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3200000010

第10章 九彩城池

鲁迅在《死后》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待到我自己知道已经死掉的时候,就已经死在那里了。”这段话始终存于我脑海,促使我一再思考一个问题:人的肉体失守了,其精神果真还能存活,还能自知吗?

这问题越想越有意思,越想答案越明晰。是啊,鲁迅先生逝世多年,我每读完一篇他的文章,都能见他无数次。他要么端坐在我对面的藤椅里,双眉紧蹙,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死了还是没死;要么陡然起身,来回踱步,再伏案疾书。当然,他也会笑,也会痛苦,也会怒骂……

为了对前面这个问题有更确切的认知,我还读了其他书,例如《歌德谈话录》《论罗马、死亡、爱》等。可能是白天听到回族嘎德忍耶门宦李德贵老人家去世的噩耗吧,我不由又联想到前面那个问题,不知不觉展开了曾经似懂非懂的《古兰经》来认真阅读。李德贵老人家我不认识,但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他是一个经过苦难的人,也是一名有德行、通情至善的人。我想我当时打开《古兰经》也是想把他和前面那个问题联系在一起,想得到一个更确切的答案吧。

记得那是2009年元月的一个夜晚,我阅读《古兰经》一直到半夜,忽然,我被这段话怔住了:“信道的人们啊!当聚礼日召人礼拜的时候,你们应当赶快去纪念真主,放下买卖,那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

我在这段话上滞留了许久,此后,我再也没能读下去。而这次又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知道明天将要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送埋体(送葬),我何不停下买卖,放下手头的事务,驱车去海原九彩坪拱北,参加这次盛大的葬礼呢?

我虽然是一个汉族,但生活在西海固这块充满伊斯兰信仰的土地上,身边的朋友、同学许多都是穆斯林,我们水乳交融,亲如兄妹。何况我的外甥女也作了回族媳妇,我家的厨房已多年不进非清真食品了。

第二天,天气格外晴朗,寒冬腊月很少有这样的暖意,四里八乡的村民骑着摩托车,驾着农用车向九彩坪拱北赶来,外省外县的客车、轿车也络绎不绝地卸下许多参加葬礼的人。他们两手空空,男人头顶白帽,女士围着白纱。这是回族送“埋体”的正常习惯,他们深信“至于信道而且行善者,将来得以乐园为归宿”,他们抱着至善至真的念想为这位老人来送行。

李德贵老人是嘎德忍耶九彩坪道堂的“老人家”。嘎德忍耶门宦对宗教“负责人”称谓甚多,曾经有过“教主”“当家人”“掌柜的”的称谓,现在则更亲切地称“老人家”。李德贵老人是宁夏海原县关桥乡人,1951年他11岁时在九彩坪拱北出家,1951~1952年习经,1953~1954年在九彩坪学校读书,1958年宗教改革时回家务农,1964年“走西口”去青海、新疆,1968年返回海原。不久,他又重返新疆,被判刑15年,几个月后又无罪释放。1972年政府为他平反落实政策。他离世前担任着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宁夏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卫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老人家终生未婚,把毕生献给了教门。他注重民族团结,关心教民生活,修路建寺,为回汉两教人人称颂。

站在九彩坪南面的山冈上,我倾听一位身穿棉袄,但脸已冻得铁青的长者讲述回族送“埋体”的风俗。他大清早就已到了这里,讲述间,他不时抹着清鼻涕。

他告诉我,回族丧葬的规定包括静、速、严、简、禁、宽等内容。“静”指为生命垂危的病人安置一个宁静的环境,避免因嘈杂、哭喊而增加病人的痛苦;“速”指速葬,教法规定要三日内尽快埋葬亡人,使之入土为安;“严”指为亡人举行葬礼(“者那则”)时,要严格遵守教法有关规定,如用清洁水为亡人洗周身(“着水”)、用白布(“克番”)包裹好亡人、举行葬礼时遗体当置于众人面前等;“简”指丧事从简,对亡人简葬,即亡人只用三丈六尺白布包裹掩埋,不用陪葬品,不大办丧事,不大举祭祀;“禁”指坚决禁止丧葬过程中的“库夫尔”现象与行为,如看风水、择吉日、鞠躯叩头、哭号、披麻戴孝等;“宽”指在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酌情安葬,如在海上,依照教法规定程序办理后,可投海水葬。在陆地无水情况下为亡人“着水”净身可以土代水,当然必须是干净的土,方法与活人土净相同。

在他讲述的过程中,乡道上陆续赶来更多的送“埋体”人,他们到达后都静立于山冈,恭候着,巴望着。

九彩坪,多好的名字,像似与《古兰经》“山岳将似疏松的彩城”,与九彩坪现实中松柏九彩的景象相呼应。它毗连名叫疙瘩山的山丘,山丘上林木繁茂,松柏郁葱。据说,这些树木正是源于李德贵老人家的手笔。这种苍翠的景致与周围植被匮乏的土地相比,形成了“四面一片黄,中间一点绿”的景观。当地群众对这种景观颇为称奇,认为在干旱少雨的土地上难以成活的树木,竟然在这里一栽就活,实属“克拉麦提”(奇迹)。

九彩坪拱北的石碑上,勒刻着这样的文字:“九彩坪拱北位于海原县南部山区的九彩坪乡政府所在地二里许疙瘩山(九阳寨)。在清道光年间,嘎德忍耶第七辈道祖杨保元,在西海固传教时,途经此地看到疙瘩山,山形幽雅奇妙,徘徊九次后,决定在此地修建静室一处,于山顶选好墓地。据传说,七祖每到疙瘩山后,太空就出现彩虹,故而改名为九彩坪。”

九彩坪拱北始建于1863年(清同治二年),“于1918年规模宏大的九彩坪拱北建筑成功”。拱北建筑占地面积25亩,是回族嘎德忍耶门宦五辈道祖冯老太爷、七辈道祖杨保元、八辈教主安宏秀真师、九代教主杨枝云等16位上人金骨安葬之处,亦是有德望教民墓葬陵园。

清光绪十五年间(1890年前后),清政府为缓和民族矛盾,先后派出二至上品顶戴钦差到拱北慰问,亦给杨保元题词帷屏12扇。民国时期(1935年前后),国民党高级将领、著名回族人士白崇禧、马鸿宾、马步芳、马鸿逵、马远亭等给九彩坪拱北赠匾留言,立碑撰文。解放初期,毛主席、朱总司令派人赠送题词为“各民族大团结万岁”的软匾一面。

石碑上还有记载:“一九八一年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李爷(德贵)继承先祖遗志,于一九八五年动工至一九九五年拱北划分为山顶拱北区、七祖静室道堂区、山下拱北礼拜区、堡子区、女客住宿区、山洼绿化区、加工及其他区共六个区域进行大规模重修扩建,现已形成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事实如此,立于山冈,我眼前是一座典雅有致,绿树成阴的综合建筑。

山上建筑规格为“一进四院”,主要有带“券棚”的“八卦厅”“中和堂”、水磨砖雕“照壁”及山门、围墙等,典雅考究,新颖别致,且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从建筑形式看,阿拉伯风格与中国传统殿宇式风格融合得十分精妙,印证着伊斯兰文化中国化的演变。从文字语言看,穆斯林与道教劝人向善的内容蕴含其中,呈现了民族大和的意境。从砖雕艺术和基本装饰图案看,在回族经文等为主的图案中,还出现了汉文化中的阴阳鱼、莲花、竹子等。这在伊斯兰教建筑中较为独特,彰显了典型的嘎德忍耶门宦特色。

山下的古堡道堂,轩然壮美,夯土墙约十米高,四角各有角楼,面南有肃穆的堡门,堡门上方镌有“清真古教”四个大字,两旁有“主恩造万物,圣光照全球”的对联,堡门两边蹲立着石狮子,门侧有海原县人们政府树立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从水泥墙裙的立字时间得知,古堡2007年6月有过一次修缮。

这些固定建筑固然使人触目,同时令人更为惊心的却是上万人或跪倒或伫立在拱北内外的肃穆场景。

我看着他们的眼睛,观察他们的举止,静听着他们深沉的呼吸。墓地成了他们祈祷亡人归真的道场,他们恬静、沉稳、宁静,把宗教的神圣和向善的人心表现到了淋漓尽致。如果你来到这个现场,你也会有同样的感觉。所有的人,都是淳朴善良的,都是无邪有情的。所有的人都是前世的恭行者,后世的再造者。

李德贵老人家的葬礼具有很强的伊斯兰特色。回族对人过世常以“口唤”“归真”“无常”来称谓,不习惯用“死亡”“逝世”“百年”等字眼。“口唤”,意在应真主召唤。“归真”即回归真主。“无常”有生命轮回的意义。这与鲁迅先生的“待到我自己知道已经死掉的时候,就已经死在那里了”多么相像。仿佛这些字眼所含的意义在于“有知”,似人睡着了又醒过来了,似人本来就一直醒着的。

这里没有呼天呛地的哀号,没有对死亡的惧怕和怨恨。从这里我看出,虔诚的穆斯林们此刻都有极强的约束力,也都能够以一颗平常的心来对待人的生老病死。他们热爱生命,理解生命。

“真主使风兴云来,然后,把云赶至一个已死的地方,而借它使已死的大地复活,死人的复活就是这样的。”这是《古兰经》的语言,也是我在寒风习习,白云远逝,整个九彩坪沉默于哑然之中时陡然间记起来的一段话。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有信仰的群族,其精神必然高贵于无信仰者。到这时“面具跌落”,在“死亡与葬礼之前,谁都不敢说幸福与不幸福”。

《古兰经》说:“我们属于真主,我们终将回到他那里去。”

穆斯林认为生在世上,是为了接受真主的考验,为世人作见证。而死后,必定要获取生前所作所为的报偿。李老人家生前大行善德,人们以感德之心敬送他“归真”。李德贵老人家活着的时候心无杂念,亡故后他的灵魂将会“归真”,他此刻是幸福的。他“归真”是嘎德忍耶的损失,是信主者的损失,是民族团结的损失。

刚才给我讲述回族丧葬风俗的长者,和许多老人、青年一样,呆呆地望着拱北。嘎德忍耶容许女性参加葬礼,女性更具慈怀,她们是纯洁的、具有母性的。其实来送“埋体”的人当中,有一部分人从来就没有见过李德贵老人的音容,有的人来自远方,有人的平素生活在城市,但他们或多或少都得到过李老人家的泽慧和品德的启示,他们同颂安拉,心灵相通。

据这位长者讲,回族正常实行土葬,病危之际,要请阿訇或有威望的人念“讨白”,即忏悔词,向安拉悔罪。咽气后,由守护者为其瞑目、合嘴、顺手足,置尸于木板进行洗礼。

就在此时,道堂内传出了震彻四野的诵经声。那位长者说,洗礼早已开始。就在此时,群心震动,许多人突然跪倒,远处的人向近处奔来,扬起阵阵尘土。

我忽然想起了《古兰经》中另一段话:“在那日,你将看见男女信士们,他们的光辉,在他们的前面和右边奔跑……”

穆斯林能为亡者洗身的合法人选,当是亡者的至亲,或者是能坚守斋、拜,信仰虔诚的人。在净身的时候,先做“小净”,洗脸、两肘和双脚。然后“大净”,用肥皂水从头到脚冲淋一遍,接着洗头,洗全身,最后把亡者抬到铺好“卧单”的床上,在头上撒上麝香,在额头、鼻尖、双手、双膝、双腿上撒上冰片。

16时整,“埋体”从道堂大门出行,沿着疙瘩山西边的大路,一队队、一列列送“埋体”的队伍如白色浪潮,缓缓涌动。外围山头上、草丛中,前边的教民们再次跪倒,后边的肃然站立,他们默默“讨白”,静静地凝视。这时,我看见万双目光聚于一处,所有头颅在随着承载“埋体”的“塔布尔”的移动而转动。这时,山岳无言,峡谷静谧,阳光温煦,清风徐徐。这时,只有一种声音,空灵之中回荡着沉沉的千人诵经声。

李老人家的葬礼隆重、庄严而简朴。教民们为亡人举行的共祈,是穆斯林的“法雷则·其法耶”——副主命。这时的聚礼和平常的礼拜不同,没有鞠躬和叩头,没有渲染,没有哀乐,没有送葬的车船,它以脚踩大地的形式追悼着永垂不朽,以庄严的沉思缅怀眷恋着伟大和慈爱,以灵魂接触着灵魂,用深沉的呼吸为“归真”的人向真主发出吁请。

在固原东部山区,我走过一段由泥泞变为坦途的路。据说那就是李德贵老人家申办建修的一条路。鲁迅先生在他《死后》遇见了那个年代“万不料人的思想”,李老人家,你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归真”,是否能看得见许多人正走在你修筑的大道上呢?

我想,你是能够的。因为我看到一座绿色的、洁白的、慈悯的、永不失守的城。你安然归真吧,这座城有他们来坚守,这条路有他们来拓宽。《古兰经》说:“将有人在他们之间传递银盘和玻璃杯。”

童子端着香炉,走在送“埋体”队伍前列。亲眷们、阿訇们、满拉们齐声低吟着《古兰经》。他们抬着经楼走在前队,后边紧跟着一个又一个队列,这种庄严的气氛,震撼人心。

“无论穷、无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这句谚语对回族的薄葬习俗做了很确切的说明。任何一位穆斯林,无论其生前多么富有或多么贫穷,亡故后一律只用三丈六尺白布包裹后掩埋,身上不穿绫罗绸缎,墓内也不放任何物品陪葬。李老人家一生坚守民族团结,弘扬教法,笃信真主,他的举念是完美的。他两手空持,轻松坦荡。这才是真,才有充足的美,蕴含着至善。《古兰经》指出:“在世时没有信道,临死时仍不信道的人,即使以满地的黄金赎罪,也不被接受,这等人将受痛苦的刑罚,他们绝没有任何援助者。”这不仅是对穆斯林教民的谆告,也是明示所有世人的箴言。

老人、妇女、孩子们都静静地注视着,目送李老人家的“埋体”抬向拱北的南门。《古兰经》还说:“我确已派遣一个使者来教化你们,而且对你们作证,犹如我曾派遣一个使者去教化法老一样。”教民们跟在“埋体”的右侧,有哪一位没有信仰的人,能体悟这信仰的真谛呢?

李德贵老人家安睡于九彩坪拱北,他对一切早已自知,他将常听道堂的诵经声,眠于满山松香之间,但他将继续服侍与主常在的教民,耳濡目染九色阳光。

我发现拱北的屋顶更绿,比松树还绿。

疙瘩山

疙疙瘩瘩的路上,阳光脱掉衣裳

露出脊椎,露出环环相扣的

金锁链

疙疙瘩瘩的路上,阳光洒下“都哇”

我看见许多人双膝跪地,捧着胸

捧着伤,举着灯

我发现小草的面颊上挂着九滴泪

我知道,泪珠的心里还是泪

泪珠的心里有座城

我知道一本经卷,承受着一片朗诵

起伏不平的远山,高举着一轮新月

去高低不平的空中搞镌刻

同类推荐
  •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本书内容言真意切,感触点颇多,是山西经济出版社历经20年的珍贵回忆录与成长录,其主要内容为:矻矻征程、浓浓真情、孜孜求索等。
  • 所欲心迹

    所欲心迹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之诗文70余篇,并配以相应诗文之书法,书法作品为“毛体”,亦诗亦书,有一定的鉴赏价值。
  • 东园公记

    东园公记

    本书是林鹏先生新近编写而成的散文集,大部分的文章是跟林先生当兵时期的经历有关,可读性强,可供文学爱好者品读。
  •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是史小溪的散文作品集。作者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机电系,深造四川大学中文系。为陕西省作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最后的民谣》收录了《信天游浸泡的陕北 》、《高原和她最后的民谣》、《乡村的忧伤叙述》、《大地有光》、《 捍卫人的价值》、《旷世的西部高地》等作品。
  • 爱情漂流瓶

    爱情漂流瓶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可谓奇葩,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展现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展示了其作者的真我风采。本书作为一套经典读者散文选本,共收入200余位作者500余篇优秀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热恋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等多维多味的爱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的爱心,给人以爱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如下易何时

    如下易何时

    并不是擦肩而过的过客,你永远定格在我的世界里。他是白亦辰,他是白家唯一继承人,长着一张妖孽的脸,但是他很高冷,唯一只有独特的那一个她进入了他的世界。
  • 中国食尸鬼

    中国食尸鬼

    寂静无声的深夜,人们都纷纷进入梦乡,整个城市随着夜的变深渐渐安静下来,可是在城市某个角落却有一种不寻常的生物正阴险警惕的注视着这一切,他们拥有人的外貌,却要以人类为食,他们拥有比人类更快更敏感的生命力,在关键时刻还能从身体中生长出一种莫名的生命体,他们隐藏在人们的生活中,将人类捕杀并吞噬,他们是深夜的霸主,是人们的天敌,他们的名字众所皆知,人类都撑他们为‘食尸鬼’。
  • 梦履奇缘

    梦履奇缘

    一场梦,几段情。相互交织的命运,为情?为势?人生那么漫长,如果失去你,活再久又有什么用…
  • 忙神

    忙神

    本书写的是知识分子从国外留学归国艰苦创业的故事。作者是一位退休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以身边的人物为题材创作了这部小说。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Within the Tides

    Within the Tid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庭外卖

    天庭外卖

    无意中下载了一款神仙用的外卖软件,从此过上神仙般的日子……身高不够?没关系,咱有增高液!皮肤不好?没关系,咱有排毒丸!运气不顺?没关系,咱有幸运符!
  • 暖心王爷刁蛮妃

    暖心王爷刁蛮妃

    穿越选妃她恋上皇上,自古帝王多薄情,他为利益不择手段。“我以为我是这世上最痛苦之人,一夜之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就像我在无尽黑暗中找到了一缕光,我害怕黑暗和孤独我朝那缕光走去,我发现了无尽的花海,我伸手去摘,那花径划破了我的手我才知道原来它有毒,我朝着最不起眼的它走去,只觉得它与众不同却没想到它治好了我的伤”
  • 末日炼魂

    末日炼魂

    末日炼魂本来想起个让人很有遐想空间的名字来着,结果被人占了,那咱就炼魂吧。明天,2012年12月21日,传说的世界末日,你相信吗?说实话我挺期盼它的到来,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话,但它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太低了,比买彩票中五百万的概率还要低,所以啊,那恢弘的末日景象是看不到了,只能以我的想象,伴你一起想象末日的场景吧。本书以末日到来的时代大背景开篇,以主人公项飞的灵魂进化为主线,讲述一段比较异类的现代修行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明星的成长

    明星的成长

    我要守护我的东西。我要追我的梦想。我要成为一个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