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400000021

第21章 《挺经》——内圣外王者的醒世箴言(3)

至于“倔强”这两个字,却不能缺少。不论功业还是文章,都必须要有这两个字的精神贯穿其中,否则便会软弱无力,一事无成。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都是从倔强二字引出的。我们家兄弟都继承母亲很多美德,它的好处也正是在倔强上。如果能够去除愤懑的欲望而休养身体,多些倔强的气息来激励志气,那么就可以进步不止了。

【原文】

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日强制,日强恕,日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译文】

至于强毅之气,决不能没有。但是强毅和刚愎的区别很大。古话说,能战胜自我就叫强。强制、强恕、强为善,都是战胜自我的意思。如果不习惯早起,就强迫自己天不亮就起床;不习惯庄重恭敬,就强迫自己参加祭祀斋戒;不习惯劳苦,就强迫自己与士兵同甘共苦。能强迫自己勤劳不倦,就是强。不习惯坚持,却能强迫自己坚定地持之以恒,就是毅。除此之外,力求以气势胜人,就是刚愎了。刚毅与刚愎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其实质却有天壤之别,不可不察觉,不可不谨慎。

【点评】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就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刚就是使一个人站立起来的东西。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刚就是一个人的骨头。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柔就是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柔是一种收敛,一种方法,一种春风宜人的光彩。然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只有刚柔并济,既刚强又坚韧,方能成就事业。

湘军在和太平天国的军队对峙时,第一次攻陷武汉后,朝廷对曾国藩起了戒备之心。面对这种大祸即将临头的险恶局面,曾国藩立即打了一套漂亮的“太极拳”。他首先用“御”劲退出一部分军权,并裁减四万湘军;又用“封”劲把南京的防务让给旗兵,由他发全饷;用抢来的钱财建筑贡院,提拔江南士人,一下子就封住了朝野的铄金之口。此计一出,果然朝廷上下交口称誉。曾国藩不但没招致祸患,反而更加取得了清廷的信任,赐一等侯爵,双眼花翎。至此,曾国藩荣宠一时。正是因为曾国藩懂得刚柔相济之道,他才躲过一个又一个的祸患,在诡谲险恶的仕途中官运亨通。

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又怎么能够不学学“刚柔相济”之道呢?

明强

【原文】

三达德之首曰智。智即明也。古豪杰,动称英雄。英即明也。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高明者,譬如室中所见有限,登楼则所见远矣,登山则所见更远矣。精明者,譬如至微之物,以显微镜照之,则加大一倍、十倍、百倍矣。又如粗糙之米,再舂则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则精白绝伦矣。

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吾兄弟忝居大家,天分均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好问若买显微之镜,好学若舂上熟之米。总须心中极明,而后口中可断。能明而断谓之英断,不明而断谓之武断。武断自己之事,为害犹浅;武断他人之事,招怨实深。惟谦退而不肯轻断,最足养福。

【译文】

“智、仁、勇”三项至圣的德行中,排在首位的是“智”。智就是明,古往今来,豪杰志士、才能特出的人都被称为英雄。英也就是明的意思。明有两个方面:一般人只看到近前的事物,我则可见更深远的事物,这叫高明;一般人只看到粗大显眼的东西或者事物明显的一方面,我则可看见细微的东西或者事物细微的方面,这叫精明。这里所说的高明,好比身处一室之中,人们只能看到近处的景物,若登上高楼,看得就远了,如果登上高山,见到的就更远了。而精明,就如极为细微之物,用显微镜照它,会放大一倍、十倍、百倍。又如满是粗糠的糙米,捣两遍就可除去粗糠,捣上三遍四遍,就精细白净到极点了。

人是否高明,取决于天赋资质,而精明则全赖于后天钻研学问的程度。我曾氏兄弟如今侥幸身居高位,我们天赋资质都不算很高明,全靠勤学好问求得精明。好问如同购买了显微镜,可深知极细微方面;好学如同捣春了好几遍的米,可去粗取精。总之,必须心中了如指掌,而后口中说出自己的决断。对事物能了解明白后再做决断,就叫英断。不明所以,稀里糊涂就做决断,就叫武断。武断自己的事,产生的危害还不大;武断他人的事情,招致的怨恨就很深了。只有谦虚退让而不轻易下决断,才足以保住福分。

【原文】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养家,亦须以明强为本。难禁风浪四字譬还,甚好甚慰。古来豪杰皆以此四字为大忌。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译文】

要担当大事,全要在明强两个字上下工夫。《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这五个方面,主要归结为使糊涂的弄明白,使柔弱的变坚强。天下的事,没有志气就不能去做,做事不坚定就不能成功。即使修身养家,也必须以明强为根本。“难禁风浪”四个字说得很好,大慰我心,深合我意。自古豪杰之士都以这四个字为大忌。我祖父教导别人,也说要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所以男儿自立于世,一定要有倔强豪雄的气概。只是几万兵众被困在坚固城池之下,最容易暗中消磨锐气。弟弟你能够保持数万人的刚猛士气,长时间不至于消靡折损,这是你的过人之处,以后更应在此方面下工夫呀。

【原文】

凡国之强,必须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此亦关乎天命,不尽由于人谋。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慷,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译文】

凡是国家强盛的,一定是得到了众多贤臣良相的辅佐;家族兴旺的,一定是出了很多贤良忠孝的子孙。这关系到天道运命,不全出于个人的谋划。至于一个人的强盛,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情形。孟子能够集思广益,使自己慷慨自得,等同于曾子因自我反省而屈伸有度。只有实践曾子、孟子和孔子告诉仲由强胜的道理,自身的强胜才可以保持长久。此外斗智斗力的强盛也很重要,有因为强盛而迅速兴旺的,也有因强盛而彻底惨败的。古时人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等人,他们的智力都卓绝一世,而他们灾祸与失败也异乎寻常。近代人像陆、何、肃、陈也知道自己胆力超群,却都不能保持强盛到最后。所以我们在自己弱的地方,需要自修的地方,求得强盛就好;而在比别人强的地方,谋求更大的强盛就不好了。福气和利益都是身外之物,一个人如果专门在胜人处逞强,那么是否真能强到最后,还不能预料。即使是终身强横乡里安稳度日,这也是有道德的君子们不屑提起的。

【点评】

曾国藩一生刚强,认为古来豪杰以“难禁风浪”四字为大忌。他自述道:“吾家祖父教人,也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曾国藩上承家训,进而总结了自己的经历,认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他甚至“尝自称欲著《挺经》,说他刚毅”。这种倔强的性格,使曾国藩虽屡次踬跌,却依然充满刚毅,勇往直前。

在曾国藩看来,所谓“明”就是要明于事,明于理,明于人,明于己。欲强,必须明;欲柔,同样必须明。否则,虽欲强而不能强到恰当处,虽欲柔亦不能柔到恰当处。一味刚强,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一味柔弱,遇事虑而不决,决而不行,待人则有理不争,争而不力,也是不能成功立业的。以明为基础的倔强,其实就是一种定见,是一种看清问题后坚持到底的决心。曾国藩认为:做官讲求明,对他人不构成威胁或造成伤害,也就不会存在征服与反抗的持久的矛盾。

明强,是曾国藩一生追求的境地。他同时也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做明理之人。因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做到公正无偏,属下弟子才能明理谦恭,官位势力才不至于很快倾颓,自身道德修为才能日渐精进。曾国藩的这种明强之道在生存竞争激烈的今天,也是十分受用的。

英才

【原文】

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魏无知论陈平曰:“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当战争之世,苟无益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余生平好用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于病也。

【译文】

即使是良药,如果不对病症,那效果还不如一般的药物;虽然是贤才,但所干之事不适合于他的专长,那么还不如去找平凡人来干。质地坚韧的木梁可以撞开牢固的城门,却不能用来堵住老鼠洞。强壮的水牛不会捕捉老鼠,日行千里的骏马也不能守住家门。价值千金的宝剑用来砍柴,还不如斧头好用。传世数代的宝鼎,用来开垦荒地,还不如普通的木犁。只要是应和当时的情况。普通的东西也会产生神奇的效验。否则认不清锄头、宝剑的特性,干什么都会弄糟。

所以世人不忧虑没有人才,而忧虑使用人才的人不知量才适用。魏无知在议论陈平的时候说:“现在有个年轻人,很有孝德之行,却不懂战争胜负的谋略,您该如何用他呢?”当国家处于战争忧患之时,如果一个人不懂战争胜负谋略,即使有高深的德行也没地方应用。我生平喜欢用忠实可靠的人,如今老迈了,才知道药物虽很多,却也有治不了的病。

【原文】

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贪饕出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为浩叹者也。默观天下大局,万难挽回,侍与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

【译文】

没有军兵,尚不足焦虑;没有粮饷,也不足以痛哭,只有放眼当世,想求得一个见利不争、义字当头、忠挚耿直的人才,不能够立即找到;或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却又因为地位卑下,往往因此抑郁不舒,受尽挫折,终至罢官或者死亡。而那些暴虐贪婪善于钻营的人却占据高位而享尽富贵,受人尊重,健康长寿,直至衰老,这是真正令我慨叹无奈的事啊!静观天下大局,这种不平的事情实在难以挽回。而我们所能够勉力去做的,就是尽量重用一些正人君子,培养几个好官,作为(引导大家的)核心力量。

【原文】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强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才用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译文】

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努力坚强磨炼出来的。《淮南子》说:“功劳可强迫威逼而使之成就,声名也可在强迫威逼环境中立起来。”董子(董仲舒)说:“努力勤勉地做学问,那么所见所闻就会广博;强韧不拔地寻求真理,那么道德修养就会日益进步。”《中庸》里所说的“别人做一次,自己做一百次,别人做十次,自己做一千次”,就是要勉励自己多下苦功。现在人们都期盼自己能为世所用,但自身却缺乏社会需要的才能谋略。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得到验证,再向那些事业有成之士学习,苦苦思索通用于当世的途径方法,并亲身去实践,检验它的成效。一再努力,那么就可通达识见,才能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才能见识足以有益社会,还用得着担心世人不知道自己吗?

同类推荐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说话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告诉,说服。但是要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出色,则非常困难。不会说话的人哕里哕嗦、婆婆妈妈地说了一大堆,让人一头雾水,甚至造成理解上的误会;会说话的人则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最会说话的人永远是话说三分,点到即止,弦外音。本书将帮助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话说到点子上。一句话就能击中问题要害,化解复杂的、难以掌控的局面,实现完美沟通。
  • 读三国有心机

    读三国有心机

    有人把《三国演义》说成是一部兵书,其实《三国演义》更是一部“心机”智谋全书。人的智慧,文采武功,权术谋略,在当时都发挥到了极致。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如隆中对、舌战群儒、空城计、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巧取西川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无不让人惊叹不已。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一生用计,刺董卓、战官渡、得荆州、间马超,戎马一生,惟一败笔就是赤壁之战,但这也丝毫抹杀不了曹操一生的功绩和谋略大师的形象。
  • 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首先要让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即人们需要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人生,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正如王阳明所劝诫的:放松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会出现在眼前。
  • 有一种幸福叫珍惜

    有一种幸福叫珍惜

    本书内容包括:幸福是一个保温杯、温馨的回忆、幸福就是在一起、幸福可以选择、幸福的约定、幸福的尾巴、夸张的幸福等。本书针对心态、淡泊、宽容、尊重、爱、友谊、善良、逆境、选择与放弃等重大人生课题,用启迪思想的哲理和触动情感的文字,帮助读者洗去心灵的浮躁与疲乏,让心灵得到呵护和润泽,重新焕发生命的热情与活力,让你以一颗健康的心灵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本书融合《把信送给加西亚》经典文本,同时结合员工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实用解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第二部分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延伸解读,从浮躁的职场风气、喧嚣的职场环境、只说不做的的低执行力等职场问题入手,对原文进行最新的解析。
热门推荐
  • 妖精尾巴之全职龙骑士

    妖精尾巴之全职龙骑士

    什么?我变成了龙骑士。话说这里是,《妖精尾巴》。
  • 愿为浪子

    愿为浪子

    生为浪子,浪迹天涯,一生无家可恋,不受离别之苦;愿为浪子,行走天下,一世无人可思,不承亡心之痛。本无所谓叛逆之心,却被逼出了叛逆之魂,既然如此,我便是掌控着这牢笼钥匙的众神眼中大逆不道之辈,你们信奉的神,就是我眼中的魔,他们让我无依无靠的同时,也让我失去了所有的顾忌,我为浪子,不会再有无辜因我而亡,不会再有生灵因我而灭,我那被你们创造又撕碎的心散落世间,被你们诞生又打入轮回深渊中的魂飘荡天地,当他们重新凝聚之时,便是我涅槃重生,同你们做个了断之时!
  • 巫师奥秘

    巫师奥秘

    穿越到哈利波特的世界,变成谁不好,非要变成莱姆斯·卢平?为什么刚刚穿越过来就要承受变身成狼人的痛苦?什么?狼毒就是上天赐给我的金手指?好吧,这操蛋的命运,只能跪了!
  • 梦引红尘

    梦引红尘

    若是自己当年没被雷劈,没有得上这个怪病,没有神秘的老头的出现,现在一切还会这样吗?离奇的事让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变得再也不能平凡。
  • 空元至尊

    空元至尊

    古老的家族纪元族,少主纪元云遭受纪元龙的陷害,被他父亲打重伤,他母亲为了救他遭遇大长老的追杀,他母亲用煜纪时空,把他送到了混沌空间,转世重生,踏上复仇之路......成为了空元至尊
  • 遇见你,是我终生的荣幸

    遇见你,是我终生的荣幸

    “离开烯和彻。”尹汐说。我不从,竟被害,他们无动于衷。却穿到从前,强男主,灭白莲,复我被害之仇,本来打算复完仇就安安静静地和爸妈生活在一起,可······。不喜勿喷!
  • 无上大时代

    无上大时代

    三千世界,百万种族。一块陆地,万千争夺,这里葬下了无数强者,又繁衍出无数天骄。这里是强者的舞台,也是弱者的悲哀。且看强大的修者如何勾心斗角,如何互相争夺。十八城主,六帝族,三神教,谁能笑到最后
  • 周门风水师

    周门风水师

    风水周家的故事。既有周家几百年来一代代风水大师的不传之秘,又有现代子孙——周不易行走都市的风水故事。周不易,风水周家的嫡传后人,在现代都市中,探寻气脉,化解凶煞,搅动风水,穿梭古今。
  • 爱如此美丽

    爱如此美丽

    本剧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女主角杨若琳因在三年前刚入学时得到了男主角陶业的帮助,对于初到一个陌生环境的女孩子来说,一点小小的感动,就使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长得看起来有点忧郁神情的陶业,她本以为陶业已经毕业离开了学校,没想到在三年后的一次邂逅,这让她重新燃起了对陶业的爱慕之情。陶业的女朋友因在一次车祸中伤意外身亡,陶业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杨若琳并不知情,开始主动接近陶业,陶业的冷漠也没有使杨若琳停下追求他的脚步,未及……敬请关注。笔名:灏然2010年2月18日12:20:45
  • 青梅竹马的我们

    青梅竹马的我们

    谢雨晴和冷雨夜是一对冤家,冷雨夜很喜欢欺负谢雨晴,只是,谢雨晴却不知道,在冷雨夜嬉皮笑脸的表面下,是对她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