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1章第5节婉言说利害、明大义 (1)
纸不捅不破,话不说不明。尤其当关乎国家兴亡,不得不陈明利害时,说话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历史上有许多忠臣执法严明,铁骨铮铮,看见国君的过失之处,挺身而出,忍辱负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直言进谏。然而遇见冥顽不灵的君主,不懂得说话的技巧,空有一身忠肝义胆,只会招致祸害,而于事无补。但有一些人却谙熟官场之道,懂得婉言巧谏,这样既能达到陈奏时务的目的,又能保全自身。
一次,两个道士互争尊长,各立门户,私结党羽。其中一个门派勾结宫中宦官和通事杨惟中,捕捉并虐杀另一门派的道徒。耶律楚材执法严明,不避亲贵,竟把杨惟中也收捕讯问。宦官畏忌在心,反而控告楚材擅捕大臣,又扯出另外一些违制之罪。窝阔台大怒,竟把楚材囚系治罪。不久,窝阔台自悔失策,下令释放楚材。楚材拒不让松绑,并进言道:“臣备位公辅,执掌国政,大汗初令囚系老臣,想来有可治之罪,应当明示百官,论述不赦之理。如今释臣,是我无罪,也应明示无罪之由,岂能轻易反复,如戏小儿。这样下去,国有大理,何以执行!”这真是临之以威,竟使朝中众臣相顾惊愕。窝阔台竟也开明,只得认错,说道:“朕虽为帝,难道就无过失之举吗?”然后,再三用温言抚慰。楚材趁此机会,陈奏时务十策:一、信赏罚;二、正名分;三、给俸禄;四、官(任用)功臣;五、考殿最(考查官吏优劣);六、均科差(调整赋役);七、选工匹;八、务农桑;九、定土贡;十、制漕(水)运。这十件政事因皆切合时务,准令悉数施行。
蒙族饮酒之风甚盛,窝阔台更是嗜酒如命。登位之后,竟然天天与大臣酣饮,不醉不休。耶律楚材屡谏,窝阔台不听。后来,楚材拿着被酒浸泡腐蚀的酒器铁口,启奏说:“酒能腐蚀铁器,何况五脏!”话说得动情且深刻,使窝阔台幡然醒悟。他对着近臣夸赞说:“你们爱君忧国之心,有像‘长髯人’的吗?”于是一方面赏赐楚材金帛,一方面下令近臣:每日只能进酒三盅。
魏征先后向太宗陈谏200余事,数劝太宗以隋之为鉴,全面影响了唐太宗的政治思想,为贞观之治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李世民执掌朝政后,立即传召魏征。作为李建成的亲信下属,众人都替魏征的性命前途捏着一把汗。但魏征却并不惊慌,坦然前往。李世民一见魏征,劈头责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面不改色,从容答道:“如果先太子早听从我的建议,就不会有如今的下场。臣下各为其主尽忠,我为先太子出谋献策,这有什么过错呢?春秋时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但他在做齐桓公哥哥公子纠的师傅时,还曾用箭射中公子小白(即齐桓公)的带钩。”李世民听后,无言反驳。他也早就听说过魏征多才善辩,现在又听他引用管仲相桓公的典故,言语坦率,态度不卑不亢,不禁对他的耿直产生赏识和器重,满腹的嫌怨也消去了大半。随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掌管文书之职)。登基称帝后,李世民又提升魏征任谏议大夫,这是专门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
面对太宗的劈头问话,魏征借古喻今,不卑不亢,说明事理,加上太宗是位明君,从而得到赏识和重用。
太宗即位之初,国家经过隋末****和平定割据的战争,元气大损,民生凋敝。唐太宗日夜忧心,经常召集大臣一起讨论前代的治乱兴衰历史,他感叹道:“如今正当大乱之后,天下恐怕一时难得治理好啊!”
魏征上言分析道:“百姓历经战乱,愁苦不堪,这样就容易教化。这就如同饥饿的人要准备食物,口渴的人要寻找水源,来得更快。”
太宗听后仍然摇头,“古人早就说过,善人治理国家,也需要百年功夫,才能克服残暴,免除杀戮。”
魏征接着说:“那并不是指圣明之人而言。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发出声音一样,很快就会有回声,一年之内必能见到效果。如果三年才见成绩,那已经是太晚了。”
宰相封德彝听了魏征的话,很不以为然,对太宗说:“魏征所言,不过书痴说梦,只会扰乱国家,陛下切莫轻信。自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刻薄奸诈之徒,越来越多。秦时用严刑峻法,汉代又行王霸之道,都想治理好天下,却都没有成功。”
魏征反驳封德彝说:“五帝和三王不必交换百姓来施行教化,照五帝的方法就能实现五帝的政治,照三王的方法就能实现三王的政治,要害在于怎么办。黄帝讨伐蚩尤,经过70次战争,平定了乱事。九黎作乱,颛顼就讨伐他们,得胜之后天下也就平定了。夏桀胡作非为,商汤将他赶走。商纣残暴无道,周武王起兵讨伐他,商汤和武王都亲眼看到了太平。如果说自三代之后,人心一天比一天奸诈,再不会回复到敦厚朴实,那么到今天岂不都变成鬼了,还如何谈得上治理国家呢?”
魏征转向太宗继续说道:“臣以为,隋朝之所以短命而亡,是由于扰民太甚。我朝新立,虽不如隋时富裕,但天下安定,人心思治,这是陛下很少扰民的结果。总结隋亡的教训,就是静之则安,动之则乱。如果百姓想休养生息,而朝廷却要征发徭役,百姓生活困顿而要他们负担很重的赋税,国家的衰亡就会因此而起。当今之政,应当偃武修文,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减省刑罚,让他们致力于农耕生产。这是达到国家治理的根本所在,请陛下慎重考虑!”
唐太宗听完魏征一席话,连连点头,坚定了信心。他毫不迟疑地决定采纳魏征的建议,偃武修文,以诚信治理天下。
唐太宗曾经说过:“君主理政,事务繁多,如果一人独断,是不可能处理好的。”再明事理的君主,也有过失之处,如果没有人巧言说服,摊明道理,长此以往,他只会受到蒙蔽,对国家只会有害而无利。
魏征日渐受到太宗的信任和器重,招致一些朝臣的嫉妒,太宗左右的亲信大臣中有人诬告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太宗派温彦博去查办,结果不是那么回事。温彦博向太宗汇报说:“魏征作为臣子,不能检点自己的行为,远避嫌疑,所以才受到这种没有根据的毁谤。这是应该受到责备的。”太宗便让温彦博去警告魏征要引以为戒。
次日,魏征上朝对太宗奏言道:“臣听说君臣一心,叫做一体。君臣上下以诚相待,才能使国家达到治理。哪里有丢开大公无私的精神,只在检点行为上费心思下工夫的!如果朝廷上下都走这样的路,国家的兴亡就不能预料了。”
太宗听了一惊,说道:“朕明白了。”
魏征叩头又说:“臣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而不要让臣做忠臣。”
太宗有些不解,问道:“忠臣和良臣有不同之处吗?”
魏征回答:“古代尧和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桀的臣子关龙逢、殷纣的臣子比干,就是忠臣。良臣本身享有美名,君主获得光辉的声誉,子孙相传,国运无穷。忠臣本身遭难被杀,君主落得个昏庸残暴的恶名,国亡家灭,只不过取得个空名罢了。这就是良臣和忠臣的区别。”
太宗听了连声称:“对!对!朕再问你,君主走什么途径才能明智,犯什么过失就会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