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例子
2006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曾以辽宁普兰店市高考理科状元身份走进北京大学的武小锋,毕业后因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无奈回到老家卖糖葫芦。此事经媒体报道,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大连市人事局为其提供了工作。然而,又有多少大学生有武小锋这样的运气,能够在媒体的影响下受到如此特殊的照顾。
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陆步轩,这个长安县鸣犊镇的农家少年,也曾是县里的高考文科状元。毕业后也因为工作失利不得不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并在2000年,租房子开起了肉店,成了卖肉的屠夫。
曾有专家评论说:市场经济下没有“丹书铁券”,高学历与高能力不能画等号,人才的概念要变一变了。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社会上流传着“大学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就更低了。面对艰难的就业过程,有的大学生甚至提出了“零工资就业”,却依然遭到了用人单位的拒绝。
举例说明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年、20年,甚至50年缩短到5年、3年、1年。学历已不再是社会取材的首要条件,也不再是必要条件。正如福特公司CTO(首席技术官)路易斯·罗斯所说:“在你的职业生涯中,知识就像牛奶一样是有保鲜期的,如果你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那你的职业生涯便会快速衰落。”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也曾对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的文凭是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3个月。要想在这里工作下去,就必须知道该学什么。如果不知道该学习些什么新东西,你的文凭在这里就会失效。”这位总经理的观念代表了现代社会的用人标准:文凭只是敲门砖,不断学习才是开锁的钥匙和向上的阶梯。进入社会后,年轻人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员工总动员》
认识现实
从教育部统计公报中可知: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已达到23%,个别地区已超过50%。按照教育学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划分: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阶段,达到15%为“大众”阶段,超过50%进入“普及”阶段,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学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提高认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大学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也不再是所谓的社会精英,而是普通学生。大学生原有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社会对人才的高学历要求将逐渐被高素质、高能力的新要求所取代,大学文凭再也不是就业通行证,更不是孩子前途的绝对保证。
相反,如今大学毕业生年就业率不超过70%,每年都有百万大学生待业,不论对社会还是家庭,这无疑都是一种损失。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国家正在调整相关政策,大学教育也正在改革之中。作为家庭教育实施者的父母,也必须重新认识“大学教育”,改变成才观念,更新教育目标,将孩子培养成真正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具体指导
1.改变就业观
一方面,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的身份随之发生变化,就业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正在减员增效,大量富余人员下岗分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在精简压缩。
我们要改变那种只有当国家干部、进白领阶层、端事业单位铁饭碗才算就业的狭隘就业观,树立广阔的现代就业观。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只要具备就业条件,无论是国企、外企、私企,还是从事个体经营;无论工作地点在农村、城镇、城市;无论固定职业,或临时职业;无论在现有岗位上工作,还是在自己创造的新岗位上工作,都属于就业。面对激烈竞争和社会变革,好高骛远是不切实际的,虚心务实、脚踏实地才能抓住机会。
2.更新人才观
社会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国家培养人才也是这样的。人才不等于高学历,更不等于文凭、证书。我们不该以功利心态培养教育孩子,更不该以偏见看待社会职业。我们应认识到“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要人做”、“世上千百行,行行出状元”。
不论哪一行,都需要努力付出、兢兢业业、不断进取才能崭露头角;不论哪一行,只要认真工作、勇于创新,行行都能出状元。如果抱着一纸文凭,不再努力,眼高手低,同样一事无成。
如今的大学生,以及广大父母对此要有充分认识:上了大学不是万事大吉,而是一切的开始,大学毕业也只是人生的起点,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依据孩子的潜能进行特色培养,即使不上大学也一样有出息。
在如今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多元化社会,要求终身学习和创造精神,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或学历有多高,而在于脚踏实地、不断学习的作风,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关于成才观我们将在第十三章“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一节中详细讨论)。
3.调整教育目标
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一个问题凸现,那就是大学生就业压力陡增。回顾二十年来大学生就业走势,也能看出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择业处处长,对历史变化作了形象的解释,他说:社会大背景的变化、国家建设中心的转移、特别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使得毕业生就业必然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将进入普通劳动者行列。
现如今,大学教育既不是成才的必然道路,更不是一劳永逸。我们不能再将孩子的培养目标简单地定为“上大学”。
4.调整教育内容
学历证书不再是,也不该是立足社会的通行证,而是一块普普通通的敲门砖。许多专家一致认为:文凭热已逐渐降温,几年之后必然降至正常温度。
如今,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一改过去注重文凭的做法,更加注重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因此,想要孩子立足社会得到发展,“重智轻德、重成绩轻能力”的做法已不再适应社会要求。我们应大力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内在素质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些才是孩子不断前进的最好保证。
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我们还须摒弃功利思想。上大学既是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也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内涵,而不要将上大学与“功名利禄”、“飞黄腾达”作以不切实际的联系。
上大学不再是“成为精英、立于人上”的桥梁,而只是人生成长的一种方式。至于孩子的前程如何,更需要的是知识、能力与坚强的意志,他们的人生是否快乐、幸福,需要的是端正的人生观和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