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过恋爱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如果天天见面,也会犯愁,感到压力倍增,自由受限,甚至觉得“无法自由呼吸”。
小新很爱她的男朋友,对他关怀备至,恨不得24个小时随时都能掌握男友的行踪。男友出差没告诉她,她觉得不受重视了;男友和同事出去吃饭,她觉得为什么不带她一起去;男友不回她短信,她觉得感情冷淡了;男友不接她电话,就更了不得了。小新患得患失地看待她的感情,开始的时候,男友能体会她的用心,也处处顺着她,但日子一长,也开始争取适当的自由。小新觉得很苦恼,自己明明以男友为重,为什么到头来还被投诉干涉男友的自由,让对方觉得好像在“坐牢”?
人和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交际交往距离,离得太远,无法感受关怀;离得太近,又觉得彼此受限。就像在寒冬中相互取暖的两只刺猬,反复尝试后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才能既不互相伤害又能彼此温暖。在人与人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是心理学中的刺猬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学生就保持着既能让学生觉得温暖,又得保持威严的距离;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也应该保持着亲密“有间”、不远不近的关系;在爱情中的两人更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在很多时候,关心成了温柔的束缚,感情成了甜蜜的陷阱。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往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由于双方关系的不同,这个距离是可以随时调整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清晰地将人及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距离,几乎等同于我们常常提到的亲密无间。如果双方的关系足够亲密,两人的距离可以缩短至15厘米之内彼此可能进行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间能感受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将距离扩大至44厘米之内也属于这个范围,这个距离足以让你清楚看到对方的表情和眼神,也可以直接拉过对方的手或促膝谈心。仔细想想,你与多少人能达到亲密的程度?
2.个人距离
我们将范围距离在45~76厘米的距离称为个人距离,这个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有部分身体接触的距离。将近1米的距离,仅能保证亲切握手和友好交谈,是熟人间的距离。如果和陌生人维持这样的距离,可能会引发别人的反感,或怀疑你的企图。将距离扩大到122厘米之内,就是任何人都能自由进入的安全距离。
3.社交距离
在1.2~2.1米之间,完全超出了熟人的关系,只能体现出一种社交或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一般在工作环境或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会保持这种距离。
在2.1~3.7米的范围内,则是一种更加正式的社交关系。比如,在工作招聘时的面谈和毕业时的论文答辩中,HR和应聘者,教授和学生之间就保持着这样的距离。
4.公众距离
在社交距离之外的所有距离都被包括在这个范围以内,就是一个能容纳所有的空间。在这个范围内的人群,相互未必会发生关系,大多视而不见。
你选择什么样的交往距离,往往是交往双方是否亲近、是否喜欢的重要标志。在你了解到初步的距离关系划分法之后,就能通过两人的关系远近,来判断和调节距离的弹性。能做到不近不远、不亲不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其中的奥秘,真是需要下大工夫才能明白。
首先,需要考虑不同个体的文化背景差异。国人认为直接的身体接触,最能体现两人关系的亲密,但在很多国家,身体上的接触是不被接受的。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国家对距离的理解都有差别。往往会出现阿拉伯人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接受不了对方过度热情的情况。
其次,要注意性格的差异。有的人生来热情,对距离或接触什么的,都认为是很自然的事情,也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但一些内向、孤僻的人则对过于靠近的人非常敏感,即使对好友和家人,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再次,尊重他人的习惯。有些人并不是内向,也不是怪异,他们只是有洁癖,这些人不习惯肢体上的接触,包括握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习惯,实在没有必要强求。
最后,灵活机动处理人际距离。在和陌生人交谈时保持分寸,是非常好的习惯,然后,随着关系的变化随时调整交际的距离,会让人觉得舒服安全,没有压力。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先生就是运用刺猬效应的高手,对管理层尤其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工余时间,他从不邀请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由于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使得通用公司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节节高”。他的原则是,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让人觉得你高高在上,也不会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最佳状态。而且这个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约束了自己,也约束了员工,从而最后取得了成功。
对年轻人来说,掌握交际交往,或者工作中的刺猬效应都是十分必要的,能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可能就是刺猬效应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