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不仅高层领导要具备忠诚和耐心,管理人员和一般的员工同样要具备忠诚和耐心。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耐心的员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
企业全体员工工作起来要像狼一样有责任心
在草原上,狼平时是小规模活动的,一般两三只或三五只一群,它们肩负着狼王分派的侦察任务。这些狼一旦发现自身无法战胜的对手,就会留一只狼潜伏,盯住猎物,其他的狼迅速报告狼王,调集其他的狼群参战。这些狼群有点像我们的游击队,不仅肩负打击敌人的任务,还肩负着侦察敌情的责任。
功劳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承担大责任才有可能建立大功劳。事实上,很多人都想拥有功劳,却不想承担责任,这使得企业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自己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责任、结构和方式创建了管理学。在浓缩了彼得·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的索引中,就有36处谈到了“责任”。
彼得·德鲁克认为,认真负责的员工会对管理者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
只有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上得去,才能体现管理者管理到位。在工作需要时,管理者能走在员工的前边,妥善地解决问题,这是管理者能力的体现。管理者在自己分管的部门出现问题时,不推卸、溜肩膀、指责和埋怨,而是主动承担责任,从自身的管理中寻找原因,才能提高威信,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因为,任何一位员工都不希望自己的上司不能胜任他的工作。承担责任是管理者获得员工尊敬的必要条件。
史蒂文·布朗认为,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就得勇于承担责任。商场如战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工作中出了差错,不论是自己直接参加的还是下属做的,直接管理者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这是取得信任和尊敬的最好办法。
在企业中,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让企业发挥最大的效益。如果管理者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就是双重标准,不负责任。一旦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上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因此,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就必须由实现工作目标的人员同其上级一起为每一项工作制定目标和承担责任。
许多人失败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总是寻找借口推脱,他们失败后往往喜欢抱怨:公司培训得不够多,广告效果不好,产品的种类不够丰富、颜色不够多样……
不仅如此,某些管理者在拒绝承担责任的同时,还采取转移目标的方法,指责、批评下属,让下属难堪。这种公开地把自己与下属相比,并指责下属能力太差是不明智的,他要是比你强,就应该坐在你的位置上。
管理者当着一个下属的面批评另一个下属更是严重的失误,因为员工的自尊心比较强,让他在同事面前出洋相,轻则会使他对以后的工作失去自信,重则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寻找一切机会来报复你,导致公司上下级关系紧张。
一些管理者喜欢以“忙碌”为借口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因为我很忙,所以忽略了。”但是下属会相信吗?你要是真忙的话,哪里还有时间来抱怨下属?
有些管理者不能正确地看待责任,对下属不信任,事必躬亲,事事参与、过问,甚至监督下属工作。下属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创造性,完全按照“正确指示”办,做好做坏根本不承担任何责任。而管理者因不信任下属,就会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工作,结果缺点很容易暴露出来,导致更加不信任及上下级关系紧张。
有些管理者为了逃避责任就“努力地表现”自己的能力,以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办好这件事,只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失败;或者“不停地辩解”,寻找千万个理由证明失败是必然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或者干脆找一个人做替罪羊,拉一个人做挡箭牌,巧妙地转移自己的责任。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出了差错究竟是谁的责任,公司通过调查分析,就会一目了然。
真正聪明的管理人员在出现差错时,是不会在上级面前过多地谈自己的下属的,是不会拿客观原因当挡箭牌的,他们会勇于承担责任,并尽快拿出方案解决问题。在出现错误的时候,相互推卸责任,追究谁对谁错,是比较愚蠢的做法,因为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尽可能地挽回损失,让工作尽快走上正轨。
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撞到桌子上,哭了起来,大人为了哄小孩子,往往第一个动作就是打桌子。殊不知这就无形之中告诉了孩子,不是你的错,是桌子的错。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桌子是没有生命的,把撞到桌子的责任归咎到桌子身上,这不是在从小就培养他们推卸责任吗?
《孙子兵法》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这事实上就是要求将帅们对事业要有献身精神和责任感。企业的管理者是指挥企业员工的将帅,也应该有献身精神和责任感。在企业中,只有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才能赢得员工的认可,才能促使员工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只要上上下下都对工作认真负责,企业的管理就会很自然地井然有序,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
其实在企业中,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相对来说是比较明显的,互相推卸责任只能是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让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变得更加昭然若揭!
在任何一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外乎:建立远景与共识、制定战略与组织、资源汇集与分配以及创建与维持企业文化这四大方面。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着特征,便是拥有共同的远景与目的。”惟有高层主管才拥有企业的整体掌控权,因此他们必须建立共同远景,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努力促进大家达成共识。高层管理人员还负责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负责如何在竞争中,将企业有限的资源调整成为具有获胜的形态,并且布置合理的群体去实现这种想法。战略对公司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毛主席说“战略决定一切”,《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都是强调战略的重要性。高层主管必须组织、必须拥有相关的资源,方能发挥效能,站在整体企业的高度,从宏观的角度去汇集资源,并依照战略分配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果。此外,高层管理人员还负责着时时刻刻影响企业运作的企业文化,以及对它带给企业的生命力与内聚力这些看不见的东西的管理。一般而言,在短期要考核高层管理人员是否称职,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其成败对组织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长远的。负责任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性与危机意识。
休息一下
重复了无数次的一些数字
10000000000000000000000……“1”是您的健康身体!
对企业管理人员追究责任最明显的就是中下层管理人员,他们主要负责建立程序与标准、设定目标与计划、激励士气、培养下属等比较具体的管理事务。
中下层管理人员直接接触一线工人,是各种程序与标准的建立者和执行的监督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想有效地运作,中下层管理人员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必要的标准与程序,使下属乐于遵从,不折不扣地执行。此外,由于他们直接接触一线员工,所以还必须肩负起向上级传达一线员工意愿的责任。
中下层管理人员的第二个重要责任就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执行方案,将任务分配给员工,监督员工在合理的预算与时间内,完成企业下达的各项任务。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心理上认同与喜欢的事情,做起来自然愉快顺畅,效率很高。员工的士气和他们的价值观、喜好、情绪、人格特质有关,如何提高他们的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每个中下层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提高企业效率最明显,体现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最明显的地方。只有善于调动员工士气的管理人员,才是合格的管理人员,才有可能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工作目标。
一个企业效率的高低和员工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企业寻找高水平的员工有两种方式:“空降式”和培养式。“空降式”就是直接到其他公司挖人才,这需要付出相当高的人力成本,而且“空降人员”还需要与本公司有一段时间的磨合。用培养式的方法得来的高业务水平员工不但不用付那么高的人力成本,而且因为他们是本公司的员工,熟悉本公司的企业文化,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许多公司都注意培养本公司的人才,注意定期培训本公司员工的业务能力,而中下层管理人员则是担当这一重任的组织者。
中层主管的任务,是将抽象的目标转为具体的行动,将高层主管所期望的目的,转变为可管理的活动,并促使团队的成员,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去实现。要实现这一切,需要清晰的思维,严谨的计划,丰富的创意,与贯彻执行的毅力,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
在一个企业中,仅仅让管理层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处在一线的员工也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虽然他们做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但是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如果员工的责任心不强,质量就容易出问题,特别是销售一线的销售人员代表公司的形象,如果销售人员责任心不强,就会影响公司的市场。而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有问题,或者市场形象不好,就失去了生存的血液,必然会走向灭亡。一般而言,企业管理是比较强调一线员工的责任心的,但大多是从制度方面入手。其实,最好的强化员工责任心的方法是管理者的模范作用。就像狼群,它们根本没有什么管理条例,但是狼王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的精神激励着其他狼自觉地对自己的组织负责,因而它们能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企业需要员工像狼一样有耐心
经常重复同一件工作,或者做相似的工作,或者做琐碎的工作,都会让人觉得烦闷、乏味,容易使人失去对工作的耐心。一个对工作怀有满腔热情的人,不仅可以跟大家分享工作的快乐,还可以自得其乐。当你孜孜不倦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报酬就会不知不觉地增加……
如果你遇到一件值得为它付出的事情,就应该毫不厌倦地把它做到底,成就最钟情于那些能够持之以恒做好某件事情的人。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很少有被公司马上委以重任的,他们首先做的往往就是公司内部的一些琐碎工作。但是,绝不要小看这些琐碎工作,更不能敷衍了事,因为人们对你的评价,往往是根据你对工作的完成情况作出判断的,如果连小事都做得潦草,别人还怎么敢把大事交给你呢?还有一些人,因为长期于同一种工作,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便失去了耐心,于是频繁跳槽,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你仔细想一想,做好一件小事情、简单的事情都没有耐心,别人怎么会相信你能做成大事情呢?因此,在一家企业里,最优秀的员工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员工,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员工,但一定是对工作最有耐心的员工。只有“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干好一行”的员工才能够彻底地做好工作。许多工作需要的就是耐心,没有耐心,以浮躁的心态干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狼学习。狼永远都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它们在追踪猎物的时候,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不休息,不动声色,耐心地等待和寻找战机。
在北美茫茫的大草原中,狼和北美驯鹿两种强悍的动物常常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驯鹿身材高大,雄鹿站立的肩高通常达到2米,能以1.2米的跨幅奔跑,往往数千只地成群生活在一起。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狼群怎样才能吃到它们呢?虽然狼群不敢贸然出击,但绝不畏惧,并表现出惊人的耐心等待时机。它们通常会派几匹狼在驯鹿群旁不停地窥视,伺机攻击。发现有机可乘时,狼群便一哄而上。
狼斗驯鹿是凭耐力取胜的。狼群突然冲向驯鹿群,会引起驯鹿的恐慌,使得它们纷纷逃窜,这时,就会有某只狼斜冲到驯鹿群中,咬破某一只易于攻击的驯鹿的腿,然后再放过它,让它逃跑。狼群在攻击某一只驯鹿时,周围强健的驯鹿因只顾着自己逃跑,并不援救同胞。
狼群一天天地重复着这些故技,一只只驯鹿相继受伤,并失掉大量的血液、力气和反抗意志。狼群则耐心地等待时机,定期地更换角色,使得受伤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等到受伤的驯鹿极为虚弱,不再会对狼群构成威胁时,狼群才最终对它们予以捕杀。
这么多天不停地向驯鹿展开“车轮大战”,是需要耐心的。有些狼早就饥肠辘辘,差点就要在这种煎熬中饿死。为什么狼群不直接在第一时间捕杀受伤的驯鹿呢?因为驯鹿体型大,如果踢得准,一蹄子就能把狼踢得非死即伤,所以它们只能耐心等待,直到受伤的驯鹿彻底失去反抗的能力,才予以一举歼灭。在这一过程中,狼群表现出来的忍耐精神,不能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