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3200000011

第11章 湖大堡

一湖大堡

这里所说的湖大堡,原来叫胡鞑堡,堡是远近闻名的土堡,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高三丈六尺,岿然立于宁夏固原头营镇临清水河畔的大道旁。湖大堡曾经的主人是鞑靼的后裔,姓胡。

后来,鞑靼人的生活习俗逐渐与本地人同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人们不愿再把鞑人独列出来。又因为,距此堡不远的北边,有一汪固原境内绝无仅有的湖泊,湖泊虽浅,但湖面辽阔,湖面和湖边的沼泽地沿冬至河两岸展开,长约有十里。春暖冰水集聚,夏季洪水四溢,秋天芦荻森森,冬日湖冰如玉。故此,日久天长,胡鞑堡便叫成了湖大堡。

这并不算一种名称意义上的失守。

再说湖。湖水来自上游的甜水河大营河,也来自上游的苦水河硝水河。一苦一甜,两河在上游相逢,合二而一。流到这里完全成了苦水,无法饮用,也不能浇地。湖泽的存在,令周边的乡亲生了寒腿;湖泽的存在,使南北往来的行人车马必须绕路搭桥,而且逐年累月沉淀的盐碱如同白螨,悄然爬进了四野的田地。微风吹来,这些盐碱又如同花粉,四处飘移。然而,这还是并非失守。

湖泽有湖泽的缺点错误,湖泽有湖泽的优点和长处。记得初中临毕业那年夏天,我们几位同学相约骑车去须弥山游玩,在这里停留过。那时,眼前一片茫茫水域,湖水清浊两分。清澈的是纹丝不动的浅水,浑浊的是暗动的冬至河。那时我们胸如鲲鹏,对着水面大声呼喊,惊起一只锦鸡,也惊了我们自己。我们丢下自行车沿水岸向东游移,嘎嘎嚷的老鸦不用说,乱飞的麻雀不用说,喜鹊不用说,姗姗来迟的郭公公不用说,就水草边,或有鱼鹰单飞,或有白鹭比翼,或有鹌鹑在荒草中扑走,或有野鸭在芦草边上发怔。还有撒娇的、灵巧的沙燕,一群一群上下翻飞。当然还有其他燕子。大如雀的叫马燕,有人叫紫燕,有人叫玄鸟,又有人叫天女,有一种色泽鲜艳的叫火燕。火燕看起来很俊俏,喙红红的,如涂了唇膏,身子窈窕,像穿红戴紫、后襟整齐的小美人。有句形容时髦女子的俗语说:“火燕赞板子,真是一个燎片子。”这“赞板子”有形容人自恋、炫耀、显摆的贬义,也有抑制不住美的暴露和不容置疑的妖娆的褒奖。这“片子”说的是丫头,是女子,而“”单指美,“貌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完全概括了美的成色,可见过去民间词汇的丰富。别说现在民间已经很少有这样逼真饱满的形容词,漂亮的燕子也已寥寥无几,就连那些黑白相间的老鸦也很少见到。

这不算失守。因为现在和30年前不能比。30年将近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诞生了多少生命,增建了多少高楼,兴起了多少热潮,数是数不过来的。尤其湖滩以北由福建晋江无偿投资的节能日光温室,一年四季有新鲜的茭瓜、番茄、辣椒、茄子等新鲜蔬菜不断运往市场,不但致富了,还增加了南北人的情谊,增强了本地人的信心。墓冢与山峦、墓碑与牌坊相比,太渺小、太稀落了。当年吓人的蛇,灰溜溜地顺着草皮溜,蛇逃走之后,草地上散布着黑黝黝的地耳子,一颗一颗。听说地耳子是羊粪变的,听说是大地伸出地面的小耳朵,反正在第一声雷鸣之后,它们就失踪了。我想它们绝不是被吓跑的。现在,高速公路在干枯的湖泽上架了大桥,驰过的货车,满载着运往异地的财富,车轮滚滚,大桥轰轰隆隆,汽笛浩浩荡荡。现在,刚打春,夏天伏在地上吹喇叭的蔓蔓草,还不到出土的时间。那些在七月开放的鸡冠花、状如鸡冠的西番莲还没有苏醒。最早开花的马奶子(《新通志》中“固原最佳”的野辣角子)也还不见踪影。那些混在一起铺盖湖面的毛蜡、苇子、水芦、白茅消失了,那些灰条、沙蒿、黄鼠爪、野棉花、芨芨杆虽然不似往日妖艳,但它们的陈年旧枝还在。那些凤尾草、龙须草和稗子们还在与寒气比冷漠。那些可以消暑的地角子,可以入药的茵陈、根似小蒜的慈姑,生命顽强,到了该发芽的时候一定会发出芽来。那些车前子、马前子也能在滚滚车轮之外赎回自己的生命。那时,湖边没有飘曳的废塑料,湖水没有异味,湖滩水茫茫,不像现在垃圾成堆,苍蝇有了大量繁殖的窝点。那天,我们游玩的同学中,有小名叫翠翠的,有大名叫马兰的,有绰号叫长腿鹤的,有昵称黑蝴蝶和小蜜蜂的,都一一对上了号。再说,那时有毛刺的马牙刺竿和虿人的荨麻,已经躲过了挖地取沙的巨爪,都把持着各自的堤坎,不容你超越雷池一步。这其中有天然因素,也有人为爱护,显然不会失守。

说到人,住在这里的陈耀峡老先生说,被认作鞑靼人的胡家1972年从湖大堡搬出来住时只有两户,现在已经繁衍成7户了。胡家人体格健壮,很健康,没听说谁头痛谁脑热。有头痛病的倒是陈耀峡他自己的姨娘。她17岁就过了门(也叫戴头,现在叫结婚),大地震房子塌下来把头压扁了,一天不吃头痛粉就活不成。她吃了多少头痛粉我们看看包装袋就知道,她粘贴在四面屋墙上的药品包装袋,足有半寸厚。现在住在湖大堡附近的住户除了一户汪家,最多的算陈家。陈家祖宗是山西大槐树人,大槐树到底在哪里?后人们全不知晓。后人只知道他们老祖宗从大槐树搬到甘肃槐县(实质上是环县)以后,又搬到这里。搬家时把供佛的案子也搬来放在湖大堡东边不远的箍窑里,现在他们还在恭恭敬敬地伺候着。奇怪的是,当时来到这里的三户陈家关系非常密切,箍窑子旁边竟长出三棵槐苗来,长着长着枝丫就攀连到一起,像根拧紧的绳子,再长着长着就成了分不开的大梁。可惜的是在农业社的时候,破除迷信把这棵拧在一起的树剁了,谁知现在它们的根上又各自发出一棵苗来,长着长着又拧在一起了。他们打了墙,把它圈起来,希望它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个供奉神灵的箍窑子,现在也翻修成了一座庙,这只能当作是对大槐树根源的特殊坚守。

湖大堡在解放前住过部队,但住了一阵子就走了。好人的部队来了,坏人的部队就走了。好人的部队走了,坏人的部队又来了。消停是消停过,但消停的时间不长,只有解放军把马鸿逵的部队赶走后,才算彻底消停了,堡子里也就住满了人家,大概有20多家。

后来湖大堡改成了学校,陈耀峡老先生曾经给学校看过两年门。堡门朝南开着,和现在学校的门是一个方向。堡门有一辆解放车那么宽,堡墙有些小豁口,孩子们在你不注意时会从豁口上翻出翻进。现在湖大堡再也不是一座古堡了,而是固原县头营镇的一个自然村的村名,作学校的湖大堡,堡墙也给全部推倒,在四面悬空的地基上盖起了楼房,建成了一座敞敞亮亮的小学。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每天都能听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每年村子里都能考出几名大学生,没有考上大学的,也都坚守着这片土地,种庄稼、种树。

倾斜的湖大堡

吐一颗枣核,给大地种下

一枚楔子,拄着枣木拐杖

就等于多了一条腿,一条路

那个扛走草料的人

背过盐包

——空有一身勇武

那个刚刚走去,又来敲门的长工

你可知闺门虚掩

心如枣泥,眼如弯月

你可知,芒刺如簪

你可知帘后的媚眼,合了笨拙的夜

你可知,红烛倒塌

你可知四面芦荻,湖水喧哗

一个个黝暗的日子,枣花潮湿

枣叶凋零

你可知那长及一生

灰白如肠的路,从坟墓一样的湖畔

通向了酸枣的心

二碾子头上薛家堡

碾子头,是一个很形象的地名,形如农家碾米旋转的碾头,亦如太极图中阴阳交替之两仪。它地处宁夏固原头营镇冬至河的河岸边,自古至今有人居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形成了一个自然村。

《民国固原县志》曰:“冬至河:在城北50里。自西乡红泉、黑泉合流而来。映日拖蓝,迎风戏翠,波肥岸瘦,曲折有情。”正因冬至河“曲折有情”在这里画了一个“S”,才生成了这样一个地名。正因为河水“映日拖蓝,迎风戏翠,波肥岸瘦”才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兴高采烈,独享天地之润泽,富有慈悲善良之情怀。

在河水分隔成东西两仪的西岸圆台上,伫立着一座古堡,叫薛家堡。薛家堡方方正正,冷冷静静,瞩目一望,此堡如游鱼之睛,又如碾盘之心。由于当年老堡主笃信宗教、乐善好施,人称“薛善人”。由于“薛善人”在堡内有一间油坊,立有一所佛堂,因而,此堡既叫薛家堡,也叫佛堂堡子,亦叫油坊堡。“薛善人”本名薛登奎,排行老三。1920年父亲不幸葬于地震,兄弟六人在母亲的衣襟下,在土匪横行的岁月里,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那时,古丝绸之路沿河岸而行,薛家的茅舍正好处于南来北往的大道边,驼铃声声,车马穿梭,加之薛家人热情好客,便结识了不少过路的商贾。薛登奎年轻英武、聪敏好学,在一商人的指点下,他开起了一间油坊。又因他做事公平,从不亏秤揩油,远乡四邻都愿意来他的油坊磨油,不过几年他便有了物质积累。

薛登奎致富之后,少不了土匪的骚扰和掠夺。有一次家中的钱粮被土匪洗劫一空,家人的衣服都被土匪扒走之后,他一鼓作气筑起这座土堡,希望能因此得到安生。堡墙二丈四,四面筑墩台,堡门三重,门厚约半尺,但还是免不了歹人的敲诈和勒索。每每响马叮当,马匪路过都来索要盘缠和口粮。

那时,薛登奎不光开着油坊,还推着独轮车在杨郎街上赶集摆摊卖粗布。一次次辛苦钱被人抢走之后,他无可奈何,只能自怨生不逢时,世道艰险,他看破红尘,以酒消愁,天长日久,他一次次被“金糜子”(杨郎自古由来的白酒)所迷醉,尽管如此也没能摆脱现实的苦累,天长日久,人们都认作他是“醉八仙”。

这个借酒逍遥的名字就像给他带来温饱,又带来祸害的财富一样,为他引来了一名意外的结缘者,这人叫赵慧通,是固原北门外太白祠里很有名望的比丘姑。

她个头魁伟,龙眉虎眼,手大脚长,不像一位女子。正因为她不像女子,她的丈夫才不以对待妻子的态度待她。她受尽了歧视,遭到了多年的冷遇。数年之后,她一气入了佛门,她修身养性,不但诵经伺佛,还云游异乡,传道授戒,遍结善缘。

当她听说碾子头薛登奎是位有德之人,又误入酒途之后,便上门来拜访。

这正应了堡门匾砖的上“东来紫气”四个大字。

在赵慧通的说教下,薛登奎一夜梦醒,扔掉酒囊,入了法门。

他正当壮年,一“法”不可收,把家业交给自己的后人,专心做起佛事,行起了善举。他在土堡西北墩台上搭建了佛堂,堡子既是油坊又是佛门弟子的驿站。堡子,再也不是他自家的了,土匪来时乡亲们都来躲藏,穷困人家纷纷前来投靠,各家大小事宜都在堡里商榷研究。家眷孩子在他的善行影响下,勤于劳作、善待亲友、助人为乐,深受乡里人的尊敬和爱戴,从而碾子头薛登奎就有了“薛善人”的美誉。

解放以后,他们一家仍然住在堡内居住,直到公私合营油坊成为集体所有,1967年堡内增设了村上的医疗所,他们全家才从堡内搬了出来。“薛善人”遇到过“喂葱喂蒜”的强制试探,但这位老人没有“坏口”。他始终笃信虔诚,以善治身,直到1982年78岁离世。

1979年,落实政策以后,堡子归还了,薛家人真正过上了好日子。现在“薛善人”的儿子薛天佑高龄82岁了,身体健康、思路清晰,薛天佑的五个儿子都已成为梁柱之材。尤其“薛善人”的长孙薛正吉承袭爷爷积德行善的德行,1980年开始敬佛,1989年接管了冬至河北岸的地方庙宇,“尽个人之能力,借天地之灵光,迎十三方之圣土”,做起了善事,他2005年修建喇嘛殿,2007年筑无量殿,2009年修建关帝大殿。使这座在关帝庙的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名曰“青龙山”的庙苑,在他的主持下远近香客络绎不绝,初一十五香火旺盛,当地居民又称他为“薛善人”了。

从古到今清水源源的“湫泉”,水清如镜,有幸从这眼清泉边走过的人,既可以感觉它的清凉,也可映照自己的影子。这“湫泉”就在碾子头薛家堡的侧面,我们不仔细寻找,很难找到它,我们不用心去想,感觉不到它的默默涌动,它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为人间输送着出于大地的甘霖。我轻轻地叫它一声“湫泉”,它就像与它同在的碾子头,融动与静为一体。

胡麻·卯年

胡麻

热恋着,一瓣瓣细碎的银光

举着一个个精致的绣球

风闭上眼,去摇摇

雨,去把小油瓶再洗洗

乐呵呵的农夫

终于走了一趟田里

搂了一下卯年卯月的小蛮腰

同类推荐
  •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可说是一部真情实录,其中收录了叶辛和当年的恋人王淑君从萌生初恋到进入热恋及两地相思期间的所有通信。时间跨度是从1969年的12月至1973年的5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时,出版社酝酿出版一套《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当时由于叶辛参与主持上海作协日常工作,天天上班,挤不出时间撰写大块的回忆文章。出版社复印了叶辛夫妇这段时间的通信,除了一些辨认不清的字句,几乎是原封原样编撰了这本书,当年印刷了一万五千册销售一空。这一次收进文集,仅在体例上做了调整,所有文字仍按复印信件出版。虽是年轻恋人的通信,可在字里行间,仍能读出知青生活里男女情人间的相思和意味。
  • 遛脑

    遛脑

    本书是一部微博形态的获奖散文集,它文本简短、智慧、锋利,对当下生活进行了入木三分的介入,几乎撕开了生活的各个层面、现象,生动而令人吃惊。 独特的视角,极具概括性的语言,让阅读者快速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进行真正“用脑”的阅读和思考。这本书将有可能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开启走心微阅读的时代。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第七卷:人生有几搏(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第七卷:人生有几搏(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本书为陈玉福作品系列之电影文学精选卷其中一本,收录了陈玉福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热门推荐
  • 重生归来:丫头,别咬我

    重生归来:丫头,别咬我

    父母离异,跟随母亲再嫁豪门,嫁去不久母亲去世,在继父家备受凌辱,这一切给了徐凤莹一个沉重的打击,失魂落魄,被自己名义上的弟弟和父亲计划杀死。这时,她28岁。重回16岁,看她如何扭转乾坤,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与默默支持自己的人白头到老。
  • 苍穹鉴

    苍穹鉴

    这个世界只有源力,一切修炼皆源于源力,一个从小生长在荒野中的少年,一个从小只见过父亲的少年。为了解开当年的谜团,走上了一条成为强者的道路,化灵、显形、出窍、分神,,,,一步步走来,当年的谜团逐渐的浮现出来,并最终见到自己的母亲......
  • 愿梦

    愿梦

    愿终将落幕,梦深藏内心。像触手可及的现实,给人希望;像虚无缥缈的幻境,让人彷徨。亦真,亦假。是未来或过往。我们无从知晓,愿梦留下的只有真情和难忘。只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再看起,能默默留下开心的眼泪。
  • 毁天弑神

    毁天弑神

    冯浩曾是世界上最顶尖杀手,一次意外任务,让自己甘愿以死谢罪。灵魂穿越的他,为了守护自己重要的亲人、爱人,与仇敌展开无休止的厮杀。剑在手,跟我走~
  • 小心!恶魔在身边

    小心!恶魔在身边

    一个因为恶魔被退学的人,不顾一切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想成为世界电竞的奇迹,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兜兜转转还是和那个恶魔夜冷邪狭路相逢,不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请敬请期待。
  • 原来你一直在我身边

    原来你一直在我身边

    叶夏的生活本无光!他却在她最艰难的时候!站在她的身后,原来你还在我的身后支撑的我,足够了
  • 满目天涯空入画

    满目天涯空入画

    活在二十一世纪也曾不断挣扎如今一觉醒来到了青州,虽然有钱不还是从头再来你丫的,死就死了,还弄个灵魂吓我说什么话!结拜,有一个鬼哥哥真心不错虽然我也是鬼从来都是夫妻睥睨天下的怎么这次换成了哥哥你哈哈哈…………虽然穿越不是主是个炮灰配,过得好就好了别想陷害我,到最后谁吓死谁都不一定鬼哥哥……你确定未来嫂嫂不会杀了你?我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怎么滴呀哈,还有耽美么?别说了别说了,不忍直视,还有伦理无常的……颠三观啊。管你,反正心机还得耍,做鬼哥哥的炮灰怎么,也不能没志气,该活的好好的就得好。你服么,服么?不服啊,不服来看看,点阅读就好
  • 独眼的沙利文

    独眼的沙利文

    恶魔战争时期,双冠王国发生伊兹那大屠杀之前,一个士兵曾做出过一个决定。有人说,正是这个决定影响了战争的走向,伊利温三世最终能打败恶魔军团与士兵的决定是密不可分的。但还有人说,正是这个士兵的决定导致了伊兹那大屠杀事件、女神之盾被攻陷以及成千上万的诺亚人因此死亡。无论如何,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独眼的沙利文”的士兵,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在任何文献中出现过,他那被战争而毁坏的家乡也仿佛从未存在过。但在一部分人心中,独眼的沙利文才是双冠王国真正的英雄。历史可以被篡改,但真相会永远留存,独眼的沙利文的事迹,那些奴隶们知道,平民们知道,贵族们知道,国王也知道。至于他的是非功过,相信历史自有评断。
  • 绝望地铁

    绝望地铁

    上班,下班,我都坐地铁,日复一日。我曾以为,地铁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麻木,无聊,又千篇一律。直到那天,我在地铁上醒过来,我发现,我错了。车厢广播在我耳边响起:“欢迎乘坐绝望地铁,本次列车即将到达人间站,请有票乘客凭票下车,无票乘客将在地狱站强制下车。”我知道,这一晚,抢票将是地铁里最残酷的主调!
  • 网游之道士亡灵

    网游之道士亡灵

    道士一定都是道骨仙风,让人只能仰望的世间奇人。可这么想就错了,道士不都是你想象的那样子!道士张小魂蹲坐在大街上,叫卖道:“只要九块九,神仙道法带回家。只要九九八,神仙本人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