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漂亮的大轿车从民族学校门口进进出出(师专初则借用民校房屋),是合作镇(尚未建市)一道美丽风景。见了它,人们便道:“合作师专的车多气魄”,师专的人自然也荣耀。
学校创办伊始(85年秋成立且招生),半年后我入校的5月份正是甘南天气走好的时节,草木绿了,蓝蓝的云,缓缓移动着乳云。学校急于网罗人才,各路英雄不时来相会。之前我是畜牧学校的文科教师,45岁,精神充沛。那时人们觉得我们甘南自己有大学了,兴奋得不得了,决心要为之作出贡献。
上班的地方在学校,我的家在师范后面的山坡上,横过一条街就到了。原先在中等学校管理学生占去了许多时间,到了师专后我拼命钻研学问,拓宽知识面,努力工作。每当下午6点回到家时间还早,就转到后面山坡上眺望,清澄的天宇,建设迅速扩大的城镇,思绪的翅膀展开了,想见自己55年夏河拉扑楞小学毕业,想升中学,但当时的夏河县连中学都没有,只得跑到临夏去念中学(原籍临夏,有家族人)。如今这儿到处是小学中学,连大学都有了。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得多快啊,想到这一切,喜悦涌上心头,和风习习,霞光万道。
听说合作民族师专要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心中又是十分高兴。甘肃本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办成这样的大学名正言顺,会得到大发展的。2008年的阳光更灿烂,在北京奥运会推动下,我们的一切事业会祥和顺达的。
作者简介:方国俊,原合作民族师专政史系副教授。
太阳房纪事
阿信
绳圈
1987年秋,我刚从中央民族学院进修回来,赶上学校分宿舍。我和数学系的郑立民分在一个房间。刚修的太阳能楼房,住着新鲜。窗明几净,一股新鲜的生石灰味,弥漫在房间当中。两张单人床靠窗摆开,一张写字台搁在中间,光线极好,读书写作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床头墙角,有一截光滑的尼龙绳沿墙垂下,绕成浑圆的一圈,再折上去——这是太阳能房间在室内唯一的标志:进气开关的拉绳。扯动它,就可以控制热气进出。当时天热,我和郑立民都没动过它。它垂在那里:一截没用的绳子。
一天晚上,我们躺在床上聊天。没有开灯,淡淡的月光透窗而入,房间里朦朦胧胧一片。郑立民忽然指着墙上的绳圈:“老牟,你看那像什么?”我望着月影中多少显得有点怪异的绳子,出了一会儿神,没看出它除了是一根绳子之外,还会像什么。郑立民接着说:“它多像一个人用来上吊的绳圈。”我不禁笑出声来:“你个老郑,干吗去学数学?有这么好的观察想象能力,应该去写小说。”但老郑并没有因此去写小说,却就此放弃了他的数学专业——两年后,他调往兰州市公安局刑侦科工作。我想,他奇异的观察想象能力,从此派上了适当的用场。
三个女孩子
小吴、小刘、小马,三个女孩子,是省太阳能研究中心派到学校的太阳能测试员。小吴大方,小刘自然,小马活泼。三个人年龄相若,吃住在一起,每天同进同出,拿着本子和温度计在楼层间跑来跑去,像三只单纯快乐的小燕子。一楼道青一色的小伙子当中,突然多出三个女孩子,就生出了许多热闹和笑声。我们凌乱的被褥开始变得整洁,喝水的搪瓷缸一律换成了洁净的玻璃杯,皮鞋开始上油,说话中尽量避免脏字……那时候正流行跳交谊舞,也不知是谁的主意,叫来小吴她们给我们教舞。小伙子中尽是腼腆之辈,反倒是三个女孩子大大方方,伸出手来,邀请我们跳舞,弄得大家一个个脸红到脖子上。时间一长,相互间就熟了,没有了初时的那些拘谨,交往也自然多了。常常是一起玩,一起做饭,一起在寂寞的草原上制造没有忧愁的笑声。现在想来,一生中轻松愉快的笑声,竟以那时候为多。也奇怪,一群青年男女,相处了那么久,竟然没有爱情发生,像兄弟姐妹一般,想来是过于不分彼此,少于那一份神秘的缘故——那真是像阳光一样没有半点阴影的日子呵!
一年的时间很短,说话间,她们就要离开了。去车站送她们的那天,下着小雨。仍然是笑声不绝,但笑声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像那一年连绵不绝的阴雨,久久不能晴开。在我们的感觉中,笑声似乎是随她们而来,又随她们去了——阳光也是如此。
几年后的一天,我到兰州出差,顺路去看她们。小马已调电视台工作,单位上,只有小吴和小刘在。她们把我拉到街旁的一家酒吧喝啤酒。喝了许多酒,天都黑了,她们还要喝,说是要好好纪念一下那一段日子,说是今生今世再也不可能有那样的日子,还说是我们留给了她们一段阳光灿烂的回忆。说着说着,她们都哭了起来。可我却越听越糊涂,明明是她们,带给了我们快乐,在她们眼里,怎么却像翻了个个似的。那一晚,我喝得人事不省,第二天醒来,发现睡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被单雪白,墙壁雪白,屋外下着大雪——就像一场好梦,醒来后找不见自己的来处。
作者简介:阿信,原名牟吉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著名诗人。
阳光洒落的碎片
(一)
记得刚来到草原的时候,目睹蓝的天,白的云,远眺在无边的草地静流的黄河,小孩在朝露中放牧羊群,看牦牛在花样的草甸上孩童般奔跑嬉戏,一切都显得惬意,天然。但徒手在纯净草地上建立一所大学而言,却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85年到87年,学校在当时租借的甘南民族学校上课。87年的下半年,陆续向校本部搬迁。在占地200亩的校园里,每晚只有4个人在看守,包括一个门卫。3个老师一人住一幢楼。我当时和体育老师魏曙光住在以哲合玛小学的名义建起来的两幢二层小楼。那是当时学校仅有的教学办公用房。一幢早已拆除,另一幢至今还伫立在原地,孤伶伶地,俨然已成为学校早期艰苦办学的见证。魏曙光老师和我86年一同来到学校的。他比我晚报到10天,因为代表甘肃省参加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由于对体育的共同爱好,我们成了朋友。在80年代末,我们经常联袂出战,参加合作市环城长跑和自行车大赛总是囊括第一名。和我们一起来的,还有诗人阿信、桑子、云峰及克文、效勤、振新、生智诸君。我们的到来,成为一个激情的群体,在甘南诗坛、合作小镇刮起了一阵清新的风,诗歌朗颂、交谊舞大赛、足球比赛、书画棋艺等活动中都有了他们闪亮的身影。
1998年的合作市,刚由镇改为市。城市道路、市容建设已在发生大的改观。这年的夏季,西北师大的赵奎夫、李定仁教授来校讲学。赵奎夫先生是我的老师,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授教了,我拿出他第一次来这里讲学时在草原上骑牦牛的照片,先生不胜感慨,叹言民族地区的建设在我们手里发生的巨大改变,戏称你们是草原的晨旭,前途无限。李定仁教授是我的湖北老乡,在闲谈中,他对我说,你们从内地来到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真的很不容易。他的言语中,对我们充满了同情和钦佩。
(二)
有人形容,在甘南这个地方办高校,就是在孤岛上办学。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市场发育不全,加之严酷的自然条件,缺乏办大学的各种必需的条件。就连本地的一些干部都说这里是牛羊的天堂,人类的地狱。但不论怎样同情,不论怎样艰苦,不论怎样无望,我们的大学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壮大。让各级政府各族群众看到了一种希望,看到了一股崛起的自强不息的力量。
08年6月,原学校筹建组副组长,甘南州副州长,甘肃省科协主席赵振业先生来学校考察,他说:“你们全体老师在3?14期间,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学生出校门,保护了一批学生,政府和群众应该感谢你们啊。”是的,这也是很多有识之士共同看法。在合作师专办学成长的20多年间,教师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事例枚不胜举。陈志逊,一位始终倡导并践行“爱生如子”的党委书记;高守清,一位自身得了严重关节炎,两个膝盖肿胀得象馒头,仍然坚持给学生上体育课的普通教师;卓玛措,一位在自己的学生生病住院时,煮好鸡汤亲手端给学生食用的藏族女教授。为了能使学生找到一种更加合适的学习方法,无数的教师共同辛勤探索,总结出了适合民族学生学习的分层分级教学法。为弥补民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造成的落差,老师们十年如一日,一改大学的常规作法,坚持跟早操,查晚自习,付出了比其他高校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维护藏区敏感时期的稳定,确保学生的安全,老师们更是不分昼夜地工作,不计得失地忘我劳动,可谓是竭心尽力,鞠躬尽瘁。他们纯净的象太阳,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三)
地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这句经典格言,用来形容合作民族师专的办学历程,我觉得极其恰当。在办学早期,教师是本土的,来讲学的专家很少,也大多是甘肃本土的或有学缘关系的。可到了07—08年,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引进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研究生80余人,且很多是来自国家“211”大学的。07年,俊宗校长大刀阔斧,将传统的春秋两学期制改为秋、春、夏三个学期,在专科院校率先实行了学分制。08年的夏学期,就有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教授在这里集中讲学。一时间,许多外地的口音和超前的思想在校园流动,昔日寂静的校园变得春潮涌动,生机勃发,充满活力,这让大多来自本土的学生颇为激动。而这情景相距赵逵夫先生骑着牦牛在这里讲学,也不过15、6年的时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民族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条路上的人将越来越多,新的面孔新的语言新的思想将越来越多,因为路已经在我们的脚下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坦荡,越走越光明。
如果有一天,在朝阳倾洒校园的早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激越飞舞的锅庄里,马路上悄然立起亮丽的路牌,生态园勃发夺目的红景,教学楼汇集五湖四海的少年学俊,学术厅群聚四面八方的皓首学者,不要惊诧,这就是我们的曾经校园,魅力四射的阳光校园。
作者简介:鲍俊辉,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副研究员。
难忘的记忆
——短文三则
我在本校汉语系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十余载,期间,亲历的人和事众多!现择其三,以应其约。
最开心的一次欢呼
1986年元月初,校办通知:省教委来电称,你系汉八五学生,在近日的全省五师专《文学概论》抽查统考中,获得总分第二名!当即,我向刚下课的学生传达了这一大好喜讯。瞬间,大家都愣住了。霎时,抹去泪水又都欢呼起来。接着,冲出教室,在雪地上追逐着,拥抱着……
总结会上,学生一致认为:“这要归功于二位授课教师(吴建伟、刘玉泉先生)!”老师则鼓励学生:“只要大家肯下功夫,我们少数民族同学,同样会创造奇迹!”
无悔的一个选择
1987年二月,当我从北京大学中文系办完入学手续,冒着风雪返回住处时,不慎滑倒跌伤。次日,我去导师陈贻欣先生处报到,先生见我行走艰难,逐有点推脱。我一再说明:“没事儿,只是脚崴了一下,就会好的。”先生信以为真,这才答应收我为徒。
一周后,我的腿愈加肿痛,挪步更为艰难。到校医院拍片,医生诊断为左关节骨折。建议当即住院,否则必定留下后遗症!我又去积水滩骨科医院复诊,结论亦然。当时我想:若是住院,必将中断学业。而要重返北大学习,次生难矣!思抒再三,还是决然选择继续学习。北大照顾我从校外搬到校内19楼居住,我加大用药量,课前提早一、两小时出发,从不耽误听课。先生每当见面总是勉励:“你真努力!”同时,我又选修葛晓音先生的《唐代文学》和蒋绍愚先生的《唐诗语言研究》等课。晚间,还去听学术报告。一日三餐,多由我系同在北大进修的丁俊同志代打。三月后,病情渐好。我抓紧编写《唐宋文学讲稿》,陈先生总是谆谆教诲:“要以正面立论为要。”
实践证明:我的腿留下了后遗症,但我却从不后悔!那次选择,最终让我完成深造任务,它对我后来的教学、科研,乃至人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珍贵的一双棉鞋
1988年二月初,我突然收到了从临夏寄来的信和包裹。信中说:“考最后一门课,你来了,披着一身雪花。不久又匆忙走了,你的脚下却穿着一双夹鞋”。“我看着你的脚,又想起了你的腿”。“回家后,我忙找人用手工做了双鞋”,“脚下凉了,腿病容易发作”。这是汉八五回族学生马麒的亲笔。打开包裹,是一双千层白布底的黑平绒棉鞋。顿时,我老泪纵横。这双“历时半月”做的鞋,至今我仍珍藏着,舍不得穿。其实,棉鞋我是有的。只是在换穿以被雪水浸透的棉鞋时,匆忙间误穿了一双夹鞋,不经意间却引出这段感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李国丰,原合作民族师专汉语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