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笑了笑说:“你看清那一块块桶板上的字了吗?”他回答说:“看了,有的写着学识,有的写着品行,有的写着辛勤,有的写着耐劳,有的写着谦虚,那十几块桶板上块块都写着字儿。”方丈说:“是啊,一只木桶十几块桶板,不论别的桶板再长再高,但只要有一块桶板很矮,那这只桶任你怎么盛水,也只能盛到同这块矮板相同的深度,永远都不能将桶盛满。而一个人的学识、品行、勤懒、谦骄,难道不是木桶的一块块桶板吗?即使别的十分出色,但只要有一样很矮,他也永远盛不满自己啊。”
年轻僧人一听,顿时感到十分惭愧,他马上向方丈说:“大师,我一定会将自己的那块矮桶板给补起来。”
大师笑了。
别把苦难放在同一个肩上
文/佚名
我们谁没有自己的两个肩膀呢?但是又有多少人懂得给自己的人生苦难不停地换肩呢?不懂得换肩,我们就丢失了人生的一半力量,我们就会举轻若重,让并不沉重的人生把我们自己压倒;而如果我们能为自己的人生换肩,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倍的力量,就会举重若轻,轻松抵达人生的远方。
两个僧人常常到山下的河里去挑水,一个挑完水只是喘几口气,而另一个和尚却每次都是累得头重脚轻。
很累的这个僧人想,那个和尚的身板并没有我健壮,挑水的桶也不比我的桶小,怎么他挑一担水若无其事,而我挑一担水却总是累得这样腰酸腿软呢?
一天清晨,两个人又结伴到山下的河里去挑水,往来几次,那个和尚似乎什么事也没有,而这个僧人则一个肩膀又红又肿,疼得连一条胳膊也抬不起来了。他喊住那个似乎不知道疲累的僧人说:“让我看看你的肩膀。”
那个僧人脱下衣服让他来看自己的肩膀,他的两个肩膀完好无损,不过只泛些微红罢了,这个和尚很奇怪,自己和他挑同样的担子,走同样远的路,怎么自己的左肩膀又肿又疼,而他的肩膀却什么事也没有呢?他问那个僧人,那个僧人也很奇怪,于是,他要求那个僧人挑他的水桶,而自己用那个僧人的木桶挑水,但挑了一担水,自己的左肩膀越肿越大,越来越疼了,而那个僧人还是一点事都没有。
他更加奇怪了,再下山挑水的时候,他让那个僧人走在前面,自己亦步亦趋走在后面,想仔细观察自己和那个僧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但还是没有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那个僧人也感觉奇怪,又挑水的时候,那个僧人让他走在前面,而自己走在后面仔细地观察他。挑水走到半山上时,那个僧人终于发觉了他疲累的原因,那个僧人喊住他问:“你怎么不用两个肩膀挑水呢?”
“用两个肩膀挑水?”他愣了。
那个僧人说:“人有左右两个肩膀,你怎么只用自己的左肩膀挑水呢?”
那个僧人边说边挑起他的水桶说:“你瞧,我现在用肩膀挑水,如果左肩膀累了,”那个僧人将肩上的扁担轻轻一闪,担子就跳到了那个僧人的右肩膀上,说:“瞧,这不就可以让左肩膀歇一歇,把担子放在右肩膀上了吗?我就是这样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的,所以肩头才不会那么肿。”
这个和尚愣了,是啊,人有两个肩头,怎么能把担子总放在一个肩头上呢?
于是,他也试着边走边不停地换肩了,还是那么长的山道,还是那么重的一担水,他的肩膀却不肿也不疼了。
命运的金币
文/佚名
幸运和不幸是一对孪生的姐妹,它们一个住在叶子的正面,一个就住在同一片叶子的背面,它们是一对亲密的邻居。
一个人苦苦哀求上帝说:“赐给我幸运吧,我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了。”
上帝禁不住纠缠,就答应他说:“我给你一块幸运的金币吧。”于是就给了他一枚金光闪闪的金币,但那人很快就又回来了,不满地把金币还给上帝说:“你答应给我一枚幸运的金币的,但我把这枚金币翻过来看时,却发现幸运的背面就是不幸。”
上帝笑了。上帝说:“没错,金币的正面是幸运,而它的反面就应该是不幸啊。你把手伸在阳光下的时候,它的上面是洒满阳光的,而你的手掌的背后就是阴影啊。”
这个人想想说:“那我就不要这金币了,你赐我另外一种幸运的东西吧。”上帝想了想说:“那我就赐你一个幸运的女神吧。”果然,就有一个婀娜又漂亮的女神站在了这个人的旁边,这个人高兴万分地拉着漂亮的幸运女神走开了。
但很快,他又愁眉苦脸地回来见上帝说:“尊敬的上帝啊,这幸运的女神是很漂亮很美丽,但如果转到她的背后看,她后边的脸庞又老又丑陋,是不幸的使者。上帝啊,你能赐给我一个身前身后都美丽且漂亮的幸运女神吗?”
上帝苦笑说:“哪里有这样的女神和金币呢?幸运和不幸从来就是不能分割的完整一体,如果没有幸运,那么也就不会有什么不幸了。如果没有不幸,那么也就不会有什么幸运了。”
上帝说:“幸运和不幸运,是一块金币的两面,如果你面对不幸的时候能轻轻地把金币翻过来,你就找到幸运了。如果你幸运的时候不小心把金币翻过去,你就遭遇不幸了。”
幸运和不幸就是一枚金币的两面,当我们面对不幸的时候不要沮丧和气馁,只要把它轻轻翻过来,幸运就照亮了我们的脸。当我们面对幸运的时候也不要骄傲,或许一缕微风就可以翻转金币,使我们沉陷进不幸的泥浆。选择幸运的同时,我们也选择了不幸,选择了不幸的时候,我们也选择了幸运。
把自己放低
文/佚名
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留下学习和成长的空间。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了十几年,真的没有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老师吗?”
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帧,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取来了笔墨纸砚。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
年轻人问释圆:“这幅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何以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施主并不糊涂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溪水,把自己放得最低的陆地,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洋,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啊。”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种下希望
文/佚名
给自己种下希望,就等于给自己种下了快乐和幸福。
上帝对三个人说:“我这里只有三件东西,两块面包,一个饱满的桃核,你们各自选取一样吧。”
于是第一个人毫不犹豫地取走了一块香喷喷的面包,而第二个人想了想却取走了桃核。两个取走了面包的人边大口吃着面包边讥笑那个自愿取了桃核的人:“你真是个傻瓜,面包可以吃,而桃核呢?不过是一个小木块罢了。”
取桃核的人却微微一笑说;“给自己留下希望的人怎么能是傻瓜呢?”他选择了一片肥沃之土,小心地将桃核种了进去。不久,在和风细雨下,桃核长出一株绿绿的细苗,选取桃核的人不停地给它浇水,为它施肥,看着一天一天长高的桃苗,他很幸福地憧憬着:“或许明年,自己的这棵树就会挂果结实了,它会结出一树又大又甜的桃子,自己不仅可以吃到又鲜又美的桃子,而且可以将桃核再种进地里,这样,不出几年自己便可拥有一大片像伊甸园一样美丽而富足的桃园了。”
憧憬,让这个人活得充实而幸福。
而那两个选择面包的人,他们取到了面包后,一会儿便将面包吃完了,两个人无聊地边讥笑那个选择桃核的人是傻瓜,一边一起在世界上游荡着,一个人嘲笑着问另一个人:“你知道那个傻瓜说他选择了桃核是选择了希望吗?那么希望是什么呢?”另一个人说:“希望就是明天的幸运,我们吃到了面包,我们今天不饿了,可那个傻瓜呢,他正在饿着肚皮种植那个没用的核桃,哈哈,难道他不是傻瓜吗?”
过了十多年,这两个人觉得活着真是太痛苦了,每天都要四处流浪,为吃喝睡发愁,于是两人决定一起去找上帝,恳求上帝把他们收容回天堂里去。在去找上帝的路上,他们决定去找到那个不要面包却选择了桃核的傻瓜。他们想,说不定这个傻瓜早就饿得奄奄一息去找上帝了,如果他真的饿得走不动了,咱们就把他抬上。唉,要桃核不要面包,怎么会有这种傻瓜呢?
但他们走到那个人种桃核的地方就愣了,怎么竟有这么多的桃树啊!无边无际的、清香四溢的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那桃树一棵比一棵结得稠结得多,他俩顺着桃林找到了那个人,那个人住在漂亮无比的宫殿里,锦衣玉食,生活得幸福而快乐。那个人见了相抚相挽日暮途穷的他们,高兴地说:“上帝给了我一个希望,第二年我就把它变成了十个,第三年呢,我就把它变成了一百个,……于是,我就有了这片桃园,因为有希望,我才从没有觉得生命枯燥过,我一直赛跑一样在追赶着我的一个又一个希望,于是我得到了快乐、富足和幸福。”
是的,希望是什么?希望就是寒夜里的那一根火柴,它微弱的火光可以给你带来熊熊火焰的温暖;希望就是夜行者心里的那一缕曙光,它可以让一颗浸润在暗夜里的心灵感受到朝阳的暖意,它可以让我们在艰辛的追寻中领会到生命的愉快,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预知的幸福。
倒下的木板
文/佚名
对自己来说是最陡的墙壁,只要你能真诚地把它推倒,或许它就是你自己一条最平最直的大路。
一得和尚刚刚剃度到云济寺的时候,寺里的住持释源和尚因为偏见,极不喜欢他。
面对释源的冷言冷语,一得觉得度日如年,于是他收拾了行囊,去向方丈释义大师辞行,准备另投他寺,弘扬佛法。
须眉皆白的方丈听完一得的辞行原因后,微微一笑说:“云济寺有释源,难道其他名刹古寺就没有释源这样的僧侣吗?”释义大师吩咐几位沙弥抬来了四块又厚又长的木板,让一得坐到中间,然后将木板竖起围成四堵墙壁,又在四周遍布荆棘。对他说:“你什么时候从这木井中出来,再跟我谈辞行的事吧!”
释义大师走了,一得被囚在“木井”中急得抓耳挠腮。他尝试着爬墙壁,但竖起的木板又光又滑,根本就爬不上去。一直到了半夜时分,一得又气又急,他用肩膀猛撞一块木板,栽在地上的木板终于被他撞得微微晃动了。一得继续不停地用肩膀撞那一块木板,终于那块木板咚的一声被一得推倒了。
一得高兴地钻出“木井”,刚抬脚要走,却被一种尖锐的东西刺得疼痛不已。他借着月色一看,原来是一篷一篷堆在四周的荆棘。这荆棘堆得又厚又密,连一只猫也不能钻出去,一得踟蹰了好久,一拍脑袋说:“那块倒下的木板不正是一条走出荆棘丛的路径吗?”
一得回到了释义大师的禅室,大师微笑着说:“怎么走出木井的?”一得说:“我推倒一块木板。”
大师又问:“怎么跳出荆棘丛的?”一得得意地说:“推倒的木块,不正好是一条又平又坦的道路吗!”
释义大师微微一笑说:“你在这云济寺里的处境,难道不是同你在木井中一样吗?只要你能用心去推倒困境障碍,那么困境和障碍就会变成一条又平又直的道路的。”
一得恍然大悟,他又留在了云济寺,并最终以自己的勤奋和聪颖,赢得了住持释源和全寺僧侣的推崇,释源圆寂时,还力荐一得担任云济寺的住持。
人生的炼炉
文/佚名
不要怨恨责难,责难你的人,往往是把你放在他心中的人,责难是炼金的火焰,只有在责难里淬炼,一块石头才能在出炉时成为黄金。
一个聪颖的年轻人到法禅寺剃度出家,和他同时到寺里剃度出家的有近百个年轻新僧,寺里对这群年轻的沙弥管教得很严,打柴、挑水、拂扫殿堂,苦活重活全给了他们干。尤其对这个年轻僧人,住持显得特别严厉,什么活重,就派他做什么活儿,一点儿都不给他轻松的机会。
寺里释禅讲经,住持也特别“关照”他,频频让他回答最难的问题。许多时候,一节授经课里,住持能提问他几十次,而其他小沙弥可能连一次提问也没有。别人答错问题或答不出问题,住持都十分宽容,而他一旦答错或答不出问题,住持却十分地严厉,不是让他一个人离开蒲团到墙角尴尬地席地而坐,就是罚他抄经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他感到十分委屈,于是去见德高望重的方丈说:“住持对我心存偏见,在这里修佛不成,我想另觅寺门,去再觅栖身寺庙了。”
方丈听了,微然一笑说:“大雄宝殿的门槛烂了,需要换新,另外寺里还要雕一尊佛像,你明天去后山伐一根大树扛回来,待门槛修好,佛像坐上莲台,再谈你想离寺的事情吧,记住,门槛和佛像,伐一棵树就够了,不许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