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900000004

第4章 海派书画家崛起的经济形态和从艺方式(3)

吴湖帆乃清末大学者、书画家、金石家,官至湖南巡抚的吴大澂的孙子,自幼家学根底深厚,用功精勤,书画金石诗文全能,再加上收藏宏富、学养深厚,其画自然格高韵清,典雅华润,缜丽丰腴。他将传统的“四王”画风和新兴的市民审美相结合并能变汇通融的大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海派书画的表现形态和审美层次,既通俗又雅致,既明丽又高逸,博采众长,自创新意。并在上世纪30年代以上海博物馆筹备委员身份前往北京鉴定文物,并任故宫评审委员,这相当于具备了国家级鉴定评审的资格。因此,在同期的海派书画家中吴湖帆的润例一直是执牛耳的。1920年10月26日《申报》刊其润例是:扇每叶四元,屏轴每尺方四元,如以三尺屏轴算即是十二元。这对当时年仅26岁的青年画家来讲是属于高价位的。1921年1月4日《时报》刊其润例是:折扇四两,立幅每方尺五两,横幅每方尺五两,条幅四尺以内者每方尺五两,五尺以内者每方尺六两,每两作一元四角。1923年7月18日《申报》刊其润例是:折扇八两,条幅每方尺八两,立幅每方尺八两,横幅每方尺八,堂幅每方尺十二两,每两作一元五角。1931年11月《墨海潮》第3期刊其润例是:折扇三十二元。立幅三尺九十元,四尺一百六十元,五尺二百五十元,六尺三百六十元。屏条三尺八二元,四尺一百二十元,五尺一百六十元,六尺二百元。1930年12月6日《申报》刊其篆刻润例:石章不论朱白,每字五元。1940年3月1日《申报》刊其润格为:“山水例:扇面尺页(以一尺为限)每件五十元。直轴二尺者一百元,三尺者一百六十元。”从中可见吴湖帆的润例尽管起点甚高,尔后又逐年增加,但依然订者踊跃,其书斋“梅景书屋”内时常求者盈门。在上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的一级教授胡适、辜鸿铭、马叙伦、蒋梦麟、沈尹默、马寅初等人的月薪为280银圆。当时的1块银圆在上海可买7斤猪肉。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稿酬标准是官办的报纸杂志每千字在4—5圆,民办的每千字在1—3圆,而名家的稿酬要更高些。如商务印书馆给鲁迅每千字在3—5圆,郭沫若是千字4圆,胡适是千字5—6圆,章士钊是6圆,最优惠的是梁启超,每千字20圆(约合今人民币1000元)。据陈明远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中说:“这样的稿酬标准从五四时期到30年代没有很大变化。”上海新闻出版界的总主笔、总编辑月薪在150—300银圆,副刊编辑有40—80银圆。那些亭子间作家追求的谋生稿酬是每月30元即可。当时上海“四~五口之家收入一二百圆者,可以住两三间房子,月租金在20圆~30圆,伙食费40~60元。常常雇佣一个女佣操持家务,女佣的开支除了供给一日三餐(约合6~8圆)、安排住宿以外,另给月工资4~5圆,每年需多花费120~150圆。这样的家庭逐步进入‘中间阶层’,成为社会中坚”。(《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吴待秋乃清末著名画家吴伯滔的儿子,画学家传,宗法“四王”,笔墨精湛而功力深厚,山水幽逸雅致,花卉浑朴绮丽,再加上其父的影响,吴待秋的画在当时的上海亦很有人气。1925年5月有美堂金石书画家润例为:“山水:堂幅三尺五十元、四尺七十元、五尺九十元、六尺一百二十元、八尺二百二十元。佛像:视山水增二成。花卉:视山水减四成。”1927年春吴待秋在九华堂所刊的书画润例为:“山水:堂幅三尺六十元、四尺九十元、五尺一百一十元、六尺一百四十元。佛像:视山水增二成。花卉:视阔笔山水减三成。”1930年9月《墨海潮》创刊号上刊吴待秋的润格为:山水:堂幅三尺七十二元、四尺一百八元、五尺一百三十二元、六尺一百六十八元。佛像、花卉均照前。1935年吴待秋的书画润格为:“山水:堂幅三尺九十元、四尺一百四十元、五尺二百元、六尺二百八十元。阔笔山水为:堂幅三尺七十元、四尺一百十元、五尺一百五十元、六尺二百元。佛像视山水增二成。花卉视山水减四成。”1936年吴待秋的书画润例为:“山水:堂幅三尺一百十元、四尺一百七十元、五尺二百四十元、六尺三百四十元。”此次润例是他第十三次重订。1925年的润例与此次润例相比,涨幅是相当大的。

吴子深系吴中望族,家藏宋元古画甚丰。他的山水取法董源、董其昌,典雅秀润而意蕴内含,品格十分高逸。其竹石亦参文同法,疏密有致而顾盼多姿,亦擅长书法,运笔爽捷洒脱,有米芾遗绪。他亦是一位美术教育家,以巨资创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于沧浪亭边,曾赴日本考察美术。1925年5月24日吴子深在《申报》刊出的润例是:“折扇银十两。纨扇八两。立轴每尺十两,四尺而止。条幅每尺八两,六尺而止。每两作大洋一元五角。”1932年10月30日《娑罗画刊》折扇号刊娑罗画社几十个社员的个人折扇润例,大都在十元以下,四五元之间,而吴子深却鹤立鸡群,为二十八元,系最高的,可见其地位之高。1934年4月6日《申报》刊吴子深润例为:堂幅三尺八十元、四尺一百四十元、五尺二百元、六尺三百元。屏条三尺六十元、四尺八十元、五尺一百二十元、六尺一百八十元。扇面折扇二十八元。其画价仅略低于吴湖帆。冯超然自幼习画,山水、花鸟皆能,亦工于书法及篆刻,很早就有画名。晚年专攻山水,笔致雅逸清醇,气格高古。曾对入室弟子陆俨少说:“名利不可重,学画要有殉道精神。”他与吴湖帆住同一条弄堂,其“嵩山草堂”与吴的“梅景书屋”相对,时常切磋画艺。1930年11月《墨海潮》刊其润例为:直幅三尺八十元、四尺一百元、五尺一百四十元、六尺二百四十元。屏幅三尺六十元、四尺八十元、五尺一百元、六尺一百四十元。纨折扇三十元。人物同例,仕女加倍。冯超然创作态度严谨,颇有艺术觉悟,他的润例刊发得并不多。

从艺术资历、社会地位、功力造诣及文化修养来看,“三吴一冯”的确是继任伯年、吴昌硕后海派书画的杰出代表,正是他们精湛的画艺、独特的追求,打造了海派书画的市场规模,并对日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主流画派的导向作用,从而有效地抵制了当时一些海派画家媚世低俗的倾向,最终完成了海派书画体系的构造,同时也开创和奠定了海派书画最为兴旺和活跃的经济形态和润例结构。正是凭借着这个经济基础,海派书画焕发了巨大的艺术活力和社会影响,不仅开拓、整合了整个海派书画市场的覆盖面,而且提升了海派书画受众群体的品位。当时的上海,书画雅集及赏画会时常举行,海上画家的社会活动十分频繁,并且富有公益意识和参与精神,时常赈灾助学。“五卅”时期,甚至还以书画义卖支持工人罢工。

海派书画家在当时所展现的勃发的艺术创造力和积极的社会参与性,与他们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是分不开的。而当时海派书画家,特别是像“三吴一冯”这样的名家,月收入都在千元以上。作为自由从艺者,其经济条件远远要比大学教授、报馆主编,乃至高级职员等优越得多。另外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海派画家,如黄宾虹、贺天健、郑午昌、赵叔儒、王福广、沈尹默、刘海粟、钱瘦铁、马公愚、张大千、徐悲鸿、丰子恺、来楚生、陶冷月等人,其润例也是较高的。黄宾虹1926年的润例是:四尺六十元、五尺八十元、六尺一百元。条幅同例。其时62岁。贺天健1935年2月10日刊《国画》月刊第1卷第4期润例为:“山水:写意之作整张四尺至六尺止每尺十四元,八尺至一丈二尺止每尺廿四元。工夹写之作整张四尺至六尺止每尺十四元,八尺至一丈二尺止每尺三十元。工细之作整张四尺至六尺止每尺三十元,八尺至一丈二止每尺六十元。其时44岁。”郑午昌1926年11月9日刊一美术周刊润例为:“山水:堂幅三尺至五尺每尺四元,六尺以上递圆一元。其时32岁。”赵叔儒1930年9月刊《墨海潮》创刊号润例为:“书例:堂幅六尺十八元、五尺十二元、四尺十元、三尺六元。画例:堂幅山水六尺八十元、五尺五十元、四尺四十元、三尺三十元。花卉六尺四十元、五尺廿六元、四尺二十元、三尺十四元。印例:石章朱白文每字四元,牙章加倍,极大极小倍之。其时56岁。”王福厂1930年在《湖社》月刊第17期刊润例为:“堂匾:银币十六元,横直整幅四尺八元、五尺十二元、六尺十六元、八尺二十元。刻印:石章每字二元,牙章三元。过大过小倍值。其年50岁。”沈尹默1917年7月刊《南社丛刻》第20集润例为:“堂幅每幅银四圆、五尺以外六圆,横幅同例。单条每条银二圆、五尺以外三圆,其年34岁,正任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刘海粟1927年5月10日刊《申报》润例为:“海粟秋间去欧,早绝酬应,惟迩来萦画者愈众,特再卖画三月,以答海内爱我者盛意。直例如下:山水:条屏横幅每条三尺十五元、四尺二十元、五尺二十元、五尺二十五元、六尺四十元。其年31岁。”钱瘦铁1928年8月17日刊《申报》润例为:“书例:堂幅三四尺四元、五六尺六元、七八尺八元。画例:水墨山水中堂三尺十六元、四尺廿元、五尺廿八元、六尺三十四元、八尺五十元。篆刻例:牙石章朱文每字三元,白文每字二元。其时31岁。”马公愚与其兄马孟容1926年的润例为:“画例:花卉翎毛:堂幅三尺十元、四尺十五元、五尺二十元、六尺三十元、八尺五十元。书例:堂幅三尺四元、四尺六元、五尺八元、六尺十二元,八尺廿元。刻例:石章每字二元、牙章每字四元。其年33岁。”张大千1928年5月润例为:“花卉、堂幅丈二尺六十元、一丈四十元、八尺廿四元、七尺二十元、六尺十六元、五尺十二元、四尺十元、三尺八元。山水人物:堂幅丈二尺八十元、一丈六十元、八尺四十元、七尺三十二元、六尺廿四元、五尺二十元、四尺十六元、三尺十二元。书例:堂幅丈二尺三十元、一丈二十元、八尺十六元、七尺十二元、六尺十元、五尺八元、四尺六元、三尺四元。刻印石章每字二元。其年29岁。”丰子恺1935年3月2日《申报》刊彩色漫画润例:立幅六元,册页三元,扇面三元。其年37岁。来楚生1935年6月刊《东南日报》润例为:“绘画整张三尺二十四元,每增一尺递加银四元,扇面六元。篆刻:石章每字一元,牙二元,铜四元,晶玉八元。其年31岁。”陶冷月1926年刊润例为:扇面每叶十元、堂四尺以内每方尺十元。四尺以外每方尺十五元。其年31岁。邓散木1928年在上海城隍庙的润例为:“楹联每对五元,堂幅每幅十元,横幅每件五元,市招每字廿元。刻章:石章每字四元、牙章六元、金章十元,其年30岁。”陈巨来1929年3月30日刊《上海画报》润例为:石章每字二元,牙章五元,犀角章六元,铜章十元。其年24岁。这些海派书画家的实际销售情况都是不错的。黄宾虹、贺天健、郑午昌的订件就应接不暇,赵叔儒、王福厂的篆刻在工商界、银行界颇盛行。画月名家陶冷月在1926年所记的账目是:定价在二百至三百元一件的作品售出有七八件,定价在百元以下者则很多,月均在500圆。当时1银圆折合人民币为35元,计每月收入一万七千五百元。这是当时一级名教授的收入,而陶冷月仅31岁,刚过而立之年。

百年辉煌,百年轮回。以上所例的一些书画家,大都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就在老一辈扶持下,以书画艺术立足于海上,其经济形态基本是自足而稳定的。从大背景来看,从民国成立1912年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的物价基本上是较稳定的。正是在这个社会结构中,一些即使不是大名家的书画家,生活亦是属于小康型的,这就使他们的艺术创作有了一个较好的经济支撑。就从他们居住的条件来看,除了王一亭、康有为、吴湖帆等大名家住高级住宅外,其余大都住新式的里弄房子,如福熙路四明村、霞飞路霞飞坊等。正是在这个时期,自清末民初发轫的海派书画进入了全盛期,大批著名画家云集上海,形成了老中青书画家群体,容纳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可谓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从艺术发展史上来看,这个时期的海上书画苑为中国书画界打造了一支艺术精英团队,为日后涌现的大师名家建构了一个平台,从而支撑起了百年中国书画艺术的大师之门,如当时均属青年辈的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陆俨少、谢稚柳等,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成为中国书画界的领军人物。而移居海外的张大千、吴子深、汪亚尘、王季迁等人,也在国际上弘扬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瑰丽风姿。

同类推荐
  •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本书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辩证吸收苏联蒙太奇理论、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基础上,从电影审美时空角度切入,对电影的生命内核、审美境界的构建、审美体验机制、审美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创造性地建构电影美学新理论。上篇围绕审美时空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禅宗美学、欧洲生命美学、马利坦神学美学、海德格尔美进行细致解读提炼,提出审美四维空间的概念。下篇在批评传统电影美学的基础上,围绕电影审美时空建立电影审美四维时空的概念,对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形成、结构、存在机制、品质、各类等进行系统阐述。在中西视界融合中开创电影美学新境。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音乐知识100问

    音乐知识100问

    这是一本通俗的音乐读物,它面对广大的少年和青年音乐爱好者,因此我们尽量写得浅显和易懂,希望通过上面这100个问题,能够对中、外音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世界和中国著名的音乐家、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由此引起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世间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学问,而且非常专业,所谓隔行如隔山也。有的行业看来简单,就凭自己的小聪明去做,结果必然要闹笑话。足见知识是要认真学习的。但是艺术又是相通的,例如京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我们从京剧演员的表演中就可以认识中国的音乐、美术、诗歌、舞蹈、杂技和历史;懂得京剧的写意性表演,对中国的写意画认识也会有益处的。
热门推荐
  • 逍遥狂妃:邪相宠妻无度

    逍遥狂妃:邪相宠妻无度

    五年前,朝政动乱,改朝换代,她从高高在上的名将之后变成了人人可欺的罪臣之女,颠沛流离;他从嗜血而生的杀手平步青云,命运一朝改写;五年后,她忘却前尘,是破云将军的义妹,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医毒”,来去自由,无人敢惹;他是权倾朝野的离相,杀伐决断,却令女子趋之若鹜;一场不算巧合的初遇,他步步紧逼,给了她一场又一场的惊喜,只为娶她;她以守为攻,对他说了无数个不,只为避他;见招拆招之后,他轻笑;“云迩,你赢不了我的!”她手扬休书轻笑,“所以我要休了你!”而他眸光淡定,“可仅有我宠得起你!”
  • 做主幻魔大陆

    做主幻魔大陆

    现世的孤儿,巧遇偷懒的神。转生入混乱的异世。经过大陆、冥界、地狱、天堂,才发现...
  • 铁血诸天

    铁血诸天

    看天帝叶凡,段德,无始,狠人等,入仙域,见无边的洪荒宇宙,无数大界中征战鸿蒙踏无敌之路。
  • 骖鸾录

    骖鸾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良粉黛

    不良粉黛

    一只葩女横穿入古!开挂式帅GG古今相随!美男一只只出现、却是争相欲与其一比高下!苏女女长叹:世风日下、深表蛋疼…………——————(木木声明:本书女主不经商、不种田、不宅斗、不玩心机、要斗都是明枪斗!反正不是一个人穿来的有人罩!要打、找保镖!要钱、找保镖!要上战场———自己来吧…
  • 银之守卫者

    银之守卫者

    一个平凡的青年神秘的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陆从此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
  • 名门宠婚:邪魅帝少请让开

    名门宠婚:邪魅帝少请让开

    她是夏家收养的孤儿,猛然——摇身一变,成了帝都三大世家之首皇甫家的大小姐。有钱花有人疼,还有个帅得人神共愤的未婚夫,她表示做梦都会笑。被下药送上门,他都没把她吃干净抹掉,她以为他是个断袖。此后,他时不时跟她搞壁咚,用行动纠正她的歪念。婚后,老佛爷催娃,他又夜夜跟她搞床咚,要不停。美名其曰:造娃。听说,他很宠老婆,对她百般宠爱,宠得无法无天!令人发指!听说,他很爱老婆,爱到舍不得她干任何重活,听说连煮饭的都是他!她表示,那些都是谣言!明明夜夜累得像条狗,连说话的力气的没有!
  • 凤凰梧桐泪中恋

    凤凰梧桐泪中恋

    血从她的嘴角滑落,染红了轻纱白练裙,她低头看着穿过她心脏的青冥剑,轻蔑地笑了。
  • 暗视

    暗视

    自从目睹好友死亡后,她总是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噩梦和无处不在的诡异事件总是困扰着她,无意探寻却发现了一些她所不知的陈年旧事,本以为事情水落石出事件可以平息,却没料到,这才是刚刚开始……
  • 闪耀的二次元

    闪耀的二次元

    沉睡了三千万年之久的远古英灵,聆听今人的召唤,重现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