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泥表象才能达到实质
“原文”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庄子·杂篇·外物二十六》
“译文”
竹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我怎么能寻找到忘掉言语的人而跟他谈一谈呢!
看完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陶渊明的诗《归田园居》“身居在闹市,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公真是深解庄子“得鱼忘筌”之三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让我们看几个有趣的故事吧——
一位云游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见一小屋内有光,暗喜有缘遇到有功夫之人,于是推门入室,见一老叟盘坐于炕上,打过招呼便问:“施主练的什么功?”
老叟回答:“菩萨咒。”
和尚更为高兴,自思自己出家40年,尚未听过有菩萨咒,忙向老叟请教。
老叟说:“我练此咒60余年,尚未传授过一人,就是6个字:唵、嘛、呢、叭、咪、牛。”老叟把“吽”错念成“牛”。和尚一听笑了,告以此咒非菩萨咒,乃6字大明神咒,并指出最后一个字念“吽”而不念“牛”。
和尚走后,老叟按更正的去念,总是绕口念不好。3个月后,和尚又来到半山,心想老叟把“牛”改正念“吽”后,功夫当更高了,不料屋内一点光也没有,进门一看,老叟正念大明神咒,最后“吽”总念不好。和尚满腹疑团,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吽”反而无光,回庙后求教于方丈,方丈说:“你出家40年,为何不懂此理?念咒是把心定位,心定后身体的三昧真火出来,便有光了。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60年,念的一心不乱,三昧真火出来了。你让他改念,心乱了,三昧真火便出不来了。”
这个故事中的老叟本已至“得鱼忘筌”的境界,无奈和尚好心办坏事,扰乱了其心神,使他从此失掉了这份自由无拘束的快乐,而为不必要的事情斤斤计较起来。达到“得鱼忘筌”之境,也就是陶渊明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需要不拘泥于表象而直达本质。
在一个远方的国家,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的手艺都很好,难以分出高下。
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呢?不如我来办一次比赛,然后封胜者为‘全国第一的木匠’。”
于是,国王把两位木匠找来,为他们举办了一次比赛。题目是:限时三天,看谁刻的老鼠最逼真。
谁要夺得全国第一的木匠的头衔,不但可以得到许多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在那三天里,两个木匠都不眠不休地工作,到第三天,他们把已雕好的老鼠献给国王,国王把大臣全部找来,一起做本次比赛的评审。
第一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纤毫毕现,甚至连鼠须也会抽动。国王和大臣们甚至以为看见了真正的老鼠。第二位木匠的老鼠则只有老鼠的神态,却没有老鼠的形貌,远看勉强是一只老鼠,近看则只有三分象。看的国王直摇头,大臣们也对第二位木匠的作品很失望。如此看来,高下立判,国王和大臣一致裁定第一个木匠获胜。
但第二个木匠当廷抗议,他说:“大王的评审不公平。”还说:“要决定一只老鼠是不是像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猫看老鼠的眼光比可人还锐利呀!”
国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到后宫带几只猫来,让猫来决定哪一只老鼠比较逼真。
没有想到,猫一放下来,都不约而同扑向那只看起来并不象老鼠的“老鼠”,啃咬、抢夺。而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却完全被冷落了。
事实摆在面前,国王只好把“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并赐予许多奖品。而第一位木匠也只好无奈的收拾东西回家了。
事后,国王把第二个木匠找来,问他:“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猫也以为你刻的是老鼠呢?”
木匠说:“大王,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用鱼骨刻了只老鼠罢了!猫在乎的根本不是象与不象,而是腥味呀!”
国王恍然大悟,直夸木匠聪明。
故事中的第二个木匠,无疑已经是得鱼忘筌了,这要比第一个木匠单纯的追求技艺的精湛,境界高了许多。而在这一方面,我认为真正的高境界还要数六祖慧能。
唐高僧慧能为禅宗六祖,主“顿悟说”,与北方神秀“渐悟说”相对,为南宗之祖师。南禅之说,强调佛祖在人心,喝水担柴,都能悟道。所有的宗教仪式毫无价值,人们不需要诵经,便可以一种超知识的状态与“绝对精神”或“真理”沟通,这是一种自然深奥的抽象体验。“六祖伐竹”表现的就是慧能在劈竹的过程中“无物于物,故能齐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梁楷的《六祖伐竹》是其中年以后的作品,笔墨极为粗率。笔笔见形,笔路起倒,峰回路转,点染游戏;欲树即树,欲石即石, “心之溢荡,恍惚仿佛,出入无间”。梁楷似乎也参弹入画,视画非画了。他的人物画很简单,很概括,也很生动。这三者都能体现在他的用笔上。画中险笔很多,起粗落细,急缓轻重,变化多端;金错刀作墨竹,山石大笔扫出,线条简捷、痛快,顿挫明显,将人物的性格与绘画线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愧为减笔画的高手。画中有一种意念贯穿着,此念意深澹远,故能平复笔墨的运动变化。读梁楷的画实际上是一种笔墨体验,也是一种心境的体验,更是一种禅意的体验。
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借宿,中午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念经,慧能倾身细听,感觉有些不对,于是起身来到那个念经的人身边说道:“您常常诵读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
慧能就把那个人刚才朗诵的部分为他作了详细的解释:“当我们在虚名浮誉的烟灰里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烬将熄,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期盼?当坟墓里的身体腐烂成尸骸,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沌顿开,似乎隐约能看见生命的曙光了。
那个人惊异地问慧能佛经上几个字的解释,慧能大笑说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
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感觉到十分吃惊,说道:“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骑马的时候,不一定必须要有缰绳,那是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在想去的地方自由驰骋。”
不拘泥与表象,才能直达本质。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得鱼忘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