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2600000012

第12章 作家不能迟到于伟大的时代

评介当前文学艺术状况,离不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

现在的文学创作格局已经三分天下了:作协专家队伍,出版社的市场操作,网络文学

要写出好作品一个是生活基础要厚,再就是必须进行深阅读

为什么当下文学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因为文学落在了思想界的后面

文学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良知、勇气,在许多精神探求上,中国作家往往集体缺席、集体回避

不负责的吹捧在当下的批评界的确很严重,这无益于作家的成长

时代之问

作家不能迟到于伟大的时代

文学评论家李国平在文学界的声望不仅在于他是《小说评论》的主编,还在于他一直致力于对真正具有文学追求、文学含金量的作家和作品的发现和推出,致力于对新生批评力量和批评思想的发现和推出,这也是他所主编的《小说评论》的基本理念和传统。

他说,每编辑完一期刊物,都希望这些文章追求的是超越小说方面的东西,是追求一些新的思想,能够给当代批评、当代创作带来些微的刺激和启示。他说,评论家得有职业感、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良知,还要有基本的普通的素养恢复、提升。但无论对于评论家还是作家来说,还需面对这样一个严酷、悲哀的事实:大部分评论实际在作家那里起不了效应,而很多作家也迟到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记者:作为文学评论家,您怎样看待当前高层和全社会对文化软实力及文学艺术的关注?

李国平:当前,高层对文化软实力的关注是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倡导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文化作为软实力,是民族复兴标志的一部分。我国领导人说,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要问开化的大地,要问解冻的河流。这种文学化的表述折射出政治家的敏感。评估当前文学艺术发展成就要着眼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没有这些就不能公允地评估当下文学。

现在的文学基本上处于常态发展阶段,乐观的说法是持续繁荣。长篇小说一年出版1000多部,2009年超过3000部,包括地方出版社、自费书等。有人认为这些书籍的质和量不相称,残次太多,但从总体上看,我觉得质和量大体是相当的,不可能都是好作品。“文革”前17年一共出了1000多部,好作品也就“三红”(《红岩》、《红旗谱》、《红日》)“一创”(《创业史》)吧,要知道作家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有限的。

另一个对基本面的估计是现在的文学还葆有对现实对时代的热情,对时代的介入,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也比较突出,这些作品对历史、对时代、对民族进程怀有深刻的思考,有些作家的忧患感比较强,坚持独立思考,所以写出了不少有历史价值的作品。不过有人认为这些年主流题材,或者红色革命题材作品创作得比较少,但我觉得这有深层次的问题,不能简单用文革前的观念解读当代的历史。

记者:在看到文学繁荣一面的同时,许多有识之士感到新时期的精品力作不多,尤其是震动人心的经典作品更少,您觉得现在我们的作家作品还存在哪些不足?

李国平:我们的文学结构很壮观,现在有一批专业作家,还有一个庞大的文学群体。这是好事,喜欢文学是喜欢精神性的东西,说明境界较高。至于问题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是部分作家的文学准备、文学基础不够。另一个是文学之外的吸收不够,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知识积累少,缺少大的思想境界。一些作家在作品里呈现的思想感不足,没有跳出来,仍就生活写生活,流水账、编故事。文学爱好者迈向专业作家的相关培训也很不够。

现在文坛都比较浮躁,小说伴生电视剧,或者对文学作品的态度缺少虔诚,功利心太重,对文学缺少耐心,今天养了羊明天就要吃羊肉,有的地方还用前几十年的领导思维领导现在的文化工作。功利心态促使他们对中央高端思想产生误读,不在文学、本体上下工夫。因此作品很肤浅、或者单纯的歌功颂德,有些作品达不到阅读水准。为什么大作品、好作品少?我觉得文学作品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家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作家以文学的方式介入现实,提倡作家拓宽阅读面,提高思想境界。西方的大作家大多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中国的作家不敢说有几个人是这样的。

记者:随着文学创作队伍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现在的文学创作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您如何看待?

李国平:现在的文学创作格局的确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主流的、专业的、职业的作家在写作,现在已经三分天下了:作协专家队伍,他们对文学秉承严肃的态度;另一个是出版社的市场操作,带有一定的商业气息。还有一个是网络文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另类、边缘、网络写作者用文学表述社会、心境,这从文化大的走向上看,是一个大的进步。封建时代文人也是官员,普通劳动者没有话语权,网络写作的兴起相对话语权垄断是一种进步。

记者:文学大家应该通晓古今,学识渊博,您觉得目前我们的文学家在借鉴中外思想智慧的能力和水平如何?

李国平:不光文学创作,现在作家面对的文学资源、思想资源要比以前丰富得多。“文革”时期思想资源很单薄,现在开始强调民族文化资源。有些作家的写作是自觉的,模仿性少了,创作更能体现出中国气派。现在的作家还可以充分利用西方的思想资源。如西方进步的民主思想、文学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好的作品要有公共意识,这一点是咱们的作家比较缺乏的。路遥写《平凡的世界》之前读了100多部长篇小说,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小说。陕西作家在创作之前都要大量进行深阅读,陈忠实写《白鹿原》前都读了几十部外国名著。要写出好作品一个是生活基础要厚,再就是必须进行深阅读。

记者:您一直呼吁说文学落在了思想的后面,如何理解?

李国平:为什么当下文学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因为文学落在了思想界的后面。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端于南大一个普通教师写的东西。20世纪80年代初改变农民命运的生产责任制发端于小岗村普通农民本能的生命冲动。孙志刚事件改变了中国收容制度,动力是新闻、知识界的呼吁。三农问题源于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调研与呼吁。文学一直被称为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但这些年文学走在了思想界的后面,虽不是缺席者但却是迟到者。事实上,很多精品都是记录现实或者超现实的,如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就表现了作家的敏感:农村人不能娶城里女孩子,实质是对社会二元结构的批判。贾平凹的《秦腔》是写农村离开土地的农民的苍茫感无根感,这也是中国农民面临的普遍问题。文学不是轻松的、歌功颂德的,它是社会的警示器,否则就会被边缘化。现在作家深入生活的味儿变了,都是搞一个采风,出一个报告文学集子,没有多少文学含金量。

记者:新时期的“80后”作家异军突起,在青年读者中很有影响,请您谈谈对新生代作家及其作品的看法?

李国平:我觉得“80后”作家的创作起点要高于传统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一代人创作都是从小报上的豆腐块文章开始的。现在的“80后”作家的文学表述能力、思想资源能力非常强,没有思想禁锢。上一代经过了剥离自己的过程。但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成长的周期和过程。还有就是传统作家不写“80后”、“70后”的生活,只能由他们写,他们不写,就留下了一段历史空白。从社会进步角度看,新生代作家也是文化界的活力,从社会走向、文明走向的角度看,对这些作家的创作要持欢迎态度。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新生代作家大多以网络为平台写作,因此网络文学也必须面对。

记者:改革开放伟大的时代很少能看到文学经典作品,您对生产精品力作、培养文学大家有哪些建议?

李国平:一是要加强文学创作。现在很多地方不重视文学创作,单纯重视影视快速生产,因为那最容易出政绩,而文学出成果慢,是看不见的东西,抓好多作家可能只能出一两部大作。但好的影视作品都植根于文学创作,如西部电影在高峰阶段,好多片子都是从小说来的,《人生》、《红高粱》等。许多编剧、画家、书法家都要读文学作品,文学是许多艺术的母体。

二是应抓基础理论建设。现在不少大学重视理工科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二者应该齐头并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很重视基础理论,现在国外有产业化的东西,但也有大的思想家,有大家式的人物,理工科学和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并不矛盾。

三是完善评奖机制。我参加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评奖也是一种累积、呈示和倡导。其实我觉得每一次评奖都要着力于中国文学的推动,哪怕缓慢的一步,要让行政思想和文学思想磨合折冲,寻找一种具有文学含金量的、大的文化战略思维。

四是要加强主流文学期刊建设。我们的《小说评论》一年就七八万份。这些成果和作用与直接的政绩无关,也许不能引起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但这些期刊是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文学发展,培养大家经典,不能用发行量来衡量。

记者:作为文学批评家,您认为当前文学批评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李国平:文学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思想语境、文化语境的问题。文学批评发展好的时期,恰恰是思想活跃的时期,是文学界汲取思想界营养的时期。我们可以指出中国思想界在何时遭遇了分水岭,可以批评整个思想界的献媚行为——媚权力、媚主流、媚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不应正视自身的问题。这些年来,文学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良知、勇气,在许多社会公共事物上,在许多精神探求上,中国作家采取的是集体缺席、集体回避的方式。

记者:目前的文学批评状况如何,如何提高文学批评队伍素养?

李国平:指出缺点比提出优点更难能可贵,现实地说是这样。提出优点,真正挖掘出了作品的优点,非常内行,也很可贵。我知道你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感于目下的批评时尚,不负责的吹捧在当下的批评界的确很严重,这无益于作家的成长。批评家和作家的关系不能是世俗的人情关系,他们之间应该构成张力。当一部作品走向市场,它就处于被解读、批评,甚至审判的位置,它就是一个被审者。批评家则扮演着法官或律师的角色,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不妨作陪审团成员吧。这些年批评的当代热情减弱,部分在学校的批评家,受学校学科机制限制,为完成学科任务写批评,批评的深度和思想性不够。过去批评家和文学家共同成长,现在进行当代批评,关注当代文学、区域性文学写作的非常少,都做自己的学问去了。没有现实热情了,其实最好的学术最好的学问应该是关注现代的、当代的社会。

对文学负责的批评态度就是有好说好,有不足坚决指出来,哪怕说错了也不要紧。但现在的批评风气不好。各种研讨会多,对文学负责的态度太少,都是应酬性的,对文学的批评和建设性的话语少了。无形中有一种圈子化,比如人情上关系比较好的就象征性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无益于文学的进步。

李国平小传

李国平,1960年生,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至1985年在陕西作协《延河》编辑部供职;1985年参与《小说评论》创办,后一直在《小说评论》工作。1993年任副主编,2005年起任主编。著有《遥远的印记》、《路遥评传》。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编辑奖等。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这是一个与青春用力告别的时代。《致青春》、《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等电影让多少人热泪盈眶,道出70、80甚至90后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等书籍又让多少后青春的人们热血沸腾,怀念那些懵懂却又义无反顾的岁月;《误我浮生,匆匆那年》与其说是一本与青春告别的书,不如说是与青春握手言和的书。那些爱恨、纠结、痴恋、欲望、执念、假象,都被岁月洗涤,被温暖相拥,我们终于懂得,匆匆那年的一切皆是机缘巧合,一切也终将妥帖安放。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白天不懂夜的黑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白天不懂夜的黑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一首情诗一场爱

    一首情诗一场爱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爱情诗篇,切入点独特,分为暗恋、初恋、热恋、生死恋、异地恋、婚外恋、苦恋、失恋等八个章节,采用另类文字表述,古今结合,不拘泥于对古典情诗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全面阐述。本书的魅力亮点,就是既满足读者对情诗本身的知识需求,也满足了读者对情诗背后历史故事甚至野史掌故的了解,并结合现代爱情故事解析、感悟爱情,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兼具。是一本走进灵魂,涤荡浮躁,让你思念成河、静思如梦的书。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是总裁

    穿越之我是总裁

    群号:68995990 亚洲第一总裁,遭遇族人枪杀,入海穿越.在异时空,瘟疫蔓延,宫廷巨变,皇权争斗,她的出现能否化解血戮屠杀?命悬一线时,皇子对她寸步不离,将军为她九死一生,而她的身世却始终扑朔迷离...爱情与权利孰轻孰重?结局到底会是怎样,她最终将何去何从?
  • 捡个女帝异界行

    捡个女帝异界行

    一柄小剑有通天彻地之能。一本史诗之书可兑换数个大破灭世纪前的神秘武学,史诗力量。秦夜表示只要自己愿意,路边捡到的小乞儿也能成为碾压万古的女帝。不管这次穿越是不是命运不怀好意的玩笑,他都会坚定的走下去。登天路,白骨天梯,踏万域,焚尸百万,我的路上,城若挡我,便拆了这城,神魔若拦我,便让这诸天神魔统统陨落!
  • BTS之让我爱你好不好

    BTS之让我爱你好不好

    本以为伸手就能触碰,但彼此之间却永远相隔着一段可悲的距离。唉,方阿米,你到底是输了啊……
  • 某科学的十方一念

    某科学的十方一念

    一个大四的废宅严格遵守了萝莉控的自我修养,结果穿越成了常盘台中学的学生,众所周知,那里只有女生……总是有淡淡的忧伤萦绕不散不过话说念动力真是好用的东西,可以模仿上升气流,还可以善解人衣将来当了Lv.5,还可以取一个碉堡的称号,十方一念——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一念而达
  • 爱上冷魅天使

    爱上冷魅天使

    她,是一个富家千金。初中毕业的她,被母亲送到‘憬枫贵族中学’读书,因为哥哥也在这读,所以母亲很放心。另外,她的母亲想她在这里可以找到她一生的归属。她,是否可以找到她的归属?
  • 面具下的笑颜

    面具下的笑颜

    为了改变平凡的生活,平凡的自己,她自愿戴上面具,化为小丑。为了讨人欢喜,博人一笑,她自愿不断摔倒,坚持微笑。当那小丑的面具被揭下,展露出来的会是一张怎样的脸?
  • 网游之逆天召唤师

    网游之逆天召唤师

    来自未来的一封信,让张逊进入了幻彩缤纷的《幻仙》游戏世界成为了一位法师。本想按照未来记忆成为‘放风筝流’全敏法师的张逊,却因游戏中一个无法预料的机遇,让他下定决心否决未来,重新开始!一手卡牌,召唤你不敢想象的存在,灭掉你心中无敌的军团!逆天改命,唯我独魔!仙?全部碾压!神?全部轰杀!----------------------------------------------网游总是难以驾驭,总是转到玄幻之上。对不起,以后文笔纯熟绝对会续完这本书。请支持《焚苍天》,看一个处事霸气张狂的男人,一个对女人柔情似水的男人,如何三千离火焚苍天!
  • 韩娱歌笑

    韩娱歌笑

    初次写作,不求上架不求推荐,有兴趣的看一下,哦,顺便说一声,女主少时等嘻嘻书群204747343
  • 神皇纪元

    神皇纪元

    龙崎努斯大陆。盖乌斯家族。撒加少爷。恺撒神皇。神圣帝国。千古一帝。
  • 狱灵诸神之妖娆邪女

    狱灵诸神之妖娆邪女

    她,帝空邪,异能世界无法撼动的存在。宝石撒金面具遮住的是那摄人心魂的绝世容颜,无人知晓她的性别,无人知晓她的模样,知道的人都已经死了。有一点无疑,她是残忍的,她心如顽石,没有感情没有亲情。除了他,那个她放在心尖上的人儿。突如其来的星辰骤变,巨大能量波动,使他丧命,使她疯狂,一入魔障深似海。醒来后的她,来到了另一个时空。该亚大陆,盛行魔法,武者修行,魔兽遍布,在这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她将低入尘埃还是光芒万丈呢?*“听说有人打伤了蓝家少主,我要去瞧瞧。”路人甲"哪呀,听说打成废物了,现在傻了。”路人乙“蓝家少主平日里烧杀抢掠,现在有人除恶了,这人是谁呀?”路人丙没有人回答,几乎没有人看到她的真实面容,因为帝空邪讨厌被人贪婪的盯着面容看。除了死人。在她一步步走向强者巅峰时,遇到了她要保护的人和誓要保护她的一群人。本文玄幻为主,感情为辅。^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