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和人际矛盾的必要性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领导工作中,调解人际矛盾,实现人际和谐,对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组织系统的工作成效如何,往往取决于这个系统中的成员是否相“和”。“和”就是协调,就是团结,而团结就是力量,有力量才会有成效。所以,任何领导者,欲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重视人和,善于调解各种人际矛盾,使上下同欲,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地实现组织目标。
在组织内部中出现人际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决矛盾,而任其存在和发展,成为工作中的人为障碍,产生无休止的内耗。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调解各种人际矛盾。只有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隔阂,方能引导组织成员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搞好工作,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只有创造了和谐的内部环境,才能使组织成员心情舒畅,使大家的工作热忱高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激发。因此,每一个领导者都应把调解人际矛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2.人际矛盾的多种类型
领导者所涉及的人际矛盾,从矛盾双方的人员不同看,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上下属之间的矛盾。即某一领导者与上级领导者之间的矛盾,或与下属人员之间的矛盾。
(2)同事之间的矛盾。即同一机关,同一单位的同级领导人员之间的矛盾。
(3)干群之间的矛盾。即领导者与下属群众之间的矛盾。
(4)群众之间的矛盾。
(5)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即不同年龄的领导者之间、不同年龄的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通常被称为“代沟”。
(6)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矛盾。
3.把人际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激烈的矛盾冲突往往都有一个积累、发展、释放的过程,领导者在处理这种人际冲突时,要尽可能及时进行疏通引导,最好是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人们对某个问题产生了较偏激的反应时,往往会形成一种明显的对抗心理,这种心理的突出特点就是情绪色彩浓厚,相互传染快,而且很容易对有关领导者产生较强烈的对立情绪,特别是当一部分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领导者如不及时加以疏导,这种对立情绪就会恶化并引发冲突。对此领导必须从理顺情绪入手,疏通宣泄渠道。
从领导工作中的许多具体冲突事例可以看出,矛盾不断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下属不满意的地方太多,又被压着不能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像高压锅一样,持续高温又没有出气的地方,到一定程度非爆炸不可。对性质比较恶劣,事态可能扩大的冲突,要快刀斩乱麻。在情况不明、是非不清而又矛盾激化在即的时刻,先暂时“冷却”、“降温”,避免事态扩大,然后通过细致的工作和有效的策略适时予以解决。只要把握了解决矛盾的主动权,任何矛盾和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4.以柔性方式化解人际矛盾
领导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时地处理并化解人际矛盾。为此,领导者切忌急躁,要学会心平气和地冷处理人际矛盾的技巧,以大度的心态、柔性的方式正确化解冲突。领导者以柔性方式化解人际矛盾的做法是:
(1)以大度化解矛盾。古人言,“宰相肚里好撑船”,领导者凡事让三分,可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做好一个铺垫。领导者要分析对立和冲突产生的原因、作用、后果以及转化,为进一步的思考处理做好准备。
(2)以情理避免冲突。不良冲突往往伴随着情绪上的对立,如果一个下属和领导者有意见冲突,对领导者无好感,你就是搬出最严格的逻辑学也无法使他同意领导者,因为情绪已遮蔽了他的理智。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明确的见解,他是不会被迫改变自己意见的。但如果领导者首先诉之以情,缩短感情的距离,诚恳谦虚地诱导对方,就可以使下属改变主意。
(3)以冷静思考妥善解决。在组织内部,上下属或同级之间对于解决问题的意见不同,或自我意识太强,都有可能引发争执。若团队久经磨合,大家坦诚相见,则争执有利于鼓励不同意见。但在很多情境下,事实往往不能如愿,争执常常会发展为争吵或冲突。
5.努力调适与上级的矛盾
任何一位领导者,都有一个如何处理好与上级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下属,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讲究处理矛盾的方法:
(1)努力工作。上级总是希望下属把分管的工作做好。对此,下属就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勤奋扎实。工作有创新思路,政绩显著,得到群众的好评,从而得到上级的认可、信任和重用。
(2)加强联络。下属应该主动联络上级,工作中勤于请示汇报、加强与上级的联系,正确领会上级的工作意图、工作方式、业务专长和生活习惯等。善于领会上级意图,体察上级的处境和难处,不仅能把工作做好,又能使上级满意。
(3)避免“越位”。作为下属领导者,应该严格按照自己的职权范围进行工作,而不能“越位”,干预自己所不该干预的事情。否则,就会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弱化上级的职权,从而引起上级的不满,使上下属之间产生隔阂,关系紧张。甚至被上级认为是别有用心,采用各种办法来制约他。
(4)期望适度。这就要求下属对上级的各种期望要合理适应,不能苛求。
(5)保持“中立”。对上级领导要一视同仁,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关系,在组织上一样服从,在工作上一样支持,在态度上一样对待,下属应该多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对工作和自身成长都会有益。
6.巧妙地对上级提出批评
作为下属,如果发现了上级的缺点和错误,应本着对事业负责的精神,提出负责任的批评。但是需要讲究批评的技巧。
(1)把握批评的时间。与上级发生分歧,可以进行辩论,但如果当时上级领导的情绪比较激动、心情不太好,就不妨自己忍耐一下,待到他头脑冷静、心情舒畅时,在心平气和的气氛中阐述意见。
(2)选择批评的场合。①应当尽量选择非正式的场合。如:饭桌上、路上、家里等,非正式场合提出意见比较随便,领导的回旋余地大,容易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②要尽量使气氛轻松一些。气氛严肃容易使被批评的领导产生戒备心理,对提出的意见产生反感。选择或制造一个比较轻松的气氛,就可扫除这一障碍。
(3)注意批评的方式。①尽量以个人身份而不是以政治身份提意见。个人身份是指以晚辈、熟人、朋友的身份等。②尽量用间接方式而不是直接方式提意见。间接方式表达意见的形式很多,像借古喻今、以物喻人等。
7.主动调适与下属的矛盾
领导者与下属发生矛盾的机会比与上级发生矛盾的机会多。调适好与下属之间的矛盾,是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性问题。成功的领导者要学会主动调适与下属的矛盾。
(1)用“威信”调适与下属的矛盾。领导者如果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去管理下属是“力服”:以自己的才华影响下属是“才服”,以自己高尚的品德使部下自愿跟着你走是“德服”。力服只能指挥人们的行动,只有以德以才才能征服人心。“德服为上,才服为次、力服为下。”这句格言已成为很多领导者的座右铭。回顾历史,凡是有建树的领导者,无一不是以自己的德才在下属的心目中建立起威信。威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从精神上统帅部下,通过部下的行动转化为物质力量。
(2)正确对待同下属的意见分歧。领导同下属产生的意见分歧,不外乎两类:一类是下属首先发表意见而上级领导不同意;一类是上级发表的意见下属不同意。究竟谁的意见正确,最终要取决于实践检验。但是在坚持真理的基础上,一位上级领导在这类的争论中,也有必要维护自己的威信。因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上级领导者是无法得到下属尊重的。
8.处理好群众纠纷的艺术
群众之间发生的纠纷非常复杂,领导者必须掌握解决群众纠纷的领导艺术。处理群众纠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春风化雨法。调解过程中注重感情交流,通过感情上的震动使闹纠纷者对领导者产生感激、信赖之情,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冲突就能解决。
(2)交换立场法。领导者应努力引导双方互相交换立场去考虑问题,理解和体谅对方的苦衷,从而达到互相谅解的目的。
(3)自我化解法。领导者可以把双方找到一起,如实公布事实真相,让双方各自当面表态,领导者无须拿意见,双方自己便可以自动解决。
(4)“和稀泥法”。对有些谁是谁非,难以说清的非原则性的纠纷,领导者可以采取各打五十板的方法解决。
(5)冷却降温法。冲突发生之初,双方都很激动,此时不是调解的时机。这时要设法将双方暂时分开,避免接触,待到双方的情绪安定下来、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处理。
(6)彼此退让法。当事的双方经过分别做思想工作,迫使双方都能接受的时候,再进行调解。
(7)迂回攻心法。可在正式解决纠纷之前先向他们进行形势、政策、法制教育;对当事人的亲友和周围人员做工作,促使其认识自己的问题,待时机成熟再正式解决。
9.巧妙处理各种“势力”间的纠纷
在任何部门和单位里,都会因为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之间的共性而形成“势力”(如兴趣爱好相同、同学、同乡、工作性质、性格观点一致等)。领导者对这种“势力”引导得法,则可有利于事业发展,如其不然便会形成破坏团结的因素,甚至会发展成和领导者之间的对立。因此,领导者应巧妙处理各种“势力”之间的纠纷。
(1)掌握特点。领导者平时要下工夫了解和掌握自己的部下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把下属中“势力”形成的来龙去脉、特点及其领袖人物了解清楚,然后根据组织管理活动的需要区别对待,灵活巧妙地运用其所长之处并让其发挥特殊作用。
(2)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对各种“势力”,领导者都要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时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起到引导、协调、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3)严格控制。由各种“势力”都有维护其自身利益、扩大影响和发展力量的本能要求。要对它们的发展实行有效的限制和调节,控制的范围要掌握在“管理机器所能接受”的限度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