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4200000048

第48章

(一)手工业是我国乡镇工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物中,就有用陶土制作的盆、盘、碗等炊具。另据史料记载,夏朝已开始酿酒。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个体手工业者始于战国。在自然经济下,从事农业的农民作为副业兼部分手工业,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里,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还包括大部分手工业品。由于小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明朝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在我国萌芽,但由于封建土地制度和沉重的封建剥削、重农抑商、官本位和轻视科技、闭关自守等原因,特别是鸦片战争打断我国独立的发展道路,不仅阻碍了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的工业革命,使我国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成为一个提供原料和市场的农业国家。据统计1949年,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90%,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而手工业工人却占工人总数的65%;在农业总产值中,自给性手工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产值达5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8.2%,而农业产值占58.7%,现代工业产值仅占23.1%。全国解放后,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亿元,合计153.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8.6%,农业产值占48.7%,现代工业占32.7%。据1952年统计,在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中,城市占36.5%,农村占63.5%;在我国现代工业还不发达,农村还基本是自然经济的情况下,手工业产品占农民所需要的工业品约60%~70%。毛泽东说:“手工业的各行各业都是做好事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这说明我国手工业和农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手工业的大量存在和发展,为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并从人才、技术、资金方面创造了发展的条件。

(二)农业合作化使乡镇工业开始萌芽

在全国农村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以后,为了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的困难,使广大贫困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提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发展农业和副业(手工业、加工工业、运输业……)相结合的互助”,帮助农民成立“各种副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合作社”。据1956年统计,农村有1000多万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的农民和一部分分散在农村的专业手工业者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另有农村集镇210多万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对于有一技之长的参加了农业社的手工业者,根据1955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规定:“应该分别农民原来的副业,看哪些是以分散经营为有利,哪些是以集体经营为有利。属于个人分散经营有利的副业生产资料,不宜入社,更不宜归社公有。属于集体经营有利而便于更大的增强全体社员经济地位的副业生产资料,则可以同原主商议,逐步地采取租用或者分散折价归社等不同方法,由合作社经营。”另外在合作社内,根据个人的专长,实行合理的分工分业,并把妇女及其他半劳力组织起来,使人尽其力。当时农村工业有四股力量:一是农村集镇手工业合作社国;二是一些较大或有发展前途的个体手工业作坊并入了农业社;三是新办了一些副业组织和作坊;四是恢复和发展了家庭手工业。所有这些农村手工业形式,当时都被列入副业,但它却为乡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是乡镇工业的萌芽。据1957年底统计,农村集镇手工业社产值约40亿元,农业社和农民家庭手工业商品部分20多亿元,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产值约100亿元,以上共计160亿元。

(三)乡镇工业在公社工业化口号下有了迅速发展

“农村工业”这一概念,是1958年3月中央在《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中首先提出的。该《意见》说:“农业社办的小型工业,以自产自销为主,如农具的修理,农家肥料的加工制造,小量的农产品加工等。……一般农村中小型工业,以采取县、社合营或乡营的形式为好。”1958年8月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在我国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要“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要从农业生产战线转移一部分劳动力发展“农村工业”。到12月,中央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实现“公社工业化”,“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有计划地发展肥料、农药、农具和农业机械、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制糖、纺织、造纸以及采矿、冶金、电力等轻重工业生产。人民公社的工业生产,必须同农业生产密切结合,首先为发展农业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服务,同时为满足社员日常生活服务,又要为国家的大工业和社会主义市场服务。”当时公社工业的发展,是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地方国营下放了一部分;二是约有35%的手工业社转为公社工业;三是将农业社原来的工厂平调改为公社工业;四是从社员中用平调方法兴办了一些企业。据国家统计局1958年末统计,全国社办工业有26万个,总产值62亿元,务工社员(含大炼钢铁)最高曾达1800多万人。

毛泽东对农村工业化寄予厚望。1959年2月的郑州会议上,他指出:社队企业、社办企业、队办企业“是我们伟大的、光辉灿烂的希望”所在,“建议国家在十年内向公社投资几十亿至百多亿人民币,帮助公社发展工业,帮助穷队发展生产。”

为了纠正公社化过程中存在的“共产风”和“一平二调”,从1959年上半年开始了对公社工业的整顿、合并、归还、停办。对原来下放公社的国营工业仍然收回为国营;对手工业社转为公社工业的,仍然按手工业社的办法来办,实行集体所有制,单独经济核算;对把原来高级社经营的企业调来归自己经营的,要发还高级社,如由公社经营比较适宜,应合理作价,向生产队偿还价款或合营;向社员平调的要退赔。经过整顿,到1959年5月底统计还有87万的工业企业,年底统计共有企业70万个,产值100亿元,分别比1958年增长了170%和60%,社队企业在其产生后不久便表现出它的第一次发展的高潮。

由于社队企业的大发展,并不是完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结果,而是利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权力和“共产风”的方式推进的,其结果不仅没有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反而造成了工农业的严重失调和农业生产的急剧下降。由于人民公社存在着管理混乱和“共产风”,1958年粮食生产情况良好,但由于大炼钢铁和修水库等占去大批劳力,致使许多土地因缺乏劳动力而到入冬之后还没收割完庄稼,这样糟蹋的庄稼,保守也在一到三成。再加上吃公共食堂的浪费,到1959年春,粮荒便显露出来。1960年,我国农业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了集中力量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中央在1960年11月提出:“农村公社工业只能量力而为,暂时办得小一些。最近时期农村公社工业占用劳力过多(公社工业从业人员750万人,生产队工业从业人员500万人),必须坚决精简,能多减的尽量多减。”1961年中央规定:“凡是作为公社派出机关的管理区(生产大队),应该集中全力作好对生产队的检查监督工作,不要直接经营生产企业,不设专业的副业生产队”。“生产队应该按照当地的需要和条件,积极发展农村原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作坊,手工业”。到了1963年底,公社工业曾减到1.1万个,工业总产值仅4.2亿元。

(四)6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国民经济以及政策的放宽,农村工业又迅速发展起来

为了便于发展农业生产,重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副业生产已经成为当时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196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副业生产的指示》,这份文件号召全国农村以生产队为主,大力组织发展集体副业生产。同时允许生产大队在不平调生产小队的人、财、物的前提下,以大队为单位直接兴办集体副业。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对农村放宽政策、发展集体副业作出指示:“农民以农为主……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有集体办些小工厂。”这项指示从政策上给农民一种安全感成为农民再次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基石。1966—1970年我国的社队企业恢复较快,到1970年社办工业产值由1965年的5.3亿元上升到26.78亿元,队办企业产值64亿元,社办企业也由1.2万个增加到4.5万个。1970年国务院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出要在1985年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用25年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随后用国家扶持人民公社的资金,为社队建立三级农机修造网,这样为社队工业的机械工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使之成为乡镇工业的骨干行业。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社队工业企业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会,在自力更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办起了社办农机厂、农具厂,队办农具修理点,同时为克服机械化带来的就业、资金等矛盾,各地农村也借助于发展“五小工业”的机会建立了许多非农机生产企业。据1971年统计,社、队两级工业产值78亿元,其中公社工业产值39亿元。尽管当时极“左”思想盛行,把发展农村工业认为是“弃农经副”、“以钱为纲”,当作资本主义来指责,但是它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还是在批判中顽强地发展。1976年,社队两级工业产值达到243亿元,其中公社工业产值124亿元,5年内分别净增165亿元和85亿元,5年年平均递增分别为25.5%和21.9%。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队企业能够发展,除了政策放宽以外,还有以下原因。一是城市国有企业的停顿导致市场供求紧张,市场空当为社队企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会。70年代前半期,城市不少国有企业职工都去“闹革命”去了,生产处于停顿状态,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急需的工业品、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等都难以满足,造成国内市场供应紧张。与此同时,“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有些外贸企业处于瘫痪状态,原来的国际订单无法按期交货。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给社队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二是城市工业技术通过特殊方式实现了与社队企业的结合,促进了社队企业的发展。60年代初期进行了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共动员2100万城镇人口由城市迁到农村招来的,但经过几年的城市劳动社会和工业生产的实践,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掌握了一些工业生产的技术,开阔了眼界。据统计,在60年代初返迁的这批人员中,具有技术专长的职工共有1075万人,这些人员在商业部门和外贸部门的支持下,在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里发展农村工业,为我国外贸出口和缓解国内市场的紧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另外,1968年开始的将城市在职干部下放到农村锻炼和“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到农村去”的政治运动,光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就达1600万人。这些人的到来,不仅给农村带来了城市工业技术、市场信息,而且带来了社队企业发展所需的设备、材料,并通过“厂队挂钩,城乡挂钩”的形式,将这种非正式的协作关系固定化、制度化。到1978年,全国已有94.7%的公社和78.7%的大队共办起了152.44万个社队企业,总收入431.4亿元,比1965年增长了13.7倍,占当年人民公社三级经济总收入的29.7%,社队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同类推荐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普京八年

    普京八年

    普京执政八年。是俄罗斯对外政策逐渐成熟、地缘战略日臻明晰的阶段,也是俄罗斯对世界政治和国际格局影响不断增强的时期,因而这段时期的俄罗斯外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00年初,普京面临的国际环境相当恶劣,科索沃战争使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降至冰点。围绕美国企图部署全国导弹防御系统和退出苏美《反弹道导弹条约》问题的外交斗争进一步加剧了俄美紧张关系.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等问题上的分歧也更加恶化了俄欧关系;美国的渗透加剧了独联体地缘政治多元化,俄罗斯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领导地位遭到严重的侵蚀;俄罗斯在“第三世界”的传统盟友因为此前俄罗斯奉行的“自动放弃”政策而疏远离弃……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热门推荐
  • 蜩笑偶言

    蜩笑偶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空间崛起

    空间崛起

    一次次的穿越,一次次的变化,修真农场因你起家,因你败,是否踏上巅峰。
  • 百态人生故事会

    百态人生故事会

    本书讲述的是民间、民俗、传说、风土人情和故事,故事多数是真人真事,讲出大千世界百态人生。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应该懂福、知福、创福、才能享福,知足者常乐。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就几十年的光阴,要懂得爱,发扬大爱精神。千家万户组成一个社会,小家富国家富,小家安乐社会才能和谐。
  • 史上第一穿越者

    史上第一穿越者

    唉,穿越怎么这么累,又要应付女人,还要提防部下。老是有美女投怀送抱,老是有部下想给我黄袍加身。可是我只是一个历史过客。PS:幼苗需要养护,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每一个点击都是呵护成长的元素。请大家先收藏养护。
  • 穿越之邪妃有毒:谨慎前行

    穿越之邪妃有毒:谨慎前行

    “呵呵,宫斗宅斗什么的最有趣了”女主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斗小三,能打流氓的.....杀手,咳咳。。。这种文很老套了。。新手上路,多多关照
  • 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本书共收录了80余篇苏区红色故事,重现中央苏区发生的感天动地的革命故事。这些故事主要讲述苏区干部在艰苦环境下指挥战斗,士兵顽强奋战,共产党员在坚持革命时仍不忘关心群众疾苦等真人真事。
  • 上古世纪:自由与梦

    上古世纪:自由与梦

    一个大胆的设想,几个逐梦的少年。计划,会梦想成真吗?LooK,梦起自由岛。
  • 风云之再创辉煌

    风云之再创辉煌

    ????江湖,本就是一个杀气横生,尔虞我诈的地方,我们曾经想要无数次的改变这个天下,却奈何江湖之人的处处刁难。我们曾经拥有美好的家庭,有疼爱我们的父母,有一起成长的兄弟姐妹,也有亲人的呵护倍至。奈何只是为了一句: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断送了我们最美好的记忆,同时也失去了我们最为珍贵的那段时光,从那一刻起,我们的命运早已注定,手握江湖,只能一条路走到头,不能回头,当然,也回不了头。????
  • 网王之彼岸花开时

    网王之彼岸花开时

    “怎么,你害怕?我告诉你,我会一点一点的拿回属于我的东西!”她本是现代顶尖杀手,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网王世界里。被妹妹陷害,被所有人不信任,她离开了。三年后归来,她的复仇也正式开始,她发誓要夺回她的一切。在复仇的道路上,她却意外的收获了爱情的果实……【更新较慢,绝不弃文请大家见谅】
  • 中昱传

    中昱传

    中昱,幼年遭变,失忆流浪,自生自长。其性坚毅,自立且自由。绝无青云志,但求一线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