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6600000010

第10章 栽培技艺(1)

一、茶树栽培

茶树栽培史

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中国最早发现茶树、栽培茶树,历史上世界其他产茶国关于茶的种植、利用知识均系从中国直接或间接传人。先民用茶的历史过程,是由药用、食用到饮用。自原始社会开始采集、利用茶叶,尝试栽培茶树,至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后,茶叶需要量增加,茶树栽培才得以迅速发展并向外传播。四川地区在上古时代为茶叶生产中心,汉末《桐君录》记述东汉有五六个产茶地。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有南方普遍饮茶的记载,长江中下游地带均已广泛种植茶树。唐代是茶叶生产兴盛期,饮茶普及,有八大茶区,出现专营大茶园,陆羽写成专著《茶经》,成为茶科技史上的里程碑。《茶经》对茶树性状、生态条件、品种资源、繁殖方法、采摘标准等技术要求均有较明确概念或提出最初尝试,茶叶产地达43州。宋代《东溪试茶录》对福建茶树品种资源提出科学分类方法与标准,《北苑别录》提出茶园“开畲”深耕技术,福建开始在茶园间种桐、橘、梅、松等植物,南宋产茶有66州。元代全国茶叶产量已达10万吨。清代茶区扩大,开始大面积经营,茶园栽培管理更精细,由源丛播种植,改创出丛播育苗移栽种植法,台刈、修剪技术已见记述,南部茶区采秋菜也成惯例,茶叶产量达15万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茶叶产量降到最低点,是中国茶业受掠夺、摧残的衰落时期。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垦复荒芜茶园、改造丛式老茶园、建立茶栽密植专业茶园。70年代起,在单、双行茶植基础上进行矮化密植速成高产栽培试验,对低产茶园采取改树、改土、改国等措施,开展综合丰产配套栽培模式试验。90年代初,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优两高”茶叶配套栽培技术,促进了茶叶科学栽培进程与茶叶生产发展。

茶树栽培技术

种植和培育茶树的方法与要求。栽培茶树的目的是获取高产优质鲜叶,除生态环境外,栽培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适时性是决定因素。栽培技术包括:选择茶园适宜生态环境,进行土地规划设计,建立排灌系统和水土保持设施,营造防护林带(或遮阳树),土地垦殖,茶树品种选择和供配,茶籽播种或育苗移栽,茶园合理密植,树冠结构培育、适时适度修剪,茶园施肥时期、数量、肥料种类及平衡营养施肥技术,激素、微量元素应用技术,土壤耕作管理,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措施,灌溉技术,保水措施,病虫害和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含农业、生物、化学等方法),减少农药残留量与土壤污染,茶树自然灾害的预防和灾后补救措施,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合理采摘,手采与机采方法及其配合,鲜叶验收、标准与管理等。

二、茶叶区划

茶叶区划

按照生态和茶叶经济条件基本一致的原则,对茶区进行的划分。中国茶区广阔,分布在北纬18°~36°,东经92°~122°,自海拔数米至2600米范围内,有茶园面积113万公顷,年产茶67.6万吨(1999年统计)。生产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花茶、紧压茶,其中有数百种特种名茶。茶树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三个气候带内,其气候、土壤、地形、海拔高度、生产条件、茶类、经济条件诸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茶叶区划的确立,有助于因地制宜采用相应栽培技术和茶树品种,发挥区内生态、经济、技术优势。唐代陆羽的《茶经》已划分出八大茶区(见“唐代茶区”)。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和王存的《元丰九域志》则根据行政道、郡划分茶区。现代科技工作者根据地形、生态、交通运输、历史习惯、生产特点、茶树分布、品种、茶叶品类、社会经济条件等,又提出过许多划分意见。1935年吴觉农、胡浩川将中国茶区划分为:外销茶区,即祁红、宁红、湖红、温红、宜红、屯绿、平绿、福建乌龙茶区;内销茶区,即六安、龙井、普洱、川茶、两广茶区。之后,陈椽、庄晚芳、王泽农也进行了划分。1980年周海龄的划分方法为:秦巴淮阳、江南丘陵、浙闽山地、台湾、岭南、黔鄂山地、川西南、滇西南、苏鲁沿海丘陵等九大茶区。一般认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6年的划分方法,即江北、江南、西南、华南四大茶区。

茶树适生区划

生态环境适宜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并能基本满足茶树生理活动要求的区域划分。在分析不同地域各生态因子的基础上,找出适宜茶树生长发育要求的适生茶区,并按照适宜的程度和适制的茶类,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四个等级区。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调整生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982年全国茶叶区划协作组提出《全国茶叶区划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茶树种植北界在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南的260万平方公里区域,虽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植被、水文条件不相同,但都能基本满足茶树对生态的要求。

最适宜区

生态环境最适于茶树生长的等级区。地域范围:南岭以南,元江、澜沧江中下游地区,以及闽南、台湾等地。属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20℃,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在600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0℃。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5~85%,年降水量多大于1500毫米。土壤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和山地灰化黄壤,有机质丰富,最适宜茶树生长,尤其适宜大叶种茶树栽培。滇南有春旱,粤南有伏旱、秋旱,应建立灌溉抗旱设施。该区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故茶类结构以生产红碎茶为主,也是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的主要产地。

适宜区

生态环境适于茶树生长的等级区。地域范围:长江以南,四川盆地、雅鲁藏布江下游和察隅河流域。是中国茶叶产量最多的区域。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5~18.0℃,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多在5000℃以上。南部温暖,极端最低气温-7℃,保证率大于80%。北部平原及湖泊地区热量较低,极端最低气温-10~7℃,山地茶树常受冻害。云贵高原没有明显高温或低温,无霜期210~230天,年降水量1000~16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土壤为红壤、砖红壤、山地黄红壤、赤红壤,土壤肥力较高,但多缺磷素。茶树多为中、小叶品种。光、热、水资源配合合理,品质优良。适制绿茶、功夫红茶及闽北乌龙茶,部分地区产红碎茶。区内的山地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低于-5℃,不适宜大叶种栽培。

次适宜区

生态环境不完全适宜茶树生长的等级区。地域范围: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云台山、沂河以东地区。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0~16.0℃,极端最低气温为-20℃,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在-10℃以上,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4000~5000℃,1月份平均气温-2.0~5.0℃,茶树常遭冻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土壤为黄壤、山地黄棕壤、棕壤、黄褐土、紫色土等。栽培要注意抗旱、防冻、增施有机肥料。区内茶树适制绿茶、黄茶。

不适宜区

不适宜种植茶树的等级区。地域范围:皖北、苏北、山东沂河以西、豫北、陕西秦岭以北、甘肃大部、山西、河北、青海、藏北、新疆、东北等地。年平均气温低于-10℃,极端最低气温低于-25℃,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少于3500℃,1月份平均气温为0~2℃,全年无霜日200~250日。年降水量小于7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土壤多为棕壤、灰化棕壤、灰化生、灰色森林土等,呈中性或碱性反应,不适宜茶树生长。区内个别地域因微域生态条件较适宜茶树生长,可小面积试种。

唐代茶区

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据实地调查历史资料及茶叶样品,将唐代产茶地区的8个道、43个州郡、44个县,划分为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黔中、江南、岭南等八大茶区。对8个茶区内的茶叶品质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了阐述。

山南茶区

唐代茶区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及重庆嘉陵江以东地区,陕西秦岭、甘肃蟠冢(zhong)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郧水以西,重庆至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

淮南茶区

唐代茶区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临东海,西至湖北应山、汉阳一带。

浙西茶区

唐代茶区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新安江以北地区。

浙东茶区

唐代茶区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浙江衢江流域、浦阳江流域删东地区。

剑南茶区

唐代茶区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四川涪江流域西部,大渡河流域和雅砻江下游以东,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曲江、南盘江以北,以及贵州水城、普安以西和甘肃文县一带。

黔中茶区

唐代茶区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四川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

岭南茶区

唐代茶区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海南省地区。

宋代茶区

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剑南东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淮南道……;岭南道……。”指出了当时的茶叶产地。结合其他史料核计,其时产茶地已达66个州(军)、242个县。形成片茶和散茶两大生产中心,重心向东南转移。

元代茶区

明代宋濂《元史》等有关史料载当时茶叶主产地为江西行中书省、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以及重庆和四川南部,比宋代茶区有扩展。

明代茶区

古代茶区名。明代茶叶历史资料中,无新产茶地区的记述。茶区沿袭元代,无重大变化。

清代茶区

清代茶树种植范围扩大,形成了以茶类生产为中心的栽培区域。综合近代赵尔粪《清史稿》等茶叶历史资料,表明在江西婺源、德兴,浙江杭州、绍兴,江苏苏州虎丘、太湖洞庭山形成绿茶生产中心;在湖南安化,安徽祁门、旌德,江西武宁、修水和景德镇市的浮梁形成红茶生产中心;在福建安溪、建瓯、崇安等县形成乌龙茶生产中心;在湖北蒲圻(今赤壁市)、咸宁,湖南临湘、岳阳等县形成砖茶生产中心;在四川雅安、天全、名山。荣经、灌县、大邑、安县、平武、什邡、汶川等县形成边茶生产中心;在广东泗纶、罗定形成珠兰花茶生产中心。

现代茶区

现代科技工作者划分的茶区。有多个划分法,包括吴觉农、胡浩川划分的外销茶区和内销茶区,陈椽划分的四大茶区,庄晚芳划分的五大茶区,王泽农划分的三大茶区,周海龄划分的九大茶区,浙江农业大学划分的四大茶区,李联标划分的五大茶区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划分的四大茶区等。

陈椽长茶区划分法

1948年陈椽在《茶树栽培学》中,根据我国行政区域、山川、地势、气候、土壤、交通及历史习惯等因素,将产茶区划分为4个茶区:浙皖赣茶区、闽台广茶区、两湖茶区和云川康茶区。

庄晚芳茶区划分法

1956年庄晚芳在《茶作学》中,根据产茶区的气候带及气候类型,将其划分为四大茶区:华中北茶区、华中南茶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茶区、华南茶区。

王泽农茶区划分法

1958年王泽农在《我国茶区的土壤》中,按土壤和气候条件,将产茶区划分为三大茶区:华中东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产茶区;华南茶区,包括东南沿海和两江流域;华西茶区,包括云贵高原、川西山地、秦岭山地和四川盆地。

浙江农业大学茶区划分法

1964年浙江农业大学在《茶树育种学》中,根据茶树分布、生长情况、土壤和气候特点,并结合各原产茶区的茶叶生产状况等因素,将产茶区划分为四个茶区:北部茶区、中部茶区、南部茶区和西南部茶区。

李联标茶区划分法

1981年李联标在《茶树栽培技术》中,根据产茶区水热资源、土壤地带排列、茶树生长状况、茶叶生产习惯等因素,将中国茶区划分为五大茶区:淮北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岭南茶区和西南茶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区划分法

198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中国茶树栽培学》中,根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茶叶生产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行设区域等因素,将中国产茶区划分为江北、江南、西南、华南四个大茶区。

江北茶区

中国长江以北的茶树生长区域。地域范围为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大巴山以东至沿海。包括皖北、苏北、鄂北、豫南、鲁东南、陕南、陇南等地区。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6℃,1月份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全年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为4000~5000℃,是中国积温最少的茶区。无霜期200~250天,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夏季降水过量占全年的40~50%,年干燥指数0.75~1.00,年均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东部和南部可大于75%。北部和西部干操。土壤主要有黄棕壤、黄褐土和紫色土,呈弱酸或酸性反应,土壤质地黏重。植被类型以落叶林为主。混生有常绿阔叶树,也有针叶树生长。茶树种植集中在大别山、伏牛山、武当山区,以及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的山地和丘陵,种植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茶树品种为灌木型中小叶群体种,抗寒性较强,如紫阳种、信阳群体、黄山种、霍山金鸡种等。生产茶类有绿茶、黄茶类,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秦巴雾毫、霍山黄芽、舒城兰花、岳西翠兰、午子仙毫。因极端最低温度低,并常有秋旱,故茶园建设应以完善灌溉设施,建立防护林带,注意水土保持和防、东为主。垂直分布海拔高度多小于500米,宜种植中、小叶品种。

同类推荐
  •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那么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通过对上海市电影产业的重点企业、机构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了解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个案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用比较丰富的材料和事实数据,全面概括和描述了上海电影产业在政策制定、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方面的详细情况,评述了2011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状况。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置身于信息时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把“鬼神”当作茶前饭后消遣的话题与笑料,报之莞尔一笑。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古老信仰和观念不会静如此水,沉沙之下依然涌动和摇迹。
热门推荐
  • 花样爱恋

    花样爱恋

    这是一个校园故事,本书的主角玫兰玥会在其中发生许多故事!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TFBOYS之绚烂花海的时代

    TFBOYS之绚烂花海的时代

    [本文一对一]闫鹿茸一个十六岁花儿一般的少女。因为爱上了一个TFBOYS的组合。所以,她把TFBOYS作为一个努力的目标,不停的努力支持。只是为了有一天可以和偶像同台。虽然梦想离她很远很远但她一直努力加油。她相信终有一天她的梦想会实现…………
  • 风花潇湘雨

    风花潇湘雨

    一部气势恢弘的史诗巨作,一篇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明初期,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民族为家人,胸怀大义的英雄事迹。。。。。。
  • 诛煞九罗

    诛煞九罗

    他,是一个豪门家族的废柴,天生就不适合修炼,为此,他受尽欺辱,遭家族同龄人嘲笑,遭其他家族的嘲笑。是家族的笑柄,族主无奈,只能将他赶出族门。为此,他丢尽颜面,受到无数嘲讽。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了武者。他并不骄傲,而是奋力修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都是努力修炼。经过了一番打拼,终于收到了回报,成为了魂武界的巅峰的存在!他就是——杨少天。
  • 从前有座九重天

    从前有座九重天

    九重天建立于浮仙零一二三年,位列“仙界”最顶端的宗派。尤其是九重天每任天主,都是保持在神秘的状态。据仙界传言,九重天每一届都分为九名天主,每名天主,各自掌管一重天,有时他们,还会游走于仙界之间,挑选天赋超乎常人的关门弟子。所以,总会有幸运儿,在遇到无法抵御的困难时,便会遇到神出鬼没的天主,收他为徒,但是从未破除先例,收过一女徒。而今浮云7123年,九重天第十八届,第七重天的天主,终于破例,开出先河,收的一奇女。因星划云颠而坠落在天际的小女孩,来自地球的最后一个穿越者,叶书。天赋异禀,拥有空前绝后的瞳之体质,拜入九重天,踏上了一条成为不朽至仙的仙路。
  • 简语清舟

    简语清舟

    喜欢你,不仅仅是言语而已啊。简语喜欢顾清舟,喜欢了三年,或长或短,不敢告白的心情,只能压抑在心。可他没有料到对方也是一样的心情啊。他的一次次软弱的放弃,那份感情究竟能为他坚守多久呢?
  • 蜀山剑侠传(卷五)

    蜀山剑侠传(卷五)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五。
  • 双生幻灭

    双生幻灭

    命运,如漫天繁星,捉摸不透,追寻不着。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完全颠覆了两个少年的人生,这又何尝不是命运的安排,亦或者是捉弄。一场突如其来的惊变将两人卷入了大陆的狂风暴雨之中。。。。。。。尘封在历史中的神物相继出世,神剑凌空,傲剑凌云,异界踏世,到底谁主沉浮?
  • 这个天师有点萌

    这个天师有点萌

    她是个普通大学生,逃课挂科之余最大的乐趣便是拿着某宝三毛五分钱淘来的粗浅算命术赚钱。他是从古至今最神秘的组织天道馆的传人,玄学落寞他无奈只好捉鬼为生。一次校园灵异事件,她找上了他,让彼此的人生都发生巨大的改变。鬼蛊害人,她们第一次合作便心有灵犀。人心可恶,她们不约而同助鬼寻仇。魔王现世,她们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可当命运之轮反转,他倒戈相向,竟要将她亲手送入炼狱。林天俊:彼岸花畔,奈何桥旁。若真有孟婆汤,我定要将你忘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