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你练就超群的谈吐本领,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 (1)从书中获取值得借鉴的知识。为了这种目的而读书时,最好多注意文体及文字的使用方法。同时边看边想,琢磨该怎么做才会表现得更好,如果自己也写同样的题材,有什么地方会不如它?
即使写的是同样的事情,由于作者不同,其表现方式将有多少的差异。
或者,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即使是同一件事,所给予读者的印象又将有多少差异,诸如此类的问题,最好在阅读时就注意到。无论多么精彩的内容,要是言辞的使用方法很奇怪,或文章本身缺乏风格,抑或文体和主题并不相称,将使读者觉得扫兴,希望你能仔细观察。
(2)培养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多么轻松的对话,或写给多么亲密的人的信,都应该拥有自己的风格,这点很重要。
尽管说话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在无法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至少应在说完话之后,再想想看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做到这一点,也能使你的口才有所进步!
(3)正确地使用语言,清晰地发音。你应该注意过深深吸引我们的演员,是怎么样说话的吧?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所谓的好演员,都很重视清晰的发音与正确的措辞。语言的目的,在于传达概念。尽管如此,采用无法传达概念的说法,引不起别人的兴趣的说话方式,是最愚蠢不过的事。
你可以请朋友或同学帮忙。每天大声地朗诵书本,并请他注意听。只要换气的方式、强调的方法、朗读速度等一有不适当之处,就请别人叫停,并且为你改正。朗诵时嘴巴要张大,一个字一个字清楚地发音。要是速度太快,或有不认识的字,就马上停止。即使单独练习时,也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细听,刚开始时要慢慢地念,用心地把你那说话速度太快的坏习惯改过来。因为,你的发音听起来好像喉咙被卡住,说得太快时,别人很难听懂。要是遇到较难发的音时——对你而言,就当是“V”吧——就算练习一百遍,也要念到能够发出完美的音为止。
(4)坚持把每天的想法整理成文章。选几个社会性的问题,在脑中想好关于这些问题可能出现的赞成意见与反对意见。例如,你不妨考虑一下有关设置常备军的问题。反对意见之一,必然是以为强大的军备力量,将使周围的国家产生遭受威胁的恐惧吧!至于赞成意见之一,则是武力必须以武力来对抗。像这种赞成、反对两种观点,应在能想象得到的范围内,尽量去想。比方说,在本质上来说,拥有常备军并非好事,但是根据情况之不同,常备军可能成为防止他国之恶的必要武力等,这是要深切考虑的事。这样一来,才能整理出自己的思绪,再试着把它写成优雅的文章。这不但可作为辩论的练习,而且和养成经常出口成章的习惯亦有关联。
要学会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
在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发表见解时,为了使对方能够很快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领会要领,应力求简洁,尽量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以达到一语中的、以少胜多的效果。这样,才算拥有好的口才。为了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什么呢?
尽量用言简意赅的句子
不少领袖人物都具有这种能力,他们善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形势,抓住问题的症结,且能用准确精当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达,其作用和影响非同一般。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在一次溯江视察途中与同船的船员们握手时,有一位工人却缩着手,面对总统腼腆地说:“总统,我的手太脏了,不便与你握。”林肯听后笑道:“把手伸过来吧,你的手是为联邦加煤弄黑的。”短短一句话,听似极为平常,却高度概括,得其要领,充满感情。
事实上,不管世事多么复杂,不管多么深奥的思想,说到底,就是那么一点或几点经过概括和抽象了的认识。而这些要求,是精华,是核心,是本质,只要抓住它,就能提纲挈领,一通百通,产生“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恩格斯曾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
长话短说
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有时由不得你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只能逼你三言两语,述其概要。例如,在战场上、在抢险工地、在各种危急关头,甚至是一对情侣在汽笛已经拉响的月台上话别,谁也来不及去高谈阔论。
在这种情况下,唯其简明扼要的话语,才能显示其特有的锋芒。
在紧急关头做长篇大论,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1812年,英美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美国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英宣战问题。会上,一位议员的发言竟从下午持续到午夜,而这时会场上大多数议员早已进入梦乡。结果,当另一位议员又急又怒地将痰盂向发言者头上掷去而结束发言、通过决议时,英国人已经打到了美国人的家门口。不难想象,这种“马拉松式”
的发言,超出听众心理承受能力、让人无法接受是一方面,贻误战机所造成的损失更难以计算。为了制止冗长的发言,现在不少国家采取了一些绝妙的措施。美国南部一些地区规定,政府发言人讲话必须手握一块冰,他讲多久,就握多久。非洲有一个民族,规定讲话时只允许站一只脚,当这只脚站累了,另一只脚落地时,讲话就被终止。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这种做法是颇值得借鉴的。
通俗明快
简洁的语言一般都很通俗明快,如果追求辞藻的华丽、句式的工整,则必然显得拖沓冗长。1936年10月19日,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只做了一句话的演讲:“今天天色不早,就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可谓简洁之中见通俗,通俗之中显真情。
要使自己的语言简洁洗练,就要使自己的语言“少而准”、“简而丰”,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善于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交流语言,才能准确、精辟,有力度、有魅力。同时,还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词汇。福楼拜曾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标志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如果讲话者词汇贫乏,说话时即使搜肠刮肚,也决不会有精彩的谈吐。此外,会“删繁就简”也是培养说话简洁明快的一种有效方法,古代有一首《制鼓歌》,原文16个字:“紧蒙鼓皮,密钉钉子,天晴落雨,一样声音。”后来有人将其压缩为12个字:“紧蒙皮,密钉钉,晴落雨,一样音。”更有大胆者将其删后留下8个字:“紧蒙,密钉,晴雨,同音。”从意义上说,这8个字与16个字相比,丝毫不比原意逊色。
需要一提的是,简洁绝非“苟简”、为简而简、以简代精,而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简得适当,恰到好处。否则,硬是掐头去尾,只能捉襟见肘,挂一漏万,得不偿失。应予承认,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简短的语言有时很难将相当复杂的思想感情十分清晰地表达出来。与人交往,过简的语言则有碍于相互间的了解,有碍于心灵的沟通。同时,简短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只讲了一句话,短得无法再短,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长达15分钟,却也是世人所公认的精彩演讲。总之,简短应以精当为前提,该繁则繁,能简则简。
根据对象和场合调整好语速和声音
在交谈过程中,说话者的语速、音质和声调,也是传递信息的符号。
同一句话,说时和缓或急促,柔声细语或高门大嗓,商量语气或颐指气使,面带笑容或板着面孔,效果大相径庭,要根据对象、场合进行调整。
必须发音正确、清晰易懂
说话是一种艺术,要想把话说得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首先就必须发音正确、清晰易懂。否则由于口齿不清,发音不准,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想要发音清晰易懂,可以通过诸如多注意别人的谈话、多朗读书报,交谈时克服紧张情绪,讲话不急不躁等练习达到。
说话的速度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说话太快会令人应接不暇,反应跟不上,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为自己说话快些,可以节省时间,其实说话的目的在于使对方领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讲话的人,或者是听话的人,都必须运用思想。说话太慢,也会使人着急,既浪费时间,也会使听的人不耐烦,甚至失去谈下去的兴趣。因此,谈话中,只有使自己谈话的速度适中,即每分钟讲300个字左右,才最适宜。
要注意语调
人们说话时常常要流露真情,语调就是流露这种真情的一个窗口。愉快、失望、坚定、犹豫、轻松、压抑、狂喜、悲哀等复杂的感情都会在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表现出来。语调同时还流露一个人的社交态度,那种心不在焉、和尚念经式的语调绝不会引起别人感情上的共鸣。语调虽重要,但在谈话中却往往被忽视,只注意辞令如何风趣,内容如何美妙,却忘了语调要如何动人,结果使思想的传递受到损失,效果受到影响。
在社交场合,为使自己的谈话引人注目,谈吐得体,一定要在声音的大小、轻重、高低、快慢上有所用心,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放低声调总比提高嗓门说话显得悦耳得多,委婉柔和的声调总比粗粝僵硬的声调显得动人,发音稍缓总比连珠炮式易于使人接受,抑扬顿挫总比单调平板易于使人产生兴趣……但这一切都要追求自然,如果装腔作势,过分追求所谓的抑扬顿挫,也会给人华而不实、在演戏的感觉。自然的音调也是美好动听的。
别忽视目光语在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在体态语中,表情语言的“词汇”是最丰富最有表现力的;而表情语言中,目光的作用又是最重要、最具有独特性的。它可以迅速、灵敏、充分地反映出人类的各种情感,如高兴、喜爱、愤怒、悲哀、怨恨、惧怕、失望、忧虑、怀疑、苦闷……目光被称之为“心灵的窗口”,的确名副其实。从一个人的目光中,就可以洞察到他整个的内心世界,在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中,不可不注重目光语在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运用目光语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对面地谈话、谈判、讨论时,目光最好注视着对方。这样,在谈话者方面,可以通过目光的信息发射,加强有声语言的渗透力量。作为听话者时,也可通过注视的目光充分表达倾听的专注和对说话者的尊重、鼓励。如果交谈中目光倦怠、心不在焉,或“眼观六路”、东张西望,便成了一种不耐烦的情绪流露。当然,注视对方时,目光应是自然、柔和的,而不应是死盯盯地“逼视”着对方。这种“逼视”的目光如果不是出于特殊需要,最好不用。此外,目光活动的范围也宜在对方的头部、肩部、胸部以上自然流转,而不可在对方身上上下左右乱扫一气,否则也是极为失礼的。
(2)目光顾及在场每位公众。如果有较多的谈话者在场,最好以“环视”或虚视的目光有意识地顾及到在场的每位公众,让他们感觉到你没有忽略他们每个人的存在。同时也可通过多角度的目光接触,较全面地了解接受者的心理反应,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话题。
(3)了解目光语的各种特点,为己所用。例如,目光生辉、炯炯有神,表明心情愉快、充满自信,保持这种目光,易于取得对方的信任与合作;目光呆滞、愁眉紧锁,表明精神不振,易使对方觉得你无能或有隙可乘;坚定果断、沉稳自若的目光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威慑力量,使人不敢小瞧;真诚正直、热情、友善的目光当然最易于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赖,有利于沟通……千种目光、万般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体会和运用。
说话时手势不能太频、太多与人谈话时,为了增强谈话效果,谈话人往往会做出种种相应的手势。
手势的好坏对谈话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怎样的手势才对说话有辅助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