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吝啬着阳光,慷慨着雨,在人们的愁眉间肆意泼洒着。
电视中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镜头,总在不停地闪现;扶老携幼的一幕幕更是令人感动,最困难的时候总会看到军人的身影,小汤山那动人的一幕幕早已烙在我的灵魂深处,不断激荡起我的热血。
从电话那头传来了家乡的消息,芦苇荡已是汪洋一片,养鱼、养蟹大户已经抹起悲伤的泪。我在想象着,那一条条昔日熟悉的河流正在桀骜不驯,那一片片芦苇在洪流中正在苦苦挣扎,荡畔人家心痛地看着洪水怎样把塘口撕开,掠走了自己的财富和汗水。父老乡亲们日夜守护在堆堤上誓死捍卫着自己的家园。这一切显得很远又很近,城市中的生活并没有因洪水肆虐而改变,一切似乎正常。在城市上班的我一脸无奈地望着天,心里祈祷着云开日出。
早晨,天像没醒似的,阴沉沉地下着暴雨。刚端上饭碗,单位就来了电话,要求准备靴子和雨衣,随时准备到抗洪一线去。说实在的,当时我正患重感冒,但一吃过早饭我就坐着三轮车到单位去了。机关工作人员正全副武装地集中在门口准备出发,给人一种兵临城下的紧张感,我自觉地加入到队伍中。
不一会儿,车子便来到了入海道大堤脚下。站在大提上,面对着滚滚洪水,再也无法发出孔子“逝者如斯夫”的喟叹,更没有苏轼“大江东去”的豪情,有的只是惊愕和责任。白茫茫一片洪水从南方奔涌而来,转眼又向北边飞驰而去。洪水时刻觊觎着这座城市,时刻在考验着我们的信心和毅力。入海道大堤就是一个巨大而有力的臂膀在日夜守护着学校、工厂、机关等等。
大堤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遮挡风雨的棚子,它是大堤哨兵,日夜警惕地注视着堤外的一切动静,提防着洪水的任何阴谋。那一架架水泵,像一条条黑色的巨龙把城市积水向入海道排去,水流经过的堤上都牢牢地铺上了彩色塑料薄模,牢牢地把泥沙护住。同时,我们也在为大堤设防,因为任何一处细小的管涌都会酿成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区里的主要领导、局机关干部和淮城部分干群众志成城地奋战在大提上,雨水、泥水、汗水无法分清,干部、群众也无法分清,装沙石或泥土的袋子从一双双满是泥巴的手中传递到急需的地方。
饿了就啃一口方便面,渴了就喝一口矿泉水,暴雨在人们的毅志力面前逐步减弱了,我想在这条堤坝上有省长、市长、县长,但更多的是军人、农民、工厂、机关普通工作人员,一颗颗充满责任感的心紧紧地联在一起,形成牢不可破的“安全堤”,化成抵御水患的钢铁长城。
快中午了,各个单位留下了突击队,其余人员全部撤离,领队点到我名字时,我说我感冒了。随后,我就从一线“逃”了下来,下了堆堤我又很后悔。在这关键时刻,就因为一点小病当了一回“逃兵”。少我一个人也没什么,况且也没到万分危急的关头,我想用这种想法安慰自己,然而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逃兵”情结。
随后的两天里我多么希望能够重返“前线”啦!来弥补我的过错,抗洪抢险是每一位公民山一般的责任啊!我希望这个机会能有,但我也希望没有,因为我渴盼洪水早一天远离我们,远离我们的城市和人民。
一天晚上,年近七旬的老父亲打来了电话说家乡的堆堤看样子很难保住,政府要他们撤离;他要带着年仅十岁的孙子要到我这儿住上一段日子。而年过花甲的丈人说什么也不离开家乡,因为他是老党员,正守着堆堤不能走,听后让人动容,更让人惭愧。这使我更感觉到形势的严峻,我真不愿去想父老乡亲们扶老携幼逃离家园那种催人泪下的情景,尽管电视上会经常出现,但我还是非常希望它不要在我的眼前发生,谁愿意背井离乡呢?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穷窝。守护家园是人类的本能,更是我们的责任。
雨还在下,我们一直在企盼着风调雨顺,然而这种企盼有时又会变成一厢情愿的事。一天早上上班时,忽然发现单位门口的黑板上抗洪抢险应急队人员的名单中有我的名字,我心头一热,在抗洪一线仍有一个位置时刻在召唤着我。我在心底悄悄地说我时刻准备着呢!然而每当我想起“苟利国家生死己,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充满豪情的诗句时,一种内疚感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