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什是个传奇式的人物。青少年时,他酷爱狩猎。一次追赶一只受伤的小鹿,追到密林深处时,只见有一座小木屋,屋前一位姑娘,手里抱着小鹿,美丽的大眼睛里露出哀怨的泪光。马加什一下心就软了,他跳下马,帮助姑娘包好小鹿的伤口,一起走进了小木屋。那一夜,王子与少女有了一夜情;那一夜,疾风暴雨摧开了一树黄花;那一夜啊,也写下了悲剧的血色序幕。后来,痴心的姑娘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心中的王子,然而马加什却已成为了国王,并且拥有了骄傲的王后。在王宫门口,姑娘见到了马加什一面后,便投河自尽了。国王闻知,哀伤不已,立志要把对姑娘的思念转化为对国人的博爱。后来,他领导匈牙利人民赶走了土耳其人,精诚建国,矢志创业,使国家达到了最繁盛的发展阶段,成为“重生时代”的国王,人们也爱称他为“乌鸦国王”。至今,王宫墙壁上那幅巨大的“王子狩猎图”,还在吸引着大批的游客,人们还在纷纷为那位抱鹿的姑娘欷歔不已。
贝拉四世则被称为“再建国王”。在他的身上,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贝拉四世生有三女,两个大的不幸都已夭亡,因此对于仅剩的第三个女儿玛尔吉特公主,他疼爱有加,视若掌上明珠。就在这时,匈牙利遭到蒙古帝国的入侵,国家陷入异族的蹂躏之中。痛苦万分的贝拉四世对天发誓,如若能赶走蒙古人,他便让爱女侍奉上帝。一年后,蒙古人果然退了兵。贝拉四世不悔诺言,在多瑙河中的兔子岛上建起了一座修道院,命女儿在这里攻经读史,为上帝效命。可惜公主红颜薄命,到29岁上便因病亡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特地将小岛改名为玛尔吉特岛。如今岛上已是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一些音乐艺术类的院校也相继建在了岛上。
屡受外侮的历史,给马扎尔民族带来的不是灰心丧气,也不是激发起匹夫之勇,而是深刻的思考。他们认为,一个民族要进步,一个国家要强盛,其出路不是逞强好斗,而是拥有知识和智慧。于是从古以来,匈牙利人就养成了好学上进的良好习惯,历史上曾出现过“读书国王”“金币昭书国王”。社会对读书的崇拜也达到了极高程度,把爱读书、善于运用科技知识统治国家的国王大公们,都奉为国家民族英雄,其雕像均矗立于布达佩斯市的英雄广场。横跨于多瑙河上的九座大桥,不仅造型各异,美观大方,成为一个个风景,而且每座桥都以匈牙利人民引为自豪的英雄伟人或历史事件命名。比如把第一座桥命名为马加什桥;把令人爱戴的茜茜公主之名冠在雪白秀气的斜索桥上,称为伊丽莎白桥;为纪念匈牙利脱离罗马获得独立自由,把古老的双拱双跨大铁桥命名为自由桥等等;给一座座风格各异的桥梁赋予了历史文化的内涵,为多瑙河这一段最美的水域增添了几分厚重和无限遐想。就是现在,匈牙利人民读书的普及程度之高,也居世界前列,人均年读书量达二十八本之多。播撒下知识,收获的便是文明的成果。一个人口仅千万、地不过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不仅产生了裴多菲这样伟大的诗人,还拥有十三项诺贝尔奖。像我们熟知的电话交换机、维生素C、安全火柴、产后消毒法、泡腾片、耳鼻喉器械、汽油化油器等,都是匈牙利人发明的。还有一个就是英语中常用的“哈罗”,也是出于匈牙利语,原意为:“你听见了吗?”瞧,为什么说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着世界级的创新,才是对世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才够得上伟大民族的称号!
离开布达佩斯的那天晚上,我们应邀参加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歌舞晚宴。晚宴设在布达佩斯郊外的一个酒窖里,一进去就有种奇妙的感觉。主人们极为好客,每位客人进去时,门口都有乐队迎宾。宴会开始后,可边吃边观赏匈牙利民族歌舞,那些热情大方的吉普赛青年们,用他们手里的乐器,用他们火辣辣的歌舞,在尽情地诠释着生活的真谛,尽情地展示着文化的底蕴,尤其是像《蓝色的多瑙河》《马刀曲》《匈牙利舞曲》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听来不能不激起共鸣。晚宴临近尾声时,乐队高奏起著名的匈牙利民歌,也就是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主题歌《啊!朋友》的旋律,听来是那样的亲切自然,激情顿生。于是我和我的朋友停了手中的刀叉,高举起酒杯,引吭唱和。顿时,这首曲子调动了满座的情绪,无论白人、黑人,也无论灵秀的东方面孔还是伟岸的西方脸庞,人们都一齐高歌起来,声震酒窖,气冲寰宇。我不禁感慨万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用着不同的语言,唱着共同的旋律,竟是那么和谐,那么悦耳动听,令歌者、闻者都叹为观止。
夜深时,我方走出酒窖。抬头望去,但见一轮明月,微笑着向我飘来。我不禁屈指成杯,邀月共饮—嘿,真个有了醉意了。
2008年4月25日晚作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感受乐都
—德奥行手记之一
2005年5月,我受中央组织部派遣,前往德国、奥地利学习考察,期间参观访问了两国几个城市,遍览了两国秀丽的自然风光,自觉受益匪浅,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推人及己、学习借鉴。日行夜思,均流于笔端,记于纸上。虽时过境迁,但闲时翻来,仍觉得颇有意思,于是整理成文,分列本书相关部分,以飨读者诸君。
见到维也纳,心情是激动的。这个世界音乐之都,这颗多瑙河畔的璀璨明珠,一直神秘地闪耀在我的心中,如今终于踏上了这块土地,将与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茜茜公主等“星宿”亲密接触,将亲身感受一下欧洲古老文化的真谛,接受一下世界著名音乐的陶冶,我感到无比荣幸。
维也纳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脉末端,西北与匈牙利大平原接壤,多瑙河像一条飘带,随意地缠绕在城市的腰上。它的人口只有140万,可城市面积却达415平方公里,站在高处望去,整个城市就像是一个偌大的别墅群,到处都是精巧别致的小别墅。别墅的档次很高,一般都是前有泳池,后有花园。别墅间的间距很大,绿树繁花相映成趣,非常适宜人居。这就是发达国家的追求和享受,城市大而不拥挤,闹中有静,都市中有乡村。他们追求的早已不是规模大小,而是生活质量了。
维也纳最著名的景点在美泉宫。
美泉宫在德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甘泉”。据说当年古奥匈帝国国王找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发现了一眼清泉,于是决定就在这里建造宫殿,用来休闲。看来帝王们的享乐都是一个模式,比如北京有颐和园,巴黎有凡尔赛宫,莫斯科有冬宫。奥匈国王哈布斯堡亦不甘落后,前后几十年,花费巨额资金,建了这么个庞大的豪华宫殿,目的都一样,用来消夏避暑,狩猎玩乐。
真正使美泉宫闻名于世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是有“欧洲丈母娘”之称的皇后玛利亚,她一共生了16个女儿,多数都嫁给欧洲各国的皇太子,从而当上了皇后。她自己也以皇后的身份掌握着王国的实权达几十年之久,享誉终生。另一个便是影响了全世界几代小朋友的著名的茜茜公主。茜茜公主的美丽形象,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千古不衰,青史留名。她的智慧、贤德也同样成为人们的偶像,赢得了众多崇拜者的敬仰。然而她的晚年却又是不幸的,她生有一男三女,长女早故,儿子因与情敌决斗而被刺身亡。这一变故致使她心灰意懒,郁闷缠身,不思家事,不问国政,周游列国,醉生梦死,终于在61岁那年,在游历伦敦时被人刺杀身亡。这两个女人的确是非凡的,至今无论走到欧洲哪个地方,你都可以看到她们的踪迹,闻到她们的声音。她们可算是欧洲的英雄母亲,拥有伟大光辉的声誉;然而她们又都是悲剧的主角,她们用了自己浑身的解数,力求达到理想的彼岸。但是,女人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她们只能拥有理想,却不能亲自实现理想,必须通过男人才能达到目的。她们只能是任何活剧中的配角,最终逃脱不了悲哀的下场。
晚上,我有幸来到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听了一场音乐会。奥地利爱乐乐团精湛的演奏,伴随着多瑙河哗哗的流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久久不能消散……
2005年6月作于南昌三纬书屋
美在波茨坦
—德奥行手记之二
波茨坦其实就是柏林的卫星城。汽车中速行驶,也就一小时可到。
波茨坦是个极具魅力的城市。古时候,这里曾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夏天消暑的地方,当时所建的无忧宫、太子宫等至今还完好如昔。二战结束后,为讨论如何瓜分德国,美、英、苏三巨头曾于1945年汇集此地,举行了著名的波茨坦会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从此德国遭受了数十年分裂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