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6400000003

第3章 倾听诗歌的声音(3)

与单永珍初次相识,缘于一次西海固诗人的聚会。那是今年的正月初五,下午三点多,诗人杨建虎打电话给我,让我过来一下,认识几位有影响力的诗人,十分钟内赶到。我不敢怠慢,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他们聚会的酒店,在座的有王怀凌、单永珍、杨建虎、红旗、高鹏程、李兴民等西海固的文学精英。

粗犷豪放是单永珍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初次见面,他就直截了当,没有多余的客套寒暄,以酒为媒,连干三杯。三杯酒下肚,自然也就没有了陌生的感觉,说话也随便了许多。

“我觉得咱们两个还能说到一起。”在碰杯的同时,永珍笑呵呵地对我说。

我知道他说这句话的意思,皆缘于王怀凌的诗歌,他给怀凌的第一部诗集《大地清唱》写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评论,我为怀凌的第二部诗集《风吹西海固》写过《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呐喊》的评论,评论的主题上就有点相近性,因而感觉比较亲近。

永珍虽然年龄比我小,但是,因为他的文学造诣、诗歌创作令我敬慕,所以我对他心怀十分的尊敬。初次见面,他不俗的谈吐、调侃的话语,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不,一杯酒在手,他乐呵呵地说:“我不喝酒手都在颤,喝上六七成酒,‘扎金花’的时候,虽然牌不大,但手一颤,对方以为我拿到了大牌,就被我诈赢了。还有,我经常会接到一些诗友的电话,问能不能把他们的几首古体诗发了,我就郁闷了,现代诗出现多少年了,还玩古体诗?玩古体诗,我们能玩过我们的老祖吗?谁有本事超过唐代诗歌?因此,只能哄一哄,一期推一期,最后,时间长了也就不了了之了。古体诗我是坚决不发的!”

善于思考是单永珍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我了解单永珍都是在私下的交往中,每次相聚,别人都海阔天空,唯有永珍会时不时地冒出几句看似轻描淡写,但却很有分量的话。一次,说到西海固文学的时候,永珍感叹说:“从自身来说,我们都读的书比较少,受的罪比较多,我们缺少厚重,因而我们就不能勃发。”此话一出,桌子上的人都沉默了,每个人的心里在那一刻,我想都“咯噔”了一下吧。还有他对古今文学创作的看法:“过去的诗词歌赋多出自官宦之手,哪一个大诗人没有做过官?过去有专业作家吗?没有。现在多是专业作家在创作,不要从时间上对比,就从身份来说,身份不同,思想和境界就不同。玩古诗我们玩不过古人,你让李白来写现代诗,他未必就能比过咱们。”

永珍就是永珍,想法就是与别人不一样,在《九问宁夏诗歌》一文中,他这样写道:“阅读东西方优秀的诗歌作品,扑天盖地的是诗人对现实生活和现实遭遇的诗意表达,而那些风花雪月的低吟浅唱只是偶露峥嵘,它构不成一个诗人完整的文学世界。用诗歌来留下一个时代的声音,这是一个诗人一生努力的方向。”

在一次诗人访谈中,永珍如是说:“我一直坚持诗歌创作要有一定的宗教性,除了表达内心,也要有整体性、规划性,其实这都是一种责任的体现。尤其在的70后、80后诗人缺乏责任感的时代,作为比较成熟的60后诗人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纵深的发展。”

“我设想的优秀诗人应当是精神向上、目光向下的慎密洞察者。事实上我热爱肉体远远大于精神,只有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会发现自由和真理,才会写出神意的感动,才会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融汇在一起,这样才会有好诗、大诗出现。”

敢做敢当是单永珍给我的第三个印象。遇到不顺眼的事他敢说,看到不雅致的诗他敢批。有朋友给我讲过他的一个小故事。那是在2003年7月12日银川晚报举办的一场名为“大地诗会”的诗歌活动中,诗人苏菲舒和他的女朋友“金色小提琴”上台表演行为诗歌,苏在一旁一边洗脚一边恭听,其女友在蜡烛前将一本《诗经》一页一页地撕下来燃烧。永珍看不惯苏菲舒及其夫人边洗脚边撕《诗经》的行为冲上了舞台,一把夺过“金色小提琴”手中的《诗经》,并高声喝止,引发了苏菲舒把一盆洗脚水泼向单永珍的完全不艺术的行为。永珍的勇敢行为,表现出他内心对诗歌的虔诚,对诗歌之神圣的勇敢捍卫。

而生活中的永珍为人简单、仗义、率真,文朋酒友一大帮。他们会时不时地找机会聚一聚,以诗歌的名义,以写作者的名义,对酒当歌,喝到酒酣处豪情万丈,看到一桌饭感慨万千……每到这时,永珍总是说:“我们每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人,能像我们一样吃到这样一桌饭的人不多,弟兄们要珍惜呀!”

诗意的阐释是单永珍给我的第四个印象。我看到永珍给唐晴的诗集《嘿,我还活着》写的评论《当诗歌成为一根火柴》时,眼前为之一亮,多么诗意的标题呀,读下来就更喜爱了——“当诗歌成为一根火柴,瞬间的照亮之后,心灵的世界依然是黑暗。当诗歌成为一根火柴,在一个诗人的手上,点燃的是灵魂的光芒。”这段话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洋溢着哲理的诗!在给张虎强的诗集《寂寞深处的风景》写的序言《诗意的河流穿过掌心》中,他写道:“行万里路,等同于读万卷书,这是我一贯的朴素哲学。这些年来,我一直漫游在西北大地上,写下了一篇篇悲欢离合的诗章。‘游山玩水’对一个诗人来说永远是一个褒义词,长期居于一地,审美的疲劳会钝化一个人探知的深度和广度,就像‘你可以尽情地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不能嘲笑一个诗人的贫穷’一样,你可以尽情讽刺一个官僚的公款旅游,但不能讽刺一个诗人的‘游山玩水’。因为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在那些‘游山玩水’的人身上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他们的启悟性与创造性,使一个民族的智慧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地星火相传,一步又一步地催生着文明进化的车轮。”而在给王怀凌的诗集《大地清唱》写的评论《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中,我真正地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沐浴”:“阅读《大地清唱》,是一次精神的沐浴,是一次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过程,是一次灵魂与灵魂烛照的过程。相信每一位有文化良知的读者,当你打开这本诗集的第一页时,你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有肃穆之感,愉悦之感,启示之感。”

我无法说出他这些话语的美妙之处,就像永珍经常夸怀凌的诗作《蒋台堡》一样,看似没有一句高调,没有一句献媚的话,读来,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充盈的“精神力量”。

强健的诗风是单永珍给我的第五个印象。单永珍的诗我虽然没有全面细致地读过,但他的霸气和铮铮铁骨令人佩服。《在玛曲的孤独》中诗人写道:“让我们点燃篝火,照亮阿尼玛卿山上的雪/让我们敲打骨头,高举灵魂的碎片/让我把自己焚裂,为着众生的吉祥彻夜祈祷/让我把爱情埋葬,还你一个玫瑰的日子……”这种孤独的强悍让人心灵震颤,而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敦煌的鹰》一诗:“敦煌啊!我带着飞天的梦想拼死一跃/留下羽衣霓裳/天空啊!你无耻的广大里落木萧萧/我只带走飞翔。敦煌——”那“拼死一跃”成为诗人“飞天”的梦想!正如诗人王怀凌所说的:“西北大陆的山川河流流淌于他的诗中,凝结出他的豪迈、雄浑的特质。当幽默、反讽、变形等现代手段改造着他的面目时,地域性与历史感只是他的发力点,真正的暴力美学背后,潜藏着他批判的、不可质疑的艺术态度。”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永珍同志吧。单永珍:男,回族,宁夏西吉县人,致力于诗歌、散文、随笔等的写作。在《诗刊》《十月》《星星》《诗歌月刊》《民族文学》《诗选刊》等多家报刊杂志大量发表作品;参加了2006年第22届青春诗会,2007年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多首诗歌入选各类年度选本或作品集,作品获时代文学奖、固原文学艺术诗歌奖、第六、七届宁夏文艺评奖诗歌奖等。出版诗集《词语奔跑》一部,现任固原市《六盘山》杂志副主编、市作协副主席。

2011年4月12日

(此文原发表于2011年西吉《葫芦河》第2期)

“倾听诗歌的声音”

——我敬畏的诗人杨建虎

对于杨建虎的诗歌,早些年我就读过一些,由于心存敬畏,不敢轻易下笔去写点什么。近期,诗人杨建虎入围2010年华文青年诗人奖,敬佩之余,再读杨建虎的诗歌,犹如“坐下来,在天堂的花园旁”,“倾听诗歌的声音”。

杨建虎是西海固土生土长的诗人,这片贫瘠而多情的土地,赋予他特有的诗歌特质和创作灵性,使他一发而不可收拾,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频频见诸于《诗刊》《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星星》等各大报刊、杂志。读他的诗歌,犹如倾听一首优美的抒情曲,是一种阳光的普照和精神的沐浴。

杨建虎的诗歌贯穿始终的主题,是他对西海固的满怀热情的关注和对现实、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游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通过对村庄、对城市以及对个体生命的体验、拷打和追问,直接深入灵魂的深处,这也是他诗歌的美学追求。而这种“美”又不是孤立的,是对现实的反思,对希望的开拓,是文字和情感的完美统一。阅读他的诗歌,不仅能让我们感知诗歌的崇高,更能让我们走回现实,看到生命的本真,看到一个诗人的灵魂在西海固是怎样坚守的!

诗人在《活在西海固》一诗中写道:“活在西海固,我总是感觉到渴/我阅读着干燥的阳光,光秃的山梁/我写下的诗句,干巴、绵长,像西海固的群山一样/我常常一个人望着苍黄的天,发呆/仿佛天空的眼神呈现着西海固的前世和今生……在西海固,我的职业是记者/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诗人/我不知道,该如何写下西海固的身影/我常常在春天目睹一场场沙尘暴狰狞的面孔/在夏天看到挣扎的庄稼干枯在田野/在秋天和慌乱的蒿草相对而视/在冬天和苍凉的原野心心相怜/我常常在一个人的孤独里写诗,流泪/咀嚼粮食的味道,体味泥土的意义……”诗人在用他的诗歌和泪水拷问着“西海固的前世和今生”,在“挣扎的庄稼”、“慌乱的蒿草”、“苍凉的原野”中“咀嚼粮食的味道,体味泥土的意义”,然后动情地写下:“活在西海固,我像活在永远的尘土中/像母亲说得那样——/人的一生像一根草,从土里来,到土里去/而我的诗歌就是一场场倾诉/像西海固的一场场风一样。”

这是何等悲壮的诗句,又是何等神圣的倾诉!

杨建虎的诗歌是语言、意境和情感的完美交融。诗人在《作家寄语》里写道:“在日渐浮躁的世俗世界里,我仍然十分迷恋诗歌所带来的美,这美可以使人达到不可言说的愉悦和战栗,这美使人觉得人类还有理想,还有许多精神的期待。”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诗歌审美艺术的追求是何等的高尚:那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愉悦和战栗”,是人类理想追求和精神的期待!诗人还认为:“事实上,诗是对生存和内心的醒悟,是情感和语言的双重冒险,磨洗诗歌,重要的是要捍卫语言的尊严,让语言发出光芒,让诗歌呈现生命的奥秘。”诗人不仅仅是把诗之情感、诗之语言、诗之生命在“磨洗诗歌”中呈现,更重要的是要捍卫诗歌的语言。

杨建虎的诗歌,首先是语言的凝练。诗歌就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完美的情感。在杨建虎的诗歌中,这样的诗句随处可见:“风从塬上吹过,所有的黑暗已然消逝”;“我宁静地注视你,在一种语言的光彩中”;“在时段时续的遗忘的时间里,我已把自己埋得很深”;“人的一生像一根草,从土里来,到土里去;而我的诗歌就是一场场倾诉,像西海固的一场场风一样”。这样的诗句,像格言一样铭刻在我的心中。我想,也会铭刻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其次,优美的意境是杨建虎诗歌的最美特质。诗人无数次地写到村庄、秋天、风、雨水、雪和河流,在这些意象中,那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诗歌的声音”,是一种宁静的倾听,是一种阳光照耀心灵的倾听,更是一种执着守望的倾听。

我静静守着这棵树上的众多花朵/像守着一个个灿烂的梦/时间的河流中/生命已被全部照亮”

——《苹果花儿开》

村庄里的阳光/像诗一样,没有风的时候/它甚至是静止的/像丝绸一样,缓缓落在诗人的梦境里

——《村庄里的阳光》

当阳光渐渐升起/一段美丽的寂静/像这日子静静的微笑/深深地映在了心的斜坡上

——《比闪电更美》

第三,执着的守望是杨建虎诗歌的灵魂。诗人在2010年8月《六盘山》文学双月刊《作家寄语》中写道:

“我已经习惯了静静地守望——我知道,我是深爱着这样的秋天和大地的。——是啊,西海固雄浑苍凉的臂膀依然接纳我脆弱的灵魂,辽阔的视野使我在茫茫苍穹下怀着一种向往——思考生命和存在本身。我想着,我在西海固的写作纯粹是一种梦的占有。”

同类推荐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 后顾之忧

    后顾之忧

    班车从城里出发,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座郊县县城。沿着新中路向左,转入新西路,尽头便是一座军营;继续向左拐,穿过一片小树林,再沿着一条干涸了多年的满是白沙和大块鹅卵石……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冷日子 暖日子

    冷日子 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 冬日的恩典

    冬日的恩典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多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其细腻的笔法诗意地描绘了自己对常见的、失去了地方特性的小城市的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是诗人通过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热门推荐
  • 温柔妖王追炮灰:捉拿傲娇女

    温柔妖王追炮灰:捉拿傲娇女

    哟,白莲花、小仙女、白痴四、没品位、……想和她瞎扯?有门没洞!抱歉姐姐有重要的任务没完成,一念找寻心里缺失的人、事。堂堂妖王会恋上她吗?小猫咪和小狐狸,谁会成为她心里缺失的位置?身世谜底会掀出怎样的当初?
  • 蜀门剑客

    蜀门剑客

    一位蜀门修行的剑客,消失十年后,再战江湖……
  • 最强末代

    最强末代

    我本不愿执刀,奈何苍生视我为敌,如此也罢!何时才能渡过彼岸?我只想看一眼花开的一刹,若此生寻不到一朵相同的花我会折下百花陪你陪葬!别逼我!我要成魔天下无佛,我若成神荡平万魔,万物掌于我手.我说你是你才是,不是也是!非龙非凤非凡属,却叫苍生不敢负,兵锋正故:戢武
  • 优秀是教出来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

    孩子就像一块璞玉,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去雕琢。智慧的父母可以把禀赋一般的孩子培育成天才;而教育不得法的父母却只会在无意识中扼杀孩子的天才。为了能让所有的父母都能教育出天才的孩子,我们精选了10位世界顶尖级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编写了这本《优秀是教出来的》。这些风靡世界并对人类教育和发展产生过空前影响的教育方法分别是: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塞德兹的自由教育法、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法、多湖辉的实践教育法、井深大的早期教育法、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夏洛特·梅森的环境教育法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教育法。
  • 废柴追美记

    废柴追美记

    拖着昏昏沉沉的身子从座位上站起来,收拾起自己的行李,黎沐似乎有些发烧,也许是近些天着了凉吧。出了火车站之后,她并没有在意自己的病,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个住的地方,生病什么的再说,也许待会找到住处之后吃些药就会好了。
  • 最强近战修士

    最强近战修士

    当人类灵魂上的道德枷锁崩碎,人类将何去何从?十字路口,是向右还是向左?向右是地狱,向左亦是地狱。【叶城生性懒惰,起个床都要耗费三十多分钟。就是这样一个家伙,却碰上一个素有“铁血娘子”之称的娘。于是事情的发展,与他所幻想的截然不同。】有一种爱,叫‘娘是为了你好。’
  •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倘若我们不错过

    倘若我们不错过

    十年前,我认识了两个气盛大男生。这十年间,他们要我在两人之间做个选择,我谁都没选,可他们仍对我一往情深!可最终,却是我将最爱我的那个人送进了监狱,他却笑着对我说:杨阅,不如我们重新来过。ps:第一章流落在流落在第17章
  • 王,妾身不哭!

    王,妾身不哭!

    她是母亲从鹿群中抱回家的女儿,天生神力犹不自知。为偿父债,倾尽家产。为治腿残的兄弟,受尽世间冷暖。犹是上天无眼,家传“制铁秘技”却是宝……还是祸!“世人待妾如草芥,迫妾卑怜如污泥,妾伤妾痛泪方尽,却留哀怨向何人,泪……罢了!”“王,妾身不哭……”她告诉他,一位如天云般高贵的王。与污泥般的她,却有天壤之别!“泪方尽,痴怨伤人。”她对他苦叹,一位如春风般温柔的王。温情如他,他伤她一时,她却伤他一世……
  • 没有你的日子,我如何继续

    没有你的日子,我如何继续

    一个女孩重生的故事,期待她的浴火重生,是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