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6700000006

第6章 上巳

时间:本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时,将上巳定为节日。曹魏时,定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

风俗:高禖,祓禊,曲水流觞,会男女,蟠桃会等。

源起:为追念伏羲氏而定。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有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亦传说此日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眇如带

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

清泉吐翠流,绿醽漂素濑。

悠想眄长川,轻澜眇如带。

——[晋]庾阐《三月三日》

他是心意旷阔、孝善至极的男子。

读《晋书》时,便将庾阐记到了心里,只因他是大孝之人。《晋书》有记:“阐好学,九岁能属文。少随舅孙氏过江。母随兄肇为乐安长史,在项城。永嘉末,为石勒所陷,阐母亦没。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乡亲称之。”

总觉得子与母之间的那一种爱,是世间最深重的一种。许是我内心渐渐淡凉,对周身人事的热情愈来愈少,心中惦念、在乎的亦少。却不管何时何地心境怎样转变,对亲人尤是对母亲的牵念丝毫未减。

也因着自身内部的情意所致,读到《晋书》里这一段关于庾阐的所记,便愈发动容起来。印象也就变得愈发深刻。

庾阐所作的这一首《三月三日》读来也有一种轻缈深阔的感觉。虽也是写上巳曲水流觞之妙,却写得颇有灵气。不言具体事宜,只是道这日风光独好。好似桃花源里走出的男子所语,言词之间颇为清定,实足是魏晋文人的杳渺派风。诗里全然没有节日的闹热之气。

他说,他心系川渚流水之间,目散九霄云外,可见,其心中那一股“寄意无极,游心太玄”之气。然后落笔写上巳节曲水流觞之风俗。但未写任何细节,只是将此荡开说周身景色。是“清泉吐翠流,绿醽漂素濑”的清媚风光。

有清泉涌地而出,汩汩不绝。又有岸边青草漫溯,映水成碧。放在水中的那些酒杯便飘荡在这清澈激流当中,渐渐远去。诸般美景落在他眼中,即成了视野里的全部。他心性恬淡,好天然妙趣。钟情的便也只是自然山水之间这一点风光旖旎。

所谓“曲水流觞”,是说上巳这一日的修禊活动中有这样一项内容,人们会将盛满酒的酒器或直接放入水中(木质酒杯),或置于荷叶之上再放入水中(陶质酒杯),然后任其漂流,遇到水湾即曲水之处停下来之后,停在谁面前,谁就将酒端起来饮尽。

单单“曲水流觞”已经很美,让人不由得会神往旧年风流。写“曲水流觞,”便不得不提王羲之那一篇《兰亭集序》。写曲水流觞事,此文最是风流。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时为晋穆帝永和九年。正是上巳那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魏晋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聚于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后来,王羲之将此次聚会各家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以记述上巳这日的流觞曲水一事,以抒内心情意,此序即是《兰亭集序》。

少年背诵之时,心中就有一种快乐。如今再去吟诵,更是有一种“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欣悦。定然是要去一回的,去见一回“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人间盛景。

多丽人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丝络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逐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唐]杜甫《丽人行》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这日,天光丰足,甚是明媚,甚是清新。长安城的曲江河畔依照习俗,聚集了许多女子来行“祓禊”之事。所谓“祓禊”,主要内容就是沐浴去灾,洗濯邪秽。

唐玄宗时期,上巳祓禊一事,已渐渐演变成含蕴丰富的郊游饮宴活动。因开元年间,朝廷曾对京城曲江池进行大规模扩建,且每逢上巳,唐玄宗都会命君臣官民同乐,于是,上巳这一日,曲江池边便会尤为热闹。彼时,每年的“曲江宴会”更是倾动京城的大事件。

这一日,诗人便可见女子成群,佳人们个个都是肤若凝脂吹弹可破,亦都身姿曼妙,齐齐聚在河畔,姿态端静,雅丽清媚,又贞淑自然。真真应了“惊艳”二字。好一幅曲江池边的美人绘。

再看。那女子们身上的绫花绫罗衣裳花色各异,式样琳琅。有金丝绣起的孔雀图案,亦有银丝钩出的麒麟暗纹。如此这般,映衬着暮春风光,真是绝艳的画面。头上、发间、鬓旁的佩饰更是缭乱繁复迷人眼。只见那翡翠质地的榼花叶片一直贴到鬓角边。

因为有风,女子们又用宝珠压住裙带,很是合身。从背后放眼望去,更是宝气珠光。

到“珠压腰衱稳称身”一句止,都只是单纯描摹上巳丽人出行的窈窕多姿。从“就中云幕椒房亲”一句开始,诗人笔锋渐转,开始进入诗人的作诗意图当中,写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二人。“就中”二字表明诗人白描众丽人之姿,是为了之后侧重写两位夫人所埋下的伏笔。

从“紫驼”一句至“要津”一句均是写两位夫人及各达官显贵的骄奢淫逸的颓靡作风。吃的是翡翠蒸锅盛上的紫驼峰和水晶盘递上的白鳞鱼,用的是犀牛角做的筷子。纵如此,山珍海味也已是吃腻。只见满座宾客皆是达官贵人,更有笙箫鼓乐相伴,却是音色靡靡。

又说那“后来”之人光天化日之下,全无规矩,目无礼法。他当轩下马,未经通传便直直入了夫人们的席,百般殷勤,大伤风化。末一句“慎莫近前丞相嗔”说,见此失德场面,绝然不可靠近,若是恼怒了当朝丞相,后果自是不堪设想。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的上巳。诗并不难懂,旨在鞭挞当朝权贵腐朽的生活作风。彼时,杨贵妃族兄杨国忠因妹富贵,亦升任宰相。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时的杨家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因此目无法纪,作风十分腐朽败坏。

于是,上巳这日,杜甫便借此入题,赋此诗,以泄心中郁积良久的怨愤。他知道,现世已这般不静、不稳、不平,安泰的国邦、和顺的日子业已变得短暂。不知,来年今日,是否依然有温暖日光照丽人。

转眼,便过了人间三月天。

晚风恬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宋]贺铸《梦江南·太平时》

是日上巳,农历三月初三。

丽人妙目,他却犯了乡思。

九曲池头是浓密柳阴,一片葱碧。开篇即是好景。“毵”亦念作“三”,“毵毵”即是用来形容柳条细长柔嫩的模样。是一帧春意稠烈的画面。

街市上游人密布,车马不息。人声,叫吆声,车声,马声,交错杂糅。老人,少年,男人,女人,擦身接踵。倏忽之间,也不知怎的,弄脏了春衫,惹了一身尘埃。好不热闹。

上巳,在今时已渐成寻常日子。已鲜有人还知其节日含蕴,更无人会袭承古旧风俗,去沐浴,去祈福,去泛水游春。读贺铸这一首《梦江南·太平时》,竟不得不向历史讨欢。依照这词中丽句寻寻索索,探得一点当日的风光。

在想,若是今时也似往日,每逢上巳,水边有丽人成群,市街上游人滚滚,势必能成就心底另一种情意乾坤,也定然可以多出一条路途来回望自己生之来路。

上阕写完,贺铸便笔锋一转。从汴京城的繁华直直南下,落笔江南的烟水红花。且听他说,“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鲥”与“时”同音,“鲥鱼”是南方独有的鱼种,北方的大江大河里是没有的。又是苦笋,又是鲥鱼,单单这两种,便让人深觉江南美味势必会令人垂涎。再一句“梦江南”,更写尽了他心底无限乡思情意。

但江南之美尚不止此。末句写“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除却美食,风景更是绝佳。

门巷对烟水,犹似大观园里的曲径通幽,曼妙不能言传。晚风甜悦,拂面之时,便是佳人露笑之时。远处江水之中,更有归帆点点,余晖落于帆布之上,看着竟能觉得暖。不知是否果真有倦游思归的意味。

句中“阊门”一词便点明词人所写之地是苏州。不是他方。“阊门”即是指古苏州城的西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绝非虚誉。前些时日,得一册书,名为《苏园品韵录》,书中可见虽只是苏州美景一隅,却有一种阅尽人间风情的错觉。

贺铸也写汴京之美,读完全词,却依旧切切让人知道他想说江南更好。贺铸曾居汴京谋仕,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过着颇有情致的晚年生活,虽是清简,却欢融。

贺铸虽亦有悲壮激昂之作,但总体来说词风哀婉浓丽。再列贺铸词,题为《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此词一如所写的《梦江南·太平时》,亦是妙艳。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也写“阊门”,也写苏州。却又是另一番人情况味。写作时间应当早于《梦江南·太平时》,尚未定居苏州。但彼时,他已是鳏夫,爱妻已去。这日,故地重游,不免心里怅然。于是作下这首悼亡词。“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让人恍惚之间,便会忆及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情意之深之切,令人慨然。

深知,人间世,尚有爱。

同类推荐
  •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热门推荐
  • 如歌之乱世红颜

    如歌之乱世红颜

    一个玉令引起的江湖大乱,一场阴谋酝酿而生。一个被一首契语诗决定了一生的女人,在这场今天阴谋中,她该何去何从。
  • 潜龙之战国乱

    潜龙之战国乱

    战争是通向统一的必经之路,期间没有谁对谁错,有的不过是胜利者留下来的声音。
  • 三目瞳子

    三目瞳子

    一缕执念冥王轮回变凡人一目因一世贪念七星陨落凡间因一句兄弟白帝怒闯天庭因三世姻缘逸轩灭魔斩仙乱神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小霸王游戏机里的三眼神童吗?如果不记得那么找到游戏卡请重玩很不错的游戏如果还记得那么恭喜你本文除了封面剩下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哈
  • 圣樱学院贵族王子公主爱恋

    圣樱学院贵族王子公主爱恋

    不是说他们是不近女色吗?怎么到了她们身上完全不一样了,接近后才知道,四个人原来是青梅竹马,后来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 蚀道释道

    蚀道释道

    位面并存,法则有异,凌越大陆,速为尊、战巅峰、踏星辰、斗苍穹。问道‘虚境’,脱世应俗,炼心磨意。六世心境沉浮,筑虚境王者。
  • 天降伏魔:封妖录

    天降伏魔:封妖录

    妖怪无处不在,在你我的身边,在每一扇门的背后!妖怪界和人界是平行的世界,互不干扰。而敢于破坏规则扰乱秩序的妖怪,通通都要通缉。捕头的名字,叫守护者!收服妖怪的武器,是神秘的《妖怪辞典》……
  • 灭神迹

    灭神迹

    自创世以来,众神争霸,只为夺一宇宙,天地之法掌握因果轮回,善恶有报,因果循环,却不知,所谓的善恶,在哪?何为善,何为恶,在这片宇宙,强者,为王!
  • 蛇行千里

    蛇行千里

    体制内女性奋斗史,从穷乡僻壤到繁华都市,付出,挣扎,毁灭
  • 修仙知道

    修仙知道

    无意中下载了一个网络问答APP,但苏青发现这个“知乎道”上面的用户都在提问什么法宝好用,元婴出窍的体验、金丹瓶颈怎么突破之类……简直就是一群角色扮演狂人。直到有一天,苏青忽然发现,这个“知乎道”上的用户居然都是真正的修仙者,这回,他彻底凌乱了。
  • 把鬼子打回老家去

    把鬼子打回老家去

    痞子习性的热血青年黄泥鳅,为报家仇,不顾生死,毅然卷入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和鬼子拼死斗争。在战火的洗礼和国土的沦丧下,他彻底明白什么是国仇家恨,什么是民族大义。毛主席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