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用心安排课外作业。除了课堂教学,老师还需要非常用心地给学生安排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不局限于安排课本上的习题,还可采用内容自学、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多样化的课外作业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跟踪、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方能更好地培养能力、启发思考。实际上,很多学生可以较快地进入自主学习、思考研究的状态,甚至可以根据研究结果撰写发表学术论文。这时,老师的角色和作用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同时扮演了导师角色,起指导作用。因此,课后作业的安排布置、监管指导比课堂教学更加体现教师的智慧、水平、态度和敬业精神。
即使仅仅布置课本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作业本身的内涵、形式差别也很大。笔者曾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了多年“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采用过多种教材,包括原版教材。对比国内教材和原版教材,不同教材的习题在内涵上存在很大差异。国内教材的习题以验证概念、原理和技术等知识点为主,而国外教材的习题除了部分验证关键知识点之外,很多习题侧重于知识点应用、知识点形成的思考训练。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是各种网络协议,原版教材的很多习题结合协议产生的背景、问题、需求等情形,给出生活中逻辑相似的情形假定,要求学生根据假定设计相应的协议。这种习题的答案与相应的协议具有完全相同的逻辑,并不要求学生记住知识点,而是需要他们理解相关知识点形成的过程、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并用于实践。
设计这类习题的目的在于“授人以渔”,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使得他们善于思考并得到类似于相应知识点的“知识”。编撰这种教材不仅要求作者站得高,而且要非常用心。采用这种教材授课,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学生要很好地独立完成这种习题,就需要他们拥有“跳出书本看书本”的能力和方法。所以“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用心”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只要用心,任何教师均可提炼自己的经验总结。上面所罗列的四个方面并非全部,甚至可能“挂一漏万”。可是,比起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和过程,做好其中的任何方面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的大学教师很忙,从助教到教授都在忙于申请项目、创造成果、应付各种应酬等,根本没时间精力去沉淀思考这些方面。对年轻的助教、讲师而言,他们缺乏丰富的阅历经验、思考沉淀和驾驭能力,不敢贸然尝试新的方法手段、改革教学过程,同时,他们为了提升也可能无暇顾及这些方面。当他们成为教授变得愈发繁忙时,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教学方法,很少有人突破创新。试想大学教学的方法、过程如此普遍地“近亲繁殖”,我们的大学教师要做到上述的四个“用心”是何等困难?如此又何以培养一流的人才?
(三)对“学”的过程建议
考虑到中小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不足,本章前面并未针对基础教育“学”的过程提出建议。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应该具有足够的学习理解能力,故此处针对大学专业知识“学”的过程提出建议,供学子参考。
1.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大学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所有知识的教学都是育人过程的“载体”,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因为其实用性而变得功利,也不应该功利地将希望寄托于某门关键课程、某项关键技术、某个著名教授而获得天下第一的“武功秘籍”,更不应该浮躁地直接谋求最后的成绩、各种头衔和奖励、其他类型的结果。只有通过各门课程的认真学习、基于知识学习的深入思考,广泛地汲取思想营养,不断地积累和沉淀,方能有所收获。
数理基础较好的学生似乎更聪明一些,绝大多数人选择学习理工科的专业。他们普遍认为学习掌握了某些新知识,尤其是前沿的理论技术,似乎就比别人更“高明”一些。而有些文科学生则满足于权威思想、观点的学习和掌握,缺乏自主思考。其实,任何理论、技术、思想、观点都是已得到的结果,在学习结果的过程中,从“Why”和“How”两方面学习前人得到结果的过程,训练专业化的思维方式,才是大学学习的“正道”。否则,纵然掌握再多知识,如果不善于思考总结、灵活运用,学生也不会变得更加聪明。有时反而会因为专业思维的局限,让人画地为牢,“文而不化”。
有人可能会想:别人成天旷课玩游戏、谈恋爱,我却每天努力学习,大家只要通过考试,哪怕不择手段,最后都能拿同样的文凭,我何苦呢?这种观念使得很多学生不愿去课堂听课。有人尚且在宿舍、图书馆自学相关知识,而有人平时根本不学习,只靠期末临时抱佛脚。其实,这些学生没有理性地认识到: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通常蕴含了教师自身对知识理解的思维和方法,听课肯定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知识学习对思维的启发、视野的开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不能表现出来。即使经过了多年的刻苦“修炼”,你可能比别人掌握更多的知识、具有更深邃的思想,但这些东西也不会表现在你的脸上,让你直接可以炫耀。它们即使有用,但却无法等价于具体的经济价值,很难直接产生利益回报。
2.超越课堂知识学习。专业知识不应局限于所开设的课程,课程知识更不应局限于所采用的教材。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不应局限于老师授课所用的教材,而应该广泛地参考相关资料,学会“跳出书本看书本”,多结合问题、方法、思路,从“Why”和“How”的角度思考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学校开设的任何课程,不管是多么基础、重要,也不管授课教师讲得如何,每门课程都只是某个方面、方向的主要知识点聚集而形成的“条块”,并不能涵盖专业范围内知识的“整体的面”。我们不妨打个形象的比喻:将专业比作某种形状的几何平面,某门专业课程或某本专业资料看作形状不规整的条块,用几个这种课程“条块”不可能完全覆盖专业的“面”。因而,某个学生即使掌握了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也只是奠定了专业的通用基础。大量处于“条块”之外“缝隙”处的知识,只有靠自身不断地查阅资料、思考,方能进行补充和夯实。更何况,很多书籍一旦出版,其中的知识似乎就被固化了,书中肯定存在局限性、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观点(印刷错误或者笔误除外)。
以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本科为例,核心基础课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但很多常见且重要的技术却难以通过课程实现覆盖,如XML、中间件、Flash、网页制作等技术。因为即使开设足够多的选修课,每门课也只涉及某个方面。可以说,不可能仅仅通过课程教学获得,更不可能由那么几门核心专业课涵盖所有的专业知识,但专业知识的学习、思考和应用方法却基本雷同。笔者相信,大学的其他专业同样如此。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并不局限于学习课程教材,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能够从问题出发,博览群书,从“Why”、“How”角度思考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那么他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方式、方法,甚至能够发现书本的局限性、错误,并开展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或观点,形成新的知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研究、发明、创造等,以及专业知识的形成过程,不都是如此吗?
3.培养能力开阔视野。本书第七章将介绍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这里仅讨论大学学习。大学“学”的过程重在培养独立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广泛查阅专业资料、专业之外的书籍,注重“反刍式”地思考,不断扩充知识、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能力。
查资料时,很多学生通常只关心知识等结果,却很少关注、思考并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包括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例如:有的老师常常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利用图书馆、网络查资料,可他们更为关心学生的作业结果,对学生消化资料、思考完成作业的方法和过程却不予重视。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当被老师指出、批评时,却不以为然。
其实,学生在查阅、消化资料时,知识只是表象性的目的,“跳出资料看资料”的思考习惯、能力和方法显得更为根本。正如高钢所说:“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这方面的培养、训练需要很长时间方能形成习惯。因而最好从中学、甚至小学即开始,否则,大学也许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大学还是采用“工匠学徒式”的培养方式,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仅仅懂得老师传授的知识,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考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就永远只是口头上的目标了。
4.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本书前面多处描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学术交流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包括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跨国界的学术讲学、报告、交流、沙龙、研讨等多种形式。学术交流也许不如知识教学那么直接受用,但所带来的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却永远无法从书本上获得。可是,在很多大学,学术交流已经变得可有可无。很多大学生、研究生,甚至老师不会积极主动地组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更不要说无障碍地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研讨等学术活动了。即使参加学术报告,他们也只关心专业报告、名人报告、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大学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文化建设。大学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容纳多元的文化,同时不断地沉淀、弘扬优秀文化,过滤、摒弃不良文化。针对不同的环境场合,文化具有不同层次的表现。广义地说,文化主要表现在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世俗风气、法律制度等方面,由此影响到个人的道德、理想、态度、习惯、思想、语言和行为。我们常说民族、宗教、社会、世俗、官场、企业、大学、集体、班级乃至团队等文化,都是文化概念的约束性表现。
文化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对大到国家、民族、社会,小到组织机构、企业乃至群众团体而言,文化总是犹如自然界的涌流,不断地影响着置身其中的任何人,使得他们朝着某个方向发展。任何大学也不例外,师生不仅受到大学文化的影响,而且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贡献者。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就是大学的精神、品行、态度、习惯、能力和方法,主要表现在每个师生的道德精神、理想追求、态度习惯、教学作风、科研风格等方面。从更长远的时间周期看,每个大学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文化建设的优劣。
试想一下,不论排名如何,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都给学生传授相同或相近的知识,可数十年后还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优者自优,劣者自劣”,三流大学并没有因为传授同样的“武功”而能与一流大学比肩,这皆是文化使然。生物的杂交不仅可以避免近亲繁殖,而且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缺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襟,即使传授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技术,大学文化也只会“近亲繁殖”,并逐步走向枯竭。那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能否以更广阔的视野,思考分析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的核心何在、吸纳不同文化的精华呢?因此,无障碍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特别是跨学科专业、国际性的交流活动,是大学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对学生个人而言,即使就读三流大学,只要具备良好的态度、习惯和坚定明确的目标,同样可以成就辉煌,否则,即使就读一流大学也注定成为平庸。
笔者所在单位承办了“2009泛珠三角(9+3)‘安利杯’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笔者有幸担任评委,并全程参加了决赛评选。在评审来自港澳台和其他地区的学生作品过程中,通过现场的演示和参赛者们的宣讲,笔者在思路、眼界和视野方面深受启发,甚至为有些学生的设计创意、宣讲内容的组织表达所震撼和感动。笔者也曾告知很多研究生和年轻教师,建议他们观摩学习。可是,并没有多少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亲临现场,那些副教授、教授和相关领导更不屑于参加这种活动。参赛学生所采用的技术也许师生们都知道,但技术的应用思路、项目的组织管理过程、演讲的模板设计和内容组织非常富有启发性。这些启迪却永远不可能从课堂上、书本上获得。
(四)专业之外的培养过程
大学教育虽然以专业教育为主,而且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可能很大,但对人生发展来说,专业知识并非决定性因素。一方面,专业知识相对狭窄;另一方面,其背后的思维常常是跨专业的共性逻辑。更何况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很少有人终生只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多人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远远超越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需要“用心”地全面发展。
1.改变学习目的。如果说学生在中小学尚且需要面对各种考试,以进入理想的大学,那么,在大学则完全不必那么功利。他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其人生的理想、目的和意义,并且十分有必要改变其学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