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地说,就是:城市化能给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出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再加上我国工业发展起步晚,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农村人口处于隐性失业状态。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但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并且这种矛盾在短期内还会更加突出。也就是说,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减少,但耕地在有限的情况下,还会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的就业空间越来越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的新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急剧减弱。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压力和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提高,而且势必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节约了劳动力,最终产生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往哪儿去?主要靠城市化来吸纳。城市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即使敞开城市的大门,农民也不会蜂拥而入。国家应该创造条件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就业等各项制度趋向公平,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城市化发展。因为只有城市化实现了,我国的农业才能脱胎换骨,变成真正现代化的、社会化的、市场化的农业,农民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职业,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劳动者,农村才能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化促进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化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瓦解和改变了传统乡村生活方式,代之以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也就是促成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改变了乡村封闭、分散的社会结构和人们落后的生活习惯,使人们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村庄记忆走向人与人之间依赖关系很强的开放、集中的城市社会;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观念缺乏的旧时代变成了依靠钟表计时网络联系的时间观念强烈的新社会。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迫使人们去除生活慢节奏、易满足、小康即安的乡村落后思想,向向上、奋进、永不停止追求的方向发展,刺激和激励人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和创造性。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中心,许多新生事物都在这里成长。剧院、电影院、博物馆、运动场等娱乐场所首先在城市建成开放,电车、地铁、网络等公共设施最早在城市建设。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居民比在乡村生活的人们更加体会到现代文明的真谛,所以城市环境更加有利于铸造出人的现代化,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文明。尽管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但它引起的社会生活方式最终导致了传统的乡村文明向先进的城市文明的转化。城市化水平高意味着该国有很发达的非农产业,能吸纳大多数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村和农业领域;另一方面,城市有比农村更发达的文明,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生活在城市的人越多,就意味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是一个人口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时,城市也不断地利用其辐射作用影响着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通过其拥有的各种媒体传播着各种新的观念和新的知识,促进了广大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对农民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城市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城市化能够加快农村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主要取决于城市化的以下三个功能:一是城市化的外部效益,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有着战略性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为了使公共资源通过规模经济得到充分的利用,发电、交通运输及其他的公共设施往往是设置在城市地区。二是城市化所形成的大市场的吸引力。一个城市一旦建立,它的大市场就会创造出自行增殖的吸引力。城市有较大的市场,市场规模效应明显。市场可以分为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而非农产业的集聚意味着本地市场的规模扩大。这种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带来两个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可以节省运费;另一方面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处于大城市地区的生产者确信自己的商品有足够的市场,使他们能采用规模较大的、效益较高的新技术。这些对农民、对农业商品无疑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推进城市化,也有利于提高对农业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市场需求。在距离城市较近的农村地区,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均高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即为有力的证明。由此可见,推进城市化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三是城市化的聚合经济效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城市是工业生产的基地,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了大量企业。中心城市为资本家开办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竞相在中心城市设厂、建立总部机关、设立办事处。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和各企业间的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产生聚集经济效应。正如英国学者巴顿指出的:“城市提供了聚集经济,城市为工业提供了熟练与非熟练的劳动力。对于个人来说,城市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和相应的安全及较好的职业。”所有这一切集聚起来便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经济效益,使工业化、现代化得以实现。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无论是居住在乡村还是城市,都将占用土地。由于城市化本身所具有的经济社会活动的集聚性特点,城市的生活方式更加节省空间,节省土地。根据建设部的统计,我国目前乡村人均建设用地是城市的2.7倍,其中人均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面积分别为城市的1.7和10.7倍。按1995年我国城乡人口和耕地面积计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乡村人口人均耕地可增加0.13亩。广东省目前城市人均建设用地约90平方米左右,而农村人均建设用地达120平方米以上。
可见,城市化加快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进而也推动着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份额继续下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2002年我国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降到了14.5%,随着农村社会发展,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将越来越小,以工补农加快城市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共识之五:农村社会发展能否搞好,关键是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农村基层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和发展农村基层政权,建立和发展巩固的农村根据地,一句话,建立巩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已经确立了正确的理论、正确的路线、正确的发展思路、正确的方针政策措施,能不能在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真正实现农村社会发展,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我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的工作、政府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通过基层组织来落实。历史和现实表明,如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不牢靠、不得力,那么我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基础就不牢靠,也不巩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无论是进行革命,还是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不能离开这一基本国情。江泽民同志强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和组织保证。”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而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要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都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有效工作。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是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搞好农村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村社会发展问题是影响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课题,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农村基层组织在第一线直接接触群众,联系群众,也直接体现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与决定着党与群众的关系。在广大农村,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要靠基层组织。农村基层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目前,全国农村有乡镇党委3.75 万个,村党组织64.5万个,乡镇、村党组织数约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9.7%;有农村党员3029万名,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3%。经过多年来的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这一切都与我党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分不开的。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包括党的基层组织和政权基层组织建设,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新时期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具体而有效的措施。要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新任务,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坚强的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否则,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可能落空。目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还有不适应的地方。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党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与做法,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组织建设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这就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所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机制,并使之制度化。要针对本地区所存在的问题,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具体而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重视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思想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农村社会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农村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章,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十七大报告。最根本的是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分析形势与任务,从而把科学理论变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自觉行动。
其次,组织建设。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党组织,调整和优化党组织设置。有的地方创造了“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党组织的方式;有的地方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有的地方在农民工党员进城务工相对集中的单位,建立临时党支部,开展党的活动等等,效果都很好。另外,还要注意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拓宽选任渠道,扩大选人视野,促进农村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再次,作风建设。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端正和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努力塑造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把加强教育与严肃纪律结合起来,对作风粗暴、弄虚作假、漠视群众利益的个别干部,进行严肃地批评和处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进村入户、包村联户、记民情日记、服务承诺等制度和规定,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第四,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重点提高五个能力:一是执行政策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加快发展的能力。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三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准确把握群众所需所盼,善于通过服务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四是依法办事的能力。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五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经常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注重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激励机制建设。建立基层干部激励机制,特别是增强村干部队伍活力,才能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框架中,大部分村干部的身份很特殊,他们首先是农民,然后才是特殊的“干部”。他们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需要处理好自己的土地和公务之间的关系,在农民本分和干部身份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加之村干部与国家正式干部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差别,致使许多村干部以家庭增收为主,而以做好本村工作为辅,严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既要加强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还要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现任村干部工资正常晋升制度;建立村干部能力突出和表现优秀者晋升国家公务员制度,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只有这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基才会牢固,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