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良好的股东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企业投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也就是所谓的“用财就是为了生财”。要使企业投资真正达到生财的目的,就要注意投资的经济效益,就要正确地确定投资的方向,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投资项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好投资决策工作。
股东关系的正确处理,能够促使股东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出谋划策,提供投资信息。这当然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口可乐公司准备投资开发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但是,由于原配方的可口可乐已经深入人心,被人们熟知和喜爱,并且原配方的可口可乐占据了大份额的市场,公司担心新配方的可口可乐投资不但不会盈利,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从而影响公司原来产品的销售,使公司受损。于是,公司决定召开股东大会,对此项目进行研究和讨论,以决定是否开发新配方的可口可乐。
在股东大会上,股东纷纷发表观点,把各自对市场的了解及信息全部摆了出来,共同协商。所有股东一致同意后,公司才决定投资该项目,并根据股东的意见对原投资计划进行了修改。新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以后,以其独特的、不同于原配方的口味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销售状况良好。
在良好的股东关系的推动下,可口可乐公司投资的新项目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使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
(3)良好的股东关系也有利于促销产品
企业开展公关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推销产品,但是,它却能为企业扩大市场,促进产品的销售。
股东关系是企业内部公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作为企业的实际所有者,股东和企业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因此,他们就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同时,他们又是企业产品的第一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与企业同舟共济的推销伙伴。
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每逢圣诞节,公司就会向股东赠送一套本公司生产的罐头或其他食品的样品。
为此,股东们感到十分自豪。他们会极力地向外人炫耀和推荐本公司的产品。不但如此,每年圣诞节前,他们都会准备好一份详细的名单寄给公司,让公司按名单把这些食品作为礼物寄给他们的亲戚朋友。
这种方法很有效。每到圣诞节来临之前,通用食品公司都会收到额外的大批订单。这就真正实现了股东的投资、消费、推销一体化,不但加强了企业与股东的联系,还使企业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这就是良好的股东关系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与好处。股东关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存亡。因此,每个公司都应学会正确处理股东关系,妥善处理股东关系也就成为企业公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呢?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企业现有的股东出现了抛售或者转让股票与债券的行为,则会使企业内部乱了阵脚,更谈不上吸引新股东了。因此,坚定股东的信心,加强与股东的信息沟通,才是企业的高明之举。
股东并不能完全了解所投资企业的具体的业务状况。当企业身处逆境时,许多股东就不知所措了。因此,公关部门要加强与股东之间的信息沟通。
企业的公关部门应该经常地、主动地向股东提供其想知道的感兴趣的资料。作为企业的投资者,股东关心企业也就是关心他们所投入的资金。股东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是一种“投资——分利”的关系,而股东所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紧紧围绕这个关系展开的。企业的公关部门应该一五一十地向股东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绝对不能报喜不报忧。倘若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遮遮掩掩,长此以往,势必会丧失股东对企业的信任。
企业与股东沟通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
·编制年度报告。这是企业处理股东关系最重要的工作。年度报告逐渐成为企业发给员工、顾客和新闻媒体的重要的参考资料。
·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股东对企业的“审判日”,是企业与股东直接沟通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就在于企业可以与股东直接接触,便于相互交换意见。
·信函来往。这是一种与股东交换意见、联络感情的好方法,既可以与较近的股东进行沟通,又可以与较远的股东进行沟通。
·召开临时性会议。这种方法可用于企业的周年庆典等,企业和股东可以趁此机会进行重大问题的决策。
要与股东建立良好的关系,除了与股东进行信息沟通外,还要尊重股东的优越感,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股东。
作为企业的投资者,股东无论投资多少,都是企业的“老板”,其优越感是比较强的。企业的公关人员要尊重股东的这种优越感,不可完全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股东,更不能把股东与企业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的“投资——分利”的关系。要让股东感觉到受尊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与企业的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企业对股东要一视同仁,以公正平等的态度来看待股东。无论出资是多还是少,股东都是企业的“财源”。企业对待股东,不可厚此薄彼,让人觉得“认钱不认人”。
股东是企业的“财源”与“权源”。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需要有充足的财力作保障,而股东正是企业财力的来源。因此,在与股东的交往中,企业就必须与股东保持良好的关系。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稳定现有的股东,不断地吸引新的股东加入企业,扩大股东队伍,是一个企业“聚财”的根本。
股东与企业,就像“源”与“流”。源头越多,河里的水越多;一旦源头没了,河流就会枯竭。在处理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时,企业唯有认真负责、坦诚相待,才能获得企业的信任,才能使“源头常在,河水常流”。
正确处理企业与科教界的关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大多来自科教界,因此,企业与科教界的关系极为密切。
日本松下集团把人才分为三类:一是有头脑型,这类人才不仅聪明,还善于思考;二是战士型,这类人才富有进取精神;三是运动员型,这类人才敏于行动。
有人从实务技巧来立论,认为做一个成功的生意人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技巧:一是运用电脑查阅、书写的能力;二是良好的沟通技巧;三是熟悉财务管理;四是多才多艺,既是全才,又是专家。
可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从哪里来?
向科教界寻求人才,无疑是企业获得人才的最佳途径。
人才的源头在科教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进步越来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经济效率的提高,成为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科技的进步,源于劳动者自身素质与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合格人才的培养。
日本的经验表明,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级,技术革新者的比例平均就增加60%,工人提出的技术革新建议一般使成本降低5%,而科技人员的建议一般能使成本降低15%,而雇用受过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员,推广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和技术,更可使成本降低30%以上。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生产者智力和技术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视科技,重视教育,努力提高企业中人才的素质和生产力的水平。
华南某市一所劳动大学有一个校办工厂。几十年来,该厂几乎没有开发任何科技项目,其生产主要是移植其他厂家的老产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工厂的市场越来越小,生存越来越困难,全体领导班子被迫辞职。
年轻的厂长到任后,对厂里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得出教训:工厂生产经营不景气,关键是不注重科学技术,产品结构单一,不能生产出新的产品。如果不改进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工厂就缺乏市场竞争力。
认识到这一根源问题后,该厂管理者决定打一场翻身仗。他们把科学技术作为发展之本,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他们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和厂内科技人员协作开发出了新产品。
由于新产品的开发,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如今成为全省五大电器企业之一,客户络绎不绝。
是否重视科学技术,与科教界携手共建,其生产经营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管理者们要重视科学技术,把科学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就必须向科教界寻求援助,与科教界联手创业。
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很重视推销员的素质,总是培养、启用有文化的推销员。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以积极的教育为基础,建立了“丰田汽车销售公司进修中心”。在这里授课的“技师指导”,完全由在销售方面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来承担。中心使用的教材是经营管理协会、讲师团、丰田汽车研究中心合作编写的。该教材紧密结合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其内容贯彻了科学性,成为教育的核心。一年之内,1.5万人先后在这里接受了教育。
蔡万霖等蔡氏兄弟创办的国泰人寿保险公司的成功,也得益于重视人才培养。
从创业开始,因为蔡万霖有先见之明,国泰每一年都与教育界合作,招收一批大学毕业生作为储备干部。国泰25年如一日,前后共招收了500多名优秀的大学生,并分别委以重任,让他们在各地做员工培训与督促业务的工作。
而这些学有所长的大学生深知蔡万霖的良苦用心。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为国泰的发展尽心尽力,用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企业。所以国泰在业务上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由此可见,处理好与科教界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至关紧要。处理好与科教界的关系,企业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生产者的智力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迅速将科技成果转为生产力,形成新的产业,推动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追求与科教界合作的同时,企业应该看到企业与科教界的关系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种广义的交换基础上的。双方的合作与联系首先是为了各自的发展,而各自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对方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企业同教育、科研部门合作,才能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合格人才,进行人才储备。
长期以来日本的手套生产集中在番川县东部白鸟町一带,其中以年轻的总经理三好锐郎经营的“斯瓦民公司”的成绩最为优秀。“斯瓦民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其重视对员工的教育,与教育界联合起来共创事业。
为了培养和教育拥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人才,该公司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其教育经费高达1.5亿日元。新员工进入公司,首先要接受英语和朝语的特别训练,公司还重金聘请美国教师教员工英语会话。公司每年还派出人员到大阪语言专门学校和富士通公司办的培养国际经商人才的学校去学习。
由于积极地培养人才和开辟国际市场,这个仅有55名员工的公司,一跃发展成为一个人少而盈利多的企业。
企业同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就能充分发挥双方的智力、技术优势,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实践证明,企业搞技术改造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是一般新上项目难以比拟的。
企业与科教界的联合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管用什么方式协作,企业与科教界的联合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对方的发展。
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企业与教育、科研脱节的状况。许多企业不能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企业的重要性,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良机。
有一家印刷厂,在当地可以说是核心产业,但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和传统思想的束缚,缺乏对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管理的认识。在改为股份制企业后,印刷厂仍然用原有的一套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既不重视科技创新,更不注重企业员工的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结果,在日趋激烈的商品经济中,企业不但没有保住其核心产业的地位,还给整个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为了根本改变企业同教育、科研脱节的状况,促使教育面向社会、科技、经济,使企业获得新的生产力,企业就必须尽力处理好同科教界的关系,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技术进步机制。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与科教界的关系。
企业应同科教界保持紧密的联系,同高校、科研机构“联姻”,与科研机构配合,积极主动地携手进入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积极向教育、科研事业进行投资,促进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应积极地创造条件,为科研单位提供开发试验基地,为高等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基地。这样,企业才能吸引人才、选择人才、扩充人才,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发展,要想聚积人才,要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形势,就必须意识到科技和教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唯有与科教界携手合作,企业才会有未来的成就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