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倡导“以终为始”;现在,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在号召“结果第一,过程第二”。号称“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胜任就是意味着无论如何,拿出满意的结果才是硬道理,否则努力再多也只是在做无用功!
11功劳重于苦劳,结果证明价值
用结果证明你的价值,所有的做法只以结果为导向。
在这个越来越讲究速度的快节奏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像上紧了的发条一样不停地旋转着、奔忙着。处理事情速战速决,面对问题不加考虑就作决定,看到决策大笔一挥就通过,很难想象,这样处理事情的方式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我们每天都在看似很忙的工作状态下做着各种各样的事务,可是最后一盘算,很多天来并没有做成过几件事,更不敢保证说哪件事做得无可挑剔。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只是要求自己尽量地少出差错。
联想集团的理念是:“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企业将重视结果作为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了结果和达成目标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做事,更要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好,力求有一个好结果。试想,如果我们每天都做大量的事情,解决众多的问题,却一个结果也没有落实,每件事、每个问题都有头无尾,那还是说明没有做完事、没有解决掉问题。这样搁置的问题和工作就要留到第二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继续解决,这样不断重复解决残留的问题和工作就会严重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所以,把事情做得有结果,对问题有个明确的答复,对我们的工作很重要。
很多企业都把业绩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目标,业绩就是一种结果。那些在职场上只顾穷忙苦干的员工越来越得不到认可和欣赏,而让业绩出色、效率倍增的聪明的工作方法才是每个职场人所需要学习的。
结果第一,过程第二
英特尔公司有六条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其中最核心的观念就是注重落实结果。
英特尔公司将过程放在第二位,最看重的是结果。他们不会花十年的时间想一个全世界最完善的方案,而是要始终做得比别人快、比别人好。
西方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一种称为MBO的员工评价方式,其核心就在于重视结果而不是过程,重视“功劳”而不是“苦劳”,也就是更加看重员工的绩效。
英国杰出的科学家巴贝吉是电子计算机研究的先驱者。他发明了一种能计算多项式的机器——差分机,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计算机自动运算的思想,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计算机设计图纸和手稿。
巴贝吉有很高的天分。进入大学不久,他在数学上的造诣就超过了数学教授。他对数学有特殊的敏感,他从一个梦中得到启发,研制了一台计算多项式的差分机。他从自动提花机中得到启示,通过用穿孔卡片的方法给计算机下达指令。这种让机器自动运算的卓越思想,是现代计算机的灵魂。
但是,巴贝吉孜孜不倦研究了几十年,终其一生,却只造出了一台小型差分机而已。他曾不遗余力地从事大型差分机的研究工作,耗费了银行家父亲留给他的大笔遗产,也耗费了英国政府给他的大笔资助,最终却一无所获。
同样地,他从事解析机的研制工作长达四十年,但是最后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除了留下画有几百万个零件的图纸和一大堆科学史家可能感兴趣的笔记外,巴贝吉始终没有造出一台真正的计算机。就研制“自动计算的机器”这个目标而言,他可算得上毫无绩效。
而实际上他不是造不出来,瑞典人中茨在巴贝吉的基础上,仅仅用两年的时间就造出一台差分机。这台机器在巴黎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巴贝吉完全有可能设计并制造出有相当计算能力的机器来。
巴贝吉的失败有种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巴贝吉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对大型差分机的设计,总是精益求精,完善了还要再完善,修改了还要再修改,改进了还要再改进。
每一次,他的修改还没有完,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制定新的目标,于是马上转而研制更高级的解析机。初战没有告捷,就又摆开阵势,开辟规模更大、任务更加艰巨的第二战场。第二战场还没有正式打响,又有新思想开始在大脑中酝酿,思想如一匹永不停蹄的快马,不断地向前冲锋,而一点也不顾及其他方面。他的战线拉得太长,而精力、财力显然是非常有限的。
巴贝吉设计的机器远远地超过了当时的技术能力,他所制定的目标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精力和财力。所以,他的设计虽然相当出色,但是机器却没有造出来。
业绩才是硬道理
当企业从业绩的角度评价每一个人、评价每一项工作的时候,至少需要清楚两个状态:工作前的状态和工作后的状态。也就是当企业投入了资金、时间、人力等诸多资源之后,它一定需要通过这种投入获得某种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业绩”就是一种比较,就是一种在投入和产出之间所进行的比较。投入得少,产出得多,就有“业绩”,而这样得出的比例越大,业绩就越好;反之就意味着没有业绩,或者是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业绩对员工和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要蒸蒸日上,需要好业绩,员工实现卓越也需要好业绩,没有业绩,一切都免谈。一个员工每天辛苦努力工作,如果没有业绩,公司不赚钱,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
所以,作为一名员工,无论你曾经付出了多少心血,作了多大努力,也不管你学历有多高,工作年限有多长,人品是如何的高尚,如果你拿不出业绩,那么老板就会觉得他付给你薪水是在浪费金钱,你的结局也就不言自明。
现实就是如此,千万不要因此而责怪老板和企业薄情寡义。一个员工,必须要把努力创造业绩,为老板和企业谋利当作神圣的天职、光荣的使命。非如此,便纵有千般好,万般优,归根结底还是等于零,因为,业绩才是硬道理。
完成任务≠结果
在职场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候员工并非不尽力,但企业仍旧得不到结果,销售量下降,质量波动,人心浮动,没有业绩。公司对员工自然很不满意,而员工们也在疑惑:我这么努力,且“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什么老板还是不满意?
这就是我们很多员工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完成“任务”就是完成了“结果”。
事实上,老板交代你的任务就是要你得到结果,而不是任务本身。很多时候,任务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完成任务其实只是实现结果的一个过程,但在因果逻辑上,他的确已经完成“任务”,即使没有达到你的要求。这种矛盾,会导致下属甚至整个公司都在找理由推卸责任,下属找理由对付上级,上级找理由对付老板。因为只要完成了任务,员工就有一万个理由来说明,没有完成结果不是自己的责任。
打个比方,你的上级让你去某个地方选择一个办公地点,你去了以后,发现该地方已经全部出租,然后你回来汇报给你的上级,这就完成了任务。但是谈到结果呢?似乎除了“租不到”这样的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再没有别的了。同样地,如果你来到这个地方,发现该地方已经全部出租,你进一步去考察:有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在附近是否还有满足类似条件的办公地点?
然后将几个方案提交给你的上级。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区别?
可见,任务是别人给予的批示,按照固化的思维方式去工作,成果是好还是不好,就另当别论了。而结果是经过自己努力而实现的好的成果方式。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只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我们永远都要锁定“结果”这个目标,而不是完成任务这个“程序”,因为“完成任务≠结果。”
劳苦未必功高
一个人在某个企业工作,绝不能以从事工作的时间长短论英雄,更不能以自己付出的劳动量多少向组织和领导者邀功请赏。要看你办事的效率高与不高,要看你善不善于从实践中积累经验,要看你能不能不断提出提高工作成效的意见和建议,要看你会不会经常抓住机遇,要看你能不能不断创新,创造出有价值的实际贡献。
据说,有一位将军跟随古罗马皇帝哈德良长年征战。有一次,这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晋升,便来到皇帝面前提要求。“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说,“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十次重要战役。功劳也算是顶呱呱的吧。”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才有着很高判断力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便随意指着拴在周围的战驴说:“看看这些驴子吧,它们至少参加过二十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这样的道理:工作经验与工作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真正标准。一个人有没有功,功高与不高,并不在于你辛苦的程度和工作时间的长与短。功高在于成效,在于所创造的价值。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付出的劳动量越少、从事的时间越短、效率越高,才是功劳越高、价值越大,才应当进行肯定。相反,如果一个人付出的劳动量越大,从事的过程越长,而且效率低,甚至是毫无成效,就没有什么功劳可言。如果对那些仅仅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而无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人,硬要说他“劳苦功高”,恐怕不仅对他本人是一种不实的功绩高估和讽刺,也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歪曲,更是对那些工作卓有成效的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和打击!
把能力转化为业绩
在这个以业绩为主要竞争力的时代,没有能力改善公司业绩,或者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是没有资格要求企业给予回馈的,因为这种人恰好是公司打算“去掉”的人选。
1993年,郭士纳就任IBM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他在一份备忘录中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中有些人多年效忠公司,到头来反被宣布为‘冗员’,报刊上也登载了一些业绩评分的报道,当然会让你们伤心愤怒。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在要大量裁员的痛苦之时上任的,我知道这对大家都是痛苦的,但大家都知道这也是必要的。”
不解雇政策是IBM企业文化的主要支柱,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认为,这样可以让每个员工觉得安全可靠。郭士纳裁员却是动了手术,辞退了至少三万五千名员工。
裁员行动结束后,郭士纳对留下来的雇员说:“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为公司工作多年,薪水太少了,职位升迁太慢。你必须拿出点成绩来让我看看,得给我创造出最大的效益。现在,你是否继续留任,就看你的表现了。”
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整顿和改革,郭士纳在短短六年中重塑了IBM这个曾是传奇式偶像企业的美好形象,使之走上了重新增长的复兴之路。
现在,很多岗位看重的是业绩,业绩决定一切。因此,把能力转化为业绩最重要。
努力做事,更要做成事
台湾有位保险界奇人,他的核心理念就是把身边的每个人都视为自己的“准客户”。
他家距离火车站非常近,他每天都会来到火车站售票厅排队,他也不知道自己去哪里,他的旅程决定于排在他前面的人。
他会想方设法与前面的人聊天交谈。在排队的过程中,他就会同前面的人熟悉起来。临到他前面的人买票说“高雄”(或其他地方)时,还没等前面的人说完,他马上说“两张”。于是,他就随着前面的人去了高雄。一起买的票,座位自然在一起。台北到高雄的一段时间,就成了他销售保险的时间。下车时,他已顺利做成了一笔保单。
回家时,他又重复上面的做法,在高雄到台北的回程中又是一笔保单。
正是由于他把每一个人都认定为他的客户,所以他的销售业务几乎从未受到过挫折,销售业绩总是处于顶尖的地位。
如果在内心里有做成事的强烈意念,或者想象着事情已经成功,那么做成事的概率就会很大。反之,如果对事情的结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成做不成似乎与自己无关,那么结果很可能就会做不成。做事努力是必须的,而把做成事的意念强加给自己更为重要。
做无用功的人无法胜任
有些人可能在一家公司待的时间很长,付出的辛劳也很多,便认为自己给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业绩,理应享受升职或加薪的待遇。殊不知,劳苦未必功高,功高应该取决于成效和价值。
沈萍是一家公司的电话接线员,她负责与公司的潜在客户进行电话沟通。刚进公司时,老板也曾表示过,是否留住客户,并不与沈萍的工资直接挂钩,她的工作主要是给来电咨询的人们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并建议他们与公司销售部门联系。部门经理也曾对沈萍的工作给予了不少指示。比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介绍本公司的产品等。沈萍暗自庆幸,自己有了一份稳定而又轻松的工作。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沈萍发现,自己的工作果然非常有“规律”,一点也不费脑子。她心想,也许自己成不了一个开拓型的人才,适合自己的就是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反正也不指望得到提升,但只要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保住这个饭碗应该是没问题的。
然而,万万没想到,工作两个月以后,部门经理对沈萍提出了警告。
部门经理质问沈萍:“客户们都反映,你们公司接电话的那个小姐态度冷淡,对业务知识不熟悉,工作态度不认真。沈萍,你知道吗?因为你的原因,公司丢了多少客户?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公司只能解雇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