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风俗:赏月,观潮,吃月饼,团圆宴等。
源起:“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到初唐时,中秋节方才成为固定节日。中秋节盛行则始于宋朝。到明清时期,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现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又被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
无人会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时光之变迁,令人叹为观止。彼年与今日,不过只是数百日,却近似隔了千万世。谁也不是光阴的对手,更妄论与运命对峙。
去年的八月十五夜,他还在曲江池畔的杏园边赏月。今年的八月十五夜,他竟在荒僻的江州湓浦水边形影相吊。时过境迁,所有的人情世故也都回不到从前。
中秋夜寂寂。他独自在异乡怅惘。写“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两句也是真意抒发。
向西北方遥望,故乡在西北方,不知隔了几千几万里。而这中秋之月,却在东南方向的天空上圆了好几年。离家万里,孤自几年。这样的生涯纵有安稳表象,对他而言,亦不过是另一种漂泊和流离。
昨夜风吹一整夜,却是无人领会。但看今夜中秋月,光芒亦如往昔,落落清凉。想来他是思念深切,不知家中故人何如。也不知那一年他与她在院中植下的树,是否已有了浓阴的面目。
彼时,白居易正被贬官至江州。仕途受挫,心中自有落差。定然是伤怀盈满。生发出如此感慨,也是一种时不我与的自怜。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家的概念,想必也是大同小异。家之于每一个人的意义都是如此,理应相似。那就是奔波劳累之后转身的一个归宿,且是与生命同存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生命构成。羁旅在外,思乡意切正是理所应当的。
以中秋入题寄寓乡思的诗作不少。最知名的大约就是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另外还有唐诗人韩偓的《中秋寄杨学士》: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唐诗人李群玉的《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渌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唐诗人朱庆余的《旅中秋月有怀》:
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
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
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唐诗人张祜的《题于越亭》: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卷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以及宋词人晏殊的《中秋月》(如下)等等。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白居易那一首名诗“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写的也是中秋月下的羁旅乡思。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亦是多年未曾在家中度中秋。想到此处,心中也是怅然。父母业已年迈。总是想着,与之相伴的时间也愈来愈少。却也不知到底是年轻气盛还是欲念难满,依旧只身在外辗转不停。今人多忙碌,也难再有古人那一份怀乡赏月的逸致闲情。但读到白居易的这一首诗时,还是不得不轻叹。
说得极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夜寂静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宋]范仲淹《御街行》
思忆心中所恋女子,竟是如此哀艳的事。
是夜。八月十五中秋夜。伊人不在。他独自一人行走在荒凉月下。周身静寂似井,哀沉凄绝。纷纷枯叶和着落花铺满香阶,甚至连叶落的细微声响都可清晰入耳。“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这夜,也真是静得令人心碎。
蓦地令人想起“夜来香”。大约也是要在这清冽的夜月映衬下,浓香似涟漪,方才一圈一圈漾开,穿堂入巷。漫入女子闺室,漫入他的心中。
他是真的在怀念她。一如当年的初相见,人海里认定了对方。只是彼时,谁也不知,有一日,他们天涯两相隔,千里共婵娟。“真珠帘卷玉楼空”,她是真真切切地离开了。
“天淡银河垂地”又有一种不可细演的风情。视线尽头总是天地交接的一线关联,好似银河垂地。也有一种说不出的空荡与旷远。在浩瀚夜幕之上,年年中秋都是月华如练。却是无人相伴,孤自仰望。
他心里头郁结难舒,于是想借酒消愁。不曾料,酒未入口,却已泪流。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男人若成情痴,定然是痴情过女子。
“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灯已烧残,火光明灭之间,也只能欹枕而卧,独自尝尽孤眠的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一句真真写得让人落泪。若不是读到这一阕词,大约也不知范仲淹竟是情深如此的人。
中秋夜里寄相思,是民间常情。但最孤绝的,大约还是嫦娥奔月,与夫君后羿天地两相隔的那一种无望。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版本众多。最早见于西汉刘安撰写的《淮南子》。
《淮南子·览冥训》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东汉高诱批注曰:“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据刘安所写,后羿从西王母处盗来不死仙丹,想研究出这不死之药是如何制成的。却被姮娥偷取,服药之后,姮娥便升天奔月,成为月精。羿也因此无法得知不死之药的制法。
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在其一篇天文代表作《灵宪》当中也说到了“嫦娥奔月”一事。但张衡记道:“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说嫦娥奔月之后便成了蟾蜍,而非月精。又为一说。
时光辗转,“嫦娥奔月”的传说被后人赋予了愈来愈丰富的内容。比如玉兔、吴刚、广寒宫。渐渐形成了今日民间流传的模样。
且据说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因此传说而来。因嫦娥独居广寒宫,夫妻二人天地相隔,犹似牛郎织女,难得一见。于是,嫦娥后来便探知可使二人相聚的方式,即每逢八月十五,后羿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连续呼唤嫦娥之名。如此,夜里三更时分,嫦娥便可下凡与后羿团圆。
中秋、月饼、团圆、嫦娥奔月。都是美到令人讶异的词语。国人素来都是充满智慧,即便再寻常的事物,经千世流传,也会被赋予美不可言的蕴涵。
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但有月饼,有那一份团圆之心,一切也都不再成困境。有爱,即可慰相思。范仲淹亦是懂得。
两悠悠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选二)》
看潮。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依然有一种莫可名状的震慑力。总觉得它真真是一件不可不做的事。甚至有几分仪式般神圣的意味在。
古人多有中秋观潮的诗作,苏东坡的这一组诗独领风骚。第一首当中有“玉兔”一词。玉兔与月之间的关联世人皆知。嫦娥独居月中广寒宫里,唯有玉兔相伴。此处的“玉兔”即指代月亮。
他说,“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知道今夜之月势必有十分圆,虽然清寒也不能阻碍他心中的愉悦欢欣。彼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杭州地近钱塘江,所以,虽只是八月十五,天气却已然有九月之寒。
彼时,苏轼居住在杭州郡斋,也就是郡守起居呃官舍之内。所以他对看守城门的小吏说,“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不要将城门上锁,今夜他还要趁着月色去看潮。
到第二首诗,苏东坡便开始写潮来奔啸、拥峰叠雪的威势。潮声如巨鼓宏雷,直摄人心。就像当年越军擂鼓声气势恢弘震慑了吴国之军,并将之一举击溃。又似西晋名将王濬浮江夺城般壮烈,势不可当,瞬间压境。潮涨如仗。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吴侬”是指吴人。春秋时期,吴越之战中,越军在战鼓声中,万军呼喊前进,气势如虹,一场壮烈。一举将吴军震慑住。吴军也因此一败涂地,溃不成军。
“阿童”是指西晋名将王濬,阿童是王濬的小名。当年王濬率长江上游的水军,自蜀浮江东下,楼船千里,攻取了吴都建业。《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列传》记:
濬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军万人御濬,象军望旗而降。皓闻濬军旌旗器甲,属天满江,威势甚盛,莫不破胆。
第二首诗末两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是实景实写。若想知道八月十五夜钱塘江潮头有多高。他只能答说,越山已淹没于浪花之中了。潮头已高过越山,可见当夜江潮之雄伟浩荡。
此二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即公元1073年的中秋。也是组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诗其余三首依次如下:
其一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
其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其三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中秋看潮一如吃月饼、赏月,亦是节日的重要习俗之一。只是看潮有地域针对性。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此风俗。古代江浙一带最是盛行。八月十五夜至八月十六日凌晨,是观潮的最佳时机。所以,苏东坡也在诗中说“夜潮留向月中看”。
南宋词人史达祖那一首《满江红·中秋夜潮》也是写中秋夜观潮不可多得的佳作,更是他婉约词风之下少有的豪放之作。赘引在此同飨。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