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62000000035

第35章 地名及地理资料查询工具书

一、地名和地理工具书的作用

所谓地名辞典,是指专门汇辑地理名称的工具书。它常常汇辑地区、城镇、山水、名胜等各类地名,分别注明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现在的概貌。因此,地名辞典成了查考地名的主要工具书。在档案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和地名有关的问题。地名是人们对于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是用来区别不同地理实体的记号。地名从广义上说不仅包括国家、省、市、县等行政区划的名称,而且还包括那些山川岛屿、江河海洋等自然地理名称,甚至还包括楼台亭阁、宫苑寺庙等人造地名。许多地名,除了标准地名以外,还有古称、今称、雅称、别称、简称、俗称、合称等;有些地名又存在着同名异地或异地同名等现象;许多地名还有着自己的发展演变和历史沿革。这些问题给我们查找和使用地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学会查找有关地名及地名资料的工具书是很有必要的。

二、地名和地理工具书举要

要查考地名及地理资料,大致说来,不外乎是查地名辞典、地方志、地名沿革、地图等几个途径。

(一)地名辞典

常用的地名辞典有以下一些。

1.中国地名辞典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初版,1935年第2版,1959年新印,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11月重印。全书收录上起远古,下迄现代的各类地名4万多个。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地名、名胜、险关要塞、铁路、矿山、商港、古迹、寺观、园亭等,全部收录。条目按地名首字笔画排列,书后有补遗,并有附录“各县异名表”,表分异名、今县、旧称三栏,其后还有四角号码索引。

该书有三个特点,一是收录古地名十分完备,历代各级行政区名、传说地名、古籍中常见地名,都在收录的范围之内。二是记载详细,书中每一个地名,先注明最初所在的地理位置,然后说明该地名的建制沿革、地形地貌、风俗物产等。三是征引文献丰富,在对地名相关情况进行说明时,常常广泛征引历代古籍,除了征引正史地理志外,还包括大量古地理著作和经史子集中有关地名的资料。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书成书较早,大量新地名未能收入,而且一些地名还需要核对今地名。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该书收录我国历史地名约21000条,包括正史地理志、正史以外的各种史籍地理志以及历代诗文中所提及的比较重要的地名,如县级以上的政区、重要山川岛屿、城镇要塞、关津驿站、道路桥梁、工程建筑、宫观园囿、寺庙陵墓、居住与矿冶遗址等。条目按地名首字笔画排列,后附笔画索引。条目内容包括地理位置、简要沿革、兴废与改制年代。其中,今地名一般以1980年行政区划为准。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1995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上起远古,下迄1949年的各类地名共约9万余个,包括历史上县级以上政区、唐代方镇、明代卫所以及重要山川岛屿、城镇要塞、关津桥梁、道路驿站、乡村圩集、宫苑园囿、亭榭台阁、寺观陵墓、水利工程和矿冶遗址等。所收历史地名来源广泛,包括正史集有关专史,历代主要诗文辞赋及河渠、水利专著,唐宋以来全国地理总志、游记及有关方志,近代考古遗址等。其中,今地名一般以1990年行政区划为准。

《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198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版。本册包括包括两大类:中国历史地理4859条,古代中西交通1108条。中国历史地理收词,包括历史上的古国、部落、都邑、军镇、各级政区、古地理名称、山川、泽薮、关隘、城镇、道路、水利工程和其他重要建筑、农民起义地、古战场、名人生地、文学名著中地名、历史地理学家和著作,以及一般名词等。古代中西交通收词,凡对古代中西(中国与西域、南海)科学文化等方面作过传播、交流或有过贡献和影响的人物,以及地名、事件、文物、典章制度和水陆交通道路等,均酌予收录。二者名称,以学科常用的或习见的为主,一词多名的酌列参见条(如以“郢”为正条,“纪南城”为参见条;以“丝绸之路”为正条,“丝路”为参见条),参见条一般无释文。该册释文中古地名均注释今地名。中国历史地名注释今地名的下限时间,以我国行政区划的资料截至1980年底;古代中西交通注释国外地名资料,一般截至1979年底。本册刊有《分类词目表》,所分类别以及排列次序主要从编写及查阅方便考虑。中国历史地理词目表分历史地名、著作与人物、一般名词三类;古代中西交通词目表则以中国封建朝代分类。释文词目次序一律以笔画多少、起笔先后排列。为便于检查,书末附有“词目笔画索引”。

《辞海·地理分册》(中国地理),198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地理专册分两大类,一为一般地理,收词758条;一为中国地理,收词4928条。其中,中国地理是我们查检地名时常使用的部分。该部分收词包括国名、直辖市、省及自治区,各省市、县、旧县、重要集镇及地名、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文物,山脉、河流、湖泊、峡谷,海、港湾、岛屿、半岛及岬角,地形区,关隘、山口、交通、水利、名胜古迹、一般地区及旧地名、简称地名等。地名释义简明,注明位置、沿革、物产等。本册所收我国行政区划的材料截至1980年底。全书词目分类编排,书前有“分类词目表”,书末有“词目笔画索引”可供查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崔乃夫主编,1998—20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32个分卷的编纂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补充、完善,重新编纂出版的一部全国性、综合性、科学性、权威性的大型地名辞典。全书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范围内的各类地名约18万条,近3000万字。所选地名包括以下8大类:政区与居民点类,自然实体类,交通类,科、教、文、卫、体和服务业类,工矿企业类,农业与水利设施类,名胜古迹与纪念地类,地域名、简名和旧名类。

《中国政区大典》,本书编委会编,199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1997年底的中国乡级以上行政区条目。其中一级条目(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地区)34个,二级条目(包括自治州、地级市、地区、盟)332个,三级条目(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特区、林区)2862个,四级条目5万余条。全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的顺序编排。一个行政区作为一个条目,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0个方面:条头定义词、区域位置、行政建制、政区沿革、自然条件、交通运输、经济概况、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名胜古迹、纪念地、旅游地,其他(包括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省部级以上表彰命名的称号等)。

除了以上一些地名辞典外,还有一些专收某一方面内容的地名辞典,如古典诗词、名胜古迹等。如:

《中国名胜词典》,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1981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6年2版修订本,1997年3版修订本。本词典专收全国名胜古迹,三版分别收名胜古迹4600条、4781条、6885条,包括各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风景区、旅游胜地、历史名城、有名的古建筑、古遗址,少数民族地区有代表性的建筑和古迹等。本词典条目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局、文物局、园林局等单位及个人分工协作编写,所据资料不仅广泛采用专著和方志等,不少内容还作了实地调查核实。介绍简明扼要,文字生动。所有条目分省、市排列,每一市、县内的名胜古迹再按笔画顺序编排。条目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建制沿革、主要格局等内容,并结合史实传说,描绘其风貌特征。全书共附插图、照片400余幅。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198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专门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的工具书,收录条目3100余条,包括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史地概况、古迹园林、风物特产、城市建设。词典按国务院公布的城市顺序排列,每一城市一般按遗址、寺庙、洞窟、陵墓、园林、风物特产、城市建设分条排列。并对著名的古城、古迹、名胜、革命纪念地等附地图和照片,共210幅。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词典》(修订本),罗亚蒙等主编,1998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国务院三次正式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座,每个城市独立成篇,介绍范围以现今行政区域为准并适当兼顾历史文化区域。内容包括城市概况、历史大事、杰出人物、名胜古迹、传统文化、当代建设6个方面。

2.外国地名辞典

《世界地名词典》,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共收外国地名1万多条,包括大洲大洋名,世界各国家首都、地区首府名,各国大行政区、城市及历史上发生重大事件的地名,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港湾、岛屿的名称,部分古国名、古地名、名胜古迹、著名建筑名称,中国和外国共有的山、河、湖泊也酌情收录。资料一般截至1979年底,全书按中文译文首字的笔画排列,条目内容包括中文译名、外文原名、地理位置、建制沿革,有时还对语源进行考释。书后附“外文索引”、“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一览表”。

《中外地名大辞典》,段干木主编,台湾人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书收录古今中外地名,条目按笔画编排,条目内容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历史变迁、自然概况等。其中,中国部分的大陆地名仍按1949年以前的行政区划,没有反映1949年以后产生的新地名。书后附有“世界主要河流”、“世界主要运河”、“世界主要湖泊”、“世界主要山峰”、“世界主要岛屿”、“世界主要沙漠”和“世界列国一览表”。

《世界历史地名辞典》,孙文范编著,199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本书选收1945年以前,有关世界历史著述中比较常见的帝国、王国、公国、侯国、伯国、酋长国、共和国,地区、行省、省、州、区、县、郡,各国历代都城、首府、重要城市和村镇,考古遗址、名胜古迹、宗教圣地等,共9035条。

(二)地方志

1.地方志概述

地方志又称为方志,是记述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性著作,全面系统地介绍某一地区、某个行政区划或某一具体地名所辖范围内的自然面貌、建制沿革、政治经济、典章制度、著名人物、风俗物产等情况,具有“地方百科全书”之称,有时也被称为“一方之全史”。按记载的范围分,方志可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两大类。全国性的方志一般称总志,常以记载山川、地形、疆域、物产、建筑、气候等地理情况为主。如《元一统志》、《明一统志》、《清一统志》等。地方性的方志可分为省志、州志、府志、县志、都邑志等多种。这些地方志除了记载地理情况外,还把风俗民情、人物传记、文学艺术、天灾外患、农民起义等情况都写进去。

我国编修地方志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战国时所收编的《尚书·禹贡》,兼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与地方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东汉时期袁康所撰的《越绝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其后,为了满足封建大一统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地方志开始大量编著。到了清朝,编修地方志达到高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编撰地方志的机构,许多学者也加入编纂行列,产生了一大批地方志学家和高质量的地方志。现在所见的地方志绝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编修的。近20多年来,全国各地正继承编纂地方志的优良传统,掀起了编写的热潮。据统计,我国现存的地方志有8000多种,在地方志中,保存了大量反映地方自然、社会、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珍贵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资料在其他文献中难以见到,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是,历代地方志数量巨大,品种多,要想查阅某一地区或某朝代的地名和地理沿革,必须借助方志目录,按照目录中有关书目的指引,进一步去查找原著。

2.地方志举要

以下对一些地方志进行简要介绍。

《元一统志》,原名《大元大一统志》,札马剌丁、虞应龙、孛兰紋、岳铉等主持编纂,元代官修全国性地理总志。该书对全国路府州县建置沿革及山川、土产、风俗、里镇、宦迹、人物,皆有详述。内容繁博,体例严密,为历代总志所不及,还绘有彩色地理图,引入阿拉伯绘图之法,首创“一统志”之名,对明清二代修撰《一统志》影响巨大。该书原书已佚,今可见《玄览堂丛书续集》辑清袁氏贞节堂钞本三十五卷,《辽海丛书》■■■■■■辑残本十五卷、辑本四卷,1966年中华书局版赵万里汇辑的《元一统志》十卷。

《明一统志》,明·李贤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该书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成书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体例以两京和13布政使司(相当于省)分区,区下再分府、直隶州。每府、直隶州再分为建制沿革、郡名、形胜、风俗以及古迹、人物等10多个项目加以叙述。书后还附有四邻国家及另一些国家的地理概况。该书成于众人之手,引用古事错误颇多,有的甚至语句不通,但它却保存了不少明代的地理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清一统志》,清朝官修地理总志。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前后编辑过3部:康熙《大清一统志》、乾隆《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康熙《大清一统志》,其体例基本仿照《明一统志》。全书共342卷。排次为京师、直隶,然后是各省。直隶及“每省皆先立统部,冠以图表,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职官、次户口、次田赋、次名宦,皆统括一省者也。其诸府及直隶州,又各立一表,所属诸县系焉。皆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风俗、次城池、次学校、次户口、次田赋、次山川、次古迹、次关隘、次津梁、次堤堰、次陵墓、次寺观、次名宦、次人物、次流寓、次列女、次仙释、次土产”。(《凡例》)其后续修、重修,基本上都是沿用这个体例。

乾隆《大清一统志》,全书共500卷。其体例与康熙《大清一统志》相同,只是增加了新疆地区和雍正至乾隆时期的变化内容。就这一点来讲,它比前者进步,价值要大。

《嘉庆重修一统志》,全书共560卷,另加凡例、目录2卷。其体例是在前两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增补。《嘉庆重修一统志》不仅仅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以前的清代地理总志,而且也包含了以往各代的地理志内容,因此,成了每一个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工作者的必读物,而受到官方、学者的重视;同时,它也为我们研究清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可见,它的价值和重要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部地理总志。

3.方志目录

所谓方志目录,是指揭示地方志基本情况的工具书,著录内容包括地方志的名称、作者、版本、卷数、收藏地点等,有的还介绍主要内容,说明纂修源流,考证版本异同。现常用的方志目录有以下几部。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以朱士嘉编纂的《中国地方志综录》为蓝本,与各单位现实藏书进行核对,补充并参考若干同类目录编成。著录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公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馆、档案馆等190个单位所收藏的自南朝宋至1949年的方志8200余种。收录范围包括通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卫志、所志、关志、岛屿志,以及一些具有志书体例和内容的方志初稿、采访册、调查记等,但山、水、寺庙、名胜等志则除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依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著录,各省内以府、州、县、乡为序,乡土志、里镇志随所属县后,同一地区的方志则按编纂年代先后排列。著录项目有书名、卷数、纂修者、版本、藏书单位和备注。凡存佚情况、卷数分合、记事起讫、地名古今变迁、书名异称、内容详略、流落异域孤本的国别与收藏单位等等都在备注内说明。书末附书名索引。

《中国地方志综录》,朱士嘉编,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后编者进行了修订,1958年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修订本著录全国41个图书馆现存方志7413种109143卷。按《大清一统志》次序排列,不过行省次序则根据内务部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排列。全书用表格形式,分书名、卷数、纂修人、版本、藏书者、备注等栏。末附“书名索引”和“人名索引”。

《上海图书馆地方志目录》,上海图书馆1979年编印。该书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地方志5400余种。按197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顺序排列,著录了书名、卷数、纂修者、版本、册数、索书号、附注等内容。书末附有四角号码编排的“书名索引”。

《稀见地方志提要》,陈光贻撰,齐鲁书社1987年出版。全书共著录各种罕见的地方志1120种,后附有《〈古今图书集成〉地方志辑目》。

(三)地名沿革表

我国历代行政区域的建制多有变动,同一地点而古今名称不一或同一名称而古今所指不同的情况时常出现。地名沿革表正好用表解的形式反映出了地名的沿革变化,是常用来查检地名沿革的工具书。清代文人编制的地名沿革表较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差不多都是那时编制的,或者是后人在其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除了古代的之外,还有现代的地名沿革表。在它们之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有:

《历代地理沿革表》,清·陈芳绩撰写。《历代地理沿革表》是以表的形式诠述上古至明代地理沿革的著作,共47卷(卷首目录1卷,表46卷),其中表分三等:一是部表(卷一至卷三);二是郡表(卷四至卷一八);三是县表(卷一九至卷四六)。叙列历代政区沿革,凡有关添设、并省、更名、徙沿的地名,尽量详细记载。

《历代疆域表》《历代沿革表》,清·段长基撰,有清刊本,《四部备要》本。《历代疆域表》上起五帝,下至明代。表分三栏:上栏为都邑,略述国都所在地及其变迁;中栏为疆域,按当时行政区划序列,在每一行政区域内,详述它的建制变迁和领属单位的数目,并注明清代所在地;下栏列邻县。该表依时代先后分列各朝疆域变迁,并以县级以上区域为主。若要查县的沿革,可用《历代沿革表》。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前221—1991),张明庚、张明聚编著,1996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该书对秦至今的主要朝代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央政权下的地方行政区划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清以前的地方行政区划只列出州、府或相应的地方政权名称,在其后列出所辖县的名称,县以下区划略。

《清代地理沿革表》,赵泉澄编,195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该表根据明清档案等原始材料以及有关地理沿革的书籍编成,采用文字、表格兼用的形式。先用文字详述沿革始末,再以表格揭示。体例较为复杂,编制精密。书后附按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排的省、府、厅、州、县名索引,每一地名下注明页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政区变化的档案资料,并参照历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编写而成。它以现行(1979年12月止)行政区划为范围,详细叙述各省、市、自治区的政区变化。在分省叙述时,先说明省直辖县、市和地区(专区)的变化大势,然后分市(省辖市)和地区加以叙述。本书可查知1949—1979年中我国政区的变化情况。书末附有“地名索引”,按地名首字笔画数排列。地名下注明该地在本书中出现的页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1949—198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1986年测绘出版社出版第一卷,1987年出版第二卷。本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和民政部民政司分别整理各自的资料,最后由民政司统一审核、编辑。全书分三卷,第一卷收省级行政区划表和华北、东北9省区,第二卷收华东、中南12省区,第三卷收西南、西北9省区。

(四)地图(地图集)

所谓地图,是地球表面事物和现象在平面上的缩影,它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尺,运用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等显示出地面种种自然、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真实面貌,反映各种事物景象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地图是我们查找地名时常常要用到的工具书之一,因为地图能够直观而清晰地描绘地理知识,解决查找时关于空间概念方面的疑难问题,同时对所查地名的位置一目了然。

从内容上看,地图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门地图。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地面上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和自然状况等。专门地图又称专题地图,着重显示自然或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或几种要素,又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图(地质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图(政区地图、经济地图等)、专业技术图(航海图、航空图、交通规划图等)、历史地图等多种。按地域范围可分为世界图、洲图、国家图、省图、县图等。按编绘形式可分为单幅地图、教学挂图、地图集等。地图集是完整而系统地汇集某一方面的地图,各幅间内容上有一定关系,形式上有统一的规格,使用价值较高,使用频率也高。介绍地图,我们着重介绍各种地图集。

地图集举要: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1982—1987年出版。自原始社会至清末,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20个图组,共304幅地图(插图未计在内)。地图全部采用古今对照。内容包括:已公布的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的重大遗址,各民族政权的疆域或活动范围、政区和一些部族的分布,秦以前可考地名、秦以后全部可考县以上政区(含县)和县以下重要地名的位置或范围,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塞、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及海岸线、岛屿等。各册都有编例和地名索引,共收地名约7万个。附有地名索引,便于查找。

《中国史稿地图集》,郭沫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该图集是配合《中国史稿》编制的一本综合性中型历史地图集,分上下两册。上册从原始社会到南北朝时期,有大小73幅图。反映了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各朝的物质文化分布,表示了从夏、商、周起至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止各历史时期的疆域、政区设置和民族分布,图后附有纪年简表和繁体字对照表,主要地名采用古今表示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编制。共有3种版本,每种版本又各分两种形式。第一版本于1957年出版,第二版本于1972年出版,第三版本于1979年出版,1984年出版了16开缩印本。图集中有全国性专题图30幅,省区图31幅;城市图14幅,包括42个城市;图表、略图附于各图幅背页或图廓外。图集共收地名3.2万多条。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武星月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出版。该书比较系统地反映了1915年5月至1949年10月30余年来中国的疆域、政区、党派、战争、工农业、交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综合性的现代史参考地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新世纪版),总参谋部测绘局编制,2001年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该图集采取了数字制图的现代制图技术,提高了地图的绘制质量。图集由序图、省区图和附录组成。序图主要反映我国自然及政区地理概貌。省区图为本图集主体部分,内容包括省区略图、文字说明、省区地理图、大中城市平面图。附录介绍了常识性的地理知识。其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资料截至2001年3月。

《分省中国地图集》,200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本图集共有地图50幅,其中3幅为总图。分图按习惯一个省级行政单位为一幅,并插有直辖市、省会或特别行政区的城市略图。图末附“地名索引”。该图集资料比较系统、准确,图面清晰,字形较大。其资料截至2002年12月底。

《世界历史地图集》,张芝联、刘学荣主编,2002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反映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政区疆域为主的综合性参考地图集。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海湾战争与东欧剧变,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4部分。

《世界地图集》,范毅、周敏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出版。该地图集由地图、文字说明和地名索引三部分组成。地图知识包括四个图组:一是序图和大洋图,共17幅图;二是分洲图、分国图和地区图,共99幅图;三是卫星影像图,有世界、六大洲和中国共8幅卫星影像图;四是城市图,包括世界主要城市图共120幅。文字说明简要介绍了各国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概貌,文中还附有各国国旗。图集中所有外国地名的中文译名均按照国家标准译写。

《世界分国地图》,地图出版社编制,1956年北京地图出版社出版,1965年第3版。该地图集首列世界地形和世界政区,洲图是每洲一幅,分国图有一国数幅,有一国一幅,有数国一幅。每图后都有说明,介绍该图所列洲,或国的位置、面积、人口、自然环境和经济概况。

(五)其他

除了地名辞典、地名志、地名沿革表和地图集外,查找地名时,还有其他的一些工具书可以利用。例如,地名手册、地名索引等。

常见的有以下一些:

《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地名委员会主编,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

《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汉英对照),严地编,测绘出版社1979年出版。该手册收录中国地名3400多条,按音节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每个地名有英文地名相对照。它对中国地名的规范化有促进作用,也可供英语翻译者使用。

《世界地名译名手册》,辛华编,商务印书馆1976年出版。

《世界人文地理手册》,毛汉英等编,知识出版社1981年出版。

《史记地名索引》,嵇超编,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

《后汉书地名索引》,王天良编,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三国志地名索引》,王天良编,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史记索引·地理部》、《汉书索引·地理部》、《后汉书索引·地理部》、《三国志索引·地理部》,黄福銮编,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远东学术研究所等1963年起出版,四部索引均以《四部备要》本和《四部丛刊》本各史书为底本编制。

《资治通鉴胡注地名索引》,(日本)荒本敏一、米田贤次郎编,京都人文科学研究所1967年出版。

同类推荐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三小恋情

    tfboys之三小恋情

    她可是亚洲闻名的风云集团董事长李宸轩的女儿李梦汐,后来因为和TFBOYS的队长王俊凯在一起后,经历了一场误会和小凯分手,后来改名夏曦雪。夏曦雪打算回国报复小凯,骗不了自己还爱他,之后夏曦雪失去记忆,追求小凯,小凯怕曦雪后来恢复记忆恨他,拒绝曦雪,强迫自己不爱她,不想她。曦雪恢复记忆后与小凯老死不相往来,之后小凯大病一场,曦雪骗不了自己,还是很爱他,经常去看望他,后来两人说清误会,终于在一起。
  • 柯南之完美人生

    柯南之完美人生

    一个宅男莫名其妙穿越到名侦探柯南的世界,变成了白马探。为了不再变成一个混吃等死的废宅,他决定,这一辈一定要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什么才是完美的人生呢?当然是那种能够面朝大海,日到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
  • 皇妃倾城:帝君,三世宠

    皇妃倾城:帝君,三世宠

    “这天地将所有大爱给予他人、他物,留于我只剩淡漠。”她漠然说道。而他却只说:“那我把自己给你。”她将世间万物掌于手中,翻手为云;他默默在身后步步为营,只为夺某人心……
  • 武神天骄

    武神天骄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王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意外穿越到云天大陆的杨光,面对一个妖兽纵横,强者为尊的崭新世界,他将何去何从?元气纵横三万里,一剑锋寒十九洲。既然老天让我来到云天大陆,那我便要做这云天大陆的唯一真神!
  • 时光告诉我,爱一直都在

    时光告诉我,爱一直都在

    青春,是场懵懂、无知、不懂爱为何物的岁月。但它却充满着力量,斗志和信心。对于林希来说,她是的青春便是如此。直到高考结束后,她的青春岁月发生了巨大改变.....
  • 兰溪怪谈

    兰溪怪谈

    本短篇集所选故事皆为近三四年之内创作的故事,故事背景有中有外,除《箱子》外,风格皆为悬疑、灵异、幻想类。故事情节曲折,节奏明快,不炫技,不内涵,单纯的只为故事而故事。读者诸君若是想在本文中寻找人生之意义,生命之奥秘,定会大失所望,但若是打算茶余饭后,等车无聊中杀杀时间,则定然不会失望。
  • 翠屏集

    翠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玉奇缘之绝色美男不是人

    古玉奇缘之绝色美男不是人

    当招摇撞骗的现代江湖术士遇到单纯呆萌的古代千年男鬼“跟我走,少不了你吃香喝蜡”——某无良神棍“我不吃蜡的……”——某单纯男鬼
  • 幻变时空

    幻变时空

    影回大陆之上,存在着令人听之战栗的冥族,自万年前的坤兵时期,两大神族神秘消失,天机神族的覆灭,冥族的莫名离去,留下了“万年之内,不踏影回”的承诺。影回大陆之上,皆被湮冥所占,湮冥者的诞生,须追溯到三大冥主出手把女娲神境的封印打破之时,冥族亿万冥种大军冲进女娲神境之际,血光四溅,在人类灭亡的最后一刻,天空闪现一座无垠大殿,遮天避日,仙气缭绕。一刹那冥种死伤无数,待到冥种尽数湮灭,仙宫拋物,一古朴书简,名曰《湮冥者录》,人类逆变,湮冥者现世。
  • 鬓云香腮雪

    鬓云香腮雪

    前世,姑父跟她说:“初瑶啊,你年纪还小,将军府总要有人打理,我们都是你的亲人,对吧?”于是姑父一家占去了她的府邸。嫁人时,姑妈和她说:“初瑶啊,你看你和梦竹如同亲姐妹一般,让她陪你嫁了如何?”于是表妹抢了她的男人。当一切回到十五岁,她从将军府踏入花轿之时,她叶初瑶只有一个念头。全部,她都要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