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与思维方式。它要求任何事情都要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缺乏对事情处理的灵活性与弹性。我国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分析指出,完美主义是指在工作表现上,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要求一致的态度。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要求达到没有丝毫瑕疵的地步,常常按照理想的工作标准对他人提出苛求,而不按现实情境考虑应否留有一定的弹性或空间。
虽然完美主义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个人修养,但是身处职场,如果过分追求完美就会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也会给周围的同事带来无形的压力。
任职于上海某外企公司的职员向真,最近又得罪了一位同事。原来,向真对自己近期所负责的企划方案做了多次的修整,却仍然不满意整体效果。她的这种行为,令与她合作的同事小李非常不满。在小李看来,这次的企划方案已经非常的完善了,根本不需要再来回地返工修改。可是,向真却仍是执意要做到最好。眼看就要到任务的截止日期,可是向真的方案却仍没有呈报上去。后来,主管领导得知详情后,不得不叮嘱向真:“不要过分执著于一些细节,该马虎的地方就马虎。”这才迫使向真尽快将企划方案确定呈报上去。虽然,平日里向真与同事们的私交都很不错。可是,由于她过分追求完美的性格,却让很多人都不愿再与她合作。
完美主义者的要求对别人来说,都会觉得有些过高。因而在大部分的人眼中,他们的一些行为有些过于夸张且没有必要。像案例中的向真,虽然企划案已经进行了多次修改,可她仍然不觉得满意。这样的行为,让所有与她合作过的同事都非常苦恼。也许,向真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在不知不觉中会让她失去周围同事对自己的认同感。因为她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过多的压力,甚至因此可能受到上级的批评。当周围的人对他们的包容超过一定底线时,势必会做出相应的回复,孤立或排挤这些“完美主义者”。
据相关调查显示,职场白领阶层之所以会饱受“完美主义”之累,主要是为了塑造一个更成功的自我。他们整日将工作日程排满,忙得不可开交。为了上交一份更好、更满意的工作答卷,对待工作锱铢必较,让他人也背负自己的负担。别人如果对他们工作不满,会让这些完美人士感到窘困与不安,有些计划或工作在没有开始之前就停滞搁浅,会让他们感到受挫不平。因此,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理念,一定要做下去,并且做到最好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还将自己的高标准加诸到周围人的身上,以确保自己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通常而言,完美主义者看待问题,一般只有两面,因此也就更容易走向极端。一旦他们认定了某一事实或者下定了决心,这些人就会对其他相反的意见变得神经质。如果用什么词汇来形容他们的状态,那么“固执”与“专制”两个词就非常贴切。这些完美主义者对待别人意见的态度源自于他们内心深处那股叛逆的冲动,以及他们对自己本性不大驯服的恐惧。这些完美主义者通常希望自己诚实、正直、善良,然而他们固执的本性却使自己轻率地做着他们想做的事情。当这些人受挫或被他人辩驳时,就会怀恨在心。虽然在表面上看来大家仍是一团和气,没有任何记恨迹象,但是由于他们追求完美的天性,使这些人对自己相当挑剔,同样对别人也是非常的苛刻。很可能在他说“是”的时候,内心深处真实的回答就是在说“不”。在对待事情方面,他们总是要经过再三的审查才可以将其放行。在谈话与例会上,发问最多的肯定也是他们,这些人对别人及自己总有着太多的质疑。在同事们的眼中,“完美主义者”是争强好胜、不可理喻的代表,他们吹毛求疵的心态使得自己在评价他人或自己时,总是不能够始终如一地正视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在他们的眼中,任何人离他们所谓的“完美”都相去甚远,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大部分完美主义者对什么都看不顺眼,因此,他们会觉得有必要让众人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这类人在行为上通常也好为人师。他们认为追求完美应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格,于是他们会不厌其烦地教导众人如何行事。殊不知,这些毫无意义的说教行为会严重影响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地位。他们这种妄加批评的言论与充当权威的精神,只会使他沦为与吹牛者一样的地位,受到他人的厌烦与排斥。
所以,若想在职场中更好生存下去,就应该学会如何克服自身的“完美主义”情结。首先,你要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在职场中的正确位置。要学会肯定自己的优点长处,并能承认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你要正确摆好自己的心态,既不能自傲,也不能自卑。其次,你要学会坦然面对自己的成败,要知道失败并不可怕,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放弃对成功的追求。再有,你要学会制定合乎情理的短期目标与长期追求。不要眼高手低,要学会踏踏实实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你的自信心,也能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另外,你要努力培养与同事间的合作关系。学会分摊压力,要相信自己的同事,该放手时要学会放手。除了上述的内容以外,你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舒缓自己紧张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与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