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的肾脏
肾脏的部位、大小及形态
1.肾脏的部位
人体的肾脏,俗称为“腰子”,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2.肾区的范围
两肾在腰背部的体表投影。
3.肾脏的左邻右舍
两肾左邻右舍有腰肌、胰腺体部、胰尾、空肠、肺、结肠、肾上腺。
4.肾脏的大小及重量
正常成人的肾脏一个重115~150克(平均135克),其总重量大约不超过人体重的1/200,即一个人体重是60千克,则这个人的肾脏约300克。
5.肾脏的形态
肾脏的形态似蚕豆,新鲜肾脏呈褐色,有丰富的血液。外缘隆起,内缘中间呈凹陷状,是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地方,叫肾门。
6.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的纵剖面可见其内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厚度为0.5~1厘米,肉眼可见红色点状颗粒,即为肾小体。髓质厚度为2~3厘米,肉眼观呈条纹状,即肾小管。髓质由10~15个肾锥体组成,锥体的尖端为肾乳头,伸入肾小盏中。肾小盏为漏斗形管状结构。每个肾小盏可包绕2~3个肾乳头,肾盏分为上、中、下三组,相邻的肾小盏汇合成肾大盏,再汇合成肾盂,下接输尿管。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一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单位按其部位不同,结构和功能亦有差异。
肾脏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巧妙、神奇地调控着人体的代谢过程,维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功能一旦发生障碍,就如同大自然发生海啸地震、洪涝水灾,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肾脏到底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呢?
1.维持水盐代谢的平衡
肾的这个功能,我们每个人都有亲身体会,当喝了大量的水、吃了大量的西瓜,我们就会不停地上厕所;当大量运动或大量出汗而一时又无水喝时,尿就明显减少,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排尿。这其间的奥妙,就是肾脏保持人体水盐平衡的体现。
2.肾脏的排毒作用
人体时刻进行着新陈代谢,产生有害物质,如尿素、尿酸、肌酐、非蛋白氮等,并通过肾小管的分泌作用把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肾脏还能把进入机体的某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汞、铬,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排出体外。
3.维持人体酸碱平衡
血液不停地流经肾脏,在其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的过程中,能够把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产物如H+,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通过重吸收作用吸收碳酸氢盐,使人体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从而达到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的目的。
4.保持体液成分的稳定
我们机体内体液成分是相对恒定的,如血浆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激素、各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在体内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维持动态平衡,这种生理比例的保持和平衡的维持,与肾脏的调节功能密不可分。
5.肾脏的内分泌作用
肾脏不仅是生成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合成一些重要物质,如分泌的肾素和前列腺素,可以调节血压;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以调节红细胞的多少;还分泌对骨骼的疏松与致密有关的重要物质。
慢性肾炎的认识误区
慢性肾炎不等于“肾亏”
西医所说的“慢性肾炎”,主要病理改变在肾脏的肾小球部分。而中医所言“肾亏”的“肾”是指的什么呢?中医“肾藏精,主发育和生殖”的理论认为肾精化生肾气,肾气又包含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又叫元阴、真阴,对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又称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起温煦、生化的作用。肾阴、肾阳都和生长、发育、生殖功能、性功能有密切关系。但因精属阴,气属阳,所以有时肾精单指肾阴,肾气单指肾阳。肾阴和肾阳在人体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人体生理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时,即形成肾阴虚、肾阳虚的病理变化。肾阴虚可出现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健忘、多梦等症;肾阳虚可出现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频数等症。肾阴虚、肾阳虚均可导致生殖功能、性功能衰退的病症,如男子遗精、早泄、阳痿,女子闭经、宫寒不孕症。所以,慢性肾炎绝不等同于中医的“肾亏”。
慢性肾炎不是一般的炎症,忽视小病将致大病迁延
1.慢性肾炎不是一般的炎症
我们对炎症并不陌生,例如什么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胃炎、肠炎、尿道炎等等,并且知道这些炎症都有一个共性,或发热头痛,或四肢酸软、腰痛无力,查血象可发现血中白细胞升高,血细胞分类亦有相应改变,同时引起发病的原因都比较明确,要么伤风受凉,要么吃了不洁食物,还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呼吸系统有咳嗽、咳痰、咽痒;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泌尿系统有尿频、尿急、腰痛等。
那么慢性肾炎到底是具有什么特色的炎症呢?为什么又说它是忽视小病造成的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肾小球肾炎到底属于什么炎症吧。早在20世纪40年代,医学家就认识到肾炎不是直接由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肾脏引起的一般炎症性疾病,而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已知道引起肾炎发生自身免疫性炎症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外源性抗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和内源性抗体(细胞核、免疫球蛋白、肿瘤抗原等)。
上述诸多抗原入侵人体后,人体就要动员自身的防御机制,产生对抗这些病原体(抗原)的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之为抗体。在相应抗体对抗相应抗原的过程中,正如两个人打仗,必然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战胜了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使疾病得到痊愈;另一种是抗体在对抗抗原的过程中,仗打得天昏地暗,一败涂地,结果破坏了自身组织而引发了疾病。像这种因免疫反应所引发的机体损害,医学家将之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就是通过免疫作用造成肾脏损害,导致肾小球产生炎症。
2.忽视小病将致大病迁延
上面我们阐述了肾小球肾炎不是一般的炎症,而是诸多的致病微生物作为抗原所引起的“炎症”,现在比较公认的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在体内感染后,例如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猩红热、皮肤疖肿感染,就会在身体内产生相应抗体,这些抗体与抗原结合就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而且由于对上述感染性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多半是治疗半途而废,稍微好一点就不治疗或病人的体质高度过敏),被破坏的肾小球组织又成为新的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使自身免疫反应不断进行,致使肾炎长期迁延不愈。
慢性肾炎林林总总的表现
慢性肾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由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可以有一段时间无症状,病程呈缓慢发展。其临床表现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贫血、头昏、腰酸、乏力、纳差、恶心等。
怎么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炎呢
上面述及的慢性肾炎的症状表现只是认识慢性肾炎的一个方面,那么其他方面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下面所要讲述的一些客观根据和指标。
查尿常规是最简单、最常用、最经济的方法
尿常规检查,简便易行,对发现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很有作用,尤其对慢性肾炎的诊断、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帮助极大。同时作尿常规检查,无需特殊设备,医疗成本极低。病人每次检查的费用还不到一包香烟的钱。
查尿常规之前,必须要学会如何留取尿液。正确留取尿液标本,对于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第一,成年女性要避开月经期。外阴分泌物也可污染尿液,故在留取尿液时,一定要首先用1/1000新洁尔阴或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外阴。
第二,为了减少干扰因素,如饮食、运动等,最好取晨起后第一次尿液的中间段,即尿液刚排出后至快结束时的尿液50~100毫升,立即(半小时以内)送检为好,最长不超过2小时。
第三,夏天气温高,要求更严,如果放置4小时以上,就可发生腐败致使有形成分,如细胞管型溶解而影响其检测结果。所以,凡要留取12小时或24小时尿液作埃迪氏计数检查,则一定要在尿中放入一定的防腐剂,一般100毫升尿液加入37%~40%甲醛(福尔马林0.5毫升或甲苯0.5毫升,能防止微生物生长,且能固定尿中的有形成分)。
第四,剧烈运动、过度劳累、酗酒、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糖类食物、蛋白质食物(如肉类、牛奶、鸡蛋等)、油炸食物、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饮料及服用某些药物如磺胺、利福平等均会影响尿检查结果,应尽量避免并要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影响医生作出错误的诊断。
尿常规的检查内容能帮助我们了解什么呢
1.尿的酸碱度(pH)
正常尿液一般为6.5,低于5.5以下为酸性尿,高于7.5以上为碱性尿。
2.尿蛋白(PRO)
健康成人残留在尿液中的蛋白极少,24小时尿蛋白100毫克,定性检查为阴性。当24小时尿蛋白>;150毫克为蛋白尿,此时定性检查即为阳性。定性检查可将蛋白尿分为:轻度蛋白尿(<;1克/日),见于间质性肾炎,肾动脉硬化,梗阻性肾病,肿瘤和结石,肾小球病变较轻微者;中等度蛋白尿(1~3.5克/日)多见于肾小球病变,如慢性肾炎;重度蛋白尿(>;3.5克/日)多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
3.尿糖(GLU)
正常人尿糖定性检查为阴性。尿糖阳性者常见于糖尿病,亦可见于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应急状态等。
4.尿酮体(KET)
正常人血浆和尿中均含有少量酮体。
尿中酮体过多称为酮尿症,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呕吐、神经性厌食等。
5.尿血(BLD)、血红蛋白尿(Hb)
尿沉渣镜检,若高倍显微镜视野中红细胞计数>;3个或持续出现1~2个为镜下血尿;这时外观尿无血色;不同来源的红细胞可出现不同形态,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出现多形性;肾脏以下部位,如输尿管、膀胱等出现血尿时红细胞形态正常。常见血尿原因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外伤等。
血红蛋白尿,是血管内溶血后使血中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所致。血红蛋白的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因此血红蛋白尿是着色尿,由于尿中没有红细胞所以不是浑浊尿。
6.肌红蛋白尿(Mb)
是横纹肌中的肌红蛋白由于肌肉损伤而出现于血中,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是相同的小分子,容易排泄到尿中。肌红蛋白呈赤褐色的着色,放置时间长后,由于尿的酸化会使其变成暗绿褐色。肌红蛋白尿用尿试纸或尿常规仪器检查潜血反应呈阳性,鉴别诊断需利用肌红蛋白的免疫学反应来进行检测。
因此,在尿常规检查中潜血反应阳性(呈+~+++)时,并不代表尿中有红细胞,应结合尿沉渣镜检或相位差镜检进行鉴别。
7.白细胞(LEU)
正常人尿中有少许白细胞,采用1小时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应<;20万,20万~40万者为可疑,40万以上为增多。尿沉渣白细胞每高倍视野>;5个称为白细胞尿,见于泌尿系化脓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8.管型
显微镜偶见尿中透明管型没有意义。大量透明管型可见于有肾脏病变的人;颗粒管型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和肾硬化;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也可见于剧烈运动、发热和心力衰竭者;红细胞管型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进性肾炎、癌症性肾炎、血管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白细胞管型为急性肾盂肾炎;脂肪管型多见于肾病综合征;蜡样管型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淀粉变性病人。
9.比重(SG)
正常人每日尿比重在1.005~1.030之间。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炎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尿崩症、大量饮水和快速大量补液;比重升高见于糖尿病、大量出汗、呕吐、饮水不足、腹泻和高热脱水状态。
尿常规检查在临床上,对慢性肾炎的诊断、治疗效果及病情监测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学会看懂尿常规化验报告单,对防治肾病特别是慢性肾炎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查血能发现慢性肾炎肾脏的功能变化
尿常规检查是反映肾脏有没有疾病的一种最简单、最方便的方法,但它只是一种粗筛,是临床医生派出去的“初级侦探”。要进一步了解肾脏病变的部位、程度,特别是慢性肾炎的病理程度、临床类型、病理分型及其预后,单靠尿常规检查是不够的,临床医生需要派出比尿常规高级得多的“高级侦察兵”。这些“高级别的侦察员”就是:现代化的生化实验室检查和各种特殊设备的检查,如肾脏的影像学检查、肾脏核素检查、肾脏B超检查和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