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到1岁半,是宝宝开始向幼儿过渡的时期。
宝宝的身体越来越强壮,身心表现也越来越活跃,个性较之前更突出。
随着宝宝抵抗力的增强,宝宝的疾病减少了。
1.宝宝睫毛内倒,妈妈怎么处理好
睫毛内倒,在医学上称为睫毛逆反症(简称倒睫)。
一般宝宝发生倒睫的原因有二:其一,宝宝皮下脂肪丰富,使得有些宝宝的下眼睑皮肤内卷,眼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形成倒睫。这种睫毛内倒的情况会随着宝宝面部骨骼发育成熟而好转。其二,宝宝患结膜炎或用小手揉眼睛,引起眼睑痉挛,也会促进倒睫的发生。
正确的处理方法
妈妈发现宝宝出现睫毛内倒时,正确的方法是,将少量眼膏涂在宝宝的睫毛上,避免内倒的睫毛摩擦伤害眼睛,一般每日涂抹3次~4次即可。
宝宝的睫毛比较柔软,对角膜损害不太大,轻度的下睑内翻,随着宝宝面部的发育会逐渐自愈,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这一部分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宝宝,到1岁半左右,应向专业的眼科医生咨询。直到4~5岁都是不进行治疗的观察阶段,只有等到那时仍然存在倒睫并出现角膜损害的情况,才需要手术。
不可取的处理方法
有些妈妈发现宝宝有了倒睫,喜欢用镊子给宝宝拔睫毛,这样做并不能破坏毛囊,睫毛拔掉后还会重长,还可能发生因细菌感染造成脓肿,在拔睫毛时有碰伤宝宝眼球的危险。因此这种方法一定要避免,应去医院处理。
2.宝宝的头发稀疏怎么办
宝宝头发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存在着个体差异。头发的遗传倾向比较明显,数量、色泽、曲直等均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宝宝的头发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长发育,渐渐由稀到密,由黄到黑,与身高、体重长速一样,有些宝宝的头发生长也有快有慢。
若宝宝头发稀疏,是因为体内缺锌,妈妈可给宝宝吃些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肉蛋羹,肝泥等。
如果宝宝头发有些稀疏,并不是因为疾病原因造成的,那么妈妈们可就要对宝宝的头发悉心照顾了,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拥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下面就给妈妈们介绍几种给宝宝护发的方法:
(1)经常给宝宝梳头
经常梳理头发能够刺激头皮,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宝宝头发的生长。不要因为宝宝头发稀疏,就忽略经常给宝宝梳头。
(2)勤给宝宝洗头
洗头,不但可以保持头发清洁,还能使宝宝的头皮得到良性刺激。避免引起发痒、起疱,甚至感染,从而促进头发的生长。
(3)保持宝宝饮食均衡
宝宝头发的生长,同样需要多种营养素共同发挥作用,保持宝宝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供给毛根,使宝宝的头发长得更结实。
(4)保证宝宝睡眠质量
宝宝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疲劳,如果睡眠不足,容易发生生理紊乱,导致食欲不佳、容易生病,从而间接导致头发生长不良。
3.幼儿急疹如何辨别与护理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古称“奶麻”、“假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宝宝通常2岁前都得过此病,出生后6~10个月为发病高峰期,宝宝得过一次之后会终身免疫。
由于此症是属于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为7~17天,具有“退热疹出”的特点,即出疹前,持续高热。这种情况容易给妈妈的心理造成恐慌。
宝宝一旦患病,通常有以下表现。
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后自然骤降,宝宝精神也随之好转。
发热期间可能有感冒症状,咳嗽、流鼻涕、咽痛,但不明显。
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幼儿急疹的发生,看起来吓人,但由高烧引起的惊厥并不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前期只是高热,容易误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疹、麻疹、风疹、肺炎球菌脓毒血症等疾病。
幼儿急疹,当烧退疹子出来的时候,就差不多好了,因此,对于幼儿急疹以对症治疗为主,退热为第一要务。
宝宝患病期间无需禁食。
4.宝宝缺锌怎么补好
判断宝宝是否缺乏某种营养素,需通过了解宝宝的症状或体征、宝宝的月龄、生长速度、身高体重以及饮食习惯等,并结合化验和检测结果由医生得出结论。
如果锌检测值低于正常值或出现明显的缺锌症状,医生会给宝宝补锌。
补锌过量不仅引发宝宝中毒,还损伤肝脏。
在给宝宝补锌的同时,应增加含锌量高的食物:如牡蛎、瘦肉、鱼、坚果等。同时,保证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宝宝膳食平衡,不挑食偏食才能确保营养均衡,同时不要忽略了钙、铁的补充。
5.宝宝冬季中暑是怎么回事
俗话说:要使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在冬季里,有些父母惟恐宝宝着凉感冒,便给宝宝裹上大衣,毛毯、热水袋等一系列保暖措施。
这些措施使得孩子如同生活在夏季的环境里,加之冬季房间门窗紧闭,造成宝宝体温不断上升。等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已经处于高热之中,这样便形成了冬季特有的“中暑”现象。
冬季中暑多见于2~10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吐奶,重则可以发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此外,宝宝容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还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