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教育,不管是人文、科技等方面的教育,还是技术应用型教育,皆类似于西方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院教育”,注重“鱼”而不注重“渔”,且表现得非常功利性。“经院教育”问题被提出已经有几百年了,可我们的教育还在强调小孩能背多少诗,算多难的题,背多少单词,背多少经典。至于国学经典,主要是基于深厚的生活积淀的经验总结,内容如此抽象,以至于很多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也未必能准确把握其背后的寓意。孩子们也许可以背诵经典,但脱离了生活,经典就很难对他们的生活起到根本性的指导。同样地,对很多学生来说,记得英语语法却不会运用于听、说、写,记得物理、数学的公式定理却未必理解知识含义,学习了技术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如出一辙。
(五)人文教育的缺乏
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现代教育应该以思想、理论和技术等硬知识的教学为载体,以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软知识的培养为核心和基础。这种教育始于通识课程,其目标却是培养人的无止境的自我完善能力。现在,学生可能接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成为优秀的“工匠”,但可能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而并未真正受到“现代高等教育”。
为解决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矛盾,实现人文的“高等教育”,在国外,很多大学在学生入学前两年可以不按专业划分,学生可以文理兼顾,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课程,后两年才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实际上,一千多年以来,西方教育在发展数学、物理、化学、艺术、音乐、现代医学、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心理学等多学科方向的同时,也在发展多元化的人文教育,尊重生命和人性。也许不同阶段、不同课程的知识内容是离散的,但所有阶段的人文教育却是相对连贯的,甚至在大学阶段,也并未泾渭分明地将文理科分开。
在内涵和外延上,我们的传统人文教育与西方的人文教育并不一样。我们朴素的传统文化很少与外来文化杂交,排他性很强。几千年的“近亲繁殖”,使得其内涵和外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丰富、扩展和改善。直到近现代,科技的社会功用性价值,使得我们的教育从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注重科学技术、工程应用的专业性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视了人文教育内涵的扩充。
第六节 一篇文章的启示录
笔者曾读过一篇关于中美小学教育对比的文章,也许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发,并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能力教育,进而窥见现代教育的本质。本书摘录其中的某些段落,并用下划线标注一些关键内容进行分析,与读者分享笔者的感想。
一、教育教什么
十岁的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本节引文均来自高钢《遭遇美国教育》一书的原文。
对比我国当下的教育,笔者想到“屠龙之技”这一典故。很多时候我们教给学生一些没用的东西:有人甚至说至少1/4的初中、高中教学内容是无用的,最后一年常用来备战中考和高考;有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项目只注重发表文章,而没有任何思想、理论或实际应用价值。教育、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道德教育是教条、空洞、苍白、乏力的。
当我牵着十岁的儿子登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往美国洛杉矶的班机时,心中就充满了疑惑:我不知道在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把他带到美国去,是不是一个失策?一位朋友的劝告还响在耳边:最少应该让孩子在中国接受完基础教育再到美国,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完整、最系统的。不少专家也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很出色,而基础教育绝对不如中国扎实。
仅仅围绕知识开展教育,我们获得了各种竞赛的金牌。但有人却将基础教育的好坏简单地等价为获得各种竞赛金牌的多少,发扬“阿Q精神”,非要说我们的基础教育最完整、最系统,且比美国扎实。其实,找别人比试、贬损别人本身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何来优秀的高等教育。丘成桐教授早在2003年就给中国的基础教育泼了冷水。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我们的学生每天忙于做作业,美国的学生也在忙于做作业。此作业非彼作业,即使美国的小学生做作业,学生都需要去图书馆查资料。那么,我们又有多少学生进图书馆查资料,甚至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小学生又有多少时间阅读课外资料呢?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为了不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真是没少下工夫,我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计算机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
这个小孩自己“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列出了参考书目”,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高屋建瓴思考问题和宏观结构规划设计的能力。这种“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从小学就可以培养。可我们的学生,即使高中生和大学生,也很少自己查阅资料。即便查资料,学生常常只是查阅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知识,更不要说培养他们具备这种思考问题和规划设计的能力了。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很快就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
培根说:“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从早年起始的习惯。”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习惯,使得他们在小学时就“常去图书馆”,能自己规划文章的内容结构并设计封面。可我们的一些大学毕业生,连找工作的简历都写不清楚。
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
文化是什么?即便作为教授,笔者也许有自己的理解,但却总结不出这个小孩的这种理解。其实,针对具体的概念,每个人也许从书上可以找到类似的答案。但针对任何抽象概念的理解,却是“仁者见仁”,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不一定非要背诵老师、权威人士或者书本上给出的定义。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不仅使得这个学生对文化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而且还培养了他的自信?
而此时,我开始对美国的小学教育方式有了一些理解。老师正是通过这些设问,向孩子们传输了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引导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这种小学教育不注重面子,也许不能培养学生获得各种竞赛的金牌,但却培养了孩子的人道主义价值观、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也许有人会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和咱们的不一样”,但是,中国的太阳、月亮与其他国家的都一样,超越国家、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性本质、弘扬真善美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人类的命运等难道不应该一样吗?只关注知识、金牌等结果的教育和关注人类命运的教育摆在一起,孰优孰劣?哪一种教育培养的人可以引领这个世界的未来?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两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是不是应该培养“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的能力?可我们有多少本科生、研究生能像这个小学生这样,“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同时,这篇文献的作者应该是一位优秀的家长。很多学生在小时候希望与父母、老师或长辈们讨论交流,得到认同,建立信心。可是又有多少父母和老师愿意当听众,听孩子们唠叨呢?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