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大图案中骑马者为一中年男子,长相颇似第五幅浮雕中的主人公,集波斯式的王冠、头光和飘带于一身。他深目高鼻,多须髯,眉须皆为黑色,修剪得极其讲究。胡须呈大三角形拖至胸前,黑色长发梳成波形状,拖在肩后。身穿红色圆领长袍半臂衫,腰束红色革带,下着白色长裤和软靴。他气宇轩昂,安然坐于马背上,右手端一碗举于面前,正在准备喝水。
在马的前面,还站着一个年轻的粟特随从,双手捧着一个盛满果实的盘子,高举着献给主人。马后还有一个年青随从,在他平伸在胸前的左手手心内,也放着一个相同的果实。
在下面的小图案内,雕绘着两株小野花和一只白色带黑斑的山羊。山羊脖中系一带,下颌有一簇山羊胡子,两蹄轻抬,看着前方的小花,缓步向小花踱去。
行旅休憩图
画面是一幅体现高洁与休闲的浮雕。上半部分的大图案表现的是主仆三人休息的场面。在一棵茂盛的树下,男主人在右,二仆在左。主人戴王冠,有头光,身形高大,神态安详,身穿窄袖长袍,上罩红色条纹半臂衫,下着白色紧身裤和长筒软靴。肩披一条红白相间、尖端似为葡萄叶形的长帔{16},他面朝左方坐在一个红色束帛座上{17},左腿平架在右腿之上,右手握一白色高脚大口杯。
在他腿前,一个黑色短发、深目高鼻的仆人,身穿白色长袍,腰系一带,正单腿跪地,双手捧一装满果实的果盘,献给主人。
在他侧面,还站着一个怀抱琵琶的仆人,两手于胸前抱一琵琶,头下尾上,左手握着琵琶颈部,手指按弦,右手握一红色条形拨头在弦上拨弄{18}。
下部小图案内容简单,中部突出雕绘了一只奔跃的雄性大白鹿,枝叉繁多而美丽,跃姿优雅而潇洒,更增添了几分大自然的宁静与意趣。
出行图
这幅浮雕有一种脱尘绝俗的视觉感。上部分图案中,主要表现一个身份高贵的主人带两个侍者在旅途中的情形。这位骑马的主人,表现出了明显与众不同的神情和穿着。他头上戴着满是饰物的王冠,王冠前顶上为一圆环形饰物,上有一个弯月形饰物,在弯月中,托着一轮太阳,这种象征着日月交辉相映的装饰物,很可能是此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19}。
大图案下还有个长方形小图案,中部为牛狮搏斗图,一头红色的狮子,敏捷凶猛,前爪举起,扑咬牛背。在狮子的身体下,是一头健牛,长着一对又长又尖的大牛角,牛眼滚圆,低头弓背,忍着疼痛,撞向狮子。在图案右边,是忍冬藤蔓。
(二)第二部分图像
第二部分图像均为墨线勾边,内填白黑二色。为描述方便,也将此7块画面从1—7进行编号,依编号来描述。
图像内容解释如下:
男跪侍者图
图中描绘的是一粟特中年男子,跪坐于小毡毯上,上身是白色圆领窄袖长袍,外罩白色半臂衫,腰系黑色革带,下身穿肥大的白色裤子,脚穿黑色短靴。从他的坐姿和手托之物来看,像是一个跟随主人多年的仆人,端盘举于胸前,向主人跪献食物。
男立侍者图
图绘一粟特青年男子,侧身站立,黑色短发,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革带,带左侧悬挂一圆形小囊,下身穿白色紧腿裤,脚穿黑色短靴。双手捧着一个大高足杯,好像正要去给主人送酒。
女立侍者图
图中部绘一粟特青年女子,侧身站立,婀娜纤细的身材,束腰曳地的长裙,女子微弯的上身,都表现出这位女侍者的恭谨。
胡腾舞图
图绘一个正在跳胡腾舞的舞者,由于头部色彩轮廓剥落,只留有少半部头光。从身形来看,此人赤裸着上身,袒胸露肚,佩戴着项圈,右腿单腿下蹲,左腿向右腿部弯曲平抬,高举双臂,正在跳胡腾舞。整个画面活泼而富有动感。
男立侍者图
图中部绘一身穿长袍、侧身站立的男仆,头部几乎不见,着黑色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黑色短靴。这个男仆身体健壮,双手似在胸前捧着一物。
男跪侍者图
图中部绘一男仆人朝右跪坐于白色的方形小毡毯上。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外罩白色半臂衫,双膝跪地,两手端盘举于胸前,盘内盛有食物。
侍女侧身站立,头部色彩和轮廓不太清晰。身穿一件有许多竖褶的曳地长喇叭裙,左手执一物,右手似在怀中抱一物。
(三)第三部分图像
第三部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多种生活情景,共29幅图像。
宴饮图
龛内雕绘的二人都是粟特男子,一人抱酒坛,一人捧食盒,准备痛饮。
奏乐图
画面是正在演奏的两个粟特男子,一个正在弹奏曲项四弦琵琶,一个正在吹奏横笛,两人正在合奏,似乎已经到达如醉如痴的程度。
乐舞图1
画面是两位粟特男子,无论从造型还是表情来看,都非常生动。右边的为舞蹈者,正弯腰顿足,甩着长袖,显然是在表演舞蹈。舞蹈姿势灵动而有力,逼真而优美。他的衣服也很美,肩披一红白二色的尖头长帔,色彩格外鲜艳,右侧的长帔在中部卷了一圈,左侧的自然飘垂。身上的飘带与身体的舞姿形成一幅具有强烈动感的图画。
左侧奏乐人侧身而立,胸前抱一个颈部为金色的直颈尖头五弦,正在为舞蹈者伴奏。相传:“四弦源于波斯,五弦源于印度”,由印度先传至龟兹,后在北魏宣武帝时,又由龟兹传入中原{20}。
奏乐图1
画面雕绘着两个粟特乐师,右边的乐师双手握一横笛,眼睛看着远方,仿佛跟着袅袅笛音进入了悠远忘情的意境之中。
左边的演奏者侧身而立,胸前斜挂腰鼓,两手一上一下,正配合着笛曲敲击着鼓面。两人一个吹笛,一个击鼓,陶醉于演奏之中。
奏乐图2
画面雕绘二人,是粟特男乐师。他们相向而视,右边男子怀抱箜篌,左手高举,右手摁于弦上。他的动作,让人们仿佛感到了高山流水的声音。
左边的乐师侧右站着,两手在胸前各执一铜钹,正在对击。从他的动作和眼光以及身体姿势来看,他是在应和他的伙伴。
乐舞图2
画面二人,均为粟特男子。这是一组动感很强的雕绘,右边一人一边吹奏,一边舞蹈,表现一副愉悦的“手舞足蹈”状。
左边一人屈膝前倾,头却扭向右边,一边吹横笛,一边看着手舞足蹈者,两人的密切配合,就是通过这眼神和姿势来表现的。
侍卫图
画面雕着一个侧身向左而立的武士,头戴一武士冠,黑色长须浓密,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他右手握拳,曲臂胸前,左手执一长矛直立于身体左侧,表现出武士忠于职守与威风凛凛的气概。
饮酒图
这是一幅令观者心情愉悦的娱乐饮酒图。画面两人均有头光,右边之人身着红色圆领窄袖长袍,左腿架在右腿之上。令人感到奇妙的是,他左手握着的是一个很长的一头稍粗、尾稍细的长号角放在唇边。从前有酒壶、身有醉态看,此物应是饮酒器来通才更符合画面环境{21}。或许是他酒至半酣,乘兴吹奏,以助气氛。
左边的饮酒者与他相对而坐,右手高举一个酒碗,右腿架在左腿上,目视着左面之人,从两人的神态和放置于两人中间的大酒坛来看,这是一对酒友。画面表现了一种饮酒者酣对尽欢,敞开心扉、海阔天空、无所不谈的惬意情景。
圣火坛与祭司图
画面见于石堂座前壁下排正中。
这是一幅典型的祆教圣火坛和祭司的组合画面。画面中部占据突出位置的是一个上有熊熊火焰的大祭坛。这个祭坛的造型简洁而华丽,束腰,中心柱较细,底座和火盆较粗,祭坛上部呈三层仰莲形。
祭坛的两旁,各有一个人首鹰身的人相对而立,这是两个祆教祭司。他们上半身为人身,黑色长发呈波形披在头后,深目高鼻,身着红色圆领半臂衫;下半身为完全的鹰身,有鹰翅、鹰尾,还有鹰腿和鹰爪。两人均是上身倾向火坛,两手都戴手套,一手捂嘴,一手伸出,抬着火坛一侧。一副小心翼翼和神圣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宗教信仰的资料。
类似的火坛形式在世界各地拜火教图像和波斯银币图案中常见,从目前的考古新发现看,火坛并无固定形式,而是多种多样,虞弘墓、安伽墓、史君墓、安阳墓以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展石棺床座上所雕绘的火坛,外形无一雷同。
祆教圣火坛和祭司的组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圣火坛和人首人身祭司形象的组合,在莫拉—库尔干盛骨瓮上、安阳出土石棺床石阙上,都是这种形式;另一种为圣火坛和人首鹰身祭司形象的组合,除虞弘墓石堂外,安伽墓墓门门额画像上、史君墓石椁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展石棺床座上,都有这种形式的组合。祆教最崇拜火,提倡供奉火,到处有火庙或火祠,公共祭祀场所和家里都供奉着火坛,表达教徒虔诚的崇仰。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圣火则不能熄灭,圣火永远是祆教崇拜的象征。
饮酒图
画面是一对壮汉,右边之人侧身向左而坐,左腿架在右腿之上,裸露着小腿,打着赤足,神态悠闲,左手握一略有弯度的角形器,与前面所见角型器一样,大口朝上,小口朝嘴。从两人对坐,对面之人手持酒盏看,此人虽然手中无杯,已让观者感到他酒意朦胧。单从手持角型器看,又像是吹奏号角。
左边的饮酒者与他相对而坐,坐姿随便,可称之为“席地而坐”。右手端一酒碗,已经是一副醉态十足,话语不清,又欲罢不舍的形状。
侍卫图
画面是一个侧身向右而立的武士,有头光,头戴一武士冠,身着白色圆领窄袖长袍,右手执一长矛。该武士与座前壁下排右数第1个长方形壁龛内的武士相对而立,分左右两头守卫着石堂,应该是守护武士。
狩猎图1
画面是一个粟特猎者骑一红色骏马由右向左奔驰,猎者头后有白色黄边的头光,留黑色齐耳短发,双手握弓,弓如满月。从他拉弓的姿势、眼神和手的拉弓力度来看,仿佛猎物就在眼前。
马侧后有一只山羊,羊角很长,在内侧惊恐地狂奔。说明猎者追射的猎物,要比山羊重要。
狩猎图2
画面是一个突厥猎者骑马奔驰,左手持弓,右手扯弦,正手持弯弓。
马前方有一红色猎狗,马后侧有一只小兔,边跑边回头张望,惊恐不安。
狩猎图3
图中一粟特猎者骑马奔驰,猎者骑在马上,上身微倾,双腿弯曲夹紧马腹,左手扯缰,策马急跑。
马前侧有一白色小鹿,被追得走投无路,急得企图越壁而遁。马后侧有一长嘴尖耳的猎狗,正从侧后包抄小羊。
吹奏图1
画面有一人,赤裸上身,颈戴项圈,下着肥松红色短裤,赤着小腿,右手上举,握一个角形器吹奏。中国的鄂伦春民族,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个狩猎民族,他们也有这类角型器,名“鹿哨”,吹起来能发出一种鹿鸣般的声音,以吸引附近的鹿闻声而至。
吹奏图2
画面雕绘一人,也赤裸着上身,侧身向右站立,身体向前微倾,左手握一金色角形器。
驯马图
画面雕绘着一人一马一狗,三者都处于一种动态之中。骑者高举双手,上身前倾,在吆喝一匹飞驰至身前的骏马。
飞奔而来的马非常健美,浑身通红,双翼展开,前蹄奋起,表现出一副活泼欢快的样子。马后侧还有一条狗,四腿伸展,从后方跑来。
猎狮图
画面内一粟特猎者骑一马急速奔驰,上身全力向后扭去,左手持一张黄色大弓,右手扯弦,准备朝马后一头狂奔而去的幼狮子发射。
猎者的坐骑为深红色骏马,低头飞奔,说明它的主人的骑术非同一般。
猎鹿图
这幅猎鹿图色彩搭配协调,色泽美丽。一匹正在奔驰的黄色骏马上,骑着一个粟特猎者,双腿弯曲夹住马背,右手持一张黄色大弓,左手扯弦,朝马前一头奔鹿射去。
这只鹿的鹿角又弯又长,形如珊瑚,侧头看着追近的猎人,惊恐万分,扬首狂奔。马侧后还有条红白色的猎狗,疾追上来。
饮酒图
画面内一人侧身左立,左手端一大碗,右手握一单耳瓶,好像是一个欲寻人斗酒的酒徒。
饮酒图
图内一人侧身右立,左手卡在胯上,右手端一酒碗,高举过肩,肚子微挺,腿一前一后,醉意朦胧,好像还在邀人喝酒。
人物图
画面彩绘,壁龛清楚,里面漫漶不清,隐约可见有一人物,无法描述。
杀狮图
画中正面一头绿色雄狮,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它后腿撑地,前腿举起。在雄狮身后,有一绿色头光的粟特猎者,左手紧紧抓住雄狮头后的鬃毛,右臂高扬,手中握一长剑,剑尖朝下,斜着向狮颈全力刺去。雄狮腹下还有条红色猎犬,乘狮子斜起,腹部露出,从下方蹿起,连抓带咬,扑向狮腹。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壁龛狩猎图中,描绘的都是仅有狩猎者一人,而在壁龛饮酒图或乐舞图中,均为两人。之所以这样安排,可能是狩猎往往是个人行为,表现的是个人的勇敢和魄力;而饮酒或乐舞,往往是群体行为,以两个人来代表群体,表现的是群体的和睦与欢乐。
观舞图
右绘一人面左而立,双手端一盛满红绿果实的圆盘,观赏着左面的舞蹈者。
左面舞蹈者为一中年男性,身材魁梧健壮,头后有绿色光轮,黑色短发,胡须浓密散乱。头后侧有一红一白两条飘带。颈戴黄色项圈,赤着上身,肩披一红绿两色的曳地长帔,腰系一条褐、黄、红、绿四色长圆头软带,下身着肥松的红色短裤,赤着小腿,右足踏地,左足抬起,两手右上左下,正在一块黄色小圆地毯上忘情地跳着舞。
由图像中如此频繁出现胡腾舞的画面来看,该民族特别垂青胡腾舞,而且胡腾舞表演者都是身魁体壮的男子,可能与游牧民族崇拜勇士和剽悍有关。
饮酒图
饮酒是粟特艺术中常见题材,龛内彩绘着两个粟特人,一左一右,均为男子,右边之人弯腰躬身,双手将一高脚杯送给左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