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7500000036

第36章 战云再起(5)

连孩子都不放过,曹操恨极了孔融。曹操为何非要孔融死?大家都以为孔融是祸从口出,就连孔融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临死的时候,也没忘了展示自己的文采,写了一首诗,前两句是“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可是,祢衡用拐杖敲着地骂曹操,曹操也没杀他,为何对孔融如此从重从快呢!别忘了,杀圣人的后代,要受天下人非议的。

事实上,孔融要不是圣人的后代,也许曹操还懒得杀他。孔融这样的大人物,杀了他才会震慑天下,祢衡那样没有分量的角色,杀了只会空落个滥杀的名声。随着对朝政控制的力度越来越大,曹操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国贼”,他决定要用杀戮来树立权威。现在孔融一死,就没有人敢说曹操是国贼,而是毕恭毕敬地称呼他为丞相了。当你只强一点点时,别人往往会攻击你,但是当你强大到别人无法超越时,别人就只能去崇拜你。孔融一死,许县朝廷再也没有人敢对丞相说三道四,曹操可以放心地进攻荆州了。

其实,曹操七月份就出征了,杀孔融的命令是在路上下达的。曹操之所以这么急着赶赴荆州,是因为荆州眼看就要落在刘备手里了。

七诸葛亮还是算错了

在诸位雄踞一方的霸主当中,刘表是活得最痛苦的一个,因为他始终在后悔。官渡之战时,他既不支持袁绍,也不支持曹操,结果曹操消灭了袁绍后,能从容对付他;他当时迎接祖宗一样地把刘备安置到荆州,但是刘备来了之后,背后总搞小动作,挑拨他两个儿子的关系;曹操北征乌桓,刘备建议他乘虚袭击许都,但是他还在犹豫当中,曹操就从乌桓凯旋了。

后悔啊,他对刘备说:“不采用你的建议,才失去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后悔有什么用呢?刘备安慰他说:“现在天下分裂,每天都有战争,战事一个接一个,哪里有尽头呢?如果能应付好接下来的事情,这也不值得去遗憾。”

和贻误战机相比,刘表最后悔的却是生了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这亲哥俩,为了争夺嗣位,已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这在做父亲的刘表看来,是多么耻辱和痛苦的事情啊!唉,还是只生一个好啊。刘表天天长吁短叹。

七月份,曹操南征荆州,直趋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西南),杀机凛凛地扑来。孙权这个碧眼贼,刚刚剿除黄祖,攻占夏口,对荆州也虎视眈眈。内忧外困,年老的刘表终于耗不住了,病倒了。

刘表的病越来越重。一个人往往在病重的时候最清醒,这时候做出的事情往往是一生之中最正确的抉择。也许,每个人都能听到死亡之神的召唤,躺在病床上的一代霸主刘表,知道自己要退出这个让他身心疲惫的霸局了。他完全丧失了斗志,这时他才发觉:人最宝贵的不是地位和权力,而是生命和亲情。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们在他死后为继承权而争得焦头烂额,同时面对曹操、孙权、刘备的攻击。知子莫如父,他太清楚两个儿子的本事了。儿子们能够在这个乱世平安地活下去,这才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渴望。他要把荆州这个烫手山芋转给刘备。

他把刘备叫到病榻前,说:“我就要离开了,把荆州托付给你吧。”

像安慰所有已露死亡迹象的人一样,刘备急忙凑上前,说:“呵呵,话不可这么说哦。等你康复了,我还要和你聊天呢!”

刘表说:“现在去死,我也该知足了,67岁了嘛。和曹冲比,我已经活得太长了。”曹冲是曹操的儿子,聪明无比,留下了“曹冲称象”的佳话,可是,他刚刚得病死了,只有13岁。日薄西山的病人对死亡的消息格外敏感。

刘表让人把一道奏表拿给刘备看,说:“以后,荆州就是你的啦!”刘备接过来一看,刘表表奏他为荆州刺史。荆州牧是在为荆州安排接管者。

刘备从来不相信送上门的东西,他冷静地说:“你的两个儿子都年轻有为,在下无德无能……”

刘表说:“孟子有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我的儿子不才,诸将先后去世,我死了之后,你取了荆州便是。”这似乎是在哀求刘备和平取得荆州,不要伤害他的儿子。

刘备说:“你的儿子都有贤能,你不要担心。”

“你为何不答应呢?”刘备回去后,诸葛亮失望地说。都知道刘表病重,荆州处于敏感时期,有远见的人都在选择将来可依附的人,选择刘琮的,就去蔡瑁、蒯越那里套近乎,选择刘琦的,就来诸葛亮这里套近乎。正是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刘琦才选择去了江夏,人们都知道刘备和诸葛亮是刘琦的后台。

在座的荆州人都看着刘备,等着他回答诸葛亮。刘备环顾一下所有人,一字一顿地说:“这个人待我优厚,今天如果听了他的话,别人肯定认为我薄情,我不能做这样的事情。”真让人感动啊,在座的荆州人纷纷点头,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可是,刘备真的是高姿态放弃荆州吗?荆州的权力主要掌握在琮派蔡瑁、蒯越手里,他们拥护刘琮,就是为了占有权力,他们对刘备戒备已久,曾经想暗杀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会允许刘备掌握荆州?曹操和孙权都在向荆州用兵,这时谁掌管荆州谁就是找抽。练达如刘备,聪明如诸葛亮,岂能看不透这些?他们这样一问一答,不过是作秀,让刘备有充分的机会在荆州人面前表演仁义的一面。

果然,人们向诸葛亮和刘备告辞后,把“刘备是仁义之君”这类的话传扬开去。在荆州最内忧外困、刘表病重且早已丧失威信的时候,刘备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荆州牧的病越来越重了,似乎……似乎……不那么好……”诸葛亮语气沉重,劝刘琦回去探望刘表。刘琦是一个孝顺孩子,他远在江夏,刘表病重的消息正是诸葛亮告诉他的。联络沟通本来就是诸葛亮的特长。

刘琦从江夏回到襄阳,请求与刘表见面。可是,琮派显然不会允许他见到刘表的,诸葛亮早就预料到了。刘琦被拒绝后,就有了起兵夺回襄阳统治权的理由。那时,刘表二子相残,刘备就有机会了。

果然,蔡瑁、蒯越等人拒绝了刘琦探望父亲的请求。生命垂危的刘表,一旦看到刘琦后,父子相感,就有可能做出让刘琦做继承人的打算,这可不是琮派所希望发生的事情。

蔡瑁的亲卫队齐刷刷地亮出兵器,挡在刘表的门外。委屈,愤怒,仇恨,刘琦流着眼泪离开了。

刘备最盼望的局面终于出现了。只有如此,刘琦才会产发生兵变的念头。而且,刘琦见父亲而不得,会博得更多荆州人的同情。同情,也是一种力量。

刘琦没有回江夏,因为父亲死了,他有理由留在这里。

“琮派”拥护刘琮为继任的荆州牧,为了证明“公平”,他们把刘表的“成武侯”印交给刘琦。表面看来,兄弟二人,一个继承官位,一个继承侯位,是童叟无欺的公道,但是侯无权掌握政权和兵权,牧守却是镇守一方的诸侯。

刘琦把印绶用力摔在地上,用脚踩踏,恶狠狠地对使者说:“告诉刘琮那小子,让他作好战争准备!”刘琦可不是说气话,他是正儿八经地作准备,打算以奔丧的名义进兵襄阳。刘琦一直被琮派压制,又被父亲冷落,他不该这么有底气的,他的底气来自刘备。

如果不出意外,刘琦和刘琮这兄弟俩很快就会像袁谭和袁尚一样,互相残杀起来,那时刘备会先帮助刘琦攻打刘琮,在双方疲惫的时候伺机取代刘琦,从而掌控荆州。这个局是诸葛亮布下的: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他就用“跨有荆、益”的诱人前景吸引了刘备,然后忽悠刘琦远赴江夏,为将来兄弟相残埋下伏笔。这么精妙的局,也只有诸葛亮才能布下。

可是,诸葛亮还是算错了。诸葛亮没算到刘表会死得这么快,更没有算到曹操会来得这么快,以至于在刘表死后的第一时间,刘琦没有足够的时间掌控荆州局面。

八不同寻常的逃跑

在刘备和诸葛亮怂恿刘琦进攻襄阳时,襄阳城里的一帮人却围着刘琮谆谆教导,对他循循善诱,要他投降曹操。

九月份,曹操大军推进到荆北防线新野,守将文聘不战而降,襄阳以北已经无险可守。

怎么办呢?荆州牧大印还没在手里焐热的刘琮可怜巴巴地问。

跟着刘琮还是跟着曹操?当然是跟着曹操有奔头,于是刘琮身边的人一致主张投降,而且是越快越好。

刘琮舍不得牧守大印,就问:“现在我们据有整个荆州,守着先君之业,以观天下,有什么不可以吗?”刘琮的意思是先抵挡几下看看,万一把曹操打败了呢?

担任东曹掾的傅巽劝说刘琮:“叛逆和归顺是有原则的,强大和弱小的形势摆在那里。我们以人臣的身份抗拒天子,是大逆不道;以不稳定的荆楚而抵御中原,必定危险;以刘备而抵抗曹公,肯定不行。这三个方面都占短,想对抗王师,是在走必亡之道。”

曹操是以大汉丞相的名义讨伐荆州的。刘表已有很多年不朝贡,属于叛逆,孔融活着的时候没少告刘表的状。曹丕参加了这次战争,他为此写了一篇《述征赋》,开篇第一句便是“建安十三年,荆楚傲而不臣”。曹操掌控着天子,谁对抗他,谁就是叛逆,他对抗谁,他就是讨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罢,奉天子以令不臣也罢,反正曹操的行为永远是合法的。

傅巽见刘琮仍在犹豫,一副心有不甘的神色,就问他:“将军您与刘备比怎么样呢?”

刘琮是个诚实的孩子,回答:“我比不上他!”

傅巽说:“以刘备这样的雄才尚不足以抵抗曹操,即使他能抵御得了曹操,可是他又怎能甘居将军之下?”

名列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也站出来劝说刘琮,说投降曹操可以保全宗族,长享福祚,世世代代受益。

投降曹操,尚可拥有富贵;抵抗曹操,没有丝毫胜算;即使胜了,还要面临被刘备吃掉的危险。也罢,这年月能活下去就不错了,何况现在投降的话,曹操不会亏待俘虏,刘琮作出了投降的决定。

同类推荐
  • 看破红尘

    看破红尘

    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山东曲阜人孔子,时至今日依旧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且,我们有关部门正努力将孔子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也知晓孔子,也知晓孔孟之道孔子名叫孔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我们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什么是儒学?
  • 山河永寂

    山河永寂

    江南子弟苏祁墨,弱冠之年,却执掌家族,面对四周的重重危机,他游刃有余且一一化解,出入于宦海商场而不染,行走于江湖风雨而不败。然而命运却把他推到了这个时代的权力巅峰,他戴上了面具,终也没有摘下。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 崛起北国

    崛起北国

    一段架空的历史,一个血与火的年代,没有永远强大的军队也没有永远强大的民族。丹真族,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下水如蛟。本该大有作为,却分裂数百年。纷乱之中,一少年率众而出,发下了他的誓言:马蹄踏处,既为牧场。弯刀所向,无不臣服。
  • 授唐

    授唐

    回过神,成为反对武曌登基的逆臣,定谋反罪,命悬一线……“关爱卿,朕授命于天,你为何反对,临死之际,有什么话说?”“可以不死么?”这是一个小臣权倾朝野的故事……群号:370056239
  •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你要当皇帝?行,咱帮你!”“国家没钱了?行,我给你!”“你想生孩子了?那个啥……今晚我就不回去了。”我叫李潮,呃……潮水的潮。穿越男和武媚娘之间发生的故事,纯属杜撰,切勿照搬正史(这是架空,也就是说完全胡编乱造的)。书友群:38146856欢迎大家进来讨论剧情。。
热门推荐
  • 千里追梦

    千里追梦

    曾有人告诉黎梦止,他这一生都当守着这沙漠深处的封印,那是他拒绝不了的责任。大抵是那人太过笃定,又大抵是黎梦止想给自己找点儿事做,总之他答应了。他是梦妖,以梦为食。而他守着的封印里,有一只梦魔,同样以梦为食。有一日封印被破了,黎梦止想,他该是去把他追回来的,所以他便去追了。这一路上,倒也很是有趣。
  • 杀戮雷霆

    杀戮雷霆

    穿越异界!掌御雷霆!杀戮证道!异界无限题材!不喜勿喷!
  • 重生之逆转少女

    重生之逆转少女

    重生之前,她天真单纯,很容易相信任何人。可就是这样,她被自认为最亲的人害死。重生之后,她不相信任何人。反而总是认为他总站在她的身边,帮她,和自己作对,所以一次又一次和他吵架。直至最后,她才明白,一切都是她误会了,其实他一直都在她身边帮她……以下是里面的一些小内容:“晨,不要走好不好?”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望着我,她是在叫我不要走吗?“我不想一个人。”我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还是闭着的,可是却流了眼泪,从眼角一直流到脸部,滴在枕头上。他走向我,坐到我身边,用手轻轻擦拭着我的眼泪。“你怎么了?”我本能地拉着他的衣角,说:“不要走,陪我好不好?”“好,我不走,哪也不去。”
  • 春天的请柬

    春天的请柬

    该书内容为集大爱、亲情、友情和爱情为一体的散文诗,如一首首悠扬绝美的人生乐章。
  • 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热血青春

    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热血青春

    七个人,七种不同的命运,原本七种人生,上天却将他们安排在了一起。七个人,有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的人却医术高明,有的人十八般乐器却样样精通,而有的人则是一名杀手之王……那一个人才是你的菜呢?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炎之刃

    炎之刃

    战魂末裔流落民间,他天赋异禀,却受庸人欺侮,他本性嗜血,却享有真爱。他的怒火焚烧天地,他的炎刃快斩恩仇。这是意外?还是命运安排的一次涅盘?矛盾之间,磨砺出真正的强者。
  • 精魅传说系列

    精魅传说系列

    初遇时。他对她说:我手中有个窝头,可你带我离家出家。她盯着窝头咽咽口水道:成交。那年冬季京都寒雪纷纷。相熟时。他温柔对她道:阿玲我今生只许你一个人。她嫌弃笑道:你还不如一块五花肉来得实在。那年春季街头梨花绚丽。离别时。他对她说:阿玲等我。她忍住眼泪,别过头。那年·····她已记不得颜色。她与他终是一场邂逅,只是一场花开花落的物语。她想若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他,或许最后凋零的时刻,她将无怨无悔。她想若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他,或许她不会明白,世上最难渡的劫不是难而是情。
  • 替嫁王妃,毒步天下

    替嫁王妃,毒步天下

    她与宰相府的千金有着一样的面容,为救母亲,她认宰相为父,替宰相千金出嫁。不料所嫁之人,并非良善。表面懦弱多病的旬王,实际上阴险毒辣,暗藏野心。而宰相父女,亦是藏了重要秘密未告知她。出嫁的第一个晚上,她被罚跪在坟墓前,而后,接踵而来的是轮换的羞辱和毒打。后来,她终于明白,若想独善其身,必先毒步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流浪者

    末世流浪者

    孤寂的末世生活,14岁的少年毅然向末世非人道生活发出挑战,每一次走私的任务中,无一不体现着一个末世流浪者的生活,少年依然成长,面临着家园危机,他能否出逃呢?