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住院期间应注意什么
术后早期(24小时内)病人应平卧床上,少活动。一般来说,术后前3天尽量在床上为好,3天以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下床走动。关于这一点,应根据您自身的情况听从医生的意见。至于能否洗澡,还是请忍耐到拆线后再洗。出院后几乎可以与普通人一样地生活,不用愁眉不展,应抱着开朗的心情住院。
植入起搏器的手术一般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因此,病人手术中和手术前后都是意识清醒的。按各医院的情况,植入起搏器之后,为了护理手术伤口和使插入的导线固定在心脏内恒定的位置上,有时需要将埋入起搏器一侧的上肢固定,并在心电图仪监测下在床上静卧几天。另外,为了固定导线,埋入起搏器一侧的手臂在1~2周内最好不要高举起来,但轻微的活动手臂是没有问题的。导线植入后1~2个月便可以稳定固定。但还是提醒您,不满1~2个月时导线前端较易从心脏组织中脱落或脱离开,因此,手术以后一段时期内,埋植起搏器的那一侧上肢要尽量少活动,以防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和/或电极导线发生移动。安装起搏器后前3天要卧床,7天内不要剧烈活动,以防导管电极未被包埋牢固而发生脱位,需要再次手术。术后及术中要注意避免切口污染,术后最好应用抗生素3~5天以预防感染。每天安静时(特别在早上起床时)数脉搏,然后记在小本子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出院前,您还要复查心脏X线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以确认起搏器的安装和工作都正常。
安装心脏起搏器出院后患者应注意些什么
安装上一个质量可靠的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立即转危为安,心跳可按起搏器设置的脉冲频率进行跳动,生活即可和正常人一样。但尽管如此,仍不能放松警惕。
(1)因起搏器是一个高精密度的仪器,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在高压线下、强的电磁场内、发动机上都会对起搏器发生大的影响,使其频率发放不正常而影响起搏功能,因此不要在以上场合下工作或生活。
(2)起搏器不能与硬物碰撞,否则会损坏起搏器而失去正常功能,造成险情出现。如有一病人,装起搏器后在上班路上不小心跌倒,正好起搏器碰在石头上,病人立即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经立即更换起搏器后,方转危为安。
(3)起搏器的电池都有一定的寿命,当电池将要耗尽时,要立即更换起搏器,否则会因起搏器失去功能而出现危险。
(4)术后应当定期去医院复查,以了解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特别是使用时间较长、脉冲器的电池快要用完的时候,更应经常去复查,以便及时更换脉冲发生器。
(5)应在每天同一时间数脉搏,可以在早上醒后未起床前,也可以在其他时间。但要坐下来安静几分钟后再数脉搏,要数1分钟,并记录下来。如果每分钟脉搏数低于起搏器规定值5次以上,应立即告诉医生,这可能是起搏器电池快耗尽,应更换脉冲发生器。
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如何护理认真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防止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1)体位:对于植入人工心脏埋藏式起搏器患者过去的做法是术后绝对卧床1周,并限于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植入起搏器的同侧肢体要求绝对制动,试图通过限制活动,防止电极移位。我们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患者术后久卧病床,制动过久,心理负担加重,且肩关节不能活动,易造成肩关节粘连。在早期开展埋藏式起搏术后护理中,曾发生过此类并发症。通过改进护理方法,采取了术后24小时内保持卧位,限制活动。24~48小时后嘱患者取半卧位,72h后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皮肤护理:后次日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皮肤色泽及局部有无血肿。对于体质消瘦或胸部皮下脂肪少的患者,起搏器埋藏后局部皮肤张力大,易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影响切口愈合,以至起搏器移位漏出皮肤。
(3)起搏器的保护:对于体质消瘦或胸部皮下脂肪少的患者,可在体外使用起搏器托带。出院后应指导患者在自我皮肤护理时,注意一只手固定起搏器,另一只手清洗皮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早期用力后造成起搏器移位。
(4)术后心电信息监测:安装起搏器后,尤其是术后24~48小时应予心电监护。若监测心率低于额定的起搏心率应考虑以下问题:①有起搏信号但其后无心电信号,提示电极刺激心内膜出现的心内膜水肿,导致起搏域值升高的可能。②起搏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有电极固定不良、移位、部分断裂或绝缘层破损可能。③若出现固定频率起搏,而无按需功能,要考虑为起搏器感知不良。心电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5)远离强磁场、电场,不宜接近高压电线、电场、电瓶车等。雷雨天不在户外活动或逗留,不使用电热毯、电按摩器、电烙铁等,防止发生触电使起搏器发生故障。勿靠近磁场,应避免核磁共振显像检查。过去的报道电磁干扰包括真空吸尘器、电动剃须刀、发动机打火装置、屏蔽不严的微波炉、机场上使用的金属探测器等。而现在的起搏器基本上不再受这些干扰源的影响。但应注意尽量避免。
(6)定期随诊,出院后半个月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检查起搏器功能。以后每月随访,半年后每半年1次,以便及时发现电极故障和电池耗竭。有异常情况时应随时急诊。预计电池将耗竭时,应缩短随访时间,每月或每周1次。发现电池耗竭应及时住院更换新电池。电池耗竭时主要表现为起搏心率减慢或增快。
(7)仍需服用原治疗心脏疾患的药物,不能因安装起搏器后有了保险就不再服药。而应继续常规量服药。
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后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如果没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的限制,埋植起搏器后可恢复正常工作。
(1)刚植入起搏器的第1周,植入侧的手臂不要高举过头或剧烈活动。
(2)植入后的3个月内,植入侧的手臂避免做剧烈活动。
(3)以后的生活中,避免用起搏器植入侧的手臂负重。
(4)如果开车,避免安全带撞击或压迫起搏器,可垫一个垫子以分散压力。
(5)避免打开引擎盖修理汽车发动机。
(6)如果起搏器植入在腹部,则需要保护腹部相应的部位。
(7)洗桑拿或热水浴原则上对起搏器没有影响,但如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脏病(如冠心病严重血管病变没有干预),水温过高可能对您的心脏不利,请您在出院时或以后复查时征求医生的意见。
(8)性生活原则上不影响起搏器,而与原发病有关,请征求主管医生的意见。
(9)适度饮酒不影响起搏器。起搏器本身不受饮食的影响。
(10)如乘飞机,出示起搏器卡可免除安全检查。
(11)避免磁铁靠近起搏器,包括所有的磁疗健身器械。
(12)保证所有的常用电器接地,避免接触漏电的设备。
(13)使用手机时保证距离起搏器30厘米以上,使用无绳电话的原则同手机。
(14)驾驶摩托车或乘坐剧烈颠簸的汽车时,可能对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有影响,具体听从医生的建议。
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原发病还需要治疗吗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严重心动过缓导致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只要安装上适当频率的心脏起搏器症状立即就可好转,阿—斯综合征立即停止发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由于心率得到改善,心排血量增加,重要脏器的供血得到了保证,因而对引起该病发作的原发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针对原发病而言,单用起搏器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如可以引起以上症状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病毒感染以及某些药物导致传导出了问题,治疗原发病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因为:①有些病经过治疗好转后,传导亦即跟着好转。如药物中毒引起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对中毒积极治疗好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可随之消失,此时即可将起搏器撤除,若不治疗原发病,尽管装上起搏器,其预后也不好。②有些原发病经过治疗虽然不能完全逆转,但威胁病人生命的毕竟还是原发病,因而必须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下壁心肌梗死伴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尽管心肌梗死很难治如常人,但若不积极进行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很难消失的。虽然起搏器可使心率得到保障,但对原发病无直接治疗作用。因而尽管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对原发病必须进行治疗方为恰当。
如何对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安装术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观察、预防与处理起搏器术后可出现心律失常、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起搏阈值高、感染及皮肤坏死、起搏系统故障、心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应仔细观察心电监测及症状。
(1)体力活动要适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术后1~3个月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可适当从事日常工作和家务活动,也可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种花等低强度活动为宜。嘱患者术侧肢体要避免大幅度活动,以避免脉冲发生器和导线发生移位。3~6个月后,体质好的中青年患者可恢复工作,老年患者如不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脏病,活动量以不出现气促、胸闷、胸痛和下肢浮肿为度。
(2)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心情要开朗、乐观、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戒烟、酒,进食不宜过饱,保证充足睡眠。应细心保护埋置起搏器处的皮肤,避免外力撞击,否则会影响起搏器的寿命。
(3)术后教会患者自测脉搏,是自我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即简便又有效的方法,术后监测脉搏应该保证每天在同一种身体状态下。如每日清晨醒来或静坐15分钟后,监测脉搏应该坚持,尤其在安置初期及电池寿命将至时,初期探测脉搏可了解起搏情况,末期探测则可及早发现电池剩余能量。
(4)积极宣传随访的必要性,使患者增强随访意识。我们对每例安装起搏器的患者都要求在3个月内应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以鉴定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待接近起搏器限定年限时,要缩短随访时间,若自觉心悸、胸闷、头晕、“黑朦”、自测脉搏缓慢或出现呼吸困难,腿部和脚腕部肿胀,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5)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治疗心脏的原发病,心脏起搏器不能根治心脏的原发病,因而病人不能麻痹大意仍需服用治疗冠心病等药物。
(6)应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片,如果乘飞机旅游,要告诉机场检查乘客携带金属物品的工作人员。看医生时,应主动告诉医生您己安装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