粒,“别傻了,紫光太弱了,七彩面上紫光遍地都是。”米粒无奈道“还是看看附近有没有罪恶者吧。”,白光陷入冥思,他觉得似乎都有一双手推着他再往前走,但他最终还是进了黑洞,慢慢的被吞没了。
  • EXO之如有来生

    EXO之如有来生

    “哎,好不容易见一面,你好歹看看我啊,想什么呢?这是…”边伯贤伸出手点了点女孩儿的脑袋。“……”“有什么事吗?闷闷不乐的?告诉我,让我听听。”“我在很认真的想问题。”“呵,什么问题,能让你这单细胞生物这么认真?”“没有啦,我在想你这么好我怎么配得上你。万一有一天你被别人抢走了怎么办?”“……”这家伙原来是在想这个事情啊,边伯贤嘴角微扬然后起身卸妆。“现在有没有好一点?”女孩儿看了一眼更加绝望了。“完了完了!卸了妆都还这么帅,我以后可怎么办啊!”边伯贤:“………真是傻媳妇儿”我的心被你吃的死死的了不知道吗?
  • 酒仙子

    酒仙子

    她本是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员,却意外得到异界主神的神格,获得神力,因为一本《酒神经》,她踏入修真界,何去何从让她迷茫...........是成为强者还是平平淡淡,这一切由不得她,修真界的残酷逼迫着她,她的路在何方...
  • 鬼才传

    鬼才传

    何为鬼才?逆天而行,无情,无义,亦无心!
  • 九劫轮回

    九劫轮回

    黑暗的宇宙中,一副青铜棺渐行渐远,那是何人的棺?仙古逝去,混沌覆灭,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谱下史诗般的传奇。
  • 恶魔守护着我

    恶魔守护着我

    【冰蔷薇出品】她,一直都是他手心里的宝!可是在他的眼里却是那样的一文不值!“喂!说清楚,你在骂谁白痴呢?”她这样的喊着,可以保证,这是她第一次不顾面子的大喊!可他却说:“白痴!”白痴?想她可是智商比爱因斯坦还要高的大美女!怎么在他的嘴里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白痴?“我喜欢你!接受我好吗?”喜欢?眼前的这个男生真的值得相信吗?“你是我的!”他向她宣告她是他的所有物!她是东西吗?怎么被他们这样的扯来扯去!?生活在这样的潜规则里,每个人都得付出相应的代价,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