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不管是会见客户,还是公司聚会,九成以上的公司都会选择喝酒的方式联络感情。在中国,敬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礼仪,平级敬平级、下级敬上级等,那么,在酒场上,需不需要为上司挡酒呢?
有一些下属认为,为上司挡酒就是为上司减轻了负担,于是只要在喝酒场合,他们就开始积极地为上司挡酒。这样有的时候可以赢得上司的好感,但在有的时候却会得罪人。
比如上司面对的是一个重要客户,酒桌上又有对等喝酒的讲究,此时如果下属主动为上司挡酒,岂不是让客户不满,而且生意很有可能泡汤。
反过来讲,如果上司不胜酒力,又有很多的人给上司敬酒,这时作为下属不懂得为上司挡酒,上司可能就要爬着回去了,最后对下属肯定是不满的。
因此,需不需要为上司挡酒,这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场合、对象和喝酒的进度来决定是否应该为上司挡酒,要让上司和敬上司酒的人高兴,不能让他们扫兴。
小赵是某广告公司的业务员,平时工作很认真,不抽烟,在大学的时候喜欢喝点酒,但他胃不好,酒量一般,也就不怎么喝了。来到这个公司已经有两年多了,平时聚会的时候他也会喝一点,但一般不会喝多。
这天下午正要下班,经理突然叫住小赵说:“今晚我要去见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客户,谈广告投放的事情。如果这个项目拿下的话,能够为我们公司带来几十万的效益。今晚可能会喝点酒,你和我一起去吧。”
小赵听经理说是工作上的事情,虽然要喝酒,但他还是答应经理一起去。他在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喝酒,所以对酒桌文化也有一些了解,大致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晚上小赵和经理来到了酒店,不一会儿客户就到了包房,对方也是两个人。大家互相寒暄了一番,简单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后就开始上菜了。经过介绍小赵得知,对方是某房地产公司广告部的决策人。
菜上好后,经理首先端起了酒杯为客户敬酒,对方非常高兴,一饮而尽,然后彼此开始聊天吃菜。在经理和小赵敬了对方几杯酒之后,对方开始不停地向经理敬酒。这时候小赵不敢上去挡酒,因为他怕对方不乐意,搞砸了这笔生意,毕竟自己和对方不是一个职位层级的。
经理喝了几杯酒后,满脸通红。这时经理给小赵使了一个眼色,让小赵陪他们喝。在对方又端起了酒杯开始敬自己的上司的时候,小赵不失时机地扶着经理说:“各位老总您看,我们经理现在可能喝大了,要不这杯酒我陪您喝吧。”
客户微笑着说:“行,没问题,和你们经理该喝的都喝了,这杯酒你就替你们经理喝吧。”就这样,在经理的抱手作揖下,小赵为经理挡了不少的酒,当然也没有影响这次吃饭的目的。
第二天,经理去客户的公司,将合同签了下来。
常在上司的身边,下属会碰到各种饭局或者酒会,懂得何时该挡酒何时不该挡酒是很重要的。通常情况下,在上司喝第一杯酒或者前三杯酒的时候,作为下属是不能挡酒的。当然,如果上司有某种疾病确实不能喝酒时,下属应该为其挡酒。如案例中的小赵,在经理与客户喝前几杯酒的时候,他没有挡酒。
在了解到上司确实不胜酒力或者已经明显看出他有一些反应时,应该找准时机为上司挡酒,自己的插入要把握好机会。
为上司挡酒一方面是为了关心上司,但很大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上司的面子。在如今的酒桌上,尤其是一些官员的酒桌上,很多上司都带有一个下属,一方面是为了工作,一方面就是为了给自己挡酒,提升自己的面子。
重点修炼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喝酒是一门艺术,只有充分考虑了细节,才能在酒桌上应对自如,达到为上司排忧解难的目的。作为上司的“左右手”,怎么明确是否为上司挡酒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总结了五个需要考虑的方面。
1、认准上司明确的态度。酒桌上离不开观察,什么时候上司主动言及自己,让自己代为喝酒,这时候能喝多少喝多少,绝不要含糊。如果上司喝得正尽兴,完全没有拒喝或者找人代喝的意思,就可按兵不动。
2、在话语中明确上司的意思。上司在有些场合不适宜提出让下属代酒,但自己又不胜酒力,他会在言辞中提示下属。此时此刻,员工要发挥自己的机智,分析上司说的话,在言语中判断出上司是否需要挡酒。
3、看喝酒的场合。在不同的场合学会确认上司的地位和自己的身份。如果是比较庄重的场合,上司在喝酒时会说一些客套话,比如说自己不胜酒力之类。这时并不是表示上司需要人挡酒。这种公务酒是上司不得不喝的,下属作为局外人,不可轻易参与其中。如果是一般的聚会,喝酒只是为了助兴,员工可以适当为上司挡一挡。
4、酒到酣处即可,摸清上司的状态。作为上司身边的“左右手”,为了避免酒场上出现尴尬的局面,要密切关注上司的状态。醉酒事小,如果失态了将会给上司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上司身不由己多喝了几杯,这时候要提醒上司,让上司做到心中有数。
5、不要忘了以自己的酒量为依据。如果自告奋勇为上司拦下了很多酒,而自己酒量不行,喝不完那么多,就会给上司带来难堪。在酒桌上不需要自残式的做法,要知道,这样的做法并不被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