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国市梨园唐墓{53}、河北清河丘家那唐墓{54}、河北平山县西岳村隋唐崔氏墓{55}、山西太原市郊唐墓{56}、长治北石槽唐墓{57}、唐王休泰墓{58}、唐王深墓{59}、唐崔孥墓{60}、唐冯廓墓{61}、唐范澄夫妇墓{62}、辽宁朝阳市黄河路唐墓{63}、辽宁朝阳唐墓{64}、甘肃秦安县唐墓等,均出土了不同形式的胡商组合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唐朝的胡商组合俑形式、种类繁多,除传统的粟特、波斯、阿拉伯、吐火罗等民族或地区的商人外,还出现了许多难以辨认族属的胡商组合俑,令人目不暇接,反映出入华商人的族属、国别大量增加。
二是随着唐三彩这一特殊工艺的出现,在传统陶制胡商、驼马组合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大量唐三彩的胡商组合俑,使这种组合向多彩多姿的艺术化方面又有新的发展。武威青咀喇嘛湾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中,还有木制的胡俑与骆驼{65}。
三是表现的胡商形式更加多样化,上承北齐、北周之风,除胡俑外,还在墓葬壁画、石窟壁画、画像砖上都展示了胡商的形象。
四是分布范围空前扩大,随着统一政权的建立,这种胡商组合俑也从北方拓展到南方。如江苏徐州、扬州、铜山以及两湖、安徽、浙江等地的隋唐墓随葬品中,都发现了与北方一样的胡俑与载物陶骆驼{66}。
问:您能否举例说说唐代胡商俑的风采?
答:最典型的是各种各样的由骑载货驼俑象征的胡商组合俑,如洛阳关林59号唐墓出土的两件骑驼俑,其中一件驼身白色,背上置蓝绿色毯子,峰间置一大型兽面驮囊,下垫夹板,在夹板外左右两侧分别系有鱼、圆口小瓶和凤头壶。驮囊前后有绿色丝卷和白色绢卷,绢上坐一人,通高38厘米,长31厘米{67}。
令人惊奇的是,在唐代各地的陶制骆驼中,今山西长治地区出土的灰陶加彩的胡商和陶驼组合颇有特色,造型夸张怪异,变化多端,与其他地区出土的迥然有别,多为艺术精品,在全国独具一格,表明在这个地区有非常熟悉胡商与骆驼的艺术家。如长治红星厂唐墓出土的加彩陶驼,现展于长治市博物馆展厅,一胡俑骑在赭黄色骆驼背上,驼背上有垫,胡俑深目高鼻,络腮胡,头戴黑色尖顶软帽,穿赭黄色窄袖长衣,高统乌靴,怀抱一猴,驼背上挂着扁壶等酒水食器{68}。
长治唐王休泰墓,有骑驼俑一件,黄紫色驼,上垫毡毯,鞍两侧悬挂着头向下的禽畜之类,并驮有生活用具等物。驼上一长须胡俑,头戴尖顶毡帽,穿白色翻领外衣,赭色裤,着尖头高筒乌靴。左腿盘于驼鞍,腿上蹲卧一小兽(似猴),通高38厘米{69}。
长治王惠墓出土的一件载人载货彩陶骆驼,驼背上满载货囊,一男子坐在上面,西域人装束,为了突出他的外国人形象,还夸张地把鼻子做得很大,非常生动{70}。山西黎城唐墓,也有一件骑驼俑,驼峰上佩皮鞍,上坐一人,深目高鼻,头发较短,在脑后扎一小辫,身着胡服,通高80余厘米。驼前原来还有一件牵驼胡俑{71}。长治的陶驼精品还有不少流失国外,在国外博物馆收藏。
辽宁朝阳市黄河路唐墓也出土了骑驼俑,骆驼驮架间置一袋,后有生丝、织物{72}。
西安的胡商和陶骆驼组合俑中规中矩,暗合法度。如西安东郊红旗电机厂唐墓也出土了两件骑驼俑。一件驼高73厘米、长60厘米,作站立状,前后均残一腿,一女俑侧身盘足骑于驼背,右手搭在前驼峰上,头枕右臂作睡态。女俑身着圆领右衽长袍,下着裤,足穿长筒靴,头发左右分梳,发辫自两侧遮耳下垂。另一件高54厘米、长60厘米,驼作跪卧状,驼背上骑一男俑。俑为胡人相,深目高鼻,戴尖顶帽,着圆领长袍,下着裤,足蹬长筒靴。一手握拳高举,拳中有孔,原应执有鞭。一手握拳下垂,作执缰状。同墓出土的还有牵驼胡俑,短发,胡服,身体肥胖{73}。
西安、洛阳唐墓出土的三彩载货骆驼中,有的载货非常复杂,除了载货外,上边还有水瓶、丝束、丝绸、大雁、猴子、鱼等。除骑驼俑外,牵驼胡俑与载货骆驼的组合在唐墓中也普遍存在,如礼泉郑仁泰墓出土的三彩牵驼胡俑与载货骆驼的组合,便是这种组合的代表{74}。各朝墓葬中还有一些不见牵驼胡俑的载货陶骆驼,与其他随葬品在一起。
问:那您认为这些单独的载货陶骆驼也算是胡商的象征物吗?
答:从象征意义讲,这些单独存在的载货陶骆驼,也是胡商及其行为的具体表现。虽然这些胡商俑与陶骆驼的造型只是象征性的,并非完全写实的作品,如骑驼俑与骆驼的比例不协调,总是人小驼大,但是它所反映的社会上胡商活跃的情况却是真实的,是依照人世情形为死者构想冥世情况的表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随葬品携带的信息来分析研究当时社会上的胡商活动。
问:您认为这些墓葬中出土的胡商俑给我们携带来了什么信息?
答:通过对出土胡商俑及陶驼组合的墓葬形制与墓主身份的考察,出土胡商陶驼组合俑的墓葬有砖室墓与土洞墓两种,很难单凭砖室墓与土洞墓来区别贵贱,有的公主墓也是土洞墓,但随葬品同样很多。从出土胡商陶驼组合俑的墓主身份看,据墓志和随葬品,墓主绝大部分是官僚,少数是富人,在随葬品贫乏的小墓中,未见胡商陶驼组合俑。反映出胡商对富贵阶层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对贫贱阶层的重要性,也间接反映出,胡商贩运来的货物,销售对象主要是富贵阶层。这种情况从胡商陶驼组合俑在京城与重要城市地区出土多、在边远地区出土少方面也可得到佐证。
唐代开元时,曾对各级官僚的随葬品做过规定,内容很多,其中的一项是随葬的陶俑、驼、马均不得高逾一尺{75}。朝廷对随葬俑及陶骆驼、陶马进行限制,已充分显示了当时随葬陶驼的普遍性。虽然规定陶俑、驼、马不得高逾一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上面列举的出土陶骆驼看,多在一尺甚至两尺以上,可见逾制现象广泛存在,规定有名无实。此外,通过出土陶驼可见,只有少数是骑乘的,多数是载货的。这种现象,表面上反映了官僚对随葬陶骆驼的喜好,实质上则反映了上层社会对胡商的依赖关系。
胡商图
问:在胡商研究中,除了胡商俑,还有什么考古资料能为探讨胡商提供有效信息?
答:从北魏到隋唐,胡商图的数量也很多,依考古发现的种类划分,有墓葬壁画、墓葬雕绘两类,墓葬雕绘又可分为石雕与砖雕两类。除墓葬壁画外,石窟寺庙壁画及其他绘画作品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从墓主族属分,又可分为胡人墓与华人墓两类。特别是近年发现的古代中亚人墓葬石棺床图案上,也有胡商图像。这些图像,都为探讨胡商提供了诸多信息。
问:北朝有没有与胡商直接相关的墓葬壁画内容?
答:有的,在北齐、北周墓葬中,已发现多幅与胡商有关的壁画内容,如前文我们提到,太原娄睿墓墓道两壁上层壁画中,各有一幅载物驼队。画面为四人五驼。为首一人,头顶部光秃,鼻肥硕高耸,浓眉环眼,似大食人形象,右手背于身后牵着驼缰,驼首高昂,大步缓行。右后一驼,驮圆鼓大白软包。两驼间,一人高大修长,戴高筒毡帽,高鼻短胡,浓眉深眼,似为波斯人。所牵驼冲天长啸,驮大花软包与垂橐。后一驼引颈扭头面向画外,驮大软包、虎皮垂橐及丝绸,大步紧跟。两驼右侧二人二驼,相随前进{76}。
山东益都石棺床上的“商旅驼运图”和“商谈图”,则是明显的两幅丝路商旅图。前一幅图的画面上部有两只朱雀向左侧展翅飞翔,中央为一仆人牵引一匹骆驼和供主人骑坐的骏马,向右行进。仆人深目高鼻,短发,上穿翻领衫,腰系革带,右佩香囊,左挂短剑,下着紧腿裤,脚穿软底尖头皮鞋。骆驼为单峰,背上有兽面纹的鞍具,驼峰两侧为成卷的织物,织物外悬挂着考究的水囊。后一幅图的画面中央是主人、商人和仆人,主人是汉人汉服,坐于一束腰凳上,面对着商人。商人深目钩鼻,头发卷曲,身着翻领长衫,下穿紧腿裤,脚蹬尖头软底皮鞋,面相肥胖,手捧一物,面露殷勤献媚之色。其后仆人手捧一盘,盘中有物。是一幅难得的贸易商谈画面{77}。
问:我们知道,北朝入华中亚人很多,请问在他们的墓葬中,是否发现有关胡商的图像呢?
答:入华中亚人墓葬中也有胡商图,如出土于中原、后流落日本Miho博物馆的一组描写北齐中亚人生活情景的石棺床图案上,就有胡商驱赶着骆驼的内容。画面是一队骑马的突厥人正在行进,内侧有人赶着强壮的骆驼,骆驼载着一个硕大的圆筒形货架,用绳索紧紧地绑在骆驼背上{78}。安伽墓和史君墓是近年在虞弘墓之后新发现的北周粟特人墓葬,两墓墓主人都与萨宝有关,葬具壁上都雕绘有外来商人的形象,很有代表性。如安伽墓石床榻正面屏风图案第5幅野宴商旅图中,粟特商人与一个突厥人坐在一个毡帐中交谈,外面是一个驼队在等待,反映出粟特商人途经突厥人领地时,拜访突厥首领的场面{79}。
史君墓石堂西壁、北壁和东壁图像中,各有骆驼组成的商队,有的骆驼背负着肥大的囊袋,正在结队行走,有的是驼队卧地休息。如在西壁第三块画面下部是一个由马、骆驼和驴组成的商队。在商队最前方,是两个骑马男子,其中一位腰悬箭囊,后面是两头驮载货物的骆驼。在骆驼右上方,还有两匹马和一头驴驮载着货物并行。另在北壁第一块画面,也反映了商队休息的情形,该画面上部有一帐篷,门帘卷起,帐内盘腿坐一戴冠男子,右手托一酒碗,帐外门口处毡上跪坐一身着翻领窄袖长袍,头戴高顶毡帽的长者,右手握酒杯,正在与帐内饮酒者对饮欢言。旁边有三位侍者。帐篷下方为一个商队,有4个男子和两头载货骆驼、一头载货的驴。观此画面,似是一个商队途经某处,拜会当地部族首领的场面。又如东壁第一块画面,上部为一群神及其崇拜者,下部有一座桥,上有动物正在通过,有三只羊和两头骆驼,骆驼背上驮着高高的货物。此图也与商队有关{80},由此三幅图,也可窥视当时商队的规模。
问:敦煌壁画是个大宝库,那里有没有关于胡商的壁画内容?
答:敦煌石窟壁画中也有关于胡商的内容。如北周296窟的福田经变图{81}、隋代420窟的“商人遇盗图”{82}和敦煌45窟的“商人遇盗图”{83},都有胡商内容。如专以三分之一的篇幅绘制的420窟“商人遇盗图”,画面是一群载货骆驼组成的商队整装待发,商主在祈祷,一人在为病驼灌药。行程中,遭遇强盗,一骆驼坠崖而死,货物被抢。官兵及时赶到,抓住强盗,夺回货物交还商人。描绘了官兵保护丝绸之路来往贸易的情形。敦煌45窟是盛唐时代的洞窟,壁画中也有一幅“商人遇盗图”,画面是一群高鼻深目、卷须浓髯、头戴高顶毡帽,身着贯头长衫的胡商和一队满驮着货物的毛驴,在山谷中被一伙持刀的强盗拦劫,卸下几驮货物。商人们惊恐万分,双手合十,请求观音援救。画面正中,有很大的一块题记,其文为:“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赉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做事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说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商人遇盗之事,在丝绸之路上时有发生,如唐玄奘出西域,就遇到过此种事情{84}。
敦煌103石窟盛唐壁画南壁西侧的《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中,有几幅商贾牵着背负货物巨囊的载货大象图{85},旁边还有骑马或骑驴的人,可见在丝绸之路上,有的商人还用大象来运输货物。
新疆柏孜克里克33号石窟曾出土过一幅胡商壁画,表现的是一个商人图像{86},画面前是一个驮着货物的卧驼,侧后是一个驮着货物的毛驴;在内侧,是一个头戴飘带帽、浓密胡须的胡装人,双手端一盘,内盛食物。
问:唐代墓葬有关胡商的壁画多不多?具体内容有什么?
答:北方唐代墓葬壁画多见胡商牵驼图。1958年,配合基本建设,山西的考古工作者曾在金胜村发掘了一批唐代壁画墓,在四号墓壁画中就有牵驼马的内容{87}。20世纪80年代发掘的太原金胜村唐墓,壁画中还有类似内容,画面绘一短发深目的胡商,手执一鞭,还牵着一匹马和一头载着货物的骆驼。骆驼的驮架旁,还挂着一个水瓶{88}。西安唐李凤墓壁画也绘一胡商,长袍红靴,腰侧系一锦囊,手牵一头载货的骆驼{89}。陕西泾阳唐代张仲晖墓除出土有深目高鼻浓须的胡俑、骆驼外,在壁画中还绘有三种胡商骆驼图{90},其一是奔驼图,绘于斜坡墓道西壁石门之前。骆驼的头尾和左后腿的颜色已经剥落。骆驼背负货物,奋蹄疾行。骆驼通身用橘黄绘画,黑色勾边。其二是行驼图,绘于斜坡墓道东壁,整体为行走姿态。赶驼人上身着掩襟式皮毛褂,下身穿紧腿裤,脚蹬皮质尖头靴。其三是卧驼图,绘于斜坡墓道东壁石门之前。骆驼呈卧姿,昂首嘶鸣,牵驼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形象,头部残。在唐金乡县主墓中,在墓道东壁的壁画中,也有一幅类似的牵驼图{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