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陈瓘①方赴召命,至阙,闻有中旨,令三省缴进前后臣僚章疏之降出者。瓘谓宰属谢圣藻曰:“此必有奸人图盖己愆而为此谋者。若尽进入,则异时是非变乱,省官何以自明?”因举蔡京②上疏请灭刘挚③等家族,乃妄言携剑入内欲斩王圭④等数事。谢惊悚,即白时宰,录副本于省中。其后京党欺诬盖抹之说不能尽行,由有此迹,不可泯也。
邹浩⑤还朝,帝首言及谏立后事,奖叹再三,询:“谏草安在?”对曰:“焚之矣。”退告陈瓘,瓘曰:“祸其始此乎?异时奸人妄出一缄,则不可辨矣。”
初,哲宗一子献愍太子茂,昭怀刘氏为妃时所生,帝未有子,而中宫虚位,后因是得立,然才三月而夭。浩凡三谏立刘后,随削其稿。蔡京用事,素忌浩,乃使其党为伪疏,言“刘后杀卓氏而夺其子,欺人可也,讵可以欺天乎?”徽宗诏暴其事,遂再谪衡州别驾,寻窜昭州,果如言。
【冯评】
二事一局也。谢从之而免谗,邹违之而构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尤信!
徽宗初,欲革绍圣之弊以靖国,于是大开言路。众议以瑶华复位、司马光等叙官为所当先。陈瓘时在谏省,独以为“幽废母后、追贬故相,彼皆立名以行,非细故也,今欲正复,当先辨明诬罔,昭雪非辜,诛责造意之人,然后发诏,以礼行之,庶无后患,不宜欲速贻悔。”朝议以公论久郁,速欲取快人情,遽施行之。[边批:无识者每坐此弊。]至崇宁间,蔡京用事,悉改建中之政,人皆服公远识。
陈公在通州。张无垢[冯注:商英]入相,欲引公自助,时置政典局,乃自局中奉旨,取公所著《尊尧集》,盖将施行所论,而由局中用公也。公料其无成,书已缮写未发,州郡复奉政典局牒催促。公乃用奏状进表,以黄帕封缄,徼申政典局,乞于御前开拆。或谓公当径申局中,何必通书庙堂,公曰:“恨不得直达御览,岂可复与书耶?彼为宰相,有所施为,不于三省公行,乃置局建官若自私者,人将怀疑生忌,恐《尊尧》至而彼已动摇也,远其迹犹恐不免,况以书耶?”已而悉如公言,张既罢黜,公亦有台州之命,责词犹谓公“私送与张商英,意要行用”,于是众人服公远识。
【注释】
①陈瓘:宋代大臣。字莹中,号了翁,沙县(今属福建)人。宋哲宗、徽宗时任谏官之职。多与执政不和。死后谥曰忠肃。学者称其为了斋先生。
②蔡京:宋代大臣。字元长,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历仕哲宗、徽宗、钦宗三朝。曾勾结童贯,大兴土木,加重剥削,被称为“六贼”之首。后被钦宗放逐,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③刘挚:宋代大臣。字莘老,东光(今属河北)人。历仕神宗、哲宗二朝,官至尚书右仆射。性格耿直,勇于去恶。酷爱读书,老不释卷。死后谥曰忠肃。
④王圭:宋代大臣。字禹玉,华阳(今四川双流附近)人。宋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朝廷典册多出其手。死后谥曰文。
⑤邹浩:宋代大臣。字志完,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哲宗、徽宗朝历仕右正言、兵部侍郎等职。死后谥曰忠。学者称道乡先生。
【译文】
宋朝人陈瓘(字莹中)接奉圣旨,前往晋谒天子。来到宫门,听说皇帝有道谕旨,命令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缴回以前诸大臣进呈给皇帝、后又被退回的奏章。陈瓘对宰官的部属谢圣藻说:“这一定是奸人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而出此计谋,如果把退回的奏章全数进呈皇上,将来如有是非变乱,省官(掌理朝廷馆阁的职务)要如何表明自己的清白呢?”陈瓘于是举出蔡京上书、请求诛灭刘挚(东光人,字莘老)等人家族的故事告诫谢圣藻,举出蔡京在奏疏中捏造说刘挚带剑入朝廷,想杀王圭(华阳人,字禹玉)等事,谢圣藻听了非常害怕,就对宰官报告这件事,然后抄录副本留在三省中。后来蔡京的党羽欺诈诬蔑掩饰过失的企图都行不通,是由于有这些副本、无法消灭罪证的缘故。
邹浩重回朝廷任职,皇帝首先和他谈及有人上谏立皇后的事,于是再三地嘉奖赞赏,又问及谏书在哪里,邹浩回答说:“已经烧了。”退朝后,邹浩就告诉了陈瓘,陈瓘说:“灾祸就要从这件事开始了,将来奸人随便捏造一封谏书,都将无法分辨真伪了。”起初,哲宗有一个儿子献愍太子,名茂,是昭怀皇后刘氏当妃子时所生的,在此之前哲宗没有儿子,皇后之位也还空着,昭怀请求哲宗说:“应当立茂为太子。”但是茂才出生三个月就夭折了。
邹浩曾三次上书劝哲宗立刘氏为后,事后又把奏折销毁了。蔡京得势以后,因向来忌恨邹浩,就命他的党羽伪造邹的奏折道:“刘氏杀死卓氏而夺走卓氏的儿子。欺瞒人还可以,怎么可以欺瞒得过上天呢?”
徽宗命令要查明这件事,同时再次贬谪邹浩为衡州别驾、诸州通判,不久又放逐到昭州,结局果如陈瓘所言。
【冯评译文】
两件事一个格局。谢圣藻依照陈瓘所言去做,结果逃过谗言之害;邹浩不肯依从,而受到陷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话丝毫不假。
徽宗即位初期,想改革哲宗绍圣年间的弊病以安定国家,于是大开朝廷进言之路。众臣拟议:应让瑶华复位,司马光等业已作古的老臣的重新授职,应该优先办理。陈瓘当时在谏院,却以为囚禁废黜母后、追贬旧宰相,都是以正当的理由来施行的,不是因为轻微的事由,如今想恢复他们的名衔,当先辨明他们是被诬告的,昭雪他们的罪名,诛罚假造名目的人,然后废除以前的诏令。一切要在合乎礼法手续的情况下进行,才不会留下把柄。不该速决速办,否则将来再被推翻,后悔就来不及了。朝中众人商议之后,认为陈瓘的办法缓慢费时,想尽快顺应民情的要求,于是立即施行。后来到了崇宁年间,蔡京得势以后,将建中年间的施政完全加以改变,此时众人才叹服陈瓘的远大见识。
陈瓘在通州时,张无垢(张商英,谥文忠)入朝为相,想推荐陈瓘来帮助自己。当时新设政典局,就从局中接奉圣旨,采用陈瓘所著的《尊尧集》中的论述,作为施政的方针,然后由政典局任用陈瓘。陈瓘料想这种事不会有什么结果。书已写好还没寄出,州郡又奉政典局的命令来催促。陈瓘于是写了一本奏章,用黄帕封好交给政典局,要求他们在皇帝面前拆开。有人对他说直接向政典局表达意见就可以,何必上达朝廷。陈瓘说:“我恨不得能直接呈给皇上亲自看呢,只是没有得到皇命的允许。怎么可以写信给张无垢呢?张无垢担任宰相想有所作为,不在三省公开施行,却设置政典局来任用官员,当成私事来办。别人定会怀疑忌妒。恐怕《尊尧集》还没有送到,张相等人的地位已经动摇了。要离他们远一点还怕办不到,何况是给他写信呢?”
不久,事态全如陈瓘所言,张无垢被罢黜,他自己也被贬台州。当道者更谴责他私下送东西给张无垢,想要得到任用。众人这才佩服陈瓘有远见。
【心读】
常言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必然直!人们用这句话来说明,有些时候,过早地去思考将来的事,并不十分有利;有些情况,会随着事情的发展自然而然有解决的办法出现。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有些人目光短浅,根本不去思考日后的变化。殊不知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有因有果的。现在遗留下的问题,日后肯定会出现麻烦。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警句。人们对这句话似乎十分熟悉,也就没有深入思考一下它的深刻内涵。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们有必要探讨它的内涵指向。然而,通过仔细思索这句话的含义,不免令人顿生疑惑:为何不作长远考量(远虑),很快就会面临危机(近忧)?我觉得反而应该是今天不长远思考(近虑),未来便会爆发危机(远忧)。这才符合这句话的字面含义。若单纯从表面的字义解释,这句话似乎有时空倒置之嫌。
再深入思索,就会令人豁然开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是指,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同样,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会尝到苦果。这两层含义应该才是这句警句的含义指向。
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我们要深谋远虑,还点出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认知。
今日的忧愁既是昨日所致,就应追溯究竟是过去的哪些相关决定、作为不够周延,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因素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力。
俗语说,“不增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相反的,若不经由这种追本溯源的方式认知所经历事物的因果关系,那么过去的错误不仅在今日付出代价,也因为未深切体认到教训,未来仍将持续犯相同的错误,也就是所谓的“不知反省”。
外在环境瞬息万变,面对各种问题,除应针对问题追本溯源,再考量趋势、可能变化等因素,作出最周延决策外,还须有一个认知,亦即外界事物种种变化,不全然是个人所能百分之百掌握的。
因此,深谋远虑的同时,须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过于自负,反而要心存戒惧,随时具有危机感。这是每一个想要成功和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积极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