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与可画竹,见精缣良纸①,辄愤笔挥洒②,不能自已。坐客争夺持去,与可亦不甚惜。后来见人设置笔砚,即逡巡避去③。人就求索,至终岁不可得。或问其故。与可曰:“吾乃者学道未至④,意有所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是病也。今吾病良已,可若何⑥?”然以余观之,与可之病,亦未得为已也,独不容有发者乎?余将伺其发而掩取之⑥。彼方以为病,而吾又利其病,是吾亦病也。
——《跋文与可墨竹》,《苏轼文集》卷七十〔注释〕
① 缣: 缣素,供书画用的白绢。
② 愤笔挥洒: 带着饱满兴奋的情绪挥笔作画。愤,发愤,引申为精神饱满,情绪兴奋。
③ 逡巡: 顷刻,不一会;非迟疑徘徊之义。
④ 乃者: 早先。学道未至: 学道还未成功。
⑤ 可若何: 怎样还可以呢?
⑥ “余将”句: 我将等待他发病,乘其不备时夺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