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5400000043

第43章

此外,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包括空运在内的一系列不妥协政策,在维护西柏林地位的同时也在与苏联政策的“激情碰撞”后,在客观上促成了东西柏林政治分裂局面的形成。西柏林的存在,在地缘上犹如一枚打入东德甚至是整个东欧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楔子”,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起到了遏制苏联、分化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作用。早在危机爆发前柏林处于四国联合管制状态之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苏联国家安全部(克格勃的前身)就以城市为依托展开了“明争暗斗”的情报战。危机过后,美国更是利用西柏林深入苏联势力范围内部的地理优势和便利,将此作为开展对苏情报工作的温床,通过对苏方人员或亲苏分子的不断接触和收买,攫取了大量有关苏东社会主义内部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有价值的情报。同时,分裂后的西柏林俨然成了东德境内一个独立于亲苏政权之外的西方王国,在莫斯科看来,西柏林成了华盛顿庇护反苏分子、策动反苏暴乱活动的堡垒,成了有碍东德甚至是整个东欧安全稳定的“眼中钉”、“肉中刺”。在1949年底德国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后,西柏林归于西德政府治下,按照西方式的政治、经济模式进行建设。同时,东德推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完全按照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扶持,并由此而造成了食品匮乏等严重后果;此外,强制集体化政策使得许多东德农民生活难以为继,加之严厉的镇压政策不容有丝毫的反对声音,使得大批不堪忍受的东德人选择通过西柏林逃往西德。与周边东德国家执行僵化的苏联发展模式相比,西柏林的存在俨然成了矗立在东德人面前的展示西方经济优势和生活方式的“橱窗”,起到了从社会层面分化苏东阵营的作用。上述情况的出现,也可算是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采取坚守西柏林的政策而产生的“另类”成效。

美国通过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决策,取得的更为重要的成效无异于是自身在国际事务中权力的提升,即通过对国家硬权力的运用实现了软权力的扩张,并以此为契机通过软权力的护持不断扩大维持自身硬权力的物资基础,实现了硬权力和软权力的互动性增强,这也成了奠定自身在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领导地位甚至是霸权的重要基石。

从国家权力的定义看,它包括自身能力或称实力以及这种能力在国际体系中受认可的程度。所谓能力,可以解释为民族国家各种相对有形的表征的集合。它是一个国家将其他领域的资源比如说经济实力、军事优势、自然资源以及文化影响,等等,转化为国际政治领域的资源的效度和力度;所谓认可程度,就是关于权力的声誉,也就是国家的声誉和形象。王学东:《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第65—66页。这里的“认可程度”与美国学者约瑟夫·S.奈提出的软权力概念是相通的:软权力是指一种通过吸引他人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大棒”威胁或“胡萝卜”收买他人。奈称之为“权力的第二张面孔”,即一个国家达到其在世界政治中所期望的结果,可能因为其他国家希望追随他,羡慕其价值观以其为榜样;软权力(使得他者期望的目标)吸引民众而不是迫使他们改变,这往往与无形的权力资源相关,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被视为合法或有道义威信的政策等。[美]约瑟夫·S.奈著,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国家声誉或形象其实就是一种软权力的表现。相比之下,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都是典型的硬权力,可以用于要求他者改变自身地位,依赖的是劝诱和威胁等方式。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采取的包括空运、核威慑在内的对抗性政策,主要就是依托于自身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强大的硬权力。

从总体上说,美国在战后最大的软权力要属精心打造的自己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自由传播者和民主倡导者的形象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其在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决策也不例外。在自身强大的硬权力作用下,美国的确成功实现了这一目的。诚然,美国在此之前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拯救了一批被纳粹德国占领与奴役的国家和人民,使得自己在战后的欧洲享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由民主救星”的形象。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第94页。但冷战的爆发在大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当权者看来,意味着一个国力雄厚的“极权主义”国家对一群力量被削弱的“民主”国家的挑战,是意识形态矛盾下的现实安全威胁。故而,美国继续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维系“自由民主的守护者”形象也因此而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能否通过对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应对有效地抵御苏联社会主义的所谓渗透和扩张,便是考验华盛顿是否有能力继续维持上述声誉和形象的一块重要的“试金石”。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尽管对美国在财政上的宽厚大度欢欣鼓舞,但他们却担心经济援助也许不足以遏制他们所感受到的苏联和共产党情报局的政治军事威胁。在这些国家看来,华盛顿的美国人远在大西洋彼岸,与苏联坦克的相距最近也有数千英里之遥。[美]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第267页。为此,法国的政治家们甚至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迫切表示自己需要美国的军事援助和保护,否则就无法生存下去。陈佩尧:《北约战略与态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与法国类似,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明白需要依靠美国来保护自身和世界的安全,如果美国撤出欧洲,它们将不得不独自面对苏联的威胁。但美国在危机中通过对军事和经济等硬权力的实际运用,基本打消了这些国家的担忧。美国的决策一方面维护了自身在西方世界内部的“自由民主守护神”的国家声誉和形象,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的国家权力获得了大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认同。这两方面效果的叠加折射出了美国软权力的加强,并集中反映在几乎与危机同步的北大西洋联盟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在约瑟夫·S. 奈的话语体系中,“软权力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三个方面”参见Joseph Nye,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p.188 &; p.267.

又见[美]约瑟夫·S.奈著,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第230页。;软权力主要来源于主体的价值观,但不仅仅是文化的影响力,软权力能够塑造其他国家的期望,软权力需要硬权力的支撑,但绝对不仅是硬权力的翻版。王学东:《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第67页。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共性,利于促成美国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结盟,而前者通过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决策所反映出的军事、经济等硬权力上的强大优势,更是增加了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在美国的援助下抵制苏联安全威胁的信心和期望。这种信心的增长正如约翰·盖迪斯所指出的,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透过华盛顿的危机决策看到了“美国军队站在他们与红军之间”的事实JohnLewis Gaddis, The Long Peace, New York, 1987,p.65.;这种期望的延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推动北大西洋联盟体系形成的重要动力。因此作为联盟的产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最初体现的是一种美国霸权主导下的国际制度。此外,由于美国霸权提供的是一种“庇护性领导”,其主导下的国际机制不仅影响着其他国家追求利益的方式,也影响着他们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及国家利益的判定,塑造着他们处理国际问题的方案。Joseph Nye,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p.192.

又见[美]约瑟夫·S.奈著,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第230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北约的出现也是一种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决策影响下的自身软权力扩张的表现。

当然,软权力的扩张与硬权力的支持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互动的特性参见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第94页。,软权力的提升也往往能够反过来增强构成硬权力的物资基础。在冷战初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往往在美国对抗苏联、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集中异化为华盛顿操控下的硬权力。美国通过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决策,为自身赢得的软权力扩张有力地推动了北约的建立。以该组织为平台,多国军事力量在美国领导下的整合,不但使华盛顿扩大了可共利用的军事资源,也变相增长了对作为军事实力依托的国家经济资源的利用范围,从而使华盛顿在与莫斯科的进一步对抗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以1948—1949年为例,从1950年初出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的数据看,在人力资源上,西方国家的总人口数是3.22亿,其中欧洲“北约”国家为1.73亿;在国民生产总值上,西方的GNP总值为3740亿美元,欧洲“北约”国家占据了其中的840亿,相当于整个苏联及其卫星国集团的总和(苏联65亿美元、卫星国21亿美元,总计86亿)以上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NSC-68)。转引自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第383页。,具体到包括煤炭、电力、原油、钢铁、水泥和汽车在内各种重要物资产品,欧洲“北约”国家的加入使得西方对苏东集团取得了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比例优势。详见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第384页。上述情况的出现,无形中扩大了美国可供利用的硬权力,使其原本举一国之力的有限硬权力,借此呈现出实际效用上的几何数递增。从逻辑上分析,以上美国硬权力的变相增长也是拜其自身在第一次柏林危机决策作用下的软权力扩张所赐。

总之,以应对第一次柏林危机为起点,美国通过对有形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硬权力的运用,有效地增强了建筑于西欧国家对自身认同基础上的软权力,而这种软权力在冷战国际环境中自然延伸并借助大西洋联盟的出现,扩大了美国可支配的硬权力范围,无形中建构起了硬权力和软权力之间的互动性增长,两者互动的直接效果,则是成就了美国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领导地位,并奠定了其在全球范围内对抗苏联的实力基础。

同类推荐
  • 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在全球共欢、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由王卫东等精心编撰的革命史籍《红旗漫卷》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这本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集子,既是对余江县画桥镇这块红色土地以及这方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歌颂,又是对正气贯日月、丹心照千秋的革命先烈们的深切缅怀,也是给新中国六十华诞的一份献礼。红色土地魂牵梦萦,父老乡亲没齿难忘。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未来三年,将是推动改革的关键时期,本书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热点,对房地产调控、医疗改革、行政改革、自贸区建设、人才危机、世界能源格局、国际贸易规则等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观点独到,语言犀利。作者或援引、或驳斥了吴敬琏、郎咸平、林毅夫、迟福林等多位名家学者的观点论断,分析了中国将在未来三年遇到的难题和风险,讨论了中国面临的改革和转型困境。
  • 普京八年

    普京八年

    普京执政八年。是俄罗斯对外政策逐渐成熟、地缘战略日臻明晰的阶段,也是俄罗斯对世界政治和国际格局影响不断增强的时期,因而这段时期的俄罗斯外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00年初,普京面临的国际环境相当恶劣,科索沃战争使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降至冰点。围绕美国企图部署全国导弹防御系统和退出苏美《反弹道导弹条约》问题的外交斗争进一步加剧了俄美紧张关系.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等问题上的分歧也更加恶化了俄欧关系;美国的渗透加剧了独联体地缘政治多元化,俄罗斯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领导地位遭到严重的侵蚀;俄罗斯在“第三世界”的传统盟友因为此前俄罗斯奉行的“自动放弃”政策而疏远离弃……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热门推荐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 总裁大人之爱的旅途

    总裁大人之爱的旅途

    全球排名第二的苏氏集团千金苏沐晴因一场家族商业联姻离家出走,在朋友的舞会上认识了全球排名第一的冷氏集团“太子爷”冷宇航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希望大家支持哦。
  • 涅槃重生:邪帝的狡诈妃

    涅槃重生:邪帝的狡诈妃

    她是隐藏在二十一世纪的女娲后人,把所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职业演绎至完美,却因万世轮回结束,回归女娲故乡龙吟大陆。她是龙吟大陆玄武国废材二小姐,任人宰割,任人欺辱,被庶妹推入池塘,淹死。当她变成她,一切改变,装痴呆,整庶妹,鞭贱婶,踹贱叔,将恶毒亲戚给惩治了,善良亲戚送温暖。这一切都被一双闪着精光的眼瞳看在眼里,可怜的她一点都不知情......最终,英雄能抱美人归吗?【六姐妹花系列之一:血樱】
  • 苏逸晨

    苏逸晨

    一个职场员工,被老板炒鱿鱼,自杀跳湖,之后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是穿越,而是顺天命。
  • 犯罪调查科

    犯罪调查科

    一位队长,三位组员,一位实验研究人员,一位验尸人员以及一位特派警员。他们运用过人的智慧、经验以及各式科学仪器,侦破了一起又一起凶案。为死者讨一个公道,为凶手找一个“归宿”。他们就是百姓的守护神,恶人的死神!他们就是——犯罪调查科!
  • 重生甜妻:狂傲总裁心尖宠

    重生甜妻:狂傲总裁心尖宠

    前世女主被自己的丈母娘和丈夫陷害,说自己不能生育,被迫离婚,可惜直到签了离婚协议的那天下午,女主才知道自己原来一直被骗,根本就不是自己不能生育,转身的那一刻,那一幕刺痛了女主的心,一个不留神对面的车子撞了过来,女主死了,她暗下决心,如果能让自己再活一次,她绝对不会这样窝囊的活着,上天果然还是公平的,没想到女主真的重生了,而且遇见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君潇墨:刚刚跟你聊天的那个男的是谁呀?我看你们聊的好像挺开心的李韵含:没谁呀,就我一个朋友而已君潇墨:哦,是吗?我怎么看得出来你们关系不一般李韵含:哪有,真的只是我一个朋友而已,如果你非要说有什么不一般的关系呢,那应该就是比较好的一个朋友。
  • 情商左右女人的命运

    情商左右女人的命运

    本书是一部有关女性情绪管理,平衡生活与思想成长的生活指南。它透过对情绪世界的分析,引导每一位女性自如地应对风云变幻的情绪气象,从而提升自身的气韵、潜能及精神状态。
  • 渊变

    渊变

    幽黑凄静的虚空,灭世之雷从天外飞来,落进深渊,却未发出半点声响,就像匍匐着的远古神兽,从深渊内飞出一道光芒,一道傲然天地的挺拔身影抱着一个穿着一身鹅黄色衣服的女孩子,望着胸前自己抱着的沉睡中的女人,男人桀骜的气息瞬间转变为温柔,前世你等我一生,今生就算是逆天我也要将你救回来,和你一辈子。
  • tfboys彼岸花开开彼岸

    tfboys彼岸花开开彼岸

    我会努力地更文,不会弃文。大家放心。如果,你对我的作品,有意见的话,请写在评书区,我会改正。
  • 水清涟漪

    水清涟漪

    似水流年再遇她尘封记忆上心头眉间心上,不悲亦不喜夕阳还如当初往事不要再提虽然,可能,我还爱你……就让它随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