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了解对方的人品及思想为目的的面谈中,为了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抓住主要准确的信息,就有各种深层的方法被使用着。其中有一种被称为压近面谈的方法,这是一种向面谈者——提出令他不快的问题,或是将对方置于孤立状态而迫使他做二者择一的决断的方法。总而言之,就是“虐待对方”,将之赶入危机的状况中而视其反应的方法。
对方故意将话题岔开,大致上有三种情形。其一是因为完全不留神而岔开了,其二为突然产生出乎意料的联想而岔开,另一种则是故意将话题引到别处的情形。这些情形都表明说话者目前的兴趣和精力已转向岔开了的话题上。因此,对于对方的谈话不要在中途截断,让他继续一段时间。如果是第一种情形的话,不久之后对方对于究竟何者才是正题也感到非常诧异。第二种情形中,因为本人并没有忘记本题,所以能自然地了解到其联想与本题的关系。而如果在隔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不能回到本题的话,就可以判断为第三种情形。依此种方法可以了解到,乍看之下是很浪费时间精力的“离题谈话”,也是可以成为读出对方心理的一个绝好机会。
完全脱离目的的闭谈,就如同看似没有目的的进攻,提供了看清对方本意的线索。如果对方加入了闲谈中,则可视为接受己方态度的表现。假设对方并不参与闲谈,那么对于己方所引出的闲谈,对方应该表示出一些反应。视其反应,己方就可以决定是进是退、或是再进一步试试看等,以改变自己的战术。
为了拉近与初次见面的对象之间的距离,将话题指向有关对方的过去或出生故乡等,这也是可以的,但那并不一定都是对方所愿提及的往事。有时,这些事是他心灵上的创痕,在那种情形下,对方也会将深藏于自己内心的不快和忧虑表现在表情或实际行动的细微之处。因此,一边谈话也要一边注意这些信号。
夸奖的言词、恭维话,并不都是单纯可喜的。一被别人称赞就立刻上当的,会被认为是太简单,太幼稚。然而,若是露骨地表示出猜疑心并冷冷地应对,这也会破坏交际的气氛。因比,最顺当的方法是先谦虚一番,然后继续保持着探索对方真意何在的姿态。由此就能够找出对方隐藏于赞赏言词内部的观察之心,并且判断出他是否对你怀有敌意或某种企图。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是掌握处世技巧的第一课。掌握“读心”术,是建立成功人际关系的秘诀。
熟悉下象棋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若你想赢得这盘棋,除了要清楚棋盘上的棋子外,还必须要看透对方下这步棋的用意,并进而判断出其后的布局,方能最后赢棋。正所渭“高手前后看三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心”亦然,既不能仅看表面和片断,更不能仅从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就轻率地断定是对方的肺腑之言,其实这或许正是对方为了掩饰自己的行动而故意施放的“烟幕弹”。一定要记住,人心是无法仅从浮浅的表面所能够了解的。
向陌生人微笑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接触的不光是家人、熟人、朋友,我们还会接触很多的陌生人。其实许多我们的熟人、朋友,甚至我们的配偶,在原来也是陌路相逢的人。我们都懂得对亲人朋友要有慈爱和友善之心,会很自然地微笑面对他们。
但在与陌生人相处时,许多人会习惯板起自己的面孔,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式。这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避免受到来自陌生的外界侵犯和伤害的自卫本能。也许是一种维护自己原本虚弱的尊严的需要。
这种情形,在现代都市表现得十分普遍。住在高层住宅楼里,相邻的人家竟老死不相往来,住了几年,仍是相互陌生。走在路上,遇到他人摔倒,也会视而不见,抽身绕过。我们感叹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我们自己却也常常冷漠地对待那些我们不认识的陌生人。
美国著名记者阿迪斯·怀特曼指出,害怕陌生人这种心理,我们大家都会产生,例如在聚会上我们想不到有什么风趣或是言之有物的话可说的时侯;在求职面试中拼命想给人好印像的时侯。事实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遇上看来有趣的人时,心里都会七上八下,不知该怎样打开话匣子。
多年来,阿迪斯以记者身份往返世界各地,他和陌生人的谈话有许多是毕生难忘的。他说:“这就好像你不停地打开一些礼物盒,事先却完全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老实说,陌生人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
在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人,甚至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因为我们可能对一个陌生人说出我们时常想说但又不敢向亲友开口的心里话,他们因此便成了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新镜子。
如果运气好,和陌生人的偶遇还会发展成为终身不渝的友谊。仔细想来,我们的朋友哪一个原来不是陌生人?说:“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未认识的朋友。”
所以许多时候,我们很愿意和我们看中的陌生人进一步交往,也许他会成为我们的朋友或更亲近的人。但在这种交往中,最困难的大概是如何说出第一句话。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交际能手。早年还没有被选为总统时,在一次宴会上,他看见席间坐着许多不认识的人。如何使这些陌生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呢?罗斯福找到自己熟悉的记者,从他那里把自己想认识的人的姓名、情况打听清楚,然后主动叫出他们的名字,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此举大获成功,这些人很快成了罗斯福竞选时的有力支持者。
如果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说”,可以考虑以下话题:
坦白说明你的感受。例如你可能在晚餐会上对自己嘀咕:“我太害羞,与这种聚会格格不入。或是刚好相反,你认为许多人讨厌这种聚会,但是我很喜欢。”不管你怎么想,你要把你的感受向第一个似乎愿意洗耳恭听的人说出来。这个人可能就是你的知音。
谈谈周围的环境。如果你十分好奇,你自然会找到谈话的题目。有一次一个陌生人审视周围,然后打破沉默,开口跟我说:“在鸡尾酒会上可以看到人生百态。”这就是一句很有趣的开场白。
以对方为话题。可以说:“我远远就看见你进来,我想……”或是:“你正在看的那本书正是我最喜欢的。”
提出问题。许多难忘的谈话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的。阿迪斯常常问人:“你每天的工作情况怎样?”通常人们都会热心回答。
一定要避免令人扫兴的话题。可能没有人愿意听你高谈阔论诸如狗、孩子、食物和菜谱、自己的健康、高尔夫球,以及家庭纠纷之类的事。所以,在谈话中最好不要谈及这些问题。
在交谈中,除了吸引对方的兴趣之外,还必须学会引导对方加入交谈。
如果你想让你的谈话对象开口畅谈,不妨用下列问句来引导:“为什么会……?”“你认为怎样不能……?”“按你的想法,应该是……?”“你如何解释……?”“你能不能举个例子?”总之,“如何”、“什么”、“为什么”是提问的三件法宝。
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想说别人期待我们说的话,而且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就担心。然而正因为有这种不同,人生才能成为大戏台。如果我们彼此坦诚相对,不为别的而只为互相了解,那么我们就能谈得投机,相见欢愉。
面对陌生人,不要总是紧绷着面孔,流露出怀疑的神情。我们也无需在陌生人面前故意伪装自己,显出一副傲慢或好斗的神态。让我们试着向陌生人微笑,微笑是友善的信号。像有人说的:你的冷面他的冷面所有人的冷面,构成陌生的人际环境,制约着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而你的笑脸他的笑脸所有人的笑脸,尽管依旧是“陌生”,依旧要擦肩而过,然而内心却不再会疲惫和紧张,人与人之间虽无言却有了默契,我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了融洽和温暖。
对你不喜欢的人宽容
我们都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而不愿意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来往。但现实生活却不可能满足我们这一愿望。我们的邻居有可能正是我们不喜欢的:我们愿意安静,邻居则可能成天把音响开得震耳欲聋;我们喜欢清洁,邻居则总是把破破烂烂的东西堆满了过道;我们不愿被人打扰,但邻居却经常喜欢到我们家里来借根葱要头蒜的。在单位,也有我们不喜欢的同事,我们虽然尽量回避他们,但由于工作关系,却不得不与他们打交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做人方法,只要不是违法乱纪,我们也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宽容别人。拿做邻居来说,当楼上在装修时,我们会为传来的刺耳的噪音而心烦意乱,对楼上人家非常有意见。但也有可能我们自己也要装修,噪音一样会打扰别人。这时我们就会体会到邻居之间相互担待、相互谅解的必要性。有些朋友(其实是熟人、老乡、老同学或同事)是有一些或许多我们看不上的毛病,但我们自己就没有毛病让对方也看不上吗?我们可以不喜欢“朋友”的毛病,包括品德上的缺点,但我们不应该排斥他这个人,甚至像对待脏东西一样避之惟恐不及。这不但容易为自己无谓地树敌,也失掉了帮助他人进步的仁厚之心。
有这样一个女人,总在喋蝶不休地向人诉说邻家的污秽不堪。有一回她故意将一位朋友领到家里,指着窗外说:“您看那家绳上晾的衣服多脏!”可那位朋友却俏悄地对她说:“如果你看仔细点儿,我想你能弄明白,脏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自家的窗子。”
是啊,我们在同一蓝天下生活,为什么不学着去宽厚地待人,而是去轻易地指责呢?即使脏的真是邻家的衣服,我们为什么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要知道,这样做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损失。
努力去爱你不喜欢的人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宽容。
小杜毕业后初入社会,在某合资公司外贸部就职,不幸碰上一个爱拍马屁、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主管。此人每天下班后没什么事儿也要跟着日本科长拼命“加班”,出了错又把责任全部推给小杜。
一气之下,小杜就去了另一家外贸公司。在那里,她出色的工作博得了许多同事的称赞,但无论如何也没法使苛刻、暴躁的马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她又萌动了跳槽的念头,于是向新加坡总裁递交了辞呈。总裁先生没有竭力挽留小杜,只是告诉她自己处世多年得出的一条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要试着去爱他。总裁说,他就曾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在一位上司身上找优点,结果,他发现了老板两大优点,而老板也逐渐喜欢上了他。
小杜依旧讨厌她的经理,但已悄悄地收回了辞呈。她说:“现在想开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爱一切。换一种思维看人生,你会发现,乐趣比烦恼多。”和你不喜欢的人相处学会忍让,宁可自己受些委屈或吃点亏,也不要为小事而与对方争个脸红脖子粗,甚至头破血流。
你可以先伸出友好之手,你可以主动接近对方,和对方打招呼。对方原来可能怀有的对你的戒备心或敌意就可能化解。你很客气地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们就可能会加以注意和改进。
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就可能体会他们的想法,从而修正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这有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接受他人的独特个性,人人都有其特点,不要试图改变这个事实;接受他的本来面目,他也会尊重你的本来面目,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念。
有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坐在一个小镇郊外的马路边,有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老人面前。陌生人下车问老人:“请问先生,住在这个小镇上的人怎么样?我正打算搬来住呢。”老人看了一下陌生人,反问道:“你要离开的那个地方的人怎么样?”陌生人回答:“不好,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没快乐可言,因此我打算到这儿来住。”老人叹口气,说:“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这个镇上的人,也和你那儿差不多。”这位陌生人走了,继续去寻找他理想的居住地。过了一会儿,另一位陌生人来到老人面前,询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他。这位陌生人说:“哦!住在那里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我正在寻找一个更有利于我的工作发展的小镇。我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但是我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老人面露笑容,说:“你很幸运。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原来住的地方一样好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认为别人难以相处。善于与人相处的人,见到任何人,都会相处融洽。
能够与人融洽相处的人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大度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即使赚钱不多,也很满足,因为他能从融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报酬。
不要只想着和“我们的同类”打交道,你也要学会和你“另类”的人打交道,也许他们是你不喜欢的“恶邻”和“损友”,但他们也是活生生的独具特点的人,不过是有些毛病罢了。只要你自持,你就会有所收获,感受到一种新的人生体验和乐趣。
对付他人的不拘小节
人的性格脾气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人注意细节,做什么事都有个讲究;有的人则不拘小节,许多方面大大咧咧、随随便便。讲究细节的自有其理由,不拘小节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假如在邻居和同事中有些不拘小节的人,我们一方面想减少一些麻烦,另一方面又不能伤害彼此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