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的高度与颜色无关
文/佚名
不论气球是红色的还是黑色的,不论你的出身是高贵的还是卑微的,只要你自己有足够的勇气,那么你就一定能比别人飞得更高、更远。
一个黑人小姑娘,生活在约翰内斯堡。在她上小学时,一天,她的白人女教师带着她和她的一群同学到郊野去放气球。
气球有粉红的、橙红的、菊黄的、洁白的、海水一样湛蓝的,还有青草一样嫩绿的,但是老师把那些色彩鲜艳缤纷的都发给了那些白人的孩子们。给黑人小姑娘和那些黑皮肤孩子的都是黑气球。老师不无歧视地对小姑娘和那些沮丧伤心的黑皮肤孩子们说:“你们皮肤黑,就只配玩这些黑气球!”
那天,那些黑皮肤孩子们的气球都放得很低,像一片一片的黑云朵,低低地飘在他们的头顶上和他们幼小的心灵上。
回到家里,黑人小女孩儿伤心地哭了,他的父亲知道事情的原因后,对小女孩儿说:“孩子,你能把你的黑气球吹得与其他的气球一样大吗?”
女孩说:“爸爸,我能。”
“黑气球没有飞高,那不是因为气球是黑的,只要你吹得比其他孩子的更大,黑气球也能飞得更远更高,决定气球飞多高的是一个人灵魂吹拂的勇气!”
又一次被老师带着到郊野去放气球时,小女孩儿憋足了气拼命地吹自己的气球,虽然那依旧是一只黑气球,但小女孩儿把它吹得比所有的气球都大,当她轻轻放开手中的黑气球时,她的气球马上就飞起来,扶摇直上,超过了所有气球飞行的高度,像一只高高在上的鹰,成了距太阳最近的一只骄傲的气球。
这个黑皮肤小女孩儿就是首位南非黑人总统曼德拉的女儿,而她的父亲就是用灵魂的勇气即使坐了二十年监狱也矢志不渝的黑人领袖曼德拉。
暗处的眼睛
文/佚名
在强烈的阳光下如果你想看得清楚些,你就必须戴上能制造暗影的茶色或黑色眼镜:在炽烈的电光和火光下作业,你就必须戴上黑色的防护镜。不要埋怨自己没有生活在社会的聚光灯下,也不必抱怨自己总是站在生活的暗处,暗处的眼睛才能让你看得更真切些,暗处的眼睛才会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发现。
伊尔·布拉格是美国一位黑人水手的儿子,他家十分贫寒,全靠父亲拼命奔波在大西洋各个港口挣得的微薄薪金艰难度日。在中学学习时,伊尔·布拉格就表现出了他的出色写作天赋,他积极阅读各种书籍,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每一篇作文写好,刚开始时,他常常得到他的一位黑人老师的鼓励,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被老师抑扬顿挫地阅读。从那时起,伊尔·布拉格便有了一个自己的梦想,那就是:长大后做一名出色的大牌记者。
但不久,伊尔·布拉格便开始遭到接二连三的毁灭性打击,他的新老师是一个傲慢无比的白人,对有色人种充满歧视。伊尔·布拉格写的一篇作文,他竟指责是抄袭的,伊尔·布拉格向他辩解说:“真的,这是我独立完成的一篇作文,没有参考过别人的文章,更不是抄袭的。”那位白人教师充满讥讽地说:“这是连上帝都不会相信的事情,一个肮脏的黑脑袋,怎么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来!”伊尔·布拉格说:“虽然我的肤色是黑的,但我的心灵一样善良、一样向往幸福和美好。”那位老师勃然大怒,他厉声喝斥伊尔·布拉格说:“你这贫民区的下等人,你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善良这些伟大的美丽词汇,你要记住的是,所有美丽的词汇永远和你无缘!”
伊尔·布拉格委屈地哭了。
回到家里,伊尔·布拉格哭泣着对母亲说起了自己的遭遇和委屈,他告诉母亲说,因为自己是黑人的孩子,学校组织的儿童唱诗团从不让他参加,而在教室里,像许多黑人孩子一样,他们的座位总是被排在教室最暗的地方。
母亲听了,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把伊尔·布拉格轻轻拉进屋子里,她关上门,拉上所有的窗帘,然后只在一个窗子上留一道小缝,屋里一下子变得暗极了,只有那道留下细缝的窗子里射进来一缕金黄的阳光。然后母亲拉着伊尔·布拉格走到那扇窗子前,问伊尔·布拉格说:“孩子,你透过这道细缝看外面,是不是看得更清楚一些呢?”伊尔·布拉格静静向外面望了好久才回答说:“是的妈妈,我现在似乎看得更清楚一些了。”他想了想不解地问妈妈说:“妈妈,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站在阴暗的地方。”妈妈说。
妈妈又告诉伊尔·布拉格说,在他们的老家,那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羚羊和野马们并不担心那些站在阳光下的雄狮和猎豹们,因为在太阳下太明亮,它们往往看不准它们要追捕的对象。妈妈说:“最可怕的是那些躲在树阴下的猎豹和雄狮的眼睛,因为在暗处,所以它们的眼睛更敏锐看得更准确,它们可以轻易锁定自己所追捕的目标,并且它们在暗处看准的猎物,差不多都是些幼小或老弱得跑不快的,它们几乎能百分之百地手到擒来,而如果站在明亮的阳光下筛选目标,那结果可就差多了。”
妈妈说:“孩子,你懂得我所说的意思吗?”伊尔·布拉格点点头说:“妈妈,我明白了。”
长大后,伊尔·布拉格果然就像他妈妈所说的那样,他站在社会的底层和生活的暗处细心地观察,写出了一批又一批令人吃惊的出色新闻作品,成为了美国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黑人记者,创造了一个美国新闻史上的奇迹。他说:“别人称我目光敏锐,看待事情透彻、犀利,那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只因为我始终把眼睛睁开在生活的暗处!”
真实的高度
文/佚名
真正的伟人是不需要给自己找垫脚砖的,一个坐在别人肩膀上的人再高,也没有他自己站着的高度高。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迥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度山恩仇记》。小仲马一时声名鹊起。
付出十倍的代价
文/佚名
做人要有原则,人无信不立,不要利用别人的善良而欺骗他们。
有一位青年画家,住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靠画人像为生。
一天,一个富人经过那里,看他的画工细致,便请他画一幅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两人还签了合同。
一个星期后,画像完成了,富人到年轻画家那里取画。富人欺他年轻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约定付钱,他想:画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那么绝没有人会买。我又何必花那么多钱来买呢?
于是富人赖账,他说只愿花三千元买这幅画。青年画家愣住了,出示合同据理力争,要求富人遵守约定。
“我只能花三千元买这幅画,你别再唠叨了。”富人说,“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三千元,卖不卖?”
青年画家知道富人故意赖账,心中愤愤不平,他坚定地说:“不卖!我宁可不卖这幅画,也不愿受你的侮辱。将来我一定会要你为今天的失信付出十倍的代价!”
富人悻悻然离去了。
经过这件事后,画家搬离了这个地方。他重新拜师学艺,十几年后,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一位在艺术界知名的人物。
一天,富人的几个朋友突然都不约而同地和他谈起一件怪事:“这些天我们去参观一位成名艺术家的画展,其中有一幅画标价十万,画中的人物跟你长得一模一样。好笑的是,这幅画的标题竟然是‘贼’!”
富人也很奇怪,不明白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过了一会儿,他猛然想起了从前的事。
最后,富人不得不找到那位画家,花了十万元买回了那幅画像。
一枚救命的银元
文/佚名
母亲是一位智者,一句话将钱的本质揭示的淋淋漓漓。
儿子大了,父母决定让他出去,到很远的地方做生意。
临行前,母亲给他穿上一件亲手缝制的衬衫:“靠胸口的地方,我缝了一枚银元,那是你的救命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不要花。”
在外面,经常遇到困难。每当身无分文的时候,他就想取出那枚钱,但是一想起母亲的话,他就忍住了。
几年后,他终于攒了一笔钱,他想回家。
在回来的路上,他不幸遇上了几个强盗。
强盗向他心窝那儿射了一箭,他应声倒地。
强盗把他的财物洗劫一空,然后撤退了。
强盗走远以后,他才爬了起来。
强盗的箭射得虽然准,但是并没有伤着他,因为那枝箭正好射在了他的胸口,那枚救命钱替他把箭挡住了。
回到故乡,人们无不称奇,都说是钱救了他的命。
母亲却说:“钱能救命,也能害命,要不然,我的儿子怎么会遇上强盗?”说着,她拆开那件已经洗得发白的衬衫,人们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因为衬衫里缝着的,根本不是一枚银元,而是一块普通的铁片!
抛钻石的游戏
文/佚名
人生适当的冒险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一意孤行,听不进善意的劝告,结局就有些不妙了。
他出生于意大利,青年时来到美国学习变戏法,成为世界知名的艺人。
终于他决定退休,渴望返回家乡定居。他带着所有财产,买了返回意大利的船票,然后用所有剩余的金钱买了一颗钻石,他把钻石藏在舱房里。
登船后,他向一位男孩表演如何能同时抛耍几个苹果。不久,一批群众聚拢过来,此刻的成就使他非常得意,他跑回舱房拿出他的钻石,向观众解释说这是他毕生的积蓄,然后开始抛耍钻石。不久,他的表演愈来愈惊险。
后来他把钻石丢得极高,观众皆屏息以待。众人知道钻石的价值,都求他不要再那样做。
但由于当时的刺激,他再次把钻石丢得更高。观众再次屏息,然后在他接住钻石时松一口气。
耍把戏的人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告诉观众他将再丢一次,这次他将把钻石抛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它将暂时从众人眼前消失。他们再次求他不要那样做。
但他凭着多年经验产生的自信,把钻石高高抛向空中。真的消失了一会儿,然后钻石又在阳光照耀下发出了闪烁的光芒。突然间,船只倾斜了一下,钻石掉入海中,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沉重的生命之舟
文/佚名
要想使船在抵达彼岸时不在审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因为生命之舟裁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
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从时空的长河中缓缓驶来。
舟中有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他不会说,不会笑,不会跳,不会闹,也不会思考,他只是沉睡着,远处传出一个声音:“你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刚诞生的小生命回答道:“我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生命之舟在时空的长河中默默前行。忽然,又传来一阵声音:“等一等!我们想与你一同旅行,请载我们同去!”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痛苦与欢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钝,手拉着手游向生命之舟。
痛苦从左边上了船,欢乐从右边上了船;爱从左边上了船,恨从右边上了船……待这些人生的伴侣们进到了船舱,这只飘摇的生命之舟顿时沉重了许多,舱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哭声和笑声分别从舟中传出来。
忽然,又一阵喊声传来:“等一等,等一等!还有我们,随着声音,只见清醒与糊涂、路人与朋友双双携手游来。清醒从左边上了船,糊涂却迟迟不肯上去。路人从左边上了船,朋友也迟迟不肯上去。
“喂!怎么回事?朋友!糊涂!你们快上来呀!”一个声音招呼着他们。
“不,除非糊涂先上去,我才会上去。否则,生命是容不下我的!”
朋友说:“不!我也不想上去,我知道我是不受欢迎的。”糊涂说。
请上船吧,糊涂!你知道你在我的一生中多么重要吗?我要得到朋友,首先要得到你,我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你是万万不行的。船中的生命呼唤着。
于是,糊涂犹犹豫豫地上了船,朋友紧跟着也上去了。飘摇的生命之舟,在时空长河中前进着。
这时,后面又传来了呼唤声:“等等我,别忘了我!我一直在追随着你哪!”这是死亡的呼喊。
生命之舟没有停下,不知是它没有听见,还是不愿听见死亡的声音?生命之舟继续向前驶去。死亡紧紧地在后面追赶着。
穿越人生的麦田
文/佚名
人生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智慧和努力。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