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500000044

第44章 尽性至命超越生死——王阳明之生死智慧(1)

王阳明(1472—1528),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隐居阳明洞,创办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嘉靖七年十一月,王阳明在平定广西田州、思恩之乱后,患恶疾,归途逝于江西南安。湛甘泉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云:“公卒之日,两广、江西之民相与吊于途曰:‘哲人其痿矣!’士夫之知者,相与语于朝曰:‘忠良其逝矣!’四方同志者且相吊于家曰:‘斯文其丧矣!’”《王阳明全集》,第1405页。“哲人”谓其“明”与“智”,堪称世之先知先觉者;“忠良”谓其为国之重臣,能安邦定国;“斯文”者,谓其文学与思想足为一代宗师。三句话可谓是对阳明一生的盖棺之论,也充分揭示出他在道德、功业、思想等方面的巨大贡献。本章不对阳明思想与事迹做全面阐释,而集中探讨其生死智慧与生死践履,并思考它的现代意义与价值。生死之求:“圣人必可学而至”人生追求主要指人们在其生命过程中,对某种目标的确立与求取。一般而言,人一生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多个不同阶段,那么其人生追求也相应不断变化。王阳明与世人不同,他终生都追求一个目标,就是“成圣成贤”,这是其“出万死而乐为之者”,故可名之“生死之求”。成化十八年,年仅十岁的王阳明便立志“学圣贤”。“一日,与同学生走长安街,遇一相士。异之曰:‘吾为尔相,后须忆吾言: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先生感其言,自后每对书辄静坐凝思。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先生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龙山公闻之笑曰:‘汝欲做圣贤耶!’”《年谱一》,见《王阳明全集》第1221页。相士说他往后能成“圣贤”,对相士而言,也许是一句溢美之词,但却触动了少年王阳明的心灵,决心把成圣成贤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更为可贵的是,在士子们奔竞于“场屋”、孜孜于功名的大环境下,阳明竟然悟出读书并非为科举,而应该以成圣成贤为“第一等事”。少年阳明竟然有如此高远的人生理想,激励他克服各种艰难困苦,为追求成圣成贤而不懈努力。对人生而言,立志高远并非难事,难在终身为之努力奋斗。阳明虽很早就确立成圣成贤的志向,但求取之路却历尽艰辛挫折。青年时代,他曾一度倾心于佛道二教。弘治元年,阳明十七岁,遵父命迎亲于江西。成婚之日,偶然步入南昌铁柱宫,遇一道士趺坐,即行叩拜,初闻道教的养生之说,大悦,“遂相与对坐忘归”。岳丈遣人到处寻觅,次日晨始归。从此,阳明开始迷恋道教的“长生久视”之术。当年十二月,阳明携新婚妻子归越,舟至广信(今上饶),拜谒大儒娄谅,娄给阳明讲宋儒格物之学,谓“圣人必可学而至”,这一席话深深打动了王阳明,“是年先生始慕圣学”。之后,阳明在京师父亲的官署内遍求朱熹的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内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年谱一》,见《王阳明全集》第1223页。格一具体之物(竹子),希望以此豁然贯通,求取圣贤之理,自然难有收获。阳明先生以至诚之性,数日沉潜于其中,不仅无所得,还大病一场,这是阳明求圣贤之路的第一次挫折。于是,才华横溢的王阳明转而学习“辞章”,日与众文友吟诗作赋,相与唱和,倒也其乐融融。不久,阳明有所醒悟:“先生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惑。一日读晦翁上宋光宗疏,有曰:‘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乃悔前日探讨虽博,而未尝循序以致精,宜无所得;又循其序,思得渐渍洽浃,然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也,沉郁既久,旧疾复作,益委圣贤有分。

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年谱一》,见《王阳明全集》第1224页。这次虽“循序致精”,仍无法入圣学之域,而且大病一场,此为阳明求圣贤之路的第二次挫折。其高足王龙溪亦有记云:“弘正间,京师倡为词章之学,李、何擅其宗,先师更相倡和。既而弃去,社中人相与惜之。先师笑曰:‘使学如韩、柳,不过为文人,辞如李、杜,不过为诗人,果有志于心性之学,以颜、闵为期,非第一等德业乎?”《浙中王门学案二》,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3页。名诗美文固然可扬名天下,但只有求心性之学才可以成圣成贤,才是第一等“德业”。

这是从小立下“成圣成贤”志向的王阳明的再次回归。但是,能跳出文章名世与科举功利的王阳明,却不易摆脱仙、佛之说的诱惑。阳明在中进士为宦之后,仍喜仙佛之说。一日游九华山,宿无相、化城诸寺,恭恭敬敬地请名道士蔡蓬头给自己传授仙道之真。蔡云:先生礼虽隆,但“终不忘官相”,意谓你尘缘未了,难以静心求“道”。又“闻地藏洞有异人,坐卧松毛,不火食,历岩险访之。正熟睡,先生坐傍抚其足。有顷醒,惊曰:‘路险何得至此!’因论最上乘曰:‘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两个好秀才。’后再至,其人已他移,故后有会心人远之叹。”《年谱一》,见《王阳明全集》第1225页。阳明求“仙道”不得,求“佛道”却闻宋二大儒者之名,不啻南辕北辙,怏怏而返。这个故事,说明王阳明有着浓厚的济世胸怀和儒家圣学情结,并被道佛之徒看破。直到三十一岁,阳明始“渐悟仙、释二氏之非”。王阳明由京师归越,次年至钱塘西湖养病。一日游南屏、虎跑诸寺庙,见一禅僧已坐关三年,不语不视。阳明猛然喝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僧惊起,即开视对语。先生问其家。对曰:‘有母在’。曰:‘起念否?’对曰:‘不能不起’。先生即以爱亲本性谕之,僧涕泣谢。明日问之,僧已去矣。”《年谱一》,见《王阳明全集》第1226页。僧人分明一句不说、一眼不视,阳明却偏喝其终日说、终日看,是以完全相反之语惊骇其心,使其恢复平常之性。

再晓以人伦常理,于是从佛门内渡回了一人。这颇似佛教禅宗惯用之“棒喝”法,却被阳明用之于出佛之用,可谓妙不可言,但其基础却是阳明数十年苦心探索的成果。由人生来具有的爱亲敬长之伦理情感入手,启发人们敬天爱人之“仁性”,以助人入世养亲济民之心。这既是阳明走出仙佛出世之途,回归儒家圣学的心路历程,也成为阳明教人识破佛道根本的基本方法。阳明三十四岁时,始收授门徒。当时学者多溺于词章记诵,不知儒家身心性命之学。阳明首倡言之,要人们“先立必为圣人之志”。阳明“必为圣人之志”含有双重意义:

一是光大儒家之学,承续“道统”;二是践履儒学,必为圣贤。然而“圣贤”是道德完人,岂能一蹴而就?阳明曾在《别湛甘泉序》一文中,详细探讨了世人不好圣学、不为圣贤的原因。他指出:“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曾子唯一贯之旨传之孟轲,终又二千余年而周、程续。自是而后,言益详,道益晦;析理益精,学益支离无本,而事于外者益繁以难。”“圣人之学亡”并非指儒家的学说消亡,而是说颜回死后,再没有人“学以为圣贤者”,立志成圣成贤了。虽儒学道统由曾子传之孟轲,二千年后再由周敦颐、二程光大之。但由于很多学者只把“圣人之学”作为一种“学问”,虽语言益详,析理益精,可儒学的根本,教人“成圣成贤”,却反而湮没无闻了。在阳明看来,儒家学说主要不是一种知识之学,如果只是在分辨名词概念,构筑理论体系上下功夫,不仅将“道”肢解得支离破碎,反而离“道”越来越远。儒学应该是“圣学”,是教人做圣贤,使人“自得”。“而世之学者,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相饰以伪,谓圣人之道劳苦无功,非复人之所可为,而徒取辩于言词之间;古之人有终身不能究者,今吾皆能言其略,自以为若是亦足矣,而圣人之学遂废。

则今之所大患者,岂非记诵词章之习,而弊之所从来,无亦言之太详、析之太精者之过欤!”《别湛甘泉序》,见《王阳明全集》第230—231页。很多学者以“圣人之道”太高远,无法做到为借口,放弃“成圣成贤”的志向,因此将“学”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中,摘章寻句、辨名析理、求取功名利禄,这是非常荒谬的。对此,阳明也进行了深刻自省:“某幼不问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而始究心于老、释。赖天之灵,因有所觉,始乃沿周、程之说求之,而若有得焉……吾与甘泉友,意之所在,不言而会;论之所及,不约而同;期于斯道,毙而后已者。”《别湛甘泉序》,见《王阳明全集》第230—231页。阳明以二十余年的生命时光,先习骑射,后好辞章,再学仙佛,最终才坚定学习“圣学”的决心,过程不可谓不长,曲折不可谓不多,思想苦恼不可谓不深。但阳明一旦决心做“圣贤”,就不屈不挠,死而后已。阳明高足钱德洪总结其师一生为学时指出:“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道也。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刻文录叙说》,见《王阳明全集》第1574页。从“知行合一”到“静坐”,再到“致良知”,这是著名的“阳明三变”。在“阳明三变”中,最高境界是“致良知”。学者一旦能“致良知”,便可“见得良知本体昭明洞彻,是是非非莫非天则,不论有事无事,精察克治,俱归一路,方是格致实功,不落一边。”《刻文录叙说》,见《王阳明全集》第1574—1575页。人人心中都有良知,学者只要向自己内心体认,无需外求。“致良知”就是人们把内心先验具备的本然之善推致于万事万物,它简单直接,“即知即行”。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则要学者“学为圣人”,而不是苦心孤诣去探求名词概念。阳明说:“今幸见出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直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功夫。”《刻文录叙说》,见《王阳明全集》第1574—1575页。阳明虽然终身“学以为圣人”,但自己是否已成圣成贤?对这一问题,即使其弟子亦不好回答。因为在儒家学说中,“圣人”乃是道德上的完人,具有最完整的道德人格和最高尚的道德品质。在阳明看来,“圣贤”并非高不可攀,他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古训出发,肯定“满街都是圣人”。因为“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见《王阳明全集》第790页。这是说,因为人人生而具有不学而能、不教而会的“良知”,而“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唯是致此良知而已。”从“成圣”的可能性来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具体做的过程则是艰难的。现实的路径只能是周敦颐提出的“希圣希贤”:“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

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志学第十章》,见谭松林等整理《周敦颐集》,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28—29页。这是说,孔圣虽然难以企及,但向学之人如果给自己树立一个效仿的榜样,以伊尹之“志”为“志”,以颜回之“学”为“学”,如能超过,则为“圣”;若差不多,则成“贤”;即便达不到,也能不失“美名”。阳明对周氏之“希圣希贤”说是赞成的。他说:“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周氏说“希”、阳明讲“致”,都是把儒家之学视为实践“圣贤”之学,要世人努力去做,而非仅仅在学说圈子里辨明是非真假。可见,阳明一方面由“致良知”证明了人成圣成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认为只要人们下决心学,圣人是“可学而至”的。那么他自己达到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境界和生命气象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狂者胸次”。据邹守益记载,当时有人品评阳明说:“古之名世,或以文章,或以政事,或以气节,或以勋烈,而公克兼之。独除却讲学一节,即全人矣。”而阳明大笑曰:我一生除却文章、政事、气节和勋烈,只讲学一事亦可以臻“全人”。这确实可称之为“狂”,因而遭到一些人的诋毁非议。于是阳明辨解说:“古之狂者,嘐嘐圣人而行不揜,世所谓败阙也,而圣门以列中行之次。忠信廉洁,刺之无可刺,世所谓完全也,而圣门以为德之贼。

某愿为狂以进取,不愿为愿以媚世。”《阳明先生文录序》,《王阳明全集》,第1569页。“狂者”,直道而行也,其进取意志强,率性而为,既不为世俗言论所动,亦不屈从于权贵。一般人指“狂者”为败德,而孔子则视其为“圣人之次”。“乡愿”者,既以德行来取悦君子,又与小人同流合污来取媚于世俗,世人以为他们是“完人”,而圣门则指其为“德之贼”。弟子们曾经告诉阳明说:近来对他的非议特别多,有以先生位高权重之“忌妒谤”,有以先生“学日明”只为同宋儒争异同之“学术谤”,还有以先生天下从之游的学生越来越多,“与其进不保其往”之身谤。阳明坦陈:三者都有,“吾自南京以前,尚有乡愿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迴护,才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弟子们再问“狂者”与“乡愿”的区别,阳明答曰:“乡愿以忠信廉洁见取于君子,以同流合污无忤于小人……其心已破坏矣,故不可与入尧、舜之道。

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纷嚣俗染,举不足以累其心,真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意,一克念即入圣人矣。惟不克念,故阔略事情,而行常不掩。惟其不掩,故心尚未坏而庶几可与裁。”《年谱三》,《王阳明全集》,第1287—1288页。所谓“阔略事情”,即人们所讲的迂阔,不通人情世故。但“狂者”志存高远,直道而行,从不需掩饰什么,所以只要“一克念”即可以入圣人之列。阳明先生明确告白天下:自己是一个只听任内在良知而行的“狂者”,世俗之种种非议毫无挂碍,功名利禄亦不为所动。阳明一生行事光明磊落,狂放不羁,乃一真正的“狂者”:新婚之日与道士谈养生而整夜不归;为体会宋儒“格物致知”之意连续七天“格”竹子而患病;于阳明洞内修道至“先知”境界却翻然醒悟佛道之非;在朱宸濠叛乱时不待圣命就毅然聚集各郡县之兵直捣南昌。当然更能表现其“狂者胸次”的是阳明谪居贵州龙场时,思州太守属下一小吏借故羞辱阳明,要其下跪谢罪。阳明坚拒之,作《答毛宪副》一文,其云:“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

同类推荐
  •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本书回顾了自发现美洲大陆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这三百多年来的世界大国海洋力量的兴衰;比较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等海洋霸主的更替,指出了经济力量、金融力量和海洋力量三者在大国崛起中缺一不可的关系,并指出我国未来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海洋史画卷。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热门推荐
  • 狂风劫

    狂风劫

    一个复仇的故事,随着月黑风高之夜展开,少年带着复仇的火焰在险恶的江湖之间游走,无数的艰难险阻等待着他......故事的背景在唐朝初期,是属于传统历史的武侠小说,故事里唯一带点玄幻色彩的是一只既是兵器之魂也是坐骑还能化为人形的异兽:红云雀。故事里的江湖门派是自己虚构的门派,没有少林武当娥眉这样的名门大派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倾尽浮生妆 换他回眸一瞬

    倾尽浮生妆 换他回眸一瞬

    她是齐国公主,江湖阁主,本应无忧一生,却步履艰难。她宁愿凌霜傲雪,不然世俗。为了守护却不得不狡猾多端,心狠手辣。胞兄太子腹背受敌,青梅竹马怀中已有佳人,忘年交反目成仇。步步为谋,情归何处?沧海桑田,她这一生,命运多舛,似真似假,连她都被自己骗了……
  • 严己宽人

    严己宽人

    《读美德故事·塑造高尚品德:严己宽人》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再一次得道洗礼,每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打开窗户,让心灵去感受生活。
  • 情迷萌夫:玩转巅峰BOSS

    情迷萌夫:玩转巅峰BOSS

    穿越之后不是应该得了金手指,纵横四海,神挡杀神,后宫成群?为毛她只有一个收费的某宝购物网站,身边还有一遇到危险比谁都跑得快的胖子以及一根本就不会唱歌的流浪歌手?翌日,某丛林遇到怪物!某胖子:“快,快跑……”某歌手:“不用跑,要淡定,看我高歌一曲……”“……”某女仰天长啸:“老天,就算你不给我一个牛X的金手指,你也不用将这两个累赘交给我吧……”
  • 我的老师不是人

    我的老师不是人

    校园青春加灵异加玄幻加科幻超越,分别由五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 花千骨之百年后

    花千骨之百年后

    百年之后,花千骨记起往事,女娲娘娘和冰芝公主来接她,她(花千骨的姐姐)成神尊。霓漫天成了蔓芝公主,(花千骨的妹妹)却不想回忆过往,她和雪芝公主(花千骨)成了好友…………而天使世界却传出黑天使和白天使在五十年前相继失踪
  • TFboys之唯美盛开的爱恋

    TFboys之唯美盛开的爱恋

    这部小说主要是写两个组合的相识,相知,相爱,希望大家能喜欢!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不懈追求,更是22世纪人们的热门话题。如何捕获成功?通向成功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本书告诉你!本书将向你传授如何才能走向成功之路?其内容浅显易懂,突出实践指导性。你不妨对照这些因素,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成功的资本?在当今社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益,熟悉成大事的规律,掌握成大事的策略,从而取得无往不利的大事业!
  • 医学传灯

    医学传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