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等区
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茶树生长区域。系中国主要产茶区,地域范围:北起长江,南至南岭,东邻东海,西接云贵高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北部,湖北、安徽、江苏南部和湖南、江西、浙江省全境。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18℃,1月份平均气温3.0~8.0℃,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5~8℃,全区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为5000~6000℃,无霜期230~280天;年降水量1100~1600毫米,以春、夏季最多,暴雨次数多,年干燥指数小于1.00,是显润地区,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土壤为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灰化土等。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山地土壤含砾石量高,通透性较好,丘陵及缓坡地土壤质地较黏重。植被为落叶和常绿阔叶林混生,也有针叶林。茶树主要是灌木型品种,也有半乔木型品种。江南茶区品种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祁门槠叶种、黄山种、杨树林种、鸠坑种、福建水仙、上梅洲种、江华苦茶、安化大叶种等。生产茶类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等。名茶主要有黄山毛峰、老竹大方、休宁松萝、太平猴魁、敬亭绿雪、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君山银针、安化松针、恩施玉露、大红袍、庐山云雾等。该区水热资源丰富,茶树发芽早、开采早、停采迟、面积大、单产高、品质优,是内、外销茶主要基地。茶树种植在700米以下山地和沿江丘陵地带。栽培技术上须注重对老茶园的改造和适时改植换种、高海拔茶园的防冻,及沿江丘陵建菜园防护林带,以防夏秋干旱。多选用中、小叶品种。
西南茶区
中国西南部的茶树生长区域。地域范围:米仓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茶区。尼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高,垂直气候变化大。年平均气温;四川盆地17℃,云贵高原14~15℃,西藏家隅11.6℃,1月份平均气温4℃以上,极端最低气温-8~5℃。全区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4000~5800℃(仅家隅为3140℃),无霜期220~340天、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降水分布极不均衡,夏季占全年40~50%,冬季小于10%,常有冬春干旱,干燥指数小于1.00,很多地区小于0.75。雨、雾天多,有的茶区雾日达170天,日照时数仅为1000~1200小时。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土壤为黄壤、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棕壤。黄壤质地勤重,有机质含量少。云南西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pH5.0~5.5。植被以常绿或落叶阔叶林为主。茶树类型多,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品种,大多数为灌木到中、小叶种。云南大叶种在西南茶区可栽种,其他品种有崇庆枇杷茶、调潭苔茶、黔湄系列、蜀永系列等。生产茶类有红茶、绿茶、黄茶、边销茶等。名茶有都匀毛尖、蒙顶甘露、青城雪芽等。茶树种植在海拔1000~1500米,四川盆地在300~700米,西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暴雨较多,栽培技术上重视保持水土、高山茶园防冻。种植海拔高度多在800米以下,南部可种植大叶种,北部以中、小叶种为主。
华南茶区
中国最南部的茶树生长区域。地域范围:福建大津、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得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福建东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海南省、台湾省。属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4℃,夏季(平均气温不低于22℃)长达半年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多高于10℃,极端最低气温-4~2℃,全区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6000~8600℃,无霜期300天以上,很多地方无冰霜。全区年平均降水量1200~2000毫米,南部多于北部,海南琼中达2608毫米,夏季占全年降水70~80%。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大部分地区干燥指数小予1.00,仅桂西和琼南干燥指数大于1.00,春季常有旱象。土壤为砖红壤、山地灰化土、黄壤、红壤,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PH4.5~5.5。茶树多分布在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植被以热带阔叶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茶树分布多为乔木到大叶种,也。有半乔木型、灌木型,山区有野生乔木型大茶树,如西双版纳巴达大茶树等。品种资源丰富,如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凌云白毛茶、毛蟹、梅占、铁观音、黄核、大叶乌龙等。茶类有红碎茶、工夫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白茶、普洱茶、六堡茶、大叶青、花茶等。名茶有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乌龙、南糯白毫、凌云白毫等。生态环境最适茶树生长,但暴雨、台风多,易引起土壤侵蚀。栽培技术重视水土保持、增加有机肥施肥量、改良强酸性土壤,种植大叶种。
茶类区划
按照生产茶叶种类和茶树品种划分的茶叶生产区域。主要是根据茶类历史演变和茶类品质现状、茶树种植品种分析归类,并参照行政区域而划分产区,对指导不同茶类生产技术,分区发展相应的茶叶机械,种植相应茶树品种,调整产业结构,规划发展目标等有一定意义。如祁红茶区、屯绿茶区、平水珠茶区、乌龙茶区、黄大茶区、黑茶区、湘红茶区、宜红茶区、滇红茶区、六堡茶区、茯砖茶区等。此类区划的范围大小不一,生产的茶类也常有变化和交叉。
茶树生态区划
按生态因子综合变化规律和茶树适应性划分茶树种植区域。它完全不按行政分区,而按茶树生理生态特征特性划区,符合于茶树生理要求,能反映出同一区域内茶树生长规律,种植品种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其具体因子有:气象、地形、地势、自然植被、土壤类型和茶树品种等。1980年周海龄在《对我国茶区划分的初步意见》中提出中国九大茶区的划分。见“茶叶区划”。
茶园生态系统
茶园内茶树种群与其他生物群落、环境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系统物种有多层次结构,它包括六个基本组成成分:茶树、气候、土壤、动物、植物、微生物。茶树与其他生物间存在食物链的相互联系。茶树和茶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生物能,借助于食物链流向动物或微生物。另一方面水和矿质元素也通过食物链不断合成和分解,反复在环境和茶树间循环。以茶树为核心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是茶园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不同地域的茶园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种群分布以及与各环境因子的联系,构成各自的结构特征。系统的结构与茶树群体的功能对生产力、生物产量、茶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起制约作用。茶园生态系统以茶树为优势种群,各种相互排斥的生物种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作用,形成相互协调的相对平衡态。当树龄结构或环境受日益严重污染的影响,系统内功能、结构改变时,其数量效应和种群优势效应也随之改变,成为不平衡态。如果茶树抗逆能力强,又可回复到新的动态平衡态。研究茶园生态系统有助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持与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最大限度发挥茶树种群优势。
三、茶园生态系统
茶园生态效应
茶园中动植物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生态学效果。茶园的主体生物茶树在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接受光照辐射,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改变热量状况;改变了土壤和大气水分状况;对风的阻挡和风力的方向改变,产生湍流,从而成为茶园微域气候的重要因子;对土壤矿质元素的吸收和根系分泌物的积累,产生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茶树的庞大根系,起到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与生态效应有关的因素有:茶园所处的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势。低纬度茶区光照强度大、热量充沛、多酚类物质含量高。海拔高度适当增高,光、温、水、气条件比低地优越,氨基酸和其他品质成分含量高。谷地土层深厚肥沃,但光照强度条件不如向阳坡地,易积聚冷空气而发生冻害;坡顶茶树树冠对太阳辐射能量截留系数较高,透射和反射系数则较低。茶园种植密度对光照影响大,同时也使茶园中的气温、叶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地温等生态条件因子发生变化。丘陵茶区夏季每天有6~10小时超过茶树光饱和点数倍的强光照射,而茶叶品质欠佳。此外,茶园其他生物也对环境因子产生效应,进而又影响茶树生育方向,改变茶树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方式和作用,产生综合效应。
茶园生物循环
亦称“茶园营养元素生物小循环”。茶园生态术语。茶树营养元素与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变化的周期性动态过程。即茶树和其他植物自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和水,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氧,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而构成有机体;茶园中动物(如昆虫)以茶树等植物体为食物,其排泄物或尸体又回到土壤和空气中。植物落叶和动物排泄物质等,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和化学作用,又转化为能被吸收的形态。其循环可以使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富集到土壤表层。茶园土壤又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使茶树具有富集氟、锰、有机铝的作用,因此土壤中氟、有机铝含量显著增加,盐基饱和度和PH降低,钙、镁淋溶增多。铝、氟积累、转化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这些循环对土壤性质和肥力发展有重要作用,也对大气尤其是微气候起调节作用。循环的某一环节受到阻碍或过于发展,就会造成生态失调。
复合生态茶园
亦称“复合茶园”。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多元生物的人工组合茶园。系在茶园内种植其他生物种群,并按各种种群的生理学、生态学要求,合理布置,形成一定格局,达到种群间共生、互补作用的群落。其生态型和生态价都不相同,如茶树要求具备更加耐荫的生态型,高生的乔木型植物要求具备深根的生态型,地面植物要求具备浅根的生态型等;对生物生态价则要求适应幅度大、生态价高的生物。复合茶园生态环境受多元生物的影响,形成特定的生态气候、土壤、动植物群落。复合茶园生态与一般茶园的区别表现为光照、热量、水分、土壤肥力和动植物种群、微生物种群的改变。当茶园复合生态符合茶树和共生植物生态价要求时,能获得最高的生物产量、生产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中国历史上的复合生态茶园主要有茶一林(杉、乌桕、松、油桐);茶一果(梨、桃、栗、柑橘);茶一粮(小麦、玉米、黄豆);茶一桑等复合茶园。20世纪70年代后建立的茶一胶、共-葡萄-香菇等复合茶园,都有不同的生态效应。遮荫的茶树多酚类物质减少,含氮化合物及锰、锌等含量增加。影响复合茶园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以蓝紫光多的散射光比例,气温、地温的稳定程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含量等。对共生植物的要求为:在生态关系上能与茶树共生互利,如树干分枝位高;有固氮根瘤菌;非茶树病虫的中间寄生树种;经济效益高,能美化和净化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的落叶树种;能耐荫、改良土壤、不缠绕茶树的多年生草类或绿肥、用植物。研究复合生态及其变化规律,可以确定不同生态环境下生物组合形式、数量和种植技术,获得最佳效应。
立体茶园
亦称“生态茶园”。茶园。具有较复杂生态结构的茶园,能够在不同空间和封层面上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资源,例如茶园中种植深根系林木,吸收深层土壤养分,其树冠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茶树生长在第二层空间,根系较浅,肥、水、光均可满足;表土层种植蘑菇,土壤供给水分、养分,三者兼顾。茶树与共生生物互补、互利,生物产量高,生态环境向有利于茶树生长方向发展。平地、缓丘的立体茶园有二层和三层结构的栽培模式,二层结构如复合茶园;三层结构有茶-葡萄(猕猴桃)-药材、茶-林-农、茶-果-蔬菜、茶-林-草等栽培模式。
古代茶园间作
古代茶园中茶与其他植物的间作。唐末五代韩鄂《四时纂要》“此物(茶树)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茶未成开,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稷等。”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茶园内“遏郁之木,悉用除之……惟桐木则留焉。桐木之性与茶相宜,而又茶至冬则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茶至夏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渐茂,理亦然也。”提倡桐木和茶树间作。明代罗康《茶解》:“茶园不宜杂以恶木,惟桂、梅、辛夷、玉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并提出某些不宜与茶间作的植物。清代张渠《粤东闻见录》:“西樵多种茶,茶畦有蝇树,叶细如豆,夏秋时蝇皆集于此树,而不集于茶,故茶不生而味好。又遇早则能降水以滋茶,遇潦则能升水以茶,物之相成如此。”说蝇树在夏季能调节茶园小气候。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今山中人率种茶,间以苦楝。茶树森森,望之若刺桐丛桂,每茶一亩,苦□二株,岁可给二人之食。”清代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其(茶)下可植芳兰幽菊清芬之物,最忌菜畦相通,不免渗漉滓厥清真。”既强调间作的作用,又强调间作物的种类,与当代茶学研究理论相一致。
茶果间作
茶园栽培模式。在低纬度茶区的茶园中种植果树,形成复合茶园。在株行距合理,这光度为30~40%时,对茶叶产量影响不显著。间作的果树主要有;梨、桃、柑橘、李、杨梅、荔枝、粟、苹果、樱桃等。果树应选择适生、少病虫害和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
茶胶间作
茶园栽培模式。在热带地区茶园内种植橡胶树,形成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始行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推广应用,1985年“胶茶人工群落研究与推广”项目在海南通过鉴定。茶树与橡胶树组合在光照、气温、土壤养分状况等方面比单一种植的效果协调,茶胶的多层热效应,使昼夜辐射平衡总量增加;遮光度为30%;土地利用率高;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土壤密度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栽培要点为:根据橡胶树林冠的宽度,扩大橡胶树行距,使之处于温度较高地位;橡胶树可宽窄行种植。茶胶同时种植,有利茶树成园。也有以橡胶为主,在胶园中种植茶树的栽培模式,作为橡胶树受台风或低温侵袭后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