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批评别人的行为,特别是在自己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劈头盖脸地批评别人的行为,待平静下来对那时、那事、那情形分析之后,突然懊悔,因为即使是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一位演艺精湛、道德高尚的表演大师的故事。在一次演出上场前,这位大师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冶 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冶“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趁机指出他的不足,对其进行教育。冶“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不能生硬地批评他,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这是我作为老师要教授的,但教授的时间不是今天,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这位学生的心理很好理解,而且很让人感动。他是出自本性的善良来提醒我的,他认为如果不告诉我,我可能会在演出的过程中摔倒……如果换做您是那位学生,在不知道这个技巧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冶 这位旁观者略有所思地走开了。
这位大师的做法告诉我们:要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批评、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有关心理学家早就以实验证明:在训练动物时,一个有良好行为就得到奖励的动物,要比一个因行为不良就受到处罚的动物学得快得多,而且能记住它所学的东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类也有同样的情形。我们用批评责怪的方式并不能够使别人产生真正的改变,反而常常会引起反感和愤恨。所以,对别人挑剔、批评、责怪或抱怨都是愚蠢的行为。
某公司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为的是扩大公司的影响,提升公司的形象。发布会上,一位记者也和别人一样接受了请客送礼的一番招待,公司方面自然是希望这位记者给予报道。可是,事后许多日子过去了,公司方面仍没见这位记者做什么报道。负责这项工作联络的公关小姐玛丽有一天与这位记者偶遇了。玛丽似乎有理由这样批评对方:“怎么没见你发稿?你还有什么可解释的?该吃的吃了,该拿的拿了,可你的文章为什么没写?冶 如此批评对方并不是开玩笑,而是真正的一百个不满意。那么双方的关系就只能“一刀两断冶。这样搞公关怎么能成功呢?其实记者没有发稿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的。如果玛丽能够面对记者的解释和抱歉不是责怪,而是给予理解和肯定,并说:“没关系,办成一件事不容易,我们仍然要感谢你的努力。直到现在您还想着这件事,这就是对我们公司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以后常来坐坐,好吗?冶 采取这样积极热忱的态度,什么样的公共关系不能发展呢?因此玛丽是犯了职场批评的大忌,即在没有完全了解事情原委的情况下给予别人劈头盖脸的批评,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断后路,是愚蠢的表现。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因不了解情况的批评而引起的愤懑,常常使下属、同事、家人、朋友的情绪低落,这对改正错误一点帮助也没有。从现在开始,请记住这对你有益的处世原则之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要多给予了解、宽恕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