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
许多家庭自从孩子上学后,便“一切以学校为中心,万事以升学为目标”。家庭教育绝非督促孩子做作业,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绝非从属。
首先,家庭不是学校的下属单位。第二,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第三,父母与老师是合作关系,不是一方支配另一方,父母与老师是平等的,父母不是老师的秘书,更不是眼线。
那么,父母与老师如何才能积极合作呢?
具体指导
1.就父母而言
1)主动积极地学习教育知识。教育不只是学校老师的事,父母也是教育者。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要学习必要的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家教水平。这样做,既为学校教育打了最好的基础,同时也做了最好的配合。
2)全面客观地认识孩子。父母自己必须对孩子有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认识。许多父母听风是雨,最大根源就在于自己对孩子就没有全面了解。
3)客观对待老师给予孩子的评价。因为对孩子其他方面了解得多,认识得全,父母应该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平时在家的情况,让老师能够对孩子有更全面的了解。
4)积极回应老师。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也好,通常情况下的交流也好,父母的回应要积极,而不可消极被动。对于老师的评价(其他人对孩子的评价也同样),不可完全不信,也不要听风就是雨,不可盲目行事。
切忌包庇或盲目听从,只有主动客观地了解真实情况和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教育措施。如果事实证明,老师的评价是片面的或与实际不符,有必要与老师取得联系,告之真相,不要任由老师对孩子产生误解。
对于这方面以及整个教育事务,我们千万不能完全依赖老师,也千万不要抱怨老师。老师们每天要面对许多孩子,处理许多事务,因此父母主动的参与和积极的回应不仅是对老师的帮助,也是确保更好地教育孩子的有力保障。
5)主动积极地与老师沟通。父母要有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意识,不要等到老师想起来了,或孩子有问题被叫到学校再与老师接触。我们必须了解,在目前的教育现实下,老师们要教的可远远不止一两个孩子,主动与老师沟通要比被动地等着老师召见,更有利于家校合作。
2.就学校和老师而言
1)指导父母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就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而言,老师因受过专业教育,接触更多的教育实际工作,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指导父母进行日常的家庭教育。
2)客观地陈述孩子目前的状况。在评述孩子状况时,心态应平和,语气要缓和,陈述要客观。切忌抱着告状的心态,这既不是老师应有的心态,也不符合师者作风。
3)明确指导父母如何做。在讲述孩子目前状况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目的要明确,即明确具体地指导父母就孩子现状应做哪些工作。当然,这些工作一定是科学的,符合教育原则的。
切忌讲完孩子现状后就没下文了。否则,一些欠缺教育知识的父母就只会责难打骂孩子,这就失去了找父母沟通的意义。
毕竟,老师与父母合作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进步,而不是在于让孩子受到惩罚。
改变观念
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教育绝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存的,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活动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建立家庭教育整体观,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性的保证。
家庭教育整体观,简言之就是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在这三部分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替代不了的。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有原则地合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进一步扩展、深化和系统化,两者应积极合作,共同培养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合格公民。
在内容、形式与方法上,这两方面是互补的。在内容方面,学校教育着重智力与技能,家庭教育注重道德教育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在形式上,学校教育更具计划性、组织性,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个性化,更有针对性;在方法方面,学校教育方法更具系统性,而家庭教育方法更贴近生活,更生动灵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相互合作,发挥双方各自优势,补充另一方的不足:
家庭方面,父母们应努力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还应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努力在教育的态度、评价和处理方式上和学校保持一致(但对学校教育的不足不可盲目服从)。
学校方面,应给予家庭教育理解与支持,并给予科学的指点。比如,学校可以利用其教育优势,有计划安排心理学、教育学培训,或邀请成功父母开设讲座,动员学生父母参加,以便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帮助父母们提升教育能力。
双方合作上,学校方面与家庭方面应保持信息沟通,经常地、及时地保持联系,针对孩子们更全面、更具体的情况向对方提出合理的教育要求,使家庭和学校成为合作教育的连续统一体。学校与家庭既相对独立,又都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到不仅要着眼孩子,也要着眼社会。
2.家庭教育通过对社会教育进行筛选、调控和利用,补充自身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和调节器,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对于复杂的社会信息,父母们应通过筛选、调节、控制和利用,避免不良信息对孩子的伤害,并教育孩子进行正确的信息辨别、判断和获取,提高孩子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一方面,家庭教育要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拓展孩子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与见识,培养各方面的兴趣与能力等。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使孩子在走上社会后,仍能自觉主动地通过各种社会教育途径,比如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