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900000048

第48章 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5)

一些历史材料都涉及到了1980年代的历史来源,显然,这些来源未必都在同一个逻辑起点上,相反,众多的甚至是偶然的历史机遇,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设想,这些设想构成了不同的逻辑起点,而这些众多的逻辑起点才构成了1980年代内部的复杂的多重的逻辑缠绕。比如,在一些研究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1975年国内形势的主流是全面整顿,而实际上,毛泽东在更早的时候就已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8年。现在,以安定团结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一些甚至是偶然的政治机遇也恰恰在此时出现,继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之后,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来访,会谈中美建交事,也正是在这一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蒋经国继任国民党主席。正是这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决定释放在押的原国民党县团以上党、政、军、特人员。毛泽东并在公安部《关于清理省将级党政军特人员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建议一律释放”。邓小平则批示:拟照主席批示,由公安部照办。县团以上的,也照此原则办理。而在具体的释放过程中,不仅召开释放大会,宣布给予公民权,发给裁定书和释放证,每人发一套布棉衣、一套内衣、一套被褥和帽子、鞋袜、一百元零用钱,等等,同时还说明,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去,并提供方便●286◆。这些琐碎的历史材料能说明什么呢?也许,我们能看到1980年代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安定团结”的政治来源,或许,也能感受到1980年代的“两岸”关系解冻的某些症候。这并非不重要,尽管在1980年代,整顿秩序变成恢复秩序,但是,秩序的重要性被再次提了出来,而强调秩序必然强调现代社会的重建;同样,民族内部冲突的缓解的政治设想在1980年代逐渐转为阶级和解的理论幻觉。但是,正是这一“大和解”的现代幻觉才导致1980年代对所谓“普遍性”(人性、共同美,等等)的追求●287◆。显然,1980年代并非无源之水。

同样,一些研究者也注意到了个人成长史意义上的1980年代的历史关联。比如,在《今天》杂志的“七十年代专号”的“编者按”中,北岛和李陀就着重提及“七十年代”的重要意义:“我们这里说的‘一代人’,是比较具体的,主要是指在七十年代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一代人,这代人正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这种成长的历史特殊性造就了很特殊的一个青少年群体,而正是这群体在文革后的中国历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288◆。实际上,不止是个人成长史,也不仅是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呈现了1980年代的复杂的历史关联性,即使在思想史领域,我们也能同样看到这一关联性的存在。

在一历史的关联性在于,它提示我们,为什么在1976年之后,中国并没有回到传统的社会主义(“十七年”)之中――尽管,这一重回“十七年”的愿望曾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述内涵,当然,这个“十七年”我主要指的是被激进的政治实践(“继续革命”)所压抑的“十七年”。历史的延续性还在于,它同时也延续了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这一危机的历史过程,显然,1980年代不可能不考虑这一历史的关联,并以此作为自己反思的逻辑起点。在这一思考过程中,1980年代的特殊性同时也在积极地参与进来,并形成一种社会转型的契机。

因此,我们起码可以在多种层面上思考为什么1980年代拒绝重回传统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这一拒绝相对形成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激烈冲突。当然,我并不会着意扩大这一政治文化层面冲突的绝对性,对于历史发展来说,更多地可能依靠某种逻辑的力量,一旦某种逻辑开始启动,这一逻辑的发展往往会超出个人的意志,并不受这一意志的控制。

显然,这一逻辑的起点正是“改革开放”这一最为重要的概念。比如说,在《班主任》中强调了一种“知识”的开放――尽管这一“开放”在小说中只是被限定在《牛虻》这类作品――那么,这一“开放”就势必会引起更为激烈的“读书”要求,这就是1979年4月《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而在具体的表述中,“读书”甚至被引申为“民主”的政治权利的要求:“在书的领域,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好书奇缺,是一些同志思想还不够解放,是群众还缺乏看书的民主权利,而不是放任自流。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我们迫切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书。应当打开禁区,只要有益于我们吸收文化营养,有助于实现四化的图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都应当解放出来,让它在实践中经受检验”。

“民主”的政治诉求在1980年代,尤其在所谓的“前三年”带动了这一时代激烈的变革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会看到李一哲的大字报《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的思想延续。用“法制”代替“人制”,用“民主”代替“专制”,正是1980年代最为重要的思想表现形式之一。而“封建”(无论这个词是如何的不准确)则成为前三十年的一个隐喻,并由此划定两个三十年的边界。一方面,它带动了1980年代的思想创新,但另一方面,却由此生产出一种新的思想禁区,这一禁区就是如何讨论社会主义的思想遗产。

更为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对“现代化”的解释上,正是在1980年代,“现代化”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元话语,并获得了它的权威性。问题则在于,仅仅在技术层面上的解释,可能导致的则是另外一种逻辑发展――从技术崇拜到制度崇拜再到意识形态崇拜,这一内在的逻辑力量无论经过怎样的理论修饰都很难阻挡它的逻辑发展方向。这一方向最终被定格在对“西方”的模仿上――从制度设计到文化生产。

而一个社会的情感结构也在这一时代发生了悄悄的变化,经过“伤痕”文学的再三叙述,每个人都成为“受难者”――从知识分子到普通民众,怨愤和恐惧成为对前三十年中国社会主义的最直接的情绪反应。未来被再次提出――这一未来现在被明确为西方式的“现代”,尽管国家意识形态仍在用老式的语言反复阻绕,但在现代的冲击下,几乎溃不成军。

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思想和日常生活领域,甚至无意识,似乎都在一种巨大的力量的催动下,要求中国重回世界――一度,中国挣脱了这个世界,并企图重新创造一种世界体系。

1980年代的变革是深刻的,新的思想资源的征用,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危机进行了有力的克服,不能说这一克服是无效的――这一克服来自多个层面,对个人利益的正视,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这一调整还意味着对专业化的尊重,自由的思想空气,等等。但是,更大的危机也同时生产出来。

对平等主义的实际的驱逐,导致社会分层的合法化,并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对科层制的强调,实际取消了群众参与的可能性,并进而导致下层群众的尊严的消失;个人生活世界的合法性的确立,同时公共领域却在逐渐萎缩,阻碍群众进入公共领域的,除了政治,还在于个人欲望的无节制的生产――这一生产来自于商品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当个人进入这样一种资本的逻辑,除了对个人的热忱,同时生产出对公共领域的冷漠;“主人”概念的消亡,使得下层群众再次也是仅仅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合格”的劳动力,劳动再次进入一种异化的状态;未来再次失去,“西方”成为我们的未来,任何一种创造性的思想都可能被视为左翼思潮的“复辟”。等等,等等。

显然,社会主义的“退场”,意味着对这一“现代”最为重要的制衡力量的消失。而一旦资本的逻辑成为控制我们的最为主要的力量时,它可能导致的就是这个社会另一种危机的积累乃至爆发――三十年后,这一危机我们已经能够感同身受。

我当然无意把这一危机的生产归咎于1980年代,我至今仍然对这一年代充满感情,而且,它提供了多种的历史机遇,并打开了我们更为开阔的思想视野。问题只是,我们必须对1980年代重新思考,1980年代不能仅仅成为1980年代人的纪念馆,而是成为历史的图书馆,以供我们反复阅读。同样,反复阅读的,还有中国的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不仅是为什么正当性会生产出它的无理性,还包括它的理论上的有限性。正如我在前面所说,从“文革”前期的巴黎公社式的激进民主到后来李一哲“法制民主”的转变,本身就提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结语

我想,对于一个认真的思想者来说,讨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他要就此重回那个时代――那样,未免过于简单。可是,我们仍然需要这样一种讨论,不仅是它已成为一段历史,而且,我们更需要的是对这一历史的理念的回应。我们在对这一革命理念的回应中,讨论历史,不仅讨论它的正当性,还在讨论这一正当性如何生产出了它的无理性;不仅讨论它的巨大的成功的经验形态,还在讨论它的失败和教训――当然,这一失败也仅仅只是在一种相对的意义上。

只要我们仍然坚持这样一种理念,即将劳动和劳动阶级从某种异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那么,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我们自己的历史,包括这一阶段的文学史,在这一意义上,历史已经成为一座活着的图书馆,以供我们时时阅读,并反复征用。

而在这座图书馆里,最基本的主题仍然是:世界应该怎样。想像的重要性在“应该怎样”中被凸现出来。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当下的秩序安排,那么,我们就会重新面临这一历史的想像主题:世界应该怎样。而我们一旦企图重新讨论这一世界秩序,那么,我们就会重新走向政治。因此,我以为,在文学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政治性,或者说政治性本身就构成了文学性。

同类推荐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热门推荐
  • 光阴不可轻

    光阴不可轻

    25岁的路乔乔一直在等爱神刺她一剑,可等了又等,终于弄丢了刘部长,赶走了周公子。可是谁能告诉她,怎么突然又冒出了一个宋先生,大喊暗恋她六年,可六年前他喜欢的人不是那个她吗?一次重逢,路乔乔似乎看到了爱情的踪迹,可随之而来的冷水又将她泼回原地,左边爱情右边友情,都说朋友妻不可欺,那朋友夫……
  • 快穿:我的男主大人
  • 成长计划:菜鸟一路飞

    成长计划:菜鸟一路飞

    当菜鸟遇见大神,是前者求当后者腿部挂件。而某只和某饺就是这种情况。谁是大神?谁是菜鸟?这是怎么个情况?木有记忆的某只穿越到修仙网游里了,收了只成仙的狮虎和大神气质的菜鸟,还有一只横空出世的会长大人。于是某只投入到全心全意的“菜鸟养成之路”之中。而某饺表示:某只养的猫太凶了啊!见人就咬!
  • 圣音美妙邂逅

    圣音美妙邂逅

    羽欣与圣恩的浪漫夏日邂逅在校园,希望大家喜欢
  • 子默灵言

    子默灵言

    20年前,为了生存她被抛弃废旧工厂,3年前,最好的朋友说爱上她的男朋友,还说他本来就是她的,2年前,为了所谓的姐妹亲情,差点丧命妖婆之手,男朋友的背叛,亲人的离世,她毁了她的所有,夺走了她的一切,她现在一无所有,为什么还不放过她?为什么还要杀她…………直到后来才明白,繁华落尽三千尺,独欠人间一点情……
  • 亡灵神殿系统异界游

    亡灵神殿系统异界游

    冥界产生位面毁灭的危机,亡灵神殿为了寻找传承用无上禁术,破碎虚空寻找传承者。李易,一名孤儿,被一个隐藏与世俗之中的有道行的道士抚养成人,却突遭大难,师傅仇人寻上门,师傅不敌将戒指交与李易而这枚戒指则带着李易来到了一个魔武文明的世界。
  • 盛世奇缘

    盛世奇缘

    外国留学的天才少女楼紫幽回国,跳级到姐姐楼青沫的大学里读书。一起玩盛世网游,遇见了大神,展开了一段网游奇缘。
  • 巫斗学院异闻录之幻境大门

    巫斗学院异闻录之幻境大门

    开始会很荒诞,后面内容会开始突然扭曲,小暗黑~讲述了一个拥有两个太阳和一个月亮的奇妙世界,这里存在魔法,恶魔,精灵,妖精,以及各种各样的神奇小道具,混乱又荒诞。男主人公远野桃子将从这里出发,穿越归墟幻境的大门,来到不属于他的现实世界,忘记他本来的身份,重新轮回。终于在复仇的道路中从单纯小白抖M扭曲成长为了一个抖S天然黑。……的故事。
  • 游龙剑诀

    游龙剑诀

    消仇敌、遭背叛、原来都是设计好的!重回真正的家园!护山河家园!练就无上剑诀,为家人杀仙,嗜魔,屠妖
  • 生命开始的地方

    生命开始的地方

    十几年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不慎落入洪水之中,幸得一位好心人舍命相救,男孩便许予恩人一个承诺——等他长大了,他一定要报答恩人的救命之恩。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男孩终于找到了昔日的恩人,但此刻恩人已是本市最大的房地产商,为了报答恩人的救命之恩,只能忍痛撇下寡母入赘豪门,成了恩人的乘龙快婿,不料金融风暴突然爆发,恩人积劳成疾,重病不醒,公司危在旦夕,男孩只能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同时,野蛮娇妻百般羞辱,冷眼相加;两位妹妹性格怪癖,令人堪忧;父辈宿敌虎视眈眈,蓄意报复;亲朋好友人面兽心,倒戈相向,尽管如此,男孩儿最终还是凭借他过人的智慧、人格与包容感动了恩人一家,同时也赢得了娇妻的爱与信任,可是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亲友之间的虚情假意,冷酷无情已令男孩儿心灰意冷,形如槁木。就在一个中秋之夜,男孩毅然抛下数亿家产,离开恩人一家,又回到了孤苦无依的母亲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