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
看过电影《死亡诗社》的朋友,一定对电影中的情节印象深刻。
陶德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在他前面坐着死气沉沉的校长,身旁坐着唯唯诺诺的父母。校长面无表情地拿出文件,对陶德说:“如果没有什么要修改的就请在上面签字。”难过至极的陶德意欲说点什么,只听得父母急不可耐的声音:“好了,我们受够了,快签字!”
影片讲述的虽然是20世纪西方教育,但对现代教育依然起着警示作用:落后的学校教育与盲从的父母,共同扼杀了孩子的个性、潜力甚至是道德。
普遍现象
让我们了解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看看父母和学校是如何“配合”的。
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向仍然是升学。升学唯一的条件考试成绩便成了学校老师、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同时,在学校老师和所谓大环境的影响下,父母也变得“唯学校是从”、“唯分数是从”。
于是,家庭成了“学校的代理机构”,甚至简直就是第二学校,父母变成了老师的秘书、眼线……孩子们的天赋、潜能、个性、兴趣、实际能力、创新精神等真正有价值,社会真正需要的素质就这样被落后的学校教育和父母们的盲目扼杀了。
反省
清醒地认识学校教育的状况,对此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避免盲从是必要的。盲目迎合必定会付出极大代价。父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监督者和促进者,而不是毫无头脑的盲目追随者。
父母应与老师互动,而不是唯命是从。许多父母对孩子没有客观的认识,老师说孩子好,特别是成绩好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不足;如果老师说孩子不好(多数是指学习成绩),就认为孩子一无是处。
如此片面而有失公正的评价是害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将不再重视道德品质、实际能力等;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有失客观的评价必然严重伤其自尊,而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也可能被埋没。
还有少数父母,一听老师说孩子表现不好,马上回家操家伙打人,误以为这就是对老师的支持和对学校教育的配合,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又是多么无知的做法。
认识现实
再也不要做落后教育的帮凶,否则便是对孩子的残害。就让我们从认识目前学校教育的不足开始:
1)教育内容侧重书本知识,缺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偏重智育,轻视德育。
2)教育方向注重应试,而非能力培养、道德与人格建设。
3)教育模式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发展空间,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孩子的“服从意识”,而不是“创新意识”。
4)教学方式僵化,多为填鸭式、死记硬背。
5)学习方式讲究死记硬背,不注重发现问题,只注重解答问题。
6)一味学习书本知识,缺少社会实践教育。许多学校为了升学率,甚至大搞封闭教育,使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造成中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导致年青一代缺乏社会责任感……
目前的学校教育普遍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应试教育这种片面取材的指挥棒仍在,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局面就不会改变,素质教育就只能停留在表面。
客观了解并认识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才能更好地调整家庭教育,有效避免盲从。
改变观念
任何一种社会形式的教育都受许多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制约,相比之下,家庭教育要灵活得多,也更有针对性,足以弥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空缺与不足。
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家庭教育的作用绝不仅仅是配合学校教育,更要起到弥补和完善的作用!
目前的学校和社会教育主要偏重知识教育,对各种能力的培养、品德教育等非常欠缺,而这些却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社会用人的关键指标。正因为这样,目前各级学校教育都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严峻现实,其中也包括大学教育。父母们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完成多年学校教育并不等于一定被社会认可。
因此,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大学毕业就失业时,再来傻眼!当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些问题会逐步得以改善,但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的,这一职责就落到了父母身上。我们必须在学校教育职能健全之前,尽最大努力填补这些空白,而不能听天由命。即使日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得以大力发展,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可替代。
反省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父母与老师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今这一点已基本成为了广大父母的共识。但遗憾的是,父母和老师对家校合作存在许多误解,致使在表面的合作下,产生了严重问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并未产生应有的积极效果,反而导致恶性循环:老师“告状”,父母“责难”,孩子受罪。
看来,非常有必要对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以及双方如何合作进行一番正确认识,我们将在下一篇中详细讨论。
家庭教育不该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更不该成为第二学校。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重复,也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不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自成体系,在许多方面与学校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提高认识
一方面家庭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另一方面父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影响者和合作者。
1)教育内容方面,家庭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道德教育、人格建设。而目前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在道德教育、性格培养、人格建设等方面有所不足,在这个层面上,家庭教育无疑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2)教育方式而言,家庭教育能够更有效地因材施教,这一点是目前学校教育很难真正做到的。
3)教育方法方面,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灵活丰富,更加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孩子接受。
当然,比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具系统性和计划性。而且,学校教育中的集体学习与生活,也是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
认清目前学校教育的不足,绝非完全否定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但我们也不可迷信学校教育。客观地了解目前的学校教育,为的是一方面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一方面理性地与学校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更好地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