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5800000072

第72章 乾隆的家事(8)

雍乾隆时期,宦海风涛极其险恶。热中的人当然什么时候都往功名利禄里钻,而稍稍清醒的有识者已看穿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这出人间闹剧,特别是那些在官场中翻过筋斗的过来人,更产生了一种对政治以至对人生的厌倦情绪,王公大臣士大夫惑于因果,遁入虚无,以素食为家规,以谈禅为日政者,比比皆是。除十五阿哥永琰之外,乾隆诸子或怡情翰墨,或狭巷冶游,甚至佯狂装疯,似乎也表现了他们有意逃避政治的扭曲心态。在这样的政洽氛围中,从尚书房培养出来的上乘人材如永琰辈可能无可挑剔,而尽善尽美到难寻瑕疵的人恰恰不可能是旷世奇才。乾隆三十八年当乾隆皇帝为立储不能不做出最后抉择的时刻,很可能陷人了茫茫然、惶惶然的烦乱心绪。太祖努尔哈赤时谈不到什么皇子教育,而所谓“四大王”、“四小王”几乎个个是帝王之材;圣祖康熙皇帝对皇子的教育失败了,但皇长子、二子、三子、四子、八子、九子、十四子也都有登九五之尊的见识与才干。自己的子嗣不少,而可供选择的皇位继承人为什么如此有限呢?

即使如此,乾隆三十八年冬还是选定了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储,尽管皇帝并不十分满意。

这次皇帝立储,既不同于雍正皇帝创制定下的仪式,也没有像乾隆元年立皇二子永琏为皇太子那样向群臣宣谕,而只是亲手书写应立皇子之名后,密封缄藏,然后将此事“谕知军机大臣”而已。这件宗社攸关的头等大事之所以作得如此机密,似乎是皇帝对十二岁的十五阿哥的气性还把握不住。当年冬至皇帝亲诣南郊天坛举行祀天大典时,特命诸皇子侍仪观礼,当着十五阿哥等的面,皇帝向苍穹默默祷告:

如所立皇十五子永琰能承国家洪业,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上天潜夺其算,令其短命而终,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朕非不爱己子也,然以宗社大计,不得不如此,惟愿为天下得人,以继祖宗亿万年无疆之绪。

看来皇帝已作好了十五阿哥随时为天所殛,而将立储密旨撤出毁弃,另作他图的准备。由于这次立储绝密至极,因此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皇帝风闻有人议论他“贪恋禄位,不肯立储”时,才被迫向天下宣布五年前,即乾隆三十八年冬已选立皇储,此事昊昊苍天可以为证。此后,外间开始纷纷猜测乾隆所立者究为哪位阿哥,有猜六阿哥永珞的,有猜十一阿哥永理的,有猜十五阿哥永琰的,甚至有猜皇长孙绵德和皇次孙绵恩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乾隆六十年新正,被严密封固了数十年之久的最高国家机密才被皇帝本人在谈笑间揭开了谜底。那是正月初二,皇帝照例在乾清官设家宴,与宴的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以及近支亲王、郡王等济济一堂,轮流到老皇帝跟前跪拜,恭贺新禧。除十五阿哥永琰一人,皇帝都有赏赐。就在他仰望皇帝,仍有所期待时,皇帝却在众目睽睽之下,笑着对他说:“你还要银子有什么用?”永琰一时还未品出皇父旨意的味道,而聪明的皇子皇孙们已相视莞尔一笑。

这一天距皇帝正式宣布永琰为皇太子不到九个月。

五、五世同堂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闰三月初八,皇帝南巡至江宁,一骑快马把皇玄孙出生的喜讯传到了龙潭行宫,古稀天子五世同堂的夙愿终于实现了!群臣额手称庆,前来迎驾的安南国陪臣黄伸政等也加入了祝贺的行列,皇帝为此而大摆宴席,款待随扈王公大臣,迎驾的江南文武官员,以及安南陪臣等。为记录这件国家罕见的祥瑞,皇帝写了一首自得之意溢于言表的七律:

飞章报喜达行轩,欢动中朝与外藩。

曾以古稀数六帝,何期今复抱元孙?

百男周室非五代,三祝尧封是一言。

重耋人多兹鲜遇,获兹惟益凛天恩。

四年以前,乾隆皇帝寿登七旬,曾用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之意,刻了一方“古稀天子之宝”。同时写了一篇《古稀说》,提到三代以下为天子而寿跻古稀者,只有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和明太祖六个皇帝堪与己并驾齐驱。如今皇帝七十有四,又喜得玄孙,以古稀之年而圆了五世同堂之梦,把汉武帝、明太祖又远远甩在了后面,皇帝怎能不诗兴大发呢?

皇帝想亲自给玄孙起个名字。清帝家法,凡宗室命名,只有天潢支派最远者,上一字相同,下一字偏旁相同,如乾隆叔伯辈上一字为“胤”《雍正即位后将其兄弟“胤”改为“允”),下一字以“礻”为偏旁;乾隆兄弟、叔伯兄弟辈,上一字为“弘”,下一字以“日”为偏旁。但乾隆以前,还没有对子孙命名作长远的考虑。乾隆十一年(1746年)审阅入宴宗室名单时,皇帝发现一个孙子辈的名“诸尔杭阿”遂令改为“绵庆”,并传谕规定:“永”字辈以下即用“绵”字。这样就定了第二代名字的第一字用“绵”。此后又定绵字辈下用“奕”字。乾隆四十九年,皇帝亲见五世元孙,命名为“载锡”,并降旨再得六世来孙应用“奉”字。这样,乾隆在世时,钦定了直到“奉”字辈的近支宗室之名。为什么用“永、绵、奕、载、奉”这五字呢?这里还有个典故。《清宫词》“一堂五世空前祀,此是乾隆极盛年”下有这样一段注释:

乾隆间,皇六子永瑢绘《岁朝图》进孝圣皇后(即崇庆皇太后),高宗御题有‘永绵奕载奉慈娱’之句,其后命永、绵、奕、载四字为近支宗室命名行派,然未有明谕也。甲辰(即乾隆四十九年)亲见皇长子定亲王生曾孙载锡,是为皇元孙,五世一堂,因于雍和宫后室及大内景福宫、避暑山庄皆书揭五代五福堂,诚古今帝王中所仅见。

这个说法与乾隆为近支宗室命名的谕旨对看,基本可以吻合。顺便说一句,“载”字辈下的“奉”字辈后来被道光皇帝改为“溥”字,他还亲自选下了“溥”、“毓”、“恒”、“启”四字按序命名近支宗室。咸丰皇帝随后又在“启”字之下选定了“焘”、“”、“增”、“祺”四字。道光皇帝何以不遵从“皇祖”乾隆的谕旨,将“奉”字改为“溥”字,大概也有些讲究吧。

现在回到本书的正题,接着说乾隆喜得玄孙后的一系列恩典。五世孙,照规矩应称“玄孙”,为避圣祖康熙名字“玄烨”的讳,故而称皇元孙。皇元孙载锡的诞生,其父皇曾长孙奕纯阿哥功劳不小,特加恩赏戴宝石顶、双眼花翎。清制,亲王以下,至人八分公俱用红宝石帽顶;宗室公可以冠双眼花翎,奕纯阿哥因为替乾隆生下了玄孙,所以获此殊荣。载锡的祖父绵德为此也沾了光。乾隆皇长子永璜去世,追封定安亲王,由其子绵德袭封。绵德是乾隆的皇长孙,乾隆三十七年因事降郡王,四十一年又因与礼部郎中秦雄褒私下往来,馈遗书画,被革爵,由其弟绵恩承袭郡王。载锡出生前三个月,乾隆已迫不及待,加恩晋封绵德固山贝子。谕旨说:“朕庆抱元孙,五世一堂,实为古稀盛事,自应特沛恩施,以衍奕祀云扔之庆。”乾隆以古稀之年,同堂五代,作为历史上仅有此福的帝王总该满足了吧?谁想得到,他又开始打皇玄孙载锡的主意了,期望“六世同堂”。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十四日,乾隆皇帝第一次以“太上皇”的身分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举行家宴。近支宗藩及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数百人一个个上前为太上皇捧觞祝福。太上皇回赐大家祝酒时笑吟吟地说:“再过四五年即可望来孙之喜了。”此时,皇玄孙载锡虚岁刚满十三岁,已经准备物色福晋了。嘉庆三年(1798年)春天,一团孩子气的载锡奉旨洞房花烛,太上皇心里忖度,到庆祝自己九旬万寿时,载锡年已十七,或许可望得来孙之喜;如真的如此,那更是亘古未有的佳活了。这一年秋天,皇帝八十八岁,自觉身体康强,对活到百岁充满了信心。八月初九,是太宗皇太极忌辰,皇帝想到自己是太宗玄孙,自太宗以来时光已过去了一百七十余年,不禁感慨万端,提笔写道:

仰望如霄上,俯临欣目前。

一身亲七代,百岁待旬年。

乾隆幼时亲侍圣祖康熙,见过父、祖两代,如今载锡也已成人,所以说“一身亲七代”。皇帝接下去想,载锡得子当不会太久,自己或可一身亲八代吧。想到这里皇帝也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尽管自知不知足,又盼它快些成为现实。皇帝照这样的思路,又补了下面两句:

顾谓元兮勉,喜瞻来者连。

自知不知足,又愿庶应然。

但天父地母对自己的骄子永无止境的贪求似乎厌烦了,第二年新正的爆竹声音犹在耳,便中止了乾隆的生命。乾隆皇帝刻意追求的寿登九秩、同堂六世的美梦破灭了——被他当成生殖机器的皇玄孙载锡还不具备繁育来孙的能力,而他已走到了人生终点。

在绵字辈的皇孙中,最具艺术天分的当推皇五子、荣亲王永琪之予绵亿。绵亿在父亲早逝后,降等袭封荣郡王,此人聪敏放达,书法尤善,笔势逆人而平出,很受皇十一叔、成亲王永理的推重。绵亿亦间涉绘事,尤善画花鸟。但这位黄带子也沾染上艺术家通常有的不拘小节的毛病,据与他有过交往的礼亲王昭裢记述:

纯王(永琪)早薨,王少失怙恃,溺于声色,身体孱弱,至中年无日不病,或对人终日不复接谈。今上(嘉庆皇帝)令王乾清宫行走,以习劳勘,然其疾终不愈也。性聪敏,善书法,诵古今经史,出口如瓶泻水。余尝以《荀子》、《淮南鸿烈解》诸书询之,王背诵娴熟,然亦未见王常读书也。

不过,礼亲王昭楗也说,绵亿脾气虽怪,但遇大节侃侃不苟。他举出的例子是,嘉庆十八年(1813年)秋天理教林清之徒攻入紫禁城时,消息传到正在塞外巡狩的嘉庆皇帝那里,荣郡王其时正随扈行在,他见到有的王公毫不在乎的样子,就正色说:“皇上是吾辈何人?即使以亲谊论,也应当代上分忧,况万乘之尊乎?”随即进谏皇帝,请速回京,以安定人心。嘉庆接纳了他的建议,即日回銮。通过这件事,嘉庆对绵亿刮目相看,常说:“朕侄辈惟绵亿有骨肉情也。”

绵字辈皇孙中后来递承皇统的是嘉庆的皇二子绵宁(绵宁即道光帝,即位后改“绵”为“曼”)。绵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母亲是皇十五子永琰的嫡福晋喜塔腊氏。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秋以皇孙随扈皇祖乾隆巡幸塞外。八月十二日,乾隆万寿节的前一天,皇帝亲诣山庄宫门观射,皇孙质郡王绵庆年十三,中三矢,皇祖亲赐黄马褂、三眼花翎。随后年仅八岁的皇玄孙载锡亦中三矢,赐黄马褂、双眼花翎。乾隆兴奋之余,曾赋诗以志喜。这一年绵宁十岁,见到绵庆、载锡穿上黄马褂、头戴孔雀翎那神气活现的样子,心里实在痒得难受。八月十六日,皇帝自避暑山庄启銮,进哨木兰行围,绵宁随驾前往。六天后,皇帝在威逊格尔围场聚歼猛兽,绵宁竟用特制小弓箭射中一鹿,皇祖也把黄马褂、双眼花翎赐给了这个小孙子,并赋诗一首以志其事:

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

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

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

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

乾隆幼时曾随皇祖康熙入围中鹿,皇祖赐黄马褂。其时乾隆年十二,而绵宁中鹿年仅十岁,故而诗有“所喜争先早二龄”之句。皇祖之诗亦成了绵宁日后践祚最初一笔政治资本。在绵字辈诸皇孙中风头最健的当属定安亲王永璜次子,即乾隆皇次孙绵恩了,他的受赐黄马褂要比绵庆、绵宁早得多。这孩子自幼尚武,机警伶俐。多次以军机章京随扈行在的赵翼曾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有关绵恩的一段趣事:

一日至张三营行宫,上坐较射,皇子、皇孙以次射。皇次孙绵恩方八岁,亦以小弓箭一发中的,再发再中。上(乾隆)大喜,谕令再中一矢赏黄马褂。果又中一矢,辄收弓矢跪于前。上若为弗解其意者,问‘何欲?’仍跪而不言。上大笑,趣以黄马褂衣之。仓卒间不得小褂,则以大者裹之,抱而去。

绵恩活泼可爱如是,难怪皇祖乾隆对他格外垂青。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绵恩长兄、定郡王绵德因事削爵,遂以绵恩袭定郡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封定亲王。绵恩系皇次孙,年龄与永字辈诸叔相仿佛,加以受到乾隆眷爱,因此外间多猜测他有望人承大统。东藩朝鲜对清廷政局一向十分敏感,奉使入京师的朝鲜使臣经常把听到的“小道消息”汇报给本国政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月朝鲜正使黄仁点的情报称:

皇子皇孙自七岁始受文学,习弓马。而皇长子缅王(原文如此)已死,有子二人。第二子(按指绵恩)今年二十岁,最善诗文,武艺绝伦,故皇帝钟爱,不离左右,恩眷出诸皇子上云。

乾隆五十八年,即皇帝归政前两年,朝鲜使臣发回本国的情报还说:

归政既有定期,皇意必有所属,而至严至秘,无论朝士贱人,不敢开口,故无以探知。而皇子四人中,第八王(即水璇)沉湎酒色,又有脚病,素无人望;第十一王(即永理)、十五王(即永琰)、十七王(即永磷)三人中,十五王长在禁中,勤于学业云,而人望所在,亦无以得知。皇孙定郡王绵恩,即皇长子永璜之子,而最被恩眷,前下皇谕有曰:诸皇孙中,绵恩非但年纪最长,自派管旗营诸务以来,甚为妥当,著加恩赏。绵恩当益思勤勉,以期仰承恩眷。

另一名朝鲜使臣的报告也说:

同类推荐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本书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巨大的才华和多舛的命运。内容包括:苦涩的早年、踏上文坛、傅立叶学说的信徒、“死屋”十年、激动不安的灵魂、危机与转机漂泊岁月、最后的辉煌。
  •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政治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热门推荐
  • 天庭庄园主

    天庭庄园主

    农林专业毕业的洪宇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干脆回家重新种起了自家废弃的果园。哪知道,果园所处山脉因拥有蟠桃所必须的天然碎金脉,被天庭征用,成了天庭蟠桃园基地。而洪宇则被玉帝亲封为天庭蟠桃庄园主。这下爽了,各路神仙,甭管你是太白金星、土地、阎王还是二郎神,想要蟠桃,都得跑洪宇这来求。而且,洪宇还从太白金星手里习得《五行诀》,掌握五行灵气,金木水火土,各主一方,金攻击、木催生、水治愈、火淬炼、土修复……从此,种种仙草、遛遛狗,没事了,开个工厂、养养鱼,偶尔再冒充个小神医治治病,小日子过得可谓轻松又快乐~~~
  • 那年此间之双夏绝恋

    那年此间之双夏绝恋

    苏安夏,曾那样用力,那样执着,那样无望的爱过夏木子整整十年,她的爱在夏木子眼里就是那么的卑微,卑微到尘埃里开出了花朵,然后又枯萎了。她感动了全世界,却唯独感动不了夏木子,但她还是爱他如烈火一般狂热。当苏安夏正一如既往的追逐着夏木子的时候,上帝却收回来了她爱夏木子的权力和资格。她做不到不爱他,做不到忘记他,可她身不由己。然而她很庆幸夏木子没有选择她,因为她不能陪他到永远,她中途可能就会离开…………夏木子失忆忘记了他曾经那么爱的苏安夏,他是有多恨苏安夏,才忘记了她………以前的他,即恨又爱她,现在,不记得的人那个人,就只是陌生人了。本来属于两个人的回忆,现在却只有一个人记得那回忆里的心酸甜蜜。
  • 血影迷痕

    血影迷痕

    身为杀手的他,手上沾满了冰冷的血,可他却用冰冷的血掩藏着内心的炙热。没有人比从死人堆中爬出的他更懂得生命的可贵,也正因为这样他绝不容许任何人再将他的生命踩在脚下,看他如何用鲜血冲刷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强者之路。
  • 夺心总裁:辣妻狂傲如火

    夺心总裁:辣妻狂傲如火

    夏末影胸大无脑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可突然间,胸没有变小,脑子却开始究极进化,硬是从傻白傻进化成带嗜血的眼镜蛇,跌破众人眼镜。前世,她被设计吸毒,酒驾撞人逃逸,父亲自杀,母亲瘫痪,弟弟离婚并跟自己断绝关系。整天在不见天日的监狱中被狱警玩弄。今生,她携带仇恨归来,一步步地将当年自己所遭受的全部还给他们。她要坐上影后的宝座,成为万人敬仰的人。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竟然会收获大BOSS一枚……
  • 苏布修仙记

    苏布修仙记

    他是可怜市井少年,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他也是长安街头小神仙,铁口直断,财源滚滚;但是,他从来不会给别人算卦,铁口直断只靠一张铁口;他,只会给自己算卦,哪里有宝贝?哪里有美女?哪里有扮猪吃虎的隐士高人?统统可以算出;掐指一算,得到仙宝传承……再掐指一算,找到奇葩师父……再掐指一算,天上大风刮来神秘古经……这是算卦,还是开挂?
  • 猴行天下

    猴行天下

    孙氏少年,天生神力,手持金箍棒,炼火眼金睛,修七十二般变化,身穿锁子黄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足踏藕丝步云履,横行三千世界,挑战一路天骄,成就亘古不朽传!
  • 擎苍战记

    擎苍战记

    五百多年前的人族、血族和狼人的三族大决战,让擎苍大陆沦为废墟,成为遗弃之地!擎苍大陆,血腥仍在继续,死亡就在眼前,生存是所有人的目的。三种族命运之子接连在擎苍大陆出现,平静了许久的星球再度阴云密布。一个从天而降,身份成谜的婴儿在争斗中不断崛起,不知不觉中搅合进了三族的恩怨仇恨,但他的追求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就是想吃顿饱饭,可是他却逐渐明白,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QQ书友群:178155090。
  • 错爱素小姐

    错爱素小姐

    一江山丑女,突然转世,谜团?她重生了,从此不再是那个没钱的丑丫鬟了,一切都将是一场梦,身份谜团,却人称素心,素家继承人,她受万人仰慕。是谁?背后捅刀?奸险女孩儿?是身边人?
  • 天狼帝国

    天狼帝国

    一个宇航员意外钻入黑洞,来到神武世界,修炼神武功法,最终成为绝代高手。
  • 九落玄天

    九落玄天

    “叶玄天,尽管你前世是叶芊芊,只要我冥九落存在,我必陪你到老!若谁敢伤她一分,我必让他死无全尸!谁敢伤她一毫,我必要他永世不得轮回!”他,冥界鬼王,为她受尽天下人耻笑,却痴心不悔。为她放弃成仙,只为与她千年轮回!她,人间普通女人,为爱犯下滔天大错,到头来只能换来永世轮回,不得相遇!为爱,成魔,为你断念,一片痴心,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