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0000000003

第3章 千奇百怪话姓名(2)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和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是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布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犹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掘’,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取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候”。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汀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四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于人名的其他常识

通过对人名意义、属性和古人名字特点的了解,我们基本上对中国名字有了个大概了解。但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会遇到不少像小名、浑号及笔名的情形。下面,我们再做简单介绍,供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名的常识。

首先是“小名”。小名是人在少儿时所用的名字,又称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我国取小名的习惯起源很早。在西周时期,人们都是在出生后不久即取名,其目的只求能与别人区分开来,而不大讲究名字是否典雅。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鲁人,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古人取小名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内部使用,所以,不仅古人不重视,而且现代人也仍然很随意。如“小毛”、“小狗”、“小花”、“小囡”等一些似乎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名字,在目前城乡各地的学龄前儿童中仍有使用。

在取正式名字前取个小名,古今都有这一习惯。在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有小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狒狸伐,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宋孝宗赵奋小名小羊,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上述这些,无不都是称孤道寡的帝王。至于一些圣贤名宦,也都有小名。如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男人如此,女子也不例外。如汉武帝皇后小名阿娇,唐寿昌公主小名虫娘,明代女画家马月娇小名元儿等等。尽管小名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不及正式的名字及字、号,由于从古至今人人都有,因此,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

再者是“诨号”。诨号又称诨名、绰号、混名、花名、野名、外号、徽号、雅号,是在姓、名、字、号、小名之外的又一种称谓。这种称谓一般是由别人根据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取的,大多带有戏谑、幽默、讽刺等色彩。如我国夏朝最后一位国王夏桀因为力大无穷,能把牺牲(作祭品用的畜牲)推动,因此被人送诨号“移大牺”。据研究,夏桀的诨号也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诨号。

诨号所用的词语大都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所以大多流传较广,其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原来的名字。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中,有一批出色的农民英雄,作战时勇猛顽强,平日里与队友们亲密无间,彼此都以诨号相称。其中说话声音大的被称为雷公;走路轻捷的被称为飞燕;眼睛大的被称为大目;姓张的英雄爱骑白马,被人称为张白骑;姓于的英雄满脸胡须,被称为于氐根。由于他们的诨号影响很大,以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至今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名是什么。

为别人起诨号,并且通过诨号反映某人的某些特征,或者表达起名者的某种情感,这种现象在我国很早就有,上述把夏桀称为“移大牺”便是一例。综合研究这些诨号,可以知道它们有时是一个群体的标志,如西汉末年的农民军因红头发而被称为“赤眉军”,明清时期入侵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因红头发而被称为“红毛番”等;有些诨号指某一行业,把茶楼伙计称为博士,把替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称为媒婆、红娘等;有些诨号指某些人的行为或性格,如称圆滑的人是水晶球,懒惰或蛮横的人为三不管(懒惰的人,衣、食、住不管;蛮横的人,天、地、人不管)。

从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可以发现许多关于古人诨号的记载,其中大多数诨号都充满睿智和幽默色彩。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早年隐居不仕而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也因为两只耳朵出奇的大而被曹操称为“大耳儿”。又如三国孙吴时有一对夫妻,感情极好,出双入对,被人称为“比肩人”。后来,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也是如此,又被称为“小比肩人”。唐朝武则天时,有一个名为张元一的人,喜欢给社会名流起诨号。如他因苏微举止轻薄,便取诨号为“失孔老鼠”(意思是不着窝的老鼠)。他本人肚大腿短,也被人取了个“逆水蛤蟆”的诨号。又如《水浒传》中,蒋忠因身高大力而被取诨号为“蒋门神”,鲁智深因出家后不戒烟酒而被称为“花和尚”,时迁的偷窃技术高超而称“鼓上蚤”,孙二娘因蛮悍凶狠而称“母夜叉”。此外,我国古代还有一些充满幽默的诨号,如汉代贾逵身高出众,人称“贾长头”;隋朝韩俊娥专门为隋炀帝催眠,人称“来梦儿”;唐朝李程常在日过八砖(日影投在砖上的位置,计时用,约在八九点钟)时上朝,人称“八砖学士”;卢怀慎身为宰相而事事推于另一位宰相姚崇,人称“伴食宰相”;唐朝宰相白敏中夫人在白敏中富贵以后才嫁到白家,人称“接脚夫人”;宋仁宗幼年时常赤脚在宫中行走,人称“赤脚大仙”;蜀州知州孙道夫遇事精明,人称“水晶灯笼”;谏议大夫赵需曾上书建议禁养鹅鸭,人称“鹅鸭谏议”;欧阳修作《五代史》常用“呜呼”二字,人称“欧呜呼”;明朝弘光皇帝在亡国时仍下令捕捉蛤蟆治病,时称“蛤蟆天子”;清朝一位做糕饼的出钱买了个员外官,时称“花糕员外”。上述这些诨号,仔细回味起来,都是很有情趣的。

到了近现代,为别人取诨号、叫别人诨号的风气依然盛行,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诨号对人有褒贬作用,不同诨号对被取诨号的人来说,所采取的态度和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一个贬义的诨号可能使当事人感到难堪,共至引起不愉快或十分严重的后果。古代一位名为郭倪的将军常自称“卧龙”,但带兵打仗无一不败,甚至在人面前流眼泪,因此被人讥为“带汁诸葛”。这样的诨号对他来说,无疑要比“卧龙”难受得多。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把一位足智多谋的乡村学究奉承为“智多星”、“赛诸葛”,他一定会高兴异常;如果叫他“狗头军师”、“阴间秀才”,他显然会极不痛快。因此,奉劝那些爱给别人取诨号或者爱叫别人诨号的青年朋友,在生活中还是尽量称呼别人的姓名好。

还有一种较为盛行的便是“笔名”,笔名大多指作家、著作家等文化人在发表作品时不愿使用本名而另外所取的名字,又称著作名或假名(针对原名而言)。关于笔名的来源,一般认为它兴起于明清时期,是话本小说流行以后而出现的一种命名现象。当时作者所写的东西多属乡里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被一般文人士大夫认为登不得大雅之堂,为了避嫌,便取一个新名字来发表自己的作品。此后,由于这种取名形式的确有较大的实用性,便广为文化人所采用。

我国早期以笔名刊署于著作之上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是《金瓶梅》的作者。由于他在书上署名“兰陵笑笑生”,至今我们还不知他的真实姓名。相传他的父亲被当地的一位恶霸害死,而这位恶霸喜欢读书,在读书时又习惯用食指蘸取唾液翻动书页。为报父仇,他便写了《金瓶梅》一书,并在书页上涂上剧毒,想法让人送给恶霸。恶霸一见,果然爱不释手,连翻带看,最后终于中毒身亡。这则故事虽然有些离奇,但也可知作者没有在书籍上署自己的真实姓名,的确有他的苦衷。当然,取笔名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到了清代以后,由于满族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一些文人士大夫想著文表达对现状的不满而又要保全自己,因此也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上笔名。

清乾隆年间流行的《豆棚闲话》署名“圣水艾衲居士编”,清末《老残游记》署名“洪都百炼生撰”,《邻女语》题“忧患余生著”,等等,无不属于这种情况,到了近现代,由于出版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提倡“一人一名”,立表字、起别名的传统习惯被禁止,文人取笔名之风也异军突起。如果考察一下中国现代文坛,绝大多数作家都曾使用过笔名。其中,一些最知名的人物,如郭沫若用过30个笔名,茅盾取过90多个笔名,鲁迅的笔名更多达140多个。由于笔名常见于报刊书籍之上,人们经常接触的是书报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就使作者的笔名产生广泛影响,其真正的名字反而鲜为人知。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如提起巴金、茅盾、曹禺、鲁迅、老舍、郭沫若、冰心、金庸等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但要提起李尧棠、沈德鸿、万家宝、周树人、舒庆春、郭开贞、谢婉莹、查良镛等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后面这些名字正是前面那些人的原名,只是他们都是用笔名闻名于世的。

笔名不仅具有可以隐身,使用起来灵活便捷的特性,在取法和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有些笔名为了纪念某件事情或为了怀念故土而取的,如近代著名文学家许地山对幼年时父亲所讲的落花生印象深刻,后来便以“落花生”为笔名;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出生在沫水、若水流域(即今四川乐山境内的大渡河和雅砻江),为纪念故土,便以“郭沫若”为笔名发表作品。

同类推荐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该书详述了关于明清城墙的历史过往,特点及价值,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热门推荐
  • 这个妖妃有点美

    这个妖妃有点美

    七重纱衣,刀剑喑哑,沙风刺骨,唯有你负手立于城池之上,眼边尤有泪色,徒填了一抹悲伤。一萧谱写离别,世人知你多面多妖,却从不知你只为他散尽天下。数十米高墙一跃而下,你轻功过人,却生生嵌入黄沙中,用生命刻画你此生最凄美的模样。你是孤儿,打小儿你就知道。父皇吃长生药时,你说,人活着一生足矣,若能永生,无相伴者,终是不愉。叛军反政时,你说,谁要是夺了天下,便会遭到你永生永世的追杀。他回皇宫时,你说,此生不悔?他点头,却不知转瞬间你泪如雨下,那天血绽出芳华,他走了黄泉路,而你依旧放不下他。你的梦中只记得,桃花依旧,美人如玉,他笑语嫣然,如痴如画。
  • 折别微年

    折别微年

    那些在我们心中有着梦幻美丽的青春爱情,会在不经意间去迷离。一段不被认可的爱情,却让同一世界的人走在一起,去寻找那份美好.他是一个生活在大众间的平凡少年,但却有着不平凡的才气;她是富家小姐,集所有光环于一身。在他们身上,会发生怎样的一段恋情.......
  • 嚣张狂妃:王爷请自重

    嚣张狂妃:王爷请自重

    她是杀手界的魁首,鬼魅般的速度令人闻风丧胆。一朝穿越,她成了南楚冷宫中被废的皇后,又辗转嫁给闲王为妃。洞房花烛夜,她看到了他面具下惊为天人的容颜;危机四伏中,她逐渐认清了自己的感情。宫斗,宅斗,谋权…看杀手横行异世。【某月新浪微博:月明九霄。欢迎调戏】
  • DNF之神经兮兮

    DNF之神经兮兮

    我叫龙崩天,这个名字是那个脑残作者想不出来了,才弄出来的。我看还不如叫DNF之脑残传说呢,这么随便的名字能火么!我的天啊,我的前途一片昏暗,下次再也不接这个破作者的活了。
  • 异能之零组

    异能之零组

    你相信你的眼睛吗?你相信你看到的一切吗?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平静,有一些人,你永远无法抹杀他们的存在。这是进化的必然,我们称他们为--异能者。而在这些人之中有着一个神秘的组织--零组。
  • 驭兽九天

    驭兽九天

    前世战乱,后世重生。三境之中,一柄剑的存在铸就一段从不结束的历史……
  • 宠你在肩膀

    宠你在肩膀

    他是魔界始祖她是高中女生他给她主母之位她想尽办法逃跑他一次次的破坏她的婚礼她只能委屈的坐在他的肩膀......
  • 商帮传奇(第三部):潮商风云

    商帮传奇(第三部):潮商风云

    本书首先对潮商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从明清亦正亦邪的潮商先祖到今天富可敌国、爱济天下的商界精英,全景展现了潮商的“前世今生”。从潮商的地域性格和文化气质、营商之道等侧面,试图勾勒出新老两代潮商的集体群像,凸显这个最富族群卓尔不群的勇气和智慧。通过介绍其中代表性人物的奋斗故事,呈现潮商五百年不断代的成功之道和这些大商忘我的人生境界和家国情怀,最后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内外潮商如何扬长避短,弘扬红头船精神,应对挑战和危机。
  • 杀生徒

    杀生徒

    孙武,世界兵王魂坠异世。孙武看着手中的锈迹斑斑的铁棍,盯着棒身的五个字久久出神。如意金箍棒!神话是否真的存在?天地齐寿的意义是什么?孙武呆呆的看着与名字极不相符的铁棒,双手猛然握紧。且看孙武悟道杀生,携如意金箍棒如何征战天地,再铸神话!
  • 岭外代答

    岭外代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