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800000035

第35章 二零零一(3)

D.宋元时期:政治经学与低等臣民。如果说周、张、程、朱等人的道学或理学,使儒学的体系化臻于顶峰,那么,新旧党争之利用今古文经,则使经学的政治化达于极致。到了蒙元时期,统治者把人民分成三六九等,儒生被贬为低等臣民,表明学术或学者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E.明清时期:心学、实学与文字之狱。陆九渊说“道未有外乎其心者。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耳”。以“吾心”代替“神圣”之后,学者“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国运日衰,民生多艰,遂引出“实学”之批判。实学本欲经邦济世,岂料专制政权却大兴“文字之狱”。学者既有身家性命不保之虞,遂只能钻进“小学”,致力于文字训诂,忽视了思想发展。

统而言之,中国学术自秦汉以降,与邦国大势有密切关系:合则学,分则思;治则学,乱则思。而由理学到心学,由心学到实学,由实学到小学的过程,更表明超越的思索逐渐减弱,天溶于人,上归于下,已成中国学术的一大特征。

(3)佛道影响与正负作用

佛道两家当然对中国学术大有影响,但其作用也有正负两面。一方面,佛学(尤其是唯识学)之细密运思,道家(尤其是老庄)之形上思考,有助于中国学术中哲思之不泯。另一方面,佛教中的消极思想,道教中的迷信成分,又助长了学者对宗教偏见之形成。

2.现代

(1)千古变局与西学东渐

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入侵造成了社会上千古未有之变局和学术上西学东渐的形势。洋务派倡言“自强”,却因倡“中体西用”而属意儒学。维新派致力“变法”,虽有引进西学之举,又有利用经学之事。革命派追求民主共和,当然运用西学,却也有倾心佛学之士。

民国初年,思想上“科学”、“民主”观念盛行,学术上“国学”、“西学”两者并行。

“科学”与“民主”并提,遂导致将其“对立面”即宗教与专制归为同类。至于“国学”

与“西学”,则共有民族主义和实证主义成分,从民族主义出发,遂致视基督宗教为“洋教”,从实证主义出发,遂致视基督宗教为“虚妄”。

在此大变局中进行大清理,难免有孩子与浴水一起倒掉之举,难免有垃圾与珍珠一齐埋葬之憾。在败而求强和抗侮御敌的氛围中去看对手,更难免只见其手不见其心,只见其外不见其内,即只见其技术、体制而不见其思想、精神,于是遥契古代传统之蔽,再次流于片面表面,滞于下实上虚。

(2)全面控制与横扫一切

从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夕(1949-1966),“革命”凌驾于学术之上,而在学术之内,则以唯物主义和马列主义指导一切学科。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都要接受指导,结论往往先于研究,教条常常取代学术。而在“文革”之中(1966-1976)盛行的,则是统一思想与空前禁锢,人类文化的一切遗产都被说成“封资修”、“帝修反”而加以“横扫”,甚至自然科学家也被称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而加以迫害,甚至苏联、东欧、北朝鲜和古巴的文化也被称为“修正主义”而予以扫除。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术不只是停滞不前,而且是大大倒退;不只是流于片面,而且是陷于虚无;不只是停顿僵化,而且是遭到破坏。其特征可说是无“思”亦无“学”,无“法”(学术规范)亦无“天”(超越者消失,神圣者隐退)。

(3)饥不择食与自闭怀旧

改革开放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由于关门太久,一旦得窥外界,遂致眼花缭乱;由于饥肠辘辘,一朝得享口福,遂致饥不择食。这既有囫囵吞枣之弊,也有兼收并容之利。学界向境外寻觅,首先看到人文或人本思想(萨特与弗洛伊德之类学说遂大为流行),后来又见到基督宗教思想(主要是通过译作),但因受多年的偏见与先入之见影响,多半仍以两者相互冲突为定论。

而90年代的学界特点,可以两段诗词形容。一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二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尤其最后两句,一时成为不少学者的写照。学界向昔时寻觅,首先看到民国初年对传统批评之过激(保守主义遂大为流行),后来又见到古代的保守传统之可取(主要是通过国学研究),但因受近年的自闭与怀旧情绪影响,多半竟将其缺失视为其长处。

至于近二十年学界的风尚,则可说首先是“诸风回旋”(从自由主义到“新左派”),其次是“古风劲吹”(从“国学热”到保守主义),再次也有“道风初拂”(从佛道研究到基督宗教研究)。就对基督宗教的态度而言,学界虽然正在逐步恢复平常心,但在多数人那里,由于以往偏见之余绪,仍有不少误读。而我们知道,“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3.缺失

(1)学盛思衰

由上述学术史大势可见,自汉以降,中国学术总体而言有此缺失。而“学”、“思”与“治乱”、“分合”关系中的前述“规律”,竟然延续20世纪,实为可叹!而缺失之最甚者,无疑是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

(2)上弱下强

宋明以降天人不分的结果,是天溶于人,上归于下。由此而来的学术趋势是,由形上而形下,不求超越;由实证而实用,务求功利。

(3)片面平面

“学而不思则罔”,遂易于浅尝辄止,遂易于人云亦云(在对宗教的认识上,遂易因袭宗教即迷信之片面成见,因袭基督宗教乃属西方等片面陈说)。就真实、多面、立体的具体事物或研究对象而言,片面的方法因为丧失了对第三维的意识,遂导致学术思想的平面化。于是逍遥旨趣和功利思维会更多,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会更少。结果是以成见之因袭为“通古今之变”,以人际之学问代“究天人之际”。

以上三点缺失,实际上彼此关联,相互促进。

二、基督宗教之研究

1.兴起与局限

明清之际,基督宗教之研究得以兴起。但是一因局限于传教士与信教士大夫的圈子,二因受限于他们的精力向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分散,所以,相对于其非凡才华和科技成果而言,基督宗教研究成果不大而流布也不广。当然,其中原因,也有政治社会方面的因素(如康熙帝后期禁教等等)。

民国初年,基督宗教之研究得以更新。但是在教内,又因受限于精力向传教方面的分散,在教外,因与学术界一般趋势相仿,受限于实证方法得势和传统学术影响,所以历史课题研究多而教义思想研究少。

2.中断与死亡

1949-1966年间,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对于基督宗教,教外只有严厉的批判和抨击,以及讥讽和漫骂;教内则穷于应付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先是无暇后是无人顾及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日蹙,以至于最终停顿。

1966-1978年间,随着包括基督宗教在内的一切宗教遭到严重打击,基督宗教的研究也彻底消亡。这一领域的知识,可以说不是零而是负数,即令在受过教育的人群中,甚至在学术界之中,对于基督宗教也不仅是基本无知,而且还充满偏见。

3.复苏与拓展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的复苏,基督教会也迅速复苏而且急剧发展,随着中国学术工作的逐步恢复,基督宗教的研究也随之而复生。由于教内人才的奇缺和教外人士的兴趣,所以研究者以教外学者为主,研究的立场和方法也具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特色。

在90年代,基督宗教研究在学者们的努力下继续发展。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已超过1949年起三十年间那些毫无学术性可言的书文好几百倍,研究的领域也已大为拓展,除了历史课题的研究,还有哲学、伦理、教育、文学、艺术、美学,甚至教义神学等方面的研究。除了研究内容大大扩展之外,研究人员也已从少数社会科学院内的研究者,向高等院校的教师扩展。就研究者对基督宗教的总体态度而言,也已走出偏见,逐步趋于客观和理性。这种转变对于逐步矫正全社会既往的偏见,正在发挥重大的影响。

三、基督宗教研究对中国学术的意义

1.促进思想性与批判性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学术界对于基督宗教很难有直接的、切身的认识,而必须借助学术性的基督宗教研究来认识。这种研究所揭示的基督宗教玄奥的教义内容、宏富的神学思想、深刻的灵性体验,在在引人思考、发人深省。而基督宗教长期独立于世俗政治体制的历史经验,观察和批判世俗社会制度的超越立场,更可以促使历史境遇完全不同的中国学术界进行反省,从中获取有益的思想和教训。

2.恢复上下之分与关系观念

如果用“天人合一”观念消除了天人的上下关系,在观念世界中遂只余人与人的上下关系,而整体的人自身则成了自满自足不假外求的独立者,世界只由人这个“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所组成。这是一种有害而危险的世界观。

基督宗教研究对神人上下之分观念的重新引进,可以使人重新注意到人并非独立者,亦非唯一者,更非至上者;使人再次意识到人乃处于关系之中,与其他造物相互依存并依赖于世界整体,与造物主有造生关系或上下之分。因此,人与其他造物和其他人具有种种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在本体上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世界观可以促使人走向中国古代贤哲所说的“知天事天”和“民胞物与”的境界。

这种观念也必然促进包括哲学本体论、人性论、道德论、环境论等方面的形上研究,使这些方面的学术不仅仅局限于实证方法与实用目标,而具有形上的眼光与超越的意识(近年来在学术界,“形上”与“超越”等词的运用大为增加,不仅西方哲学研究,而且中国哲学研究;不仅宗教学研究,而且其他学科研究,都常常运用这些术语,正是这一方面的意义开始显露而发挥影响的一个证据)。

3.走向整全观点和立体思维

现代的基督宗教研究,是一种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它对中国学术许多学科的研究都会产生示范作用,促进中国学术走向整全的观点和立体的思维。

这首先体现为一些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扩充,以及某些技术学科和自然科学观察视角的扩大。例如文学研究的领域扩充到圣经文学,艺术研究的领域扩充到基督教艺术,音乐研究开始重视从巴赫直到黑人民歌的宗教情感,美学研究开始吸纳“神圣之美”这一范畴,哲学研究增添了宗教哲学这一分支,思想史研究开始重视宗教或基督教思想,社会学和民族学研究分别增添了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两大学科,甚至教育学中也有人开始讨论信仰教育的意义,建筑学、宇宙学和科学哲学中则有人注意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从而扩大了这些学科观察问题的视角。

其次还有助于矫正偏见与摆脱片面。例如关于宗教与迷信关系的偏见,关于西方与“洋教”的成见,关于理性与非理性作用的片面理解等,在通过这种学术研究而全面认识基督宗教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矫正。

最后,基督宗教研究更可以在中国学术中引入垂直之维,导向立体思维。只有采用立体思维并不乏垂直之维和神圣之感的学术,才能引导社会文化摆脱平面、浅薄和庸俗,走向立体、多面、高尚和富于精神性的文化。

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

——从误解走向对话

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从过去的百年和千年遗留下来的问题,又是人类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依然面对的问题,还是一个属于内在精神观念,但一定会影响外在生活环境的问题。

人文主义观念在两千几百年前产生并影响了文明史,在数百年前(文艺复兴后)更引起了人类生活的巨大革命。它至今虽在思想界受到批评,至少仍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活力不衰。然而,它的意义,却遭到了极大的混淆。

基督宗教信仰也在两千年前诞生并影响了文明史,在数百年前(宗教改革后)也因内部变革而引起了人类生活的巨大革命。它至今虽在各方面遇到困难,至少仍在人类精神生活中活力不减。同样,它的意义,也遭到了极大的误解。

这两种重要的精神或观念力量之间的关系,当然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可是,这种关系,在实际上也遭到了极大的歪曲。

对人文主义的混淆、对基督宗教的误解及对两者关系的歪曲,都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影响着人类的未来,都是当今世界特别是精神和观念世界面对的重大问题。对人文主义与基督宗教关系的歪曲,直接产生于对两者本身的混淆和误解。

所以,为了矫正这种歪曲,我们必须首先致力于澄清这些混淆和误解,重新申明两者的重大意义,并努力说明两者之间和谐关系的重大意义,努力寻求两者之间关系和谐的适当途径。

同类推荐
  •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是一本通俗格言集。不以严密的思辩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
  • 冰凝血热

    冰凝血热

    作为一支在抗震救灾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的主力军,他们是重庆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同样铺天盖地,同样突如其来。就重庆而言,受灾范围之广,受损程度之重,抢险难度之大,安全风险控制之难,在这个城市的电力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灾情,重庆电力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部署,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武警官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电力人举全公司之力,打响了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大会战。
  • 陇南纪事

    陇南纪事

    本书是一部简明回忆录。记录了一位年轻大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接受锻炼,学习成长为一名省级干部的经过,全文语言质朴,简洁流畅,行文客观真实。
  • 希腊神话故事(二)

    希腊神话故事(二)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EXO谁用流年抚她伤

    EXO谁用流年抚她伤

    我还喜欢你,就像风走了十万八千里,不问归期
  • 彼岸之州

    彼岸之州

    “不对!”种种尝试都是无益,杨盛忽然灵光一闪,有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想法。“这‘道’,会不会仅仅就是一条路,是心神中的一条道,念头间的一条路!一条凝聚各种念力的道路?”“是了,是我把道想的太玄乎了。也是,那般奇特的事物,历来便是被无限看高,以为神圣,以为玄奥,自然是脱俗超凡,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自是差之甚远。寻常人钻研,自是把他说的越玄乎才越像真得‘道’了一样。”越是排演,杨盛便越是相信就是这种可能。“道!道!何等简单!它本就是一条道,一条心神通往外物的路。”须臾之间,这条道,便在杨盛强大的心神推演下,有了雉形。
  • 画影天涯

    画影天涯

    故事围绕月魔琴展开,讲述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正邪之间的爱恨情仇。
  • 末世剑修

    末世剑修

    现今地球灵气稀薄,修者寸步难行,就算最后能够修至巅峰,却因千古以来越来越凶猛的天劫而身死道消,在修者的末日时代,且看主角如何逆天成仙?新书《异界游子命》已经上传。
  • 黎明之暗

    黎明之暗

    帝国历一百九十九年,病入膏肓的约翰三世国王和他的王国迎来一场政变,维拉·甘的父亲作为失败的一方开始流亡,而胜利下的篡权者收获的却是比王座更大的危机,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在高塔大陆粉墨登场,洪流下的少年甘如何在这云波诡谲的乱世中艰难求存,又如何战胜比刀剑更狠毒的人心。
  • 恋上笨丫头

    恋上笨丫头

    “澈哥哥,等我上高中你一定要回来哦”某女软软的说。“你要戴上哥哥给你的手链等着哥哥回来找你”某男温柔的说。“没我允许别给其他男生谈恋爱。”某师霸道的说。等事实呈现,真相露出,男角却已离开。某女在失去后才发现自己的心。“我若找到你,你必不能再离。”某男再次出现却是A市链易公司的BOSS。男女猪脚是否会在次相遇,校园爱情是否能浪漫一生,青春的美好是否不再被虐?
  • 灵仙修道记

    灵仙修道记

    灵心昭备享,仙坛礼既毕。修竹韵悲风,道路无欹倾。记尽战酣时!
  • 樱珞

    樱珞

    桃花是最寂寞的花,就如你无心却倾倒了世界,让我也被你吸引,但又有多少人懂你的寂寞呢?
  • 释尘志

    释尘志

    万年前,杏花覆满时。神魔大战,自此神族飘零无踪。万年后,有少年自扶摇山而下,初涉尘世,不知人情冷暖,在纷扰的世俗,他又该何去何从、何来何往?
  • 亡灵序曲

    亡灵序曲

    一位强大的亡灵贤者,在教导了少年两个月后,突然离去。为了追寻老师的足迹,少年沿着他留给自己的一点点线索,在浩瀚的圣光大陆之上探寻着,却阴差阳错经历了一个个光怪陆离。死后千万年肉身不腐的圣光学院初代校长、被神灵所诅咒的土地、天空之上掉落的神殿、上古巫妖王的墓场。这一条条有意无意穿插在老师线索之下的故事,最终被串联在一起。引出一条惊世骇俗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